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教学设计和反思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06 02: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标题: 发布时间: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1-6-1 19:09:19 案例名称:年月日教学设计 科目:数学 提供者:李莉 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 单位:南川西路小学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先组织学生利用年历进行活动,并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及相互关系。接着给学重型介绍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每个月有多少天,还介绍了记忆方法,从而引出全年天数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学生归纳整理出所学时间单位的一览表,以便于学生记忆时间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为应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参与探索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与简单的评价,同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本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时、分、秒方面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且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课程标准》对“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提出的要求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本着“服务于学生”这一教学理念,我将采用“引导―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同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设计意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和理解数学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2006年的是课程标准几月几日吗?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今天是我的的重要理念生日。一大早,我就吃到了香喷喷的生日蛋糕。之一,通过真高兴!可是我的朋友芳芳却特别难过,因为生活中的事 她今年已经十周岁了,可只过了三个生日。你例引出课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么让我们先来和题,既激发年、月、日交朋友吧! 了学生的学板书课题:年月日的认识 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 时又使学生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年月日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年历卡,仔细观察。相信大家一定会有许多收获,将这些收获在小组内说一说。开始吧!

(2)教师根据汇报整理知识,板书:

(3)课件演示太阳、地球、月球三者间的运动规律。

(4)小结: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看来只要用心观察,你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许多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这一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满

(1)学

足学生充分

生观察,讨论。

展示自我的

心理需求。师生互动,使学生的学习结果得到验证,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2.认识大月、小月。

师:人们通常把一月中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30天的月份叫小月,2月很特别,叫平月。要想和12个月份交朋友,首先要记住它们。你们有什么巧妙的方法?

师:让我们一起用××同学说的“数拳头”的办法来记住大、小月吧。(课件出示左拳记月法,师生模仿、记忆。)

游戏中巩固新知:教师报一个月份,是大月,学生点头;是小月,学生击掌;是平月,伸起双臂。

生1:用拳头数,凸起的地方是大月。

生2:编口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生3:1、3、5、7、11都是单数,8、10、12都是双数。我们可以编个歌诀:7月前面单数大,8月后面双数大。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目标不能只局限于“双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探索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正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设计的。此外,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左拳记月法,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往往是具有多样性的。

3.平年、闰年的认识、判断和计算。 (1)平、闰年的认识和计算。

师:在观察年历卡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打开数学书到44页,答案就在文字框中。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

(根据阅读,教师课件出示:二月只有28

天的年份叫平年。

二月只有29

天的年份叫闰年。)

师:那么怎样计算平年、闰年全年天数呢?

(2)平年、闰年的判断。

师:想和平、闰年交朋友,仅仅知道这对双胞胎的名字是不够的。必须学会判断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别着急,我们来找找规律看。

(课件出示1992—2003年二月的天数,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师:说一说你们的新发现。

生:我发现每四年中只有一个年份二月是29天的。其它三个年份二月都是28天的。也就是说每四年中只有一个闰年,有三个平年。

生:我发现每四年的最后一年是闰年。 ??

师:根据这些新发现,我们可以采用哪些办法来判断平年和闰年?

生1:用年份数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如果是整百数,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教师随机课件演示计算过程。)

生2:先看年份是单数还是双数,再看后两们能不能被4整除。

练习:教师再次提起芳芳生日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判断平、闰年的方法来解释原因。

生:2月有28天的,也有29天的。(学生讨论,算式。)生1:平年全年365天。我用7个大月的天数加上4个小月的,再加上二月的28天,算式是:31×7+30×4+28=365(天)

生2:闰年全年366天。我用7个大月的天数加上4个小月的,再加上二月的29天,算式是:31×7+30×

4+29=366(天)

在这一环节

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学生动眼“看”数学,动手“做”数学,通过观察、猜测、讨论、判断、计算等活动方式,参与、体验知识的探索过程。在突破教学难点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

三.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的设计

基础题:

突破了“就

1、吃水果,做练习。 (课件

数学练数

师:我这里有一些水果图片,同学们可出示图片,利用

学”的狭隘

以选择你喜欢的,然后回答它带来的问题。如超级链接出示

框框,目的

果你答对了,我会送你相应的水果。有获胜的填空题。)

是体现练习

信心吗? (课件出示判

的趣味性、

2、动动脑,来判断。 断题,学生

层次性、挑

师:我这里还有几道判断题,想考考爱动以抢答的

战性,为学

脑筋的孩子。谁最爱动脑? 方式进行

生的个性化

开放题: 练习。)

学习提供宽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日子是不平常

敞的平台。

的。你能说出几个重要的日子吗?

知识的扩展延伸以再现生活的形式展开,把学生从数学课堂带到广阔的生活

四.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空间,使学出示一个自制的年历,学生观察后,提生更深刻的

出希望:课后展开想象,动手设计一个。 体会到“数

学来源于生

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在课外“学数学,做数学”的兴趣。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一、口答: 1、一年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今年是哪一年?一、二、三月一共有多少天? 2、8月1日的前一天是几月几日? 3、6月30日的后一天是几月几日? 4、1992年是闰年,这之后的两个闰年分别是哪一年? 二、找闰年: 1900年 1600年 2000年 2400年 1800年 1700年 三、口答: 1、张明是1984年5月11日出生,到2000年5月11日是几周岁? 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共几周年? 3、学校放暑假,从7月5日开始到8月29日止,共 放了几天假? 评价量规 A(90-100)B(89-80 )C(79-60)D(60以下)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板书设计 年 月 日 大月 31天 1、3、5、7、8、10、12(月) 小月 30天 4、6、9、11(月) 2月 28天 365天 平年 (特) 29天 366天 闰年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年月日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把本节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备课时,从课的容量上来看,量确实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40分钟内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和判断方法,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课堂设计落在实处。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同学们你们想猜谜语吗?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并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此时巧妙引导开始本课的学习。在练习环节出示问题。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已经圆满结束了,你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什么时候?如此贴近学生认知经验的引入一下子勾起了学生对2008年8月8日这个历史意义的日子的记忆火花,并借机练习大月小月等几个知识点,既渗透了爱国教育又加强了练习。最后知识拓展环节出示以全班集体照为背景的月历,让同学们兴趣再一次提高期待一次的数学课,制作月历,为下节课知识作铺垫。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独立思考后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从而避免有些学生“坐享其成”“人在课堂身在操场”的不思维的这样一个误区。如教学大小月的基本知识,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当学生心里有谱之时,才下指令让他们填写统计卡,为后面的分类认知大小月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当最末老师报出2月时,有趣的场面出现了:有的起立又坐下,有的东张西望在观望他人的动态,学生此时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觑??我笑着问:大家想站又不想站的,为什么?这些正好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一刻,不正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吗?在平闰年的教学时,我先出示了几个常规年份让他们分组判断,学生很快用除法判断出来,之后我又出示1900年,学生判断后全部表示是平年,我不给出答案而是出示课件让学生自主学习(课件播放音频400年又闰的资料)听、看了视听小知识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验证,利用这种好奇心,我实时点拨: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们释然了。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助他们记忆,这一内容本来很枯燥,但通过动手数一数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这些是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本课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识的记忆、巩固、深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7o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