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防流控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更新时间:2024-06-02 04: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农村中学防流控辍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摘要:尽管学校班主任苦口婆心电访家访,尽管省市不断出台种种防流控辍措施,尽管农村教育收费“两免一补”给农民带来了不少看得见的实惠,然而初中生流失症,正如一种特殊的传染病,在亲友、同学中扩散。“辍学率”高居不下仍然是困扰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堡垒,是困扰农村义务教育的顽症。如何做好农村中学“学困生”的防流控辍工作?笔者从事农村中学基层教育工作十多年,一直对有效开展防流控辍工作进行长期的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自己对农村中学“学困生”防流控辍工作实践的方法和体会,

希能为广大同行或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一些参考或借鉴。 关键字:农村中学 防流控辍 实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地处化合线11公里的乡镇,是全镇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服务半径12公里,在校生3000多人,学校曾经出现严重的“金字塔”现象,即初一招生时是10个班的学生,到初二只剩9个班,到初三时只剩不够8个班了。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我校下大力气,积极鼓励班主任在防流控辍方面深入探索,把“巩固率”作为班主任评优的重要依据,有效遏制了初中生流失症的漫延,学校学年辍学率基本控制在2%以内,我负责的初三级的辍学率,连续3年控制在1%以内。下面主要谈谈我在级主任及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

一、深入调研,找准“学困生”辍学原因

对症下药,才能治病救人。要做好防流控辍工作,首先得对学生的辍学原因深入探索,以下是我多年班主任工作总结出的学生辍学的原因。

(一)、农民工人口流动的原因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外打工的农民人数逐年上升,尤其在我们这个镇,因交通方便,距县城太近,进城打工的就更多,甚至还有许多家长到珠三角或出省打工。于是就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有许多孩子随父母在外就学,家庭监管力不从心,而学校、社会又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监管措施,其中有一些孩子因没有大人管教,导致了贪玩和不爱学习,逐步产生厌学情绪,学习上与同学们的差距愈拉愈大,最后无心学习,以致逃学、辍学。二是有一部分孩子没有跟随父母外出,而是留在家里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寄在亲戚家里就读,他们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对孩子娇生惯养,对孩子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随意满足,使孩子养成了好吃、好玩、懒惰的坏习气,学习上不愿吃苦,也不愿受学校的种种约束而辍学。

(二)、家庭环境的原因 1、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许多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是跳农门,改变农民身份。现在,由于大中专毕业生不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农村出来的学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再读书也没什么指望了,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上学多”不如“挣钱早”。 少数学生家长义务教育观念仍然淡

2

薄,认为孩子上学读书能认识几个字即可,还有的认为在农村真正靠科技种田,靠知识赚钱的不多,读书多少一个样。

2、贫困家庭

少数贫困家庭的孩子因负担不起伙食费、住宿费而被迫停学,尤其是有两个以上孩子读书的家庭负担更重。

3、单亲离异家庭

离异家庭学生大多数性格内向、孤僻、倔强,加之单亲家庭教育方法简单,容易导致学生厌学、辍学。

(三)、校园管理的原因

1、过去,由于学生学习条件较差,生活艰苦,致使一些学生营养不良,学习的时候常感到头痛,时间一长,就感到学习很吃力,难以跟上进度,逐步产生畏学情绪而辍学。

2、学生进入初中后,课程门类增多,难度加大,加上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缺乏有效的指导,一些学生感到不适应,而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学校和教师为提高升学率,使学生承受着难以言状的心理压力,部分孩子不堪重负,学习的积极性受挫,自然也就失去了学习信心,把上学视为“受罪”,于是一些学生干脆辍学。

3、在农村中学中,因学业成绩差受到老师的不公正对待而辍学的情况也有。初中学生进入初二后,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逐渐明显,一些教师缺少爱心和耐心,在教学上只注重中、上等学生,对学习差的学生另眼相待,这些学生感到心灵受到了伤害,于是以辍学的方式来寻求解脱。

3

4、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与城区同类学校尚有差距,城区优质的教学资源非常吸引人,常常吸引了大批学生流入城区中学就读。

5、在农村还会出现一种“从众”现象,往往同一个村子会出现群体一致性选择,表现为一个学生辍学,周围的学生都会跟着相继退学,导致学生群体辍学事件。

二、多管齐下,共建完备助学平台 (一)、 成立班防流控辍监控小组 组长:班主任(负责分类追踪学困生情况)

副组长:班长(负责汇总全班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随时向班主任汇报)

组员: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搜集本小组学生思想情况并向班长汇报)

(二)、改变教育观念,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不可否认,一些学生的厌学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失误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教师的师德无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学生厌学的趋势中,不良师德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有些教师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态度粗暴,方法比较简单,从而损害学生自尊心,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慢慢地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逃学、辍学。例如:我任教的初三141班有个学生叫曾泰,身高有181公分,高大威猛,但性格竟然非常内向,学习成绩不好,极少与人交往,不喜参加体育活动,时与同学透露厌学念头,我知道这消息后,主动找他谈心,开始时他不肯说话,在我耐心的开导下,才逐

4

渐和我交流。原来他在读小学五年级时参加了一次校运会排球赛,他打失了一个关键的球,导致他所在班失败,班主任说他是竹杆子,空的,没用,后来同学们也总拿这事挖苦他,于是他也认为自己没用,久而久之,做什么事总怕做不好而干脆不敢做了。我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告诉他:其实你很优秀,特别在篮球方面班中没人能跟你比,你为什么不在同学中表现表现呢?后来,我又在班中搞了个篮球分组赛,并特意点名要他做第一小组的队长,从那以后,他的头又昂了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再也没听同学们说他有厌学的念头了。很多时候,赢得学生的心比上好一节课还重要得多。教师对学生要多一份尊重和赏识,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近可敬,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教。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能爱学生如爱自己的子女或兄弟姐妹一样,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爱和温暖,我相信学生是不会轻言退学的。

(三)、营造公平环境,鼓励“学困生”发挥特长。

中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这种心理需求对“学困生”来说同样是很强烈的。但事实上大多的“学困生”由于长期得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由于经常受到冷落,心理上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消沉,以为自己是一只永远飞不上天的“丑小鸭”,因而自暴自弃。因此,学校或班级若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营造一个公平的学习环境,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鼓励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这对“学困生”将会是极大的激励,也是这类学生“解困”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1l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