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激励教育”

更新时间:2023-03-08 17:44:0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激励教育”

作者:代诺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年第01期

激励教育是针对青少年心理特点,通过激发、鼓励学生,使之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我们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共进、相互信任、激励为主的教育氛围,大力推进激励教育,让自信之花开在每个学生心里,提振了学生的精神状态,成为了一种有力量的激励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励性教学语言会给学生以勇气和自信,给学生以努力的方向,也为学生体验成功搭设了舞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要学会正确运用激励方法。 一、巧用语言激励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可以说,语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言是最具“人气指数”的教育载体。古人讲“言必信,行必果”,今人说“言为心声”。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语言有其内在真实性的基本要求,言因真而美,而美的语言又往往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进行语言激励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注意语言的真和美。教师的语言不是普通的语言,它对学生有评价作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可能这些特点正是他的弱点;学生难免会做错事,教师在发表看法的时候,要慎重使用语言,注意区分人和事,注意区分特点和缺点,不要轻易地给学生定性。一旦伤了学生的自尊,弥补起来将十分困难。

在本人的教育实践中,我通过饱含深情的语言或现身说法,或点评周记,或选读美文,利用晨谈、课堂、班会等几大阵地进行语言激励,收到显著效果,学生乐于接受。用有趣幽默的或饱含激情的语言激起学生的感情的涟漪,引起他们对“理”的探索。教师饱含感情,并通过自己健康向上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从中受到鼓舞和鞭策,调动起思维积极性,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长处,但也都有不足,甚至会犯错误。在对其错误进行纠正的时候,要有艺术性。学生听完表扬之后再听批评,觉得批评也象表扬,比较容易接受。如果调换一下顺序:先批评再表扬,学生则情绪不佳,觉得老师的表扬有点虚伪,含有批评的意味,会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长此以往,情绪对立,矛盾激化,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二、从行为上激励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不仅是衡量教师人品的重要依据,也是教育学生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教师“言必信,行必果”,学生就会从中晓得怎样做人。言而无信,行而无果,装腔做势,弄虚作假,不仅会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会使学生对教师所给予的教育产生怀疑,因为它虚假失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来,再美的语言也不能替代哪怕是一个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微的行为。邓小平说:“少说漂亮话,多做实在事,扎扎实实,埋头苦干。”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躬行,亲身经历、亲身体验和亲身感受的方法正好弥补了语言激励“口号式”思想品德教育的不足和缺陷,这就是行为激励的优势所在。通过行为、通过躬行,一条又一条的德育目标,就会逐渐内化为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这何乐而不为呢?

我在班级管理中,利用学校“七彩星”活动,内部搞一些争当七彩小明星的评比:如写字明星、卫生能手、文明小卫士等,以榜样去引导其他同学,并制定激励机制,从而形成人人争先的局面,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即便是学生犯了错误,也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如临大敌。因为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正是最好的教育切入点,正是教师们施展教育手段、展现教育艺术之时。教师的一点一拨,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所以,抓住教育的契机,让任何事情都成为转折点,不仅体现了教师的胸怀,更体现了教师的功力。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愧对教育事业,而且可能贻误学生的终生。

三、注重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努力成才的有效途径。学生们喜欢表扬,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这不仅是孩子们的天性,同时也是人类的共性。我们如果能够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长处、每一个闪光点,不吝惜语言,对其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对学生来讲,无疑是最好的心理“按摩”,是莫大的一笔财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如果只用学习成绩来评判学生,不仅不科学,而且也不公正。恐怕将有一部分学生被“另眼看待”。只有从多角度进行评比,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展示,才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积极地面对人生,友善地融入社会。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找到自己的坐标,使其具有成功的愿望。 四、在活动中激励

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常青树,我们经常结合自己的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本学期初开展至今的“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就是以文明礼仪、礼节知识为重点内容,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学习和牢记文明礼仪常识;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充分运用赏识激励手段,知行结合,将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行规知识普及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事实上,人是存在惰性的,这是人的本性决定的。何况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必须对其进行赏识和激励才能使小学生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要求的良好行为养成产生强烈的兴奋度;我们必须经常不失时机地对其赏识和激励,才能使学生经常充满自信,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sf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