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版实验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卷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15 15: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 ― ― ― ― ― ―号线位―座―试―考― ― ― ― ― ― ― ― 封 ― ― ―名―姓― ― ― ― ― ― ― ― ― ― ―级密班― ― ― ― ― ― ― ― ― ― ― ―――――――――实验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卷

(完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人造卫星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 A、影子的形成 B、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C、小孔成像 D、平面镜成像

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逐渐靠拢法线,则入射角将 (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不发生变化 D、无法确定

4、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110°,那么反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 A、70° B、45° C、35° D、55°

5、某同学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1所示,他看到的全身像是( )、 图1

图2

6、如图2为三原色光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2和3应分别标有 ( ) A、红、绿、蓝 B、绿、蓝、白 C、蓝、白、黄 D、白、黄、绿 7、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 A.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

B.水果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使人有增大空间的感觉 C.清澈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D.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

8、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为( ) A、0° B、30° C、45° D、55° 9、下列关于人眼看见水中的鱼,图3所示光学现象正确的是: ( ) 图3

1

10、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明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20厘米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5厘米 B、10厘米 C、15厘米 D、20厘米

11、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物距为12厘米时,能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当物距为8厘米时,所成的像 ( )

A、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像 B、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像 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像

12、当物体沿主光轴从离凸透镜2.5f处逐渐向凸透镜靠近时,则所成的像的变化是(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二、填空题:(第21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

13、光在 中的传播路线是直的。光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中传播,在 中的传播速度较大,近似为 米/秒。

14、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度时,入射角是 度,反射角是 度。镜面使光线传播方向改变了 度。

15、如图4所示,已知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1=∠4,FG⊥DE,则 是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是 , 是界面, 是反射角,玻璃处于 方。(选填“上”、“下”、“左”、“右”)。

图4

图5

16、图5中有四种透镜,其中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是 ,与照相机使用的透镜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均选填相应编号)近视眼镜的镜片属于 透镜。 17、一个身高1.7米的同学位于平面镜前2米处,人和像的距离为 米,像高 米。若他向镜面走近1.5米,则人和像的距离为 米,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如图6所示为各种光学现象,请根据图片所表现的情景回答: 图6

(a) (b) (c) (d)

① 图6(a)中筷子看起来在水面处向上“折断”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

② 图6(b)要实现“放大镜”放大文字的效果,图中凸透镜与标语之间的距离应________③ 图6(c)所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_________现④ 图6(d)所示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___现象所形成的_________。(选

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象,其成因是因为棱镜对不同单色光的 程度不同。 填“实像”或“虚像”)

2

19、幻灯机的镜头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它们都能成 像。但不同的是幻灯机镜头成的是 像,放大镜成的是 像。 20、某同学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如图7所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一定在 厘米到 厘米的范围之内。 21、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他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8(a)、(b)、

(c)所示的三图。仔细观察图中的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图7

60° 空气 水 45° 45° 空气 水 32° 28° 空气 玻璃 41° (a) (b) 图 8 (c)

① 观察比较图8中(a)与(b)可得初步结论: ; ② 观察比较图8中(b)与(c)可得初步结论: 。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12分)

22、一束光射在玻璃和空气界面上时发生的现象如图9所示,请在图上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折射角。

23、请在图10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图9

O N 40o B 图10

24、在图11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25、根椐图12中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通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B N

A

M 图11 图12

四、实验题(第27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9分)

2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作为平面镜的是 ,另外还有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和 。实验时,要注意观察比较 的大小;还要分别测出 到镜面的距离,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归纳出实验结论。实验时,要使镜后的蜡烛与镜前相同的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 。 27、某同学用图13所示实验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ON为法线。他改变入射光线的

3

方向,分别记录了三次实验中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实验还发现:入射光线为AO时,反射光线为OB,而入射光线为BO时,反射光线为OA;入射光线为CO时,反射光线为OD,而入射光线为DO时,反射光线为OC。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实验次数 入射角(度) 反射角(度) 1 70 70 2 30 30 3 10 10

图13

28、如图14所示,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选填

“倒立”或“正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光学

图14

仪器是 。如果在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则应向 移动凸透镜(选填“左”或“右”),则此时的像一定是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9、小华和小红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他们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为f 的凸透镜,取高度h为8厘米的物体进行实验。调节好实验装置后,他们分别取不同的物距u、并移动光屏找像,每次都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将相应的像距v、成像情况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表二

实验 物距u 像距v 像高h ′ 实验 物距u 像距v 像高h ′ 序号 (厘米) (厘米) (厘米) 序号 (厘米) (厘米) (厘米) 1 32.0 14.4 3.6 4 19.0 21.1 8.9 2 25.0 16.7 5.3 5 15.0 30.0 16.0 3 22.0 18.3 6.7 6 12.0 60.0 40.0

①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数据中物距u、像距v及成像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或3数据中物距u与像距v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③ 小红同学计算了表一中物距与像距之和,由此得出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之和越小,所成的像越大。

小华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判断小红的结论是_________的(选填“正确”、“错误”)。

④ 小华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物距与像距之和,提出了一个猜想:“当物距与像距之和最小时,可能会成等大的实像”。为了验证该猜想,他们应将物距设定在____________厘米的范围内继续进行实验。

4

―――――――――――――――――密―――――――――――――――封――――――――――――――线―――――――――――――― 实验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完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A 2、D 3、B 4、C 5、D 6、B 7、B 8、B 9、D 10、C 11、C 12、C

二、填空题(第21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 13、同种均匀介质 空气 3×108 14、60 60 60

15、CO OB FG ∠6 左 16、B、C A、D 凹 17、4 1.7 1 不变 18、① 折射

② 小于 ③色散 折射 ④反射 虚像

19、放大 实(倒立) 虚(正立) 20、10 15

21、光发生折射时,入射角减小,折射角也减小 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比水强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12分)

每题错一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四、实验题:(第27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9分)

26、玻璃板 刻度尺 像和物体 像和物体 便于找到虚像的位置 27、(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28、倒立 缩小 照相机 左 放大 29、① 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② 物距大于像距 ③ 4、5与6 错误 ④ 19~22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nh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