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规划

更新时间:2024-04-01 07: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 1 1.1项目区简介 ..................................................................................................... 2 1.2 项目区规划依据 ............................................................................................ 3 1.3规划原则 ......................................................................................................... 4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 6 2.1项目区概述 ..................................................................................................... 6 2.2拆旧区基本情况 ............................................................................................. 6 2.3建新区基本情况 ............................................................................................. 7 2.3.1农民集中居住区 .......................................................................................... 7 2.3.2城镇建新区 .................................................................................................. 8 第三章 项目区分析 ................................................................................. 9 3.1项目区合法性分析 ......................................................................................... 9 3.2项目区设置合理性分析 ................................................................................. 9 3.3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 10 3.4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 11 3.5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 11 3.6土地适宜性评价 ........................................................................................... 12 3.7公众参与分析 ............................................................................................... 13 3.7.1项目区规划阶段公众参与情况 ................................................................ 13 3.7.2公众对项目区的主要意见 ........................................................................ 13 3.7.3项目区申报后公众参与方案 .................................................................... 14 3.8效益分析 ....................................................................................................... 14

3.8.1项目区投资总成本 .................................................................................... 14 3.8.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效应分析 ................................................................ 14 3.8.3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 .................................................... 14 3.8.4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 15 3.8.5改善农民生产条件 .................................................................................... 15 3.8.6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 15 第四章 项目区规划方案 ........................................................................ 16 4.1规划方案制定原则和依据 ........................................................................... 16 4.1.1规划方案制定原则 .................................................................................... 16 4.1.2规划方案制定依据 .................................................................................... 16 4.2规划方案设计的基础条件 ........................................................................... 16 4.3规划方案设计程序与要求 ........................................................................... 16 4.4 规划方案平面布局 ...................................................................................... 17 4.5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方案 ........................................................................... 17 4.6 农村居民点整理复垦规划方案 .................................................................. 18 4.7补偿方案 ....................................................................................................... 18 4.8项目拆旧地块整理前后对照表 ................................................................... 18 第五章 挂钩周转指标年度归还计划 ...................................................... 19 第六章 项目区实施方案及实施管理 ...................................................... 20 6.1项目区实施方案 ........................................................................................... 20 6.1.1工程进度计划 ............................................................................................ 20 6.1.1.1拆旧地块农村居民点搬迁复垦工作 ..................................................... 20 6.1.1.2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工作 ..................................................................... 20

6.1.2资金筹措方案 ............................................................................................ 20 6.1.3补偿安置标准及计划 ................................................................................ 20 6.2实施管理措施 ............................................................................................... 21 6.2.1设立组织领导机构 .................................................................................... 21 6.2.2明确工作职责 ............................................................................................ 21 6.2.3宣传机制 .................................................................................................... 21 6.2.4监管机制 .................................................................................................... 21 6.2.5 资金使用管理 ........................................................................................... 22 6.2.6技术措施 .................................................................................................... 22 6.3竣工验收 ....................................................................................................... 23 第七章 投资估算 .................................................................................. 24 7.1项目区拆旧地块投资估算 ........................................................................... 24 7.2建新区投资估算 ........................................................................................... 24 7.3不可预见费 ................................................................................................... 24 第八章 土地权属关系调整 ................................................................... 25 8.1土地权属现状 ............................................................................................... 25 8.2权属调整方案 ............................................................................................... 25 8.2.1权属调整的原则 ........................................................................................ 25 8.2.2权属调整依据 ............................................................................................ 25 8.2.3土地权属调整程序 .................................................................................... 26 8.2.4权属调整方案 ............................................................................................ 26 8.2.5方案编制说明 ............................................................................................ 27 第九章 创新措施及建议 ........................................................................ 28

9.1 创新措施 ...................................................................................................... 28 9.2 建议 .............................................................................................................. 28 第十章 附件 ........................................................................................ 29 第十一章 附表 ..................................................................................... 30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与苍溪县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

花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规划

第一章 概述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根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为把《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落到实处,切实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努力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盘活用好农村建设用地,推进农村“三大工程”建设和“三个集中”,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加快全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探索通过“拆旧建新”实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周转使建设用地的新途径。

苍溪县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207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169号)、《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川国土资发〔2008〕6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规划管理的通知》(川国土资办发〔2009〕40号)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农村灾后重建---金土地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9〕46号)等文件

1

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经过充分比较选择,拟在广元市苍溪县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花村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申请挂钩周转指标217.43亩。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与苍溪县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花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规划” 就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重点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将拆旧地块整理出的农村建设用地用于建新区使用,以满足城市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通过拆旧建新,适度地减少农村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满足地震灾民安置、恢复重建对建设的用地需求,保证项目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1.1项目区简介

本次拟申请挂钩周转指标217.43亩,项目区由拆旧区和建新区组成,预算总投资1025.25万元。建设期限为两年。

拆旧区涉及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花村,拆旧地块186块,涉及拆迁农户213户,805人,拟整理农村建设用地217.43亩,拟复垦耕地217.43亩。

建新区由农民集中居住区和城镇建新区构成,其中农民集中居住区4个,位于苍溪县永宁镇金宝村四组、永宁镇金宝村一组、永宁镇金洞村三组、平桥村六组、永宁镇兰池村七组。总面积67.04亩,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31亩,耕地面积36.68亩,园地0.66亩,林地11.39亩,其他土地

2

0.00亩,拟使用挂钩周转指标48.73亩。城镇建新区1个,位于苍溪县陵江镇古梁村一组、二组;总面积180.80亩,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10亩,耕地148.61亩,园地0.00亩,林地12.78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31亩,其他土地0.00亩,使用挂钩周转指标167.70亩。

该项目区涉及的搬迁农户在充分尊重其意愿的情况下采用不离土不离乡、离土不离乡、离土离乡的方式进行安置。

城镇建新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符合广元市苍溪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广元市苍溪县乡镇城市规划等相关规划,苍溪县规划部门已出具同意选址意见书。城镇建新区不占用基本农田。

通过实施该项目可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1.00亩。 1.2 项目区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4)《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207号)

(5)《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169号)

(6)《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52号)

(7)《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 (8)《四川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川国土资发[2008]68号)

(9)《四川省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总体方案》(川国土资发[2006]24号)

(10)《关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项目土地征

3

收审查报批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国土资函[2007]1385号) (11)《苍溪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12)《苍溪县城乡建设规划(2006~2020)》 (12)《苍溪县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规划(2006~2020》 (14)《苍溪县城镇、村镇规划(2006~2020)》 (15)《苍溪县国土志》

(16)《广元市征地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及住房拆迁安置办法》(广府发[2009]10号)

(17)《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金土地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9]46号)

(18)《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0]39号) 1.3规划原则

(1)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优化用地结构和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城市建设规划、村镇建设规划、产业布局等相关规划衔接。

(3)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考虑农村社会保障能力。

(4)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和农民意愿,维护集体和农民合法利益。 (5)遵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

(6)采用统一的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规划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的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进行编制。

(7)因地制宜,统筹安排,零拆整建,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步实

4

施。

5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2.1项目区概述

苍溪县辖镇。清末属五龙乡。1935年置永宁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43公里。面积52.3平方公里,人口1.2万。212国道纵贯境内。辖桃花、笔山、天桥、兰池、平桥、金洞、荞子、金宝、铺子、柑子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制药厂、食品冷冻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特产雪梨。为县猕猴桃和肉牛生产基地。

根据2009年土地现状调查数据显示, 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花村耕地24076.70亩,园地984.60亩,林地40104.20亩,草地173.20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802.80亩,交通运输用地1291.50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218.40亩,其他土地4623.10亩。

具体土地利用现状详见附表1。 2.2拆旧区基本情况

经过相关部门的实地调查和规划论证,确立了苍溪县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花村为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永宁镇与苍溪县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花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的拆旧区所在行政村。

拆旧区涉及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花村10个村。

该项目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类型为农村居民点,拟申请挂钩周转指标规模为217.43亩,以此确定该项目建新区使用指标规模为216.43亩(扣除有效耕地面积1.00亩)。拆旧地块186块,拆迁户数共计213户,人口805人,涉及的分幅图有H48 G 001062、H48 G 001063、H48 G 001064、H48 G

6

002062、H48 G 002063、I48 G 096062、I48 G 096063、I48 G 096064,拟整理农村建设用地217.43亩,新增耕地217.43亩。

拆旧区内的拆旧地块情况见附表2。 2.3建新区基本情况

国土、城建、规划等市级有关部门同相关乡(镇)人民政府、村、组干部,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按照挂钩项目区农民集中居住区拆迁、安置原则,经过反复的论证,确定农民集中居住区4个和城镇建新区1个。总面积247.84亩,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1.41亩,耕地185.29亩,园地0.66亩,林地24.17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31亩,其他土地0.00亩,拟使用挂钩周转指标216.43亩。

项目区建新区构成情况见附表3。 2.3.1农民集中居住区

为认真贯彻苍溪县城乡一体化战略和“三个集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步伐,苍溪县人民政府根据该项目拆旧区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该项目涉及搬迁农户的意愿的情况下,对该项目涉及的搬迁农户按以下原则进行:一是对拆旧地块所在的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花村拆旧农户实施全幅员规划,并将本实施规划中需要搬迁的农户和需要建设的集中居住区作为近期实施规划;二是鼓励拆旧地块农民进入城镇或政府引导指定的安置小区,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按不离土不离乡、离土不离乡、离土离乡的方式进行就地安置。

该项目规划农民集中居住区4个,分别位于永宁镇金宝村四组、永宁镇金宝村一组、永宁镇金洞村三组、平桥村六组、永宁镇兰池村七组。其中根据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花村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占用地类分析,规划农民集中居住区总面积67.04亩,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31亩,耕地面积36.68亩,

7

园地0.66亩,林地11.39亩,其他土地0.00亩,拟使用挂钩周转指标48.73亩。该项目农民集中居住区拟安置农户209户、789人(包括拆旧区搬迁农户193户、729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16户、60人,拆旧区内余下的20户、76人在充分尊重其意愿的情况下采用货币化方式安置)。规划人均综合用地56.65平方米(宅基地面积35平方米/人,配套养殖用房和杂物房面积10平方米/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面积11.65平方米/人)。 2.3.2城镇建新区

该项目城镇建新区位于苍溪县陵江镇古梁村。城镇建新区不占用基本农田,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次规划的城镇建新区,总面积180.80亩,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10亩,耕地148.61亩,园地0.00亩,林地12.78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31亩,其他土地0.00亩,拟使用挂钩周转指标167.70亩。该项目扣除农民集中居住区使用挂钩周转指标48.73亩和城镇建新区使用挂钩周转指标167.70亩后,可实现新增有效耕地面积1.00亩。

通过增减挂钩项目建新拆旧,将实现拆旧地块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所争取的建设用地周转指标按规定专项用于增减挂钩项目城镇建新区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使用。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真正实现节约集约利用每一寸土地。

8

第三章 项目区分析

3.1项目区合法性分析

1、通过对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花村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提高了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花村的土地利用率,整理农村建设用地217.43亩,新增耕地217.43亩,符合《土地管理法》和相关文件关于提高土地利用,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精神。

2、通过对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花村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可达到保护基本农田、集约节约用地和用地布局更加合理化的目的。城镇建新区位于苍溪县新一轮规划确定的规划预留区,完全符合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国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实施本项目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推进了东溪镇等乡镇的城乡一体化进展,是苍溪县“三个集中”精神的体现,缓解了苍溪县城镇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具有显著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是苍溪县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四川省广元市科学发展观精神的重要体现。

综上,本项目区完全符合苍溪县产业布局、城镇(村)建设规划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2项目区设置合理性分析

1、该项目区在苍溪县域范围内设置。

2、该项目区充分吸收当地农民和公众意见,安全依照农民意愿,无大拆大建现象。

3、通过认真分析项目区所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和充分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确定拆旧地块;根据可复垦为耕地的建

9

设用地量确定建新区规模。

4、农民集中居住区用地标准严格控制在国家法规所规定的用地标准范围内。

5、建新区拟使用指标面积小于拆旧地块总面积,城镇建新区不占用基本农田。

6、确保了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3.3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花村属山区,结合其产业特点,居民点分布呈现如下特征:山地居民点较为分散;沿道路两侧居民点较为集中,交通条件较差的地区居民点较为分散,且规模较小。居民点用地主要为宅基地、林盘地、院坝以及进户道路等。村内现有各类不同结构的村民居住房,坚固房屋(砖混、砖瓦)、普通房屋(泥瓦)和棚房建筑面积比为:26.3%:64.9%:8.8%,受5.12地震影响,受5.12地震影响,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花村村民房屋受损严重,急需整改。

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花村的产业特点形成现状居民点分布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全村农房建设相对落后。其居民点的分布无论是从地域分布上看,还是对其进行职能划分,存在重点不突出,它表现出的是无序发展势头。目前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花村的农村居民点分布相对分散,综合功能不明显,分散居住状态,导致基础设施、道路林盘占地过大,生活垃圾随意排放,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致使生产层次低,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受到制约。随着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

10

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花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完成,村域内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村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开始对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永宁镇笔山村、大桥村、柑子村、金宝村、金洞村、兰池村、平桥村、铺子村、荞子村、桃花村的现状,进行挂钩试点项目,是必然趋势。

为切实推进项目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次规划的拆旧区农村建设用地,主要为农村居民点用地实施整理,通过整理,实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确保项目区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

根据拆旧区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分析,拆旧区农村居民点面积217.43亩,人均面积严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虽然有相对集中的院落,但宅院占地过大,院落内分布有较多的竹林及杂木形成的林盘地,经济价值较低。在项目实地调查踏勘工作中,通过逐户调查,并结合苍溪县政府提供的资料,拆旧地块186块,涉及213户,805人,整理农村建设用地217.43亩,新增耕地217.43亩。 3.4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苍溪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早,气温多变化;夏无酷热,雨集中;秋雨较多,湿度大;冬无严寒,霜雪少。降雨分配很不均匀,主要在夏秋两季。项目区多为中低山和丘陵,灌溉水资源则主要依靠天然降水,结合修建地表蓄水工程来实现项目区的灌溉。

通过实施挂钩试点项目中土地整理部分,可使项目区的水资源充足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达到水土资源平衡。 3.5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3.5.1土地利用主要限制因素分析

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是指对项目区影响土地有效利用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的分析。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0j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