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XXXX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目标

更新时间:2024-03-04 18: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XXXX限公司 2013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关系到员工生命健康安全,为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根据公司安全生产级别评估细则,按照安全生产和科技发展规律,充分调研体公司主营业务以展实际与趋势,制定本规划,提出实现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重大项目(工程建设),以指导公司中长期发展的安全生产工作。

一、安全生产现状与形势

公司管理层一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问题,近年来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公司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加大安全投入,安全生产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宣传贯彻和落实,加大管制力度,按照《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和兖州市有关规定的要求及上级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本公司实际建立的安全生产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本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逐步进入法制轨道创造了条件。

公司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一流的产品、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回报用户,回报社会。在开发区、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本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

方针,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大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公司、部门、班组的三级安全生产监管。 为实现安全发展目标,本公司组建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负责公司安全生产及消防保卫方面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目前公司安监科设立了四名专职安全管理员,各部门也设立了兼职安全员并明确其职责。通过实施持续不间断安全管理,预防了一般安全事故,有效地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发展方针与规划目标 (一)、发展方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践行“遵章守纪、以人为本、居安思危、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确保平安”的方针,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本公司安全生产条件持续改进。 (二) 、总体目标

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我公司在上级安全管理部门及开发区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公司于2008年6月通过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24001-2004 idt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12年8月通过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将于2013年完成三级安全标准化建设评审工作,3年内完成二级安全标准化建设评审工作,5年内完成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014年完成3C认证,内部实现: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率100

﹪、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率100﹪、安全隐患有效整改完成率100﹪、百人死亡率0、百人重伤率0、职业病患病率0,百人职业病疑似率0、百人轻伤率小于4人、经济损失率控制在10000元、设备的完好率在98%(根据各种设备的现状)、职业健康的查体完成率在99%以上、烟粉尘控制在2.0mg/m3、苯控制在0.6mg/m3、甲苯控制在1.0mg/m3、二甲苯控制在3.0mg/m3、噪声控制在80dB(A)、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率在100%的安全目标。 (三) 、目标分解

1、各类伤亡率、重伤率、职业病患病率目标控制为0已确立,公司上下要高度重视,严格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确保不发生、不突破。

2、百人轻伤率小于4人,行政人事部、财务部、物资供应科、生产部技术及仓管控制目标均为0;一线车间工人轻伤发生率控制在4人之内。

3、全体员工年度安全生产培训率为98%以上,车间一线工人为100%,行政科室及辅助科室人员培训率为98%,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率为100%,特种设备持证上岗率为98%以上,职业健康教育培训率为100%,四新教育、三违人员、换岗人员培训率为100%。

4、规范职业健康查体,对本公司凡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查体率达到99%以上,百人职业病疑似患病率为1人,行政人事部、财务部、供应科、其他辅助科室目标控制为0。

5、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做到公司每季度检查一次,车间每周一次,班组一天一次,对产生不安全隐患排查率达到100%。

安全隐患整改要排查多少,整改多少,达到100%整改,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6、公司所有设备的完好率控制在98%以上,总装车间设备完好率在98%以上,汽车配件事业部设备的完好率控制在97%以上,矿山设备制造分公司的设备的完好率控制在97%以上,农业机械事业部设备完好率控制在99%以上。 (四)、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目标

创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规定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及管理科室,设立专职安全员,各部门设兼职安全员争取达到全部持证上岗。具体目标是:

1.加强对危险源的管理,形成文件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其控制的管理制度或企业标准,以实现有效的持续改进,组织不同层面的从业人员参与辨识各类危险源。企业应对辨识的危险源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及其风险进行分级管理,按照国家法定程序进行评估和申报。并根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也起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按照“分级管理、风险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各职能部门、审查单位和所有更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严格考核,确保各部门安全安全负责人员其所有从业人员熟悉并认真履行本部门、本岗位安全审查职责,定期评审安全职责,并根据变化情况予以更新。

3.企业建立有效途径,及时获取适用于其生产经营活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建立档案,并传达到相关岗位

的从业中。安全规章制度或企业标准的文本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且层次清晰,控制有效,定期对安全审生产规章制度或企业标准应发放到相关单位和从业人员中,并严格执行。

4.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标准,以及岗位识别的危险源,制定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或工艺安全作业指导书。企业的从业人员应能得到有效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或工艺安全作业指导书文本,熟悉其内容,并能严格执行。

5.建立公司、车间、以及班组三级安全生产管理网。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并结合其生产特点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确保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独立履行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职责。按照其从业人员的2‰及以上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并取得培训合格证

6.企业识别、分析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编制培训大纲。按要求实施安全健康培训计划和培训,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保存所有培训记录,并建立培训档案。

7.记性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现行法规标准对安全生产条件进行专门认真,并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机构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项目,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机构编制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在项目初步设计阶段,编制安全专篇和职业危害防治专篇,通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审查合格,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申报、审批或备案。

8.对于相关方安全管理,应确定具有资质的供应商和承包商,在其商务活动中签订并保存安全协议,明确双方安全责任和安全管理要求,对供应商和承包商在其现场和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作业现场应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签订并保存安全协议。建立现场实习、参观记其他外来人员的安全管理规定告知作业场所的危险源及其控制方法,并进行监督管理。

9.建立安全生产标准班组记录台账,建立健全班组中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并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应熟悉本岗位相关的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或工艺安全作业指导书。开展定期的安全检查,排查事故隐患并对查出的隐患实施了有效的就诊和预防措施,或进行了逐级报告。定期对安全生产标准班组进行验收和考核,并保存验收和考核记录。

10.通过危险源辨识及其风险评价,确定劳动防护用品的需求计划,确定劳动防护用品的需求计划和发放标准,发放标准应瞒不住岗位风险控制要求和法规,发放标准应满足岗位风险控制要求和法规、标准要求。企业应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并考虑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确定潜在紧急情况和应急响应目标。

11.针对确定的潜在紧急情况和应急响应目标,建立应急响应体系,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演习,可行时有关相关方适当的参与。

12.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并确保安全检查覆盖其所有的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员和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应确保对安全检查和排查事故隐患中所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及时采取响应的

就诊措施和预防措施,并跟踪验证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制定治理方案。

13.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并未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企业的工伤、火灾、交通灯各类事故的实际发生数量应低于其年度计划中的控制指标值。应对各类事故及时报告(最迟不超过一小时)发生事故后应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和处理。

14. 安全组织保障率达到100﹪.一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取得安全培训合格证书,二是各部门配备经安全培训考核合格的兼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员);三是建立工会组织,工会和职工代表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对安全工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5. 安全职责落实率达100﹪.严格按照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制度汇编》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细化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职责岗位化、任务明细化。

16. 安全投入率达100﹪,公司按规定确保安全资金到位,为安全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本年度安全投入总预算为35000元,具体标准按《安全费用管理办法》执行。

17. 教育培训率达100﹪.一是公司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要按规定进行培训,合格率达100﹪;二是其它员工培训率达100﹪,特别是新进员工、转岗员工必须按规定进行岗前培训;三是特种作业员持证上岗率达100﹪。以上各类人员每年按规定接受再教育和培训,培训学时和内容符合相关规定。

18. 强化隐患排查,一般隐患整改率达100﹪.一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建立并落实隐患排查

和治理制度,定期开展检查,保障整改资金,落实整改责任,促使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机制化。二是实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确保一般隐患整改率达100﹪。

19. 安全权益保障率达98﹪以上,.一是按规定签定劳动用工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和职业危害防护等条款;二是按规定缴纳工伤医疗等保险;三是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四是按规定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五是通过教育培训,使职工熟知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救援。

20. 标准化体系建设合格率达90﹪.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健全安全标准化工作体系和考核机制,在全面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实现并巩固公司安全主体A类评级。 21. 安全信息化平台建设覆盖率达100﹪,按节点分步骤启动安全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建立起涵盖安全生产体系建立、责任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专项经费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安全生产管理行为、事故管理、在线监控等为基本内容的安全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效率,用信息技术助推生产安全。

22. 应急保障率达98﹪以上,一是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设置或明确应急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二是按规定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上报主管部门审批或报相关部门备案;三是按规定开展应急演练,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四是建立应急抢险队伍;

五是储备应急物资,保证储备物资数量充足、品种齐全、质量可靠,并规范应急物资管理。

二、主要任务

(一)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1. 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建设

公司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领导小组和应急管理小组,发挥其职能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指导各部门安全生产,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落实。建立专(兼)职安全员队伍,不断提高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充满活力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 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培育和建立企业安全文化机制,开展公司安全评级工作,建立安全信息库,全面实行企业负责人安全资格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培训制度。 (二) 安全生产管理人才培养

建立和完善公司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生产培训机制,建立公司内部安全培训机构,努力形成为安全生产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撑的保障体系,主要采取外培、内培、联培的方式进行。外培的实施以公司培训计划为主,内培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组织培训为主,也可采取请安全专家与公司联合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对象涵盖公司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 (三)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编制完善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各类预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购置及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事故的应急抢险救援能力。

(四)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依托公司现有的信息资源,根据公司布署,建立统一的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确保库内的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实现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动态更新,为公司管理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建设各生产作业片区的视频适时动态监控系统。 (五) 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体系建设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抓好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认证工作。逐步建立由学校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化宣传教育构成的全方位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体系。 (六) 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建立和实施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规范危险源辩识、申报、登记、评估检测、监控等工作要求和管理职责;开展危险源申报、登记(普查)、评估、检测,建立危险源监控体系;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制度,经评估列为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向市安监局报告、备案。必须对重大事故隐患及时进行处理。 (七)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

建立和完善卫生监督检查机制,配备必要的专业监督与检查装备,重点加强机电维修、喷漆、电焊等特殊工种的职业卫生

监督检查,加大对新建扩建项目的职业卫生设施“三同时”审查把关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对粉尘、噪音等监测工作的监查。落时有关规章制度和职业危害防治或整改措施。加强从业人员的劳动保护,有效防治职业危害。 三、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尊重人权、关爱生命、关注健康,坚持发展经济与注生安全并重。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机制,保障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装备、经费等到位,及时解决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二)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公司各层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把安全生产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 (三)安全生产监督

加强工会、员工对安全工作的监督,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员工的参与和监督作用,鼓励任何部门和个人对安全生产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大力开展安全培训,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岗位资格培训,

安全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公司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驾驶员等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 (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建设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一是利用橱窗、板报、幻灯培训等方法广泛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和安全知识,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二是倡导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对于安全隐患整改等收效显著者,大张旗鼓给予表彰、奖励。积极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XXXX有限公司

2013年1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lx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