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更新时间:2023-10-22 21: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作者:刘红霞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10期

【摘 要】 作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不能改变,仍要继续做好舆论“把关人”,为维护社会稳定传播正能量;新闻工作者要坚持理想信念、秉承使命担当,用更高的业务素质和辛苦付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关键词】 新媒体;传统媒体;社会责任;把关人

现代社会中,每一个职业都对应不同的社会角色,通过角色定位规范不同职业人员的社会身份、权利义务及行为标准。新闻工作者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参与者和执行人,有着独特的角色定位,对应权利义务的政治性更强、意识形态明显、行为规范更清晰,这是由新闻事业属性所决定的。在当前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形态改变着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新闻工作者面临工作环境改变和职业挑战。但即便如此,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并未改变,仍要坚守新闻宣传主阵地,引导舆论、维护稳定,传播正能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坚守“舆论把关人”。 一、继续做好“把关人”,积极引导舆论,为维护社会稳定做贡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手机上网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使用率,除上网购物、娱乐、实时通讯外,收阅新闻是用户手机上网最主要的用途,大量不同类型的APP、手机网站和微信取代报纸、电视、广播,成为公众获取新闻的第一选择。

与传媒媒体不同,手机媒体形态下舆论环境的主要特点是信息双向分布式发布和自由选择,大众媒介不再由传统新闻单位掌握,可以是任何一个机构或个人,通过手机客户端和微信、微博、个人空间等形式产生海量信息。从人类与社会学角度看待,这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但对于社会管理和普通公众而言,海量信息的出现会产生负面效应。首先,通过互联网和手机传播的既有包含正能量的新闻与知识,也有低俗庸俗的不良内容,甚至夹杂着混淆视听、扰乱人心、破坏社会秩序的虚假信息。任由不良内容与虚假信息流传,对社会安定和公众身心健康会造成极坏的干扰与损害。作为党和国家新闻机构的工作人员,新闻工作者有责任利用专业知识滤清负面内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用严谨真实的报道传播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解读焦点热点话题,正面回应社会突发事件,达到解民惑、正视听的效果。

有人认为,全媒体造就全民记者时代,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和职能将被淡化,最终消无。这是对全媒体属性的典型误读。首先,新闻与信息的传播有其自身规律和科学性,那就是真实与科学,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求信息生产和传播者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和使命担当,要求有专业素养,能对新闻与信息的价值做出正确判断,这是普通公民不具备的。在缺乏专业素养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y3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