太极拳八法与八卦

更新时间:2024-04-26 17: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太极拳八法与八卦

太极拳的基本八法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它既是八种手法,又是八种劲别。其中掤、挤、肘、靠四手为进攻手;捋、按、采、捌四手为化解手,即捋破掤、按破挤、采破肘,捌破靠。

太极拳基本八法的劲源心法要诀如下: 掤劲命门找环跳,捋劲食指划眉梢。 挤劲脊背找前脚,按劲凭栏楼下瞧。 采劲玄关找肩井,捌劲意在蹬后脚。 肘劲劳宫肩井合,靠劲玉枕扛大包。

太极拳的基本八法,又名揽雀尾。其歌诀如下: 揽雀尾式是精华,掤挤肘靠进攻法。 捋按采捌为化解,引进落空把敌发。

八卦的封名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其卦象符号如下:

乾三连,坤六段,离中虚,坎中满。 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歌诀所表述的是八卦的卦形、卦象。如乾三连,系指其符号的下、中、上三条短线(三爻)都是连线;坤六段系指其下、中、上三条短线是六小段;离中虚,系指其三条短线的下、上为连线,中间为虚线;坎中满系指其三条短线的

下、上为虚线,中间是满实的;震仰盂的卦形好像一只口朝上的痰盂子,中、上空虚,底部是实的;艮筷碗的卦象好像是口朝下扣着的碗,碗底在上是实的,中、下部是空虚的。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是:采与乾、捌与坤、据与离、掤与坎、挤与震,肘与艮,按与兑,靠与巽两两相对。其歌诀如下:

采求乾三连,挒行坤六段。 捋要离中虚,掤填坎中满。 挤是震仰盂,肘为艮段碗。 按劲兑上缺,靠劲巽下断。

以上八种对应,产生八种劲别,在外形是八种形体动作,在内则是意念活动,即右脑的形象化思维活动。卦形是上、中、下三爻,人体是上、中、下三盘,所谓对应,就是对照卦象的虚实来用意念操控自身上、中、下三盘的虚实,如此便可产生出不同的劲别,用之于技击实战之中。 太极八法与八卦的对应关系具体操作如下:

一、采求乾三连

乾卦的三条连线,原为三点(三)的延长线。在运用采法时,须求人体本身之上、中、下三个丹田取成垂直一线,如一根立轴,可以左右旋转。上丹田位于两眼两眉当中的玄关

窍水平往里、头顶囱门穴垂直往下,两者相交的90度角处;中丹田在肚脐往里、命门往前的前十分之三处;下丹田在二便当中的会阴穴。歌曰:

乾属老阳体内藏,三田合一下连上; 入地吓坏地藏王,上天惊呆君玉皇。

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是立身中正,上下一条线,全凭左右转。太极八法中的采法,就是在立身中正的前提下,左旋或右转,即玄关找左肩井,向左采;玄关找右肩井,向右采。 采破肘。设对方进右肘顶我前胸时,我一侧身以左前臂竖直,与击来之肘的大臂交成十字,左大指尖对正鼻尖,以右手扶住其右手背随以玄关找右肩井,彼必倾,跌,若以玄关找左肩井则彼必仰跌。无论向左采或向右采,左拇指尖与鼻尖的前后关系不变,方为有效。

二、捌行坤六段

运用腾挪捌去,要求自身的肩、肘、腕、胯、膝、足六大关节都松开。每个大关节间都要很松活,即如卦象(三三),这样,运用捌法才便利从心。坤六段的内在系统是两眼球,两内肾(腰子)、两睾丸(女子为两乳头)。两眼球的开合,管两手腕、两脚腕;两腰子的开合,管两肘、两膝;两睾丸的开合,管两肩、两胯。六球开则大关节紧,六球合则大关节松,

即以六球开合来操控上下肢各大关节的松与紧。 歌曰:

坤属老阴体内长,穴球体内动无常。 扭转乾坤四球掌,上有两球佐朝纲。

捌破靠。设对方进左肩靠击我胸部,我左手捋其左臂,右手按其左肩,随抽提左脚以腾挪避闪,使彼靠劲落空。按照“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法则,随发棚手将对方发放出去(此处专指腾挪酬法)。

三、搌要离中虚

“据要离中虚”,是指应用太极据手时,要求自身的中盘,即腰腹间要松活,腰间好像安装了一盘大轴承似的,转动十分灵活,实际是活带脉。只要你的眼睛从左眉梢看到右眉梢,或从右眉梢看到左眉梢,你就会感觉到带脉在绕腰间来回旋转,见其卦象(三)则一目了然。歌曰: 火化万物火为离,手臂奇阳胸隙隙。 调来坎水落火济,阴阳相济互相依。

掘破拥。当对方发右棚手攻击我时,我以左手粘其肘,右手粘其腕,随以右手食指从左眉梢划到右眉梢,带动腰部向右一转,使彼棚手落空,化解来劲。

人的面部有两道眉和鼻子、两只眼睛,合起来是个头朝

下的“火”字(婴儿在母腹中,火字头朝上)。火能化万物,所以搌可破拥,亦可化解其它来手,即凡是对方击来之手,可把它比作送货上门,一律接收,来就要,要即是打。我用刁捋手法向左右上下引进落空,使对方跌跌扑扑,不能稳定重心,处处暴露被动挨打之机而心惊胆战,暗自认输。

四、捌填坎中满

“拥填坎中满”指在发手时,意想命门穴去找前腿之胯侧的环跳穴,就好像是从命门往环跳划了一横道(—),形似坎卦卦象,上下虚,中盘实。发棚手用的就是腰胯劲,即进腰胯。意想手臂长在腰胯上,棚劲自然来。谚云:“手从腰出,劲大如牛,腰在手后跟,劲大如雷霆”。歌曰:“忘掉手(上盘虚),忘掉脚(下盘虚),只想命门找环跳(中盘满)。”即如卦象坎中满。命门在右肾的左上角(左肾右命门)。肾在人体之内五行中属水性,八卦的坎为水。掤劲也属水性,即出手如水六面劲,见缝就钻,水能浮舟,也能段舟。捌劲贯穿于一切动作之中,它是一种暗劲,是一种弹性力,太极拳的八手功夫中,都暗含着棚劲。歌曰:

水容万物水为坎,手脊偶阴胸中满。 设炉安鼎离火燃,坎离移位循周天。

拥为进攻手。如与对方右手腕相搭,随翻掌心向前,以

食指尖指向对方的左眉梢,拇指肚对准对方的鼻子尖,我之鼻尖对准对方的右鼻孔,我之右脚找右手(意念找)后手追前手(前手进,后手追,等距离等速前进),意在命门找右环跳。如此,拥劲产生,向前、向上而将对方掤出。

五、挤是震仰盂

“挤是震仰盂”主要指孟子贴地的底部的一条连线。在人体则是指两脚底贴地的脚底板。当以挤手来攻击对方时,把意念放在脚底板,先想后脚,再想前脚,然后默念“前脚,前脚”,则挤劲产生,便将对方轰然挤出,势不可挡。注意,默念只是两句,不可念三句,若念三句,则挤劲浅。

挤是进攻手,且易于进手,搭手就挤,左右交替打挤,不容对方还手。

前面歌诀中所说的“脊背找前脚”,那是另一种意境,即意想前脚与夹脊合,也产生挤劲,叫寅与卯合,是人体十二地支相合、相冲所产生的劲力。太极八法的每 打挤时的震卦歌如下:

震如仰盂应体间,两足贴地如根连。 阴阳相激震电闪,无情雷公岂容犯。

六、肘是艮撰碗

肘法,是一种进攻手法。当与对方身体靠近时,可用肘法进行攻击。谚云:“远拳近肘贴身靠。”

当用肘法时,必须忘掉身体的中下盘,好像身体的中下盘被水淹没了似的,只有肩肘部露在水面上。进入此种意境,则产生肘劲。恰如艮卦的卦象(),上爻是连线(实线),中下爻是虚线。此时,右手劳宫与右肩井穴相合,后肘追前肘,右膝找右肘,如此则加大肘法的整体劲,又名“混元劲”。此劲势不可挡。

肘法多种多样,可以伤人,也可以发人。

艮卦歌诀如下:艮如寝碗应体间,又如大山势巍然,山崩地陷非等闲,蚍蜉撼树难煞难。

七、按是兑上缺

“按是兑上缺”,如卦象(三),即上爻是虚缺的。在人体取按式时,则意想胸部膻中以上是空虚的,如此手上则产生按劲。

按破挤。设对方以挤手攻击我时,我则空胸虚腋,眼神俯视如凭拦下望,以下手扶彼肘上,上手粘其肩后,并以下手追眼神,后手(上手)追下手按之,即可使彼挤劲落空而倾跌。

兑卦桩法歌诀如下:

兑在卦位体上阴,两臂泽水滋我身。 任你相欺难容忍,我行我素显奇神。

八、靠是巽下断

“断靠是巽下断”如卦象(三)。当以肩打靠时,意想脚底板一空,则靠劲顿生。脚底空是先空后脚,再空前脚。后脚为虚脚容易空、前脚为实脚难空,但只要意想前腿欲提膝走路,就够了,就要这实中有点虚(连中有点断),阴中有点阳,这就等于是太极图之阴有一点阴暖。脚底太极图一出现,身手太极劲产生,打击力量自现。所谓巽断,并非双脚离开地面,而是形连意断,“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巽卦巽为风。取靠势时,意想脚底生风,靠劲自来。若在“风”字上再加一“旁,那样人就像疯了似的,如“天马行空”勇往直前,铜墙铁壁也难以遮挡。但我仍是有意无形,只让对方感觉到我靠劲不可阻挡。歌曰: 巽在体位巽下阴,两足生风踩祥云。 任你侵口进吾身,望风扑影形无真。

靠击也是进攻之法。靠有肩靠、背靠、胯靠,靠也叫靠打,属近身攻战的方法之一。谚云:“远拳、近肘、贴身靠”,贴近对方身体时,采用靠击之法。

巽卦可以当作桩功来练,练巽桩好养生。 巽桩养生歌诀如下:

脚踏祥云身自玄,玄妙之门身自寻。 寻元至身颜微笑,笑颜常开身自安。

巽桩练法,简单易行,见效又快,如立竿见影。首先,心情要安定下来,全身放松。意想脚踏祥云,或脚底生风,登萍渡水,如履薄冰,蹑脚潜踪,踏雪无痕。都是一种意境,只要能找到一种感觉就可以。久之,身体内部则起化学、物理的变化,手上六面劲产生。这是武术轻功的基本练习方法,或起步练法。太极八卦是一家,阴阳变化同一理。 太极八法之所以能和八卦相对应,是基于人体本身自来与八卦相对应的缘故。人体的表里,全是八卦组合体。人体以腰为太极,两内肾(腰子)形如蚕豆瓣,左高右低并拢在一处,酷似左阳右阴的双鱼形太极图。“太极生两仪”两仪即脊骨两旁的两股大筋。“两仪生四象”,四象即四肢。两仪之筋上通两腋大筋,发于胳膊;下通两胯后筋,发于两腿。“四象生八卦”,八卦即四肢八节。八八生六十四卦,即手、足指(趾)节的五十六节与臂腿八节合为六十四卦。内家拳劲力由腰发于两仪筋,再由两仪筋发于四肢,此为心法;由四肢八节发于手足指(趾)节,此为用手(足)法,是以身法现四肢,此与旁门有别。

八卦的每一卦象都是由三条短线表示的,而人体周身皆

如卦象。如人体分上、中、下三盘;四肢有根、中、梢三节(上肢为肩、肘、腕,下肢为胯、膝、踝);经脉在上下肢都各有三条阴经、三条阳经,恰如八卦的三条线或三节段。再以丹田与六球论,丹田有上、中、下三田,六球有上球(两眼球)、中球(两边肾)、下球(两睾丸或卵巢)。而三田为“乾三连”,六球为“坤六段”。人体身后还有“后三关”,即尾闾、夹脊、玉枕关。在人的面部口鼻间,也分三层,鼻通天(呼吸空气)口通地(一切饭食皆来自于地),口上鼻下中间水沟有一穴位叫“人中”,即天在上,地在下,人居其中,叫天、地、人三才,恰与卦象吻合。人体脐以上为天,脐以下为地,肚脐在中是谓人生之门,亦同卦象。

组成八卦的每一条线,叫做“爻”。其中的直连线‘—’称为“阳爻”;断成两个小节的线(--)称为“阴爻”。不论是单卦的三爻还是两卦下下重叠的复卦六爻,都是由阴(--)阳(一)二爻组成。而人体表里也都是阴阳爻的组合体。例如右阴左阳,下阴上阳,里阴外阳,五脏阴、六腑阳,静脉阴、动脉阳,血阴气阳等等。所以,人体即是卦象,卦象亦似人体,无非都是阴阳组合体。常言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什么相?卦象。例如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他中间是坐实的,头脚两头虚,显然是一个“坎卦”。与人交战前,首先应量敌,打量对方上、中、下三盘的虚实状态。谚云:“行家一落眼,便知深和浅。”看破对方的虚实所在以避实击虚。太极拳基本八法的动作姿

势各不相同,就是因其所体现的卦象不同。这种变化是心法和身法(包括手、眼、步法)协调配合进行的,可以说,打拳即是“变卦”,推手也是“变卦”。

人体十二正经也是一阴一阳(一手一足,一脏一腑)交流循环的,十二经脉相互衔接,由阴人阳,由阳人阴(从表走里、从里走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阴阳相随,内外相贯。手三阴由胸到手,手三阳由手到头,足三阳由头到足,足三阴由足到腹,正是一个大循环。手三阴(三三)和手三阳(三)重叠在一起成为复卦(),其名为“泰”卦,即 “地天泰”。而足三阳(三)与足三阴(三三)重叠为复卦(丢)名为“否”卦,即“天地否”。说来说去,人体也是一部天书,需要好好研究。武术不只是三拳两脚,蹦窜跳跃,它是文化,而且是很深奥的文化,应把武-术提高到文化的高度来看待,方可有望到达顶峰。 诀曰:

堋动命门找环跳,捋动食指划眉梢,挤动脊背找前脚,按劲凭栏楼下瞧,

采劲玄关肩井合,列劲意在蹬后脚,肘劲劳宫找肩井,靠劲玉枕扛大包。八法对应文王八卦而寓变化,故合八卦之象, 歌曰:

采求乾三连,列行坤六段,捋要离中虚,堋添坎中满, 挤是震仰孟,肘是良覆碗,按劲兑上缺,靠劲巽下断。若按

此歌诀行功用意,必能得心应手,纵心之所欲,八法者阴阳之开合也,虽有万法然不出八法之封域也。

八法之用,曰:堋劲义何解。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

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重。飘浮亦不难。 八法之堋者主攻,搭手之际,实手粘,虚手接,意注命门合于环跳,呈坎中满之象,随吾沉身一静,清轻之劲上返,此时虚手之拇指指甲根照己之鼻尖,食指肚顺彼之眉团划至眉梢,双眼追神而成堋劲之用。试手时,人朝后斜上方飞出。捋劲义何解。引导使之前。顺其来时力。轻灵不丢顶。

力尽自然空。丢击任自然。重心自维持。莫被他人乘。 八法之捋者,主化,搭手之际实手粘,虚手接,意注上窍玄关,于真眼眉毛处显其动,腰腹松腾呈离中虚之象。随吾一静,清轻之劲上返,此时应彼之动,顺其动以虚手之至眉梢为引化,将指肚翻转,以指甲对吾眉团为拿,双眼聚神朝拿起之方向追神而成捋劲之用。捋劲微动往还稍有活转之意即可,其意动于鼻眼眉毛火字形处,故日火化万物。引化拿法尽在一捋之中,试手时,人朝吾身后斜上方飞出。挤劲义何解。用时有两方。直接单纯意。迎合一动中。 间接反应力。如球撞壁还。又如钱投鼓。跃然声铿锵。 八法之挤者,主攻,相触之际,以实手粘,虚手动,意注

夹脊穴之中,空胸贴背合于前脚,呈震仰盂之象。随吾一静,清轻之劲上返,此时虚手搭实手臂弯处,双臂撑抱,自然前冲,双眼聚神,朝平直前方追神而成挤劲之用。挤动具八面劲意,轰然而出,势不可挡,试手时,人朝后平直飞出。 按劲义何解。运用似水行。柔中寓刚强。急流势难当。 遇高则澎满。逢洼向下潜。波浪有起伏。有孔无不人。 八法之按者,顾盼之化,相触之际,吾以实手粘,虚手动,意注膻中穴,空其来力,合于实脚,膻中以上虚空,呈兑上缺之象。随吾一静,清轻之劲上返,此时长腰立顶,虚脚后撤,两眼聚神似凭栏下视,入地三尺追神,而成按劲之用。按劲似机关翻板,常令犯者如落深渊。试手时,人呈螺旋状朝其身后侧翻出。

采劲义何解。如权之引衡。任你力巨细。权後知轻重。 转移只四两。千斤方可平。若问理何在。斡捍之作用。 八法之采者,主拿发,相触之际,吾以实手粘,虚手动,意注玄关合于一侧肩井穴,落于实脚处,形体供空,三田合一,是乾三连之象.随吾一静,清轻之劲上返,与雄浑之气激荡,双眼聚神而追其动,成采动之用.采劲之迅疾,常令被拔根而起,心生惊惧而不知所措.试手时,人下肢发软伏于地,随即被拎起常做跳跃状而不止。

列劲义何解。旋转若飞轮。投物於其上。脱然掷丈寻。 君不见漩涡。卷浪若螺纹。落叶堕其上。倏尔便沉沦。

八法之列者,分劲为列,相触之际,实手粘,虚手动,意注丹田,合于实脚,其形体节节松开,似铺陈于地,呈坤六断之象.虚脚做无限之后伸.送虚手,手心向上翻转,做无限之前展.两眼聚神,欲止欲追,成列劲之用,列劲乃顾盼螺旋之力,上列、下列、腾挪列,一摊即成功,确若无数飞轮,触之者,攸而丈寻,此言不虚也。试手时,人被腾挪到出,其身平置空中,至今以为奇者落地时无丝毫损伤。 肘劲义何解。方法有五行。阴阳分上下。虚实须辨清。 连环势莫挡。开花捶更凶。六劲融通後。运用始无穷。 八法之肘者,曲臂为用,手之内劳宫穴,与异侧肩井合而落于实脚处,形体似凝止于地,呈艮覆碗之象。随吾一静,上返清轻之劲,曲肘如峰,以另手中指尖抵曲池穴,双眼聚神,眼到肘到,身俱到,成肘劲之用.试手时,肘峰所到之处,人未感其劲,亦未受伤害,曰:未用意加害矣.其肘法变化,一膝肘、二膝肘、肘底枪、开花肘,顶、撞、掩、滚、献、缠、把、翻,似乌云翻滚,层出不穷。 靠劲义何解。其法分肩背。斜飞势用肩。肩中还有背。 一旦得机势。轰然如捣碓。仔细维重心。失中徒无功。 八法之靠者,靠如不周山折,依肩相触之际,意注脑后玉枕穴,如负重物,合于实脚,脚底一空呈巽下断之象。随试手时,人脚底亦感发空似被气浪掀翻。

八法之用皆不离阴阳之理,其所动皆不离中,实先天一气之

用哉。

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太極拳是一門學術,所謂學術即學理與技術之謂,學理上,創拳者將中國易學文化之陰陽太極圓轉之理存於觀念(腦)中,並將之運\\用在周身內外,結合戰鬥技術及內功成為內功拳。因此在太極拳的學習上,除了拳技的研究,學理上最好也是要了解,這樣才易了解其精神。

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

進退顧盼定倒底是五種步法,還是兩種步法,兩種眼法,一種身法或心法都有人論述,但如依王宗岳之釋名,進退顧盼定為五行金木水火土,如此後面的說法就不合宜了,前面的說法才符合五行的定義。

怎麼說呢?進退顧盼定定義為太極拳五步,五行則要以河圖五行來看.以一個人的位置為中央,前面為南方,後面為北方.左手為東方,右手為西方.因此步前進屬火,後退屬水,左顧屬木,右盼屬金,中定屬土.以一個人的身體來講,心在前屬火,腎在後屬水,但中國人認為肝在左屬木???肺在右屬金???這是中西方異見的地方。左肝右肺最早見於黃帝內經,依身內五行來講,心腎肝肺脾是五臟分配五行,其中南方為火屬心(藏神),北方為水屬腎(藏志),東方為木屬肝(藏魂),西方為金屬肺(藏魄),但我們知道人體肝臟分布在右邊,肺是左右分布在胸腔,這樣左肝右肺之理何來?如果是道家的道功關竅來講,以心竅為中心,肝竅則位於左,肺竅位於右.依此理解,我們就對老祖宗定義左屬木,右屬金可以明瞭(中醫脈理上,左手關位看肝,右手寸位看肺)。

那為何王宗岳不講五步是進退左右定呢?左顧右盼本是一句成語,顧與盼本就是看的意思,左右為方向。那王宗岳將方位上前進後退中定已明白表達,左右何以要左顧與右盼。

太極拳身形為圓轉之動作,因此向左轉身換位及向右轉身換位必眼神會隨之左視或右看,但太極拳裡講意左則右,意右則左,左右其實是相顧的。要瞭解太極拳之五步,以九九太極拳之攬雀尾與單鞭則易於瞭解,在中定式(步),丹田重心的前移與後退就是進步與退步。進退須有轉換,就是重心前後轉移時,要靠丹田這裡腰胯的轉換,形成前腳與後腳的虛實陰陽變換。由腳下的陰陽變換或合一形成手上的掤扌履擠按四勁。攬雀尾後接著打單鞭,單鞭左轉身採履或採列是左顧(顧住三前:敵人手足之上中下)控制住敵人的手足,右擰身肘靠或鈎掌即是右盼(盼七星:敵人之頭肩肘手胯膝足),攬雀尾與單鞭是太極拳重要技法,在陳鑫的太極拳書中將攬擦衣與單鞭視為兩儀式子。上述是定步下的五步,而活步之五步就是太極拳動作上的雲手,可以表示左顧右盼。摟膝拗步及倒攆猴表示前進後退。不過要注意的是,絕不能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心看,眼睛只是隨臉部而左右,實則是心看,心觀則靜,而神是整體精氣展現,自會透眼而出。

手上的八卦為陽,腳下的五行為陰,陰陽相合於中宮為太極。中宮一炁之伸縮為陰陽,手上的伸縮與腳下的伸縮俱為一炁之演化與凝聚,才化為五行與八卦。腳下的平圓配河圖之五行,手上之立圓配洛書之九宮八卦。

武術上講『手是兩扇門,全憑腳打人』,以腳上五步之運\\作反射勁道,由腰胯帶動至手上八法為渾元一體.師尊 劉培中曾說:太極拳十三勢,合於五行八卦。五行為經,屬先天;八卦為緯,屬後天.

由於中國的易學系統為比類法,因此上述之八手法與五步法可歸納及分析,但這是太極拳這一技法系統的分類,其它拳術的分類就不要摻進來混淆,植物有植物的八卦,動物有動物的八卦,所謂物物各一太極之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su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