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经历

更新时间:2023-03-08 17:44:0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的成长经历

成长是一种经历,经历中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怒哀乐。在成长中, 我的父母一直在我身边守护着我,伴随着我经历挫折失落伤心难过.....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我。 陪我走过这20年的岁月。

我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 一个小康家庭,我觉得我是幸运的。爸爸妈妈很恩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还健在,我是幸福的。 虽然我学习不是很好, 但是我有慈母严父,他们教会我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记得9岁时,我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放学,我就箭一般地跑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高兴的竖起大拇指说:“你很棒,继续努力。”我怀着喜悦的心情等待爸爸回来。爸爸下班了,还带回几个同事。我扑到爸爸的身上,告诉他我考了好成绩,不料爸爸却说:“高兴什么,别骄傲,还有成绩比你好的呢。”我的脸变得通红,家里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我,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客人们走后,妈妈为我争辨到:“孩子有这样的成绩已经不错了,你应该多鼓励她,她毕竟还小……”还是妈妈对我好,我心想:爸爸一点面子都不给我。我渐渐地长大了,也慢慢懂事了,可是我特别胆小,所以晚上做作业、练琴都要妈妈陪我,有一天妈妈感冒了,我便让爸爸陪我,爸爸却吼道:“陪什么,你这个样子你上了初中怎么办,去,自己做作业去。”我的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我觉得爸爸一点也不爱我。天气越来越冷了,还没有送暧气,所以晚上睡在床上很冰,每天都是爸爸把被子暧热后我才睡,我这才意识到爸爸对我的爱……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不同。假如没有母亲的表扬,鼓励,我也许会失去信心。假如没有父亲严厉的爱,我也许会一直骄傲下去,甚至不能独立,一直依赖父母。现在我已经能独立生活了,也慢慢地体会到他们的

一片苦心,不管是表扬也好,还是是批评也好,总之,他们的爱都是无私的、伟大的,缺一不可的。

初中阶段应该是我的第一个转折点,初一的第二个学期,由于没有父母的约束,自己又认为自己很聪明,所以对学习就放松了。我渐渐自暴自弃,经常逃课跟所谓的朋友出去玩,想想当初,都怪自己太过相信别人,没有戒备之心,交友不慎。学习一落千丈。 因此我的班主任找到了我, 跟我谈话。我才开始认真学习。但是那时已逼近中考,来不及让我复习了。 我只能硬着头皮的去参加了考试,可想而知,成绩并不理想。 父母并没有怪我。 但是我深知让他们失望了。一边后悔一边想着,高中一定认真学习,考入理想大学。

我进入了一个普通的高中,陌生的环境,在那里我开始了真正的学习,高一的第二学期我们开始文理分班,由于个人的性格和各科目的成绩,我选择了理科,也就是从这时,我才认真地对待学习这件事情,因为小时候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一切都是从头开始。转眼间,我们步入了高三,到了高三,生活紧张而充实,每天都忙忙碌碌。做不完的习题,没完没了的考试,为的就是一个目标,考大学。我们近乎安于那种枯燥的生活,因为我们憧憬大学,每次听老师给我们讲大学,我们都非常的兴奋,觉得大学生活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大学,是我们熬过那段枯燥生活的精神信仰,虽然,高考并不理想,但最终我还是如愿以偿的来到了这所学校。

在我的成长中对我影响颇大的就是我的老师。

记得那是我第一次见他,一头柔软的卷发。他的年纪约摸三十五六岁了,鬓角的头发略微凸进去一些,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眼睛闪闪有神采,他看人时,十分注意;微笑时,露出一口整齐微白的牙齿。手指粗大,指甲缝里出奇地干净,穿着一件旧夹克,脚踩着农民穿的黑布鞋。“他怕不是老师罢。”我这样想着。“我姓李,你找个位子坐下罢。”他的一声话惊醒了我。 “哦。”我紧张地答道。也许数学不好的人见到数学老师都会紧张罢。后来,我得了消息说他叫“李学头”。是个外号,因为他管我们学习,故得了这名号,倒是与《许三观卖血记》中的“李血头”有异曲同工之妙。李老师讲课很幽默,就连严肃得很的班长有时也会笑得满脸通红。上课很轻松,就跟玩一样。最初的紧张大概也在这种快乐中被淡化得一干二净。他时不时地还会夸夸我,说我学习积极性很高或是很有灵气之类的话。也许是想在他面前卖弄,每次上课前用的卷子我总会提前做完,有不明白的先问学校的老师,总是想在他面前展现出如他所说的“很有灵气”。他对我鼓励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我总爱相信自己“灵气”,并去验证它。有时我也是很调皮的,偶尔也会诈他一下。记得那是暑假的一个课间,小台扇正骨碌碌地晃着蒙满油腻灰尘的圆脑壳,一副无可奈何又鞠躬尽瘁的样儿。尽管几片扇叶在圈壳里拼了老命苟延残喘,课呼出的风还是火辣辣地烧入脸面。李老师在班里热得满头大汗,给我五块钱,让我出去给他买根雀巢的冰棍。我自然是有私心的,给李老师买了两块的,剩下的钱我们自己买冷饮吃了。他拿到那个两块钱的冰棍还装得很奇怪道:“这么小也值五块钱?”我心里明白,他自然是知道的。像他那般节俭的人又怎会吃雀巢的冷饮呢?他只是想让我解解暑罢了。于是夏天我也喜欢这样,给妹

妹五块钱让她给我买冷饮,打算帮人于无形中。无奈小妹心地善良,总会诚实地告诉我没有五块钱的冷饮,所以给我买了根两块的,再把剩下的钱如数奉还。

直到现在我都忘不了李老师,那个帮我重拾自信的“学头”,他的为人处世对我也影响至今。总觉得,我的成长道路上多多少少有些他的印记——不太严重的事情一笑而过;对人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帮助。后来我又见过他一次,感觉不是那么亲切了。

如今进入大学。我也明白了。成长 ,是需要代价的。 可能那些代价是残忍的。痛苦的。快乐的。喜欢看卡通片的成年人, 不代表没有成熟,只是心里拥有童真,没有什么不好看错了人,做错了事情,说明我们在不停的成长,每个人走不同的路,也许你到30岁,还相信纯美的爱情,纯洁的友情,却是很多人只有在梦里才能梦见的事情没有刻意的长大,像杭州如果现在下雪,你还会堆雪人,说明我们依旧有自己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重要的。

俞洪敏说过;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孩子啊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颗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随意践踏。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痛苦,而手下留情。人们也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去可怜你,因为你本身就没有存在价值。每人会注意到你这可怜的小草。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一棵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等到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 在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一眼看到你。 你还能给人一片绿色。 那时你活着就是一道魅力的风景。

所以我希望通过3年的大学生活,深刻的体会到青春和成长带来的喜悦和甘甜。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以后

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结束3年的大学生活之后,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勇敢,坚强,并且乐观积极向上。这正式我对大学生活的期望。

“青春的含义就在于不管我们选择了什么,成功与否。都不后悔。”这才是青春,亦是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sf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