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素质班)下学期期末

更新时间:2024-03-02 01: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素质班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11 C-12 N-14 O-16 Si-28 S-32

最新试卷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双氧水、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杀灭病毒,其消毒原理与二氧化硫漂白丝织物原理相同 B.工业上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及用铁矿石冶炼铁,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D.石油分馏、海水晒盐、燃煤烟气的脱硫、从菜籽中提取菜籽油等过程都是物理变化 2.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含有FeI2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当有1molFe2+被氧化时,该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3NA

B.40gCuO和Cu2S混合物中所含铜原子的数目不等于0.5 NA C.含0.1molNH4HSO4的溶液中,阳离子数目略小于0.2NA

D.C3H8分子中的2个H原子分别被1个-NH2和1个-OH取代,1mol此有机物所含共用电子对数

目为13NA

3.由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组成的单质(化学式也分别为X、Y、Z)。X为金属,其核外电子数为Y原子序数的2倍,Y的最低负化合价与Z的最高正化合价的数值相等,甲、乙、丙、丁四种均为氧化物,甲和丁为无色的气体,固体甲可用于人工降雨,乙和丙熔点均很高,且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用电解乙制备X B.甲、乙、丙均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

C.X为第二周期IIA族元素,Y和Z位于同一主族 D.X可用于制焰火烟花,Z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4.某有机物的多种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醇的一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5.25℃时,将amol/L、pH=m的一元酸HX溶液与bmol/L、pH=n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后pH>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则m+n<14 B.若a=b,则HX一定是弱酸

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X)>c(OH)>c(H) D.若a=2b,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2c(OH)=c(HX)+2c(H) 6.对下列实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B C 实验内容 往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稀盐酸 NH3与Cl2混合 等量的Cu分别与等体积足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 加热硝酸铜固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所得的气体中 实验现象 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生成白烟 浓硝酸反应后呈绿色,稀硝酸反应后呈蓝色 生成红棕色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 相关解释 先胶体聚沉,后Fe(OH)3溶解 NH3与Cl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H4Cl c(Cu2+)不同 2Cu(NO3)22CuO+4NO2↑+O2↑有-

D

氧气生成,不能说明NO2有助燃性 7.H3BO3可以通过电解NaB(OH)4溶液的方法制备,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 = O2↑+4H

B.N室中:a%

C.理论上每生成1mol产品,阴极室可生成标准状况下5.6L气体 D.b膜为阴膜,产品室发生反应的化学原理为强酸制弱酸 8.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A(g)+B(g)

C(g)+D(s)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恒温条件

下,往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和1molB,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为I。然后改变不同条件做了另三组实验,重新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各成分的浓度分别为II、III、IV。

I II III IV A 0.050mol·L1 -B 0.050mol·L1 -C 0.050mol·L1 -0.070mol·L1 -0.070mol·L1 -0.098mol·L1 -0.060mol·L1 -0.060mol·L1 -0.040mol·L1 -0.080mol·L1 -0.080mol·L1 -0.12mol·L1 - 针对上述系列实验,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由I中数据可计算出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B.II可能是通过增大C的浓度实现的

C.若III只是升高温度,则与I比较,可以判断出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第IV组实验数据的得出,通过压缩容器的体积就可以实现

9.常温下,电解质溶液中的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A.已知A?+H2B(过量)

HA+HB?,则结合H+的能力:HB?<A?<B2?

B.在0.1 mol?L?1的氨水中滴加0.1 mol?L?1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a,则由

水电离产生的c(OH?)=10?a mol?L?1

C.将c mol?L?1的醋酸溶液与0.02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

2?10-9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a=

c-0.02D.将0.2 mol·L?1盐酸与0.1 mol·L?1的KAlO2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c(Cl?)>c(K+)>c(Al3+)>c(H+)>c(OH?)

10.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互为同系物的两种有机物化学性质一定相似,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化学性质一定不相似

B.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57H104O6,1 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甘油 [HOCH2CH(OH)CH2OH]和3 mol羧酸,则该羧酸的分子式为C18H36O2

C.有机物氧化反应

D.与物共有7种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水解反应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苯环上的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这样的有机

11.常温下,向20mL某浓度的硫酸溶液中滴入0.1mol/L氨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随加入氨水的体积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V=40

B.c点所示溶液中c(H+)-c(OH-)=2c(NH3·H2O)

2 C.d点所示的溶液中,c(NH4+)=2c(SO4)

D.NH3·H2O的电离常数Kb=1.0×10

-4

12.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

NH4++Al3++2SO42-+2Ba2++5OH-AlO2-+NH3·H2O+2BaSO4

B.向铜片中滴加浓硫酸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Cu+4H++SO42-Cu2++SO2↑+2H2O C.20mL1.0mol/L的明矾溶液与10mL3.5mol/LBa(OH)2溶液混合后充分反应:

3Ba2++6OH-+2Al3++3SO42-3BaSO4↓+2Al(OH)3↓

?D.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13.某同学拟用含少量Fe2O3杂质的废铜粉制备无水硫酸铜,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量酸”不适合用硝酸或浓硫酸,固体B可以用CuO、Cu(OH)2或Cu2(OH)2CO3 B.通入的气体A可以是O2或Cl2

C.通入气体A之前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Fe2+、Cu2+、H+ D.将从溶液中得到的硫酸铜晶体在空气中加热,可制得无水硫酸铜 14.为了探究FeSO4和Cu(NO3)2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现设计如下流程: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0.02 B.V=2240 C.m=3.2 D.原混合物中FeSO4的质量分数约为89%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5题~第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

必须做答。第19题~第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5.(11分)某同学用下面实验装置设计实验制备SO2并进行相关探究活动。

A 饱和NaHCO3B 溶液 C D 澄清石灰水E 漂白粉溶液 F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2)甲同学认为利用上述装置也可证明亚硫酸酸性强于次氯酸,请写出正确的装置连接顺

序:A→( )→( ) →C→F。

(3)乙同学从上面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验证亚硫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其中用到C、D

装置。则C装置的作用是 ,通过 现象即可证明亚硫酸酸性强于碳酸。

(4)丙同学将A中产生的足量的SO2通入下图装置G中,G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的

化学式为 。

推测产生沉淀的原因可能是(不考虑空气的影响) 原因一:SO2在酸性条件下被NO3―氧化; 原因二:SO2被Fe3+氧化;

原因三: 。 若是原因二,需证明

Fe3+的还原产物,其实验操作及现象

是 。

(5)实验中发现Na2SO3可能部分变质,现需测定Na2SO3的纯度,称15.0 g Na2SO3样品,

配成250 mL溶液,取25.00 mL溶液,用0.20 mol·L―1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20.00 mL。达到滴定终点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是 ,样品中Na2SO3质量分数是 。

16.(11分)氟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元素之一。由于氟的特殊化学性质,它和其他卤素在单质及化合物的制

备与性质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1)化学家研究发现,SbF5能将MnF4从离子[MnF6]2的盐中反应得到,SbF5转化成稳定离子

[SbF6]的盐。

而MnF4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MnF3和F2。根据以上研究写出以K2MnF6和SbF5为原料,在 423 K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nd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