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雷部长在纪念严恺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4-06-06 14: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在纪念严恺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陈雷

尊敬的学勇省长、连珍主席、占元副部长、代明副院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院士、专家,各位严老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召开座谈会,纪念严恺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我国水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追思和学习他的崇高品德和风范,进一步激励广大水利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为推进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事业而努力奋斗。

严恺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知识份子杰出代表,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学家、教育学家,是享誉国际的海岸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赤诚爱国,献身科学,毕生奋斗,无私奉献,为我国水利事业和教育事业贡献了全部才智和心血,他的光辉业绩将永载中华民族的治水史册。

严恺同志1912年8月10日出生于天津,1929年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35年大学毕业并经过两年工作锻炼后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留学生,赴荷兰德尔夫特大学求学,1938年取得土木工程师学位。回国后他先后任中央大学、河南大学、交通大学教授,并在云南省农田水利贷款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任职。1951年,任塘沽新港建港委员会委员,1952年受命组建河海大学前身——华东水利学院,并长期担任主要负责人。1955年兼任江苏省水利厅厅长,1956年兼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严恺同志1956年2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次、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曾担任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大坝会议中国委员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政府间理事会副主席、中国委员会主席。

严恺同志为我国河口海岸科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他主持了国家重点项目——天津新港回淤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天津新港严重回淤难题,开辟了中国淤泥质海岸研究工作新领域,使我国在这方面的科学技术一直居于国际先进地位。他长期致力于长江口深水河道治理和珠江三角洲整治的研究,推动了相关整治工

程顺利实施。他牵头对我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开展综合调查,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促进了我国海岸带的开发利用。他首创了钱塘江斜坡式海塘和海堤,显著提高了海堤抗浪挡潮的能力。

严恺同志为我国江河治理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参与黄河治理、淮河治理、太湖治理以及葛洲坝、三峡枢纽、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技术咨询和论证工作,为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和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特别是他在担任三峡工程论证生态环境组副组长和泥沙组顾问期间,通过深入研究、反复论证,力主三峡工程宜早不宜迟,为中央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严恺同志为新中国水利高等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他在多所高校教授水利,与水利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畏困难,艰苦创业,创建了新中国第一所水利高等学校——华东水利学院,为学校发展壮大呕心沥血,使学校逐渐成为我国水利人才培养的摇篮和重要科研基地,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他先后组建了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水利专业,为我国水利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还捐款设立严恺教育科技基金,激励广大师生和科技人员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严恺同志为新中国治水事业留下了宝贵的学术成果。1992年他主持的《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专著《中国海岸工程》获得第二届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2001年主编出版的《海洋工程》被中国水利协会授予功勋奖。他还曾获得中国工程院首届中国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被国际水利研究协会授予荣誉会员。

严恺同志的一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水利发展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

纪念严恺同志就要学习他赤诚报国、热爱人民的崇高信念。严恺同志出生在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旧中国,他的青年时期就把个人抱负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满怀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立志学习水利,造福人民群众。他刻苦学习钻研,并取得优异成绩。国外学成后,毅然放弃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辗转万里回到祖国,与广大仁人志士,担负起救国、救民、复兴河山的重任。新中国诞生后,他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倾注在祖国的水利建设和教育事业上,无论遇到多

少艰难困苦,始终保持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即便是在耄耋之年,依然奔走在水利建设一线,用一生践行了“为祖国四化大业献我余生”的诺言。

纪念严恺就是要学习他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优良作风。严恺同志为河海大学提出的“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十六字校训,既是他一生办学育人的经验,也是他一生求学和实践的真实写照。他的足迹遍及祖国的江河湖泊、山川峡谷、海岸滩涂,特别是他用八年时间对我国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带进行了综合调查,研究成果为我国海涂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对起草的每份文件报告反复推敲,对项目咨询、成果鉴定等工作中的每一个问题都不放过,对学校机构设置、人才引进、干部调配、教学科研、学生培养的要求都十分严格。他治学、治校的态度,赢得了广大师生和水利科技工作者的尊重和爱戴。

纪念严恺就要学习他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严恺同志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孜孜不倦地攀登科学高峰。不论是在国内学习还是在国外求学,不论是从事技术工作还是担任领导职务,不论是在水利科研领域还是在水利教育领域,他总是以执着的追求进行潜心研究和创造。他一生致力于我国大江大河治理、海岸防护、河口整治、海港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前瞻性的学术思想和有重大价值的建议,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纪念严恺同志就要学习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高贵品格。严恺一生担任了许多领导职务,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但他从不以权威自居,从不以名望压人,始终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他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几十年如一日,堪称教书育人的典范。他廉洁自律,生活简朴,处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不良现象坚决予以抵制,充分展示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和优秀知识份子的崇高品德。

百年沧桑映江湖,一生情怀寄海洋。严恺同志已经离开我们六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崇高风范仍然留存在我们的心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从治国安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着眼,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对水利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的部署,绘就了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新的征程

上,我们要继承严恺同志等老一辈水利工作者的优良工作传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谱写水利改革发展的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sf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