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更新时间:2023-10-22 21: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时跟踪检测(十)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选择题

1.光照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在光合作用中光的作用有( ) ①光合作用的能源 ②催化ATP的分解 ③影响叶绿素合成 ④调节气孔开度 ⑤固定CO2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③④⑤

2.(原创题)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下图表示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H]) B.停止光照,叶绿体中ATP和NADPH含量下降 C.ATP的移动方向是由类囊体到基质 D.植物在暗处可大量合成(CH2O)

3.叶绿体中的类囊体有两种:基粒类囊体和基质类囊体(如下图),基质类囊体能将单个基粒类囊体连接起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于类囊体腔内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类囊体上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基粒类囊体上 D.在类囊体上含有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和色素

4.科学家提取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膜后,分离出类囊体和基质,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如下表所示),用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下列选项中各试管得到的产物情况正确的是( )

试管 甲 乙 丙 叶绿体结构 类囊体 基质 基质 光照 + - + C18O2 + + + ATP、[H] - + - 五碳化合物 - + + 丁 基质和类囊体 + + - + 注:表中的“+”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 A.甲试管可得到18O2 B.乙试管可得到三碳化合物 C.丙试管可得到葡萄糖和淀粉 D.丁试管可得到乳糖

5.(2015·潍坊质检)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以H2O作为供氢体,而光合细菌则以H2S作为供氢体进行光合作用。以下有关光合细菌的说法合理的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拟核中分布着多条线性DNA B.以H2S作为供氢体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氧气 C.利用H2S作为原料,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不可能是糖类 D.生存需要光照条件,体内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6.(2015·广州二模)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波长(nm) 吸收光 能百分 比(%) A.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

B.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C3的量会增加 C.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 D.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 7. 用

14

400 40 75 450 68 93 500 5 50 550 15 35 600 16 45 670 40 75 700 16 35 叶绿素a 全部色素 CO2“饲喂”叶肉细胞,让叶肉细胞在光下进行光合作

用。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将叶肉细胞置于黑暗环境中,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叶肉细胞利用14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Oa段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浓度有所下降 C.ab段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变的原因是14CO2消耗殆尽

D.b点后曲线上升是因为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内无[H]和ATP的供应

8.(2015·海淀二模)研究者探究不同光强条件下,两种不同浓度CO2对某种蓝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和“▲”分别表示高浓度和低浓度CO2下的测量结果 B.若相同条件下测量O2释放量,可得到相似的实验结果 C.低光强时,不同的CO2浓度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 D.高浓度CO2时,不同的光强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

9.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小时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下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速率恒定),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3个 B.绿色植物吸收CO2速率达到最大的时刻是第45小时 C.实验开始的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弱 D.实验全过程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10.(2015·蚌埠二模)科学家将离体叶绿体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ATP(下图1),当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均达到pH=4时(下图2),将其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下图3)发现ATP合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光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 B.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 C.产生ATP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 D.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类似于图3的条件

11.下图是小麦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后的生长情况。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探究的可能是有无光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B.10 d后白光下的幼苗体内消耗AD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前10 d光照对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D.白光条件下的幼苗体内有机物的量一直在增加

12.(原创题)某研究小组在水肥充足条件下,观测了玉米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消耗ATP最快的时刻是15:00 B.根吸水能力最强的时刻是12:00

C.直接引起蒸腾速率变化的生理指标是气孔阻抗 D.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CO2浓度 二、非选择题

13.(2014·山东高考)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下图:

(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_上。需先用____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用纸层析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据图分析,该植物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2)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

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到12: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0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_______。 14.(2015·合肥模拟)绿萝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的甲醛、苯和三氯乙烯等有害气体,是装修后房屋中非常优良的装饰植物品种之一。下图1是绿萝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反应,图2是探究光照对绿萝养殖影响的实验数据结果。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过程发生的场所为________,化合物1,5-二磷酸核酮糖含有________个C原子。 (2)2个3-磷酸甘油酸被还原的过程除了消耗图中所示物质ATP外,还需要________。 (3)图2中限制a点绿萝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该点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可以提高绿萝的净光合速率。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包括: ①夏季中午,强光下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________关闭,________吸收量显著下降。

②经进一步观察发现,在阴暗环境中绿萝叶片的颜色(绿色)明显加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遮光起到了降温的作用,降低了植物的________。

答案

1.选C 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参与叶绿素的形成;光照强度可调节气孔开度;光没有催化作用,与CO2的固定无直接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u6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