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带来课堂结构变革

更新时间:2024-03-22 00: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STEM教育带来课堂结构变革

作者:江丰光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年第07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也确认了教育和人才对于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作用。改革开放40年走来,我们在不断地感受和体验祖国各个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的同时,对于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理念也有了重新的思考。传统教育模式对于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稍显不足,此时STEM教育恰好契合了这个需求,逐渐成为当今国际上探索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兴教育理念。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自然科学课标,也把STEM理念融入了小学课堂。

近年来,全球STEM教育的研究如火如荼地进行,笔者分析大量STEM案例后,提炼出STEM教育的八大要素:做中学、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要求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科学探究与工具使用、跨学科整合、真实情景下的学习和学习者自主探究建构知识等[1]。STEM教育与以往的单科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不仅仅体现在多学科的学习,相较于传统课堂,最大区别在于跨学科的特性以及通过项目学习共同完成知识的建构与技能的习得,与传统典型的知识体系的学习范式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而这也给当今一线教师带来了挑战。STEM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就是结合本土课程标准与学科整合,设计与开发具有专题导向的课程。为了应对STEM教育所带来的课堂结构变革,笔者提供以下参考建议。 集结优秀的本土STEM课程案例

目前的STEM课程都是一些研究者结合其当前的条件开发出来的案例,缺乏体系化的课程设计,不像传统学科中有明确的衔接国家课程标准。此外,还有许多中小学使用的 STEM 教材是直接从国外翻译而来,会出现与我国基础教育具体情况不符的情况。国内也涌现出一批积极探索STEM教育本土化的教师,在吸收国外教学经验后开发出适合国内的教学课程,但相比来说,教师在课程实践后没有对其基础理论进行深层次研究与探讨[2,3]。因此,在鼓励一线教师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STEM课程时,教育部门也应加强构建专门的STEM课程案例交流平台,汇聚四面八方的智慧,共同进步[4]。 STEM课堂安排

STEM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授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落地时势必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STEM课程一般以工程设计为核心,有意地整合科学、技术、数学等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跨学科教育[5]。国外学者Belland通过元分析发现,目前STEM教育一般以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6]。STEM教育的课程特性也使得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耗费时间更长[7],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管理与分配课堂时间,布置明确、具体的任务并尽量将其制作成任务单[8],使课程进展更加顺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sa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