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郑州大学建筑学院680中外建筑史之中国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

更新时间:2023-05-03 14:4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1 页,共 46 页

目录

2019年郑州大学建筑学院680中外建筑史之中国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一) (2)

2019年郑州大学建筑学院680中外建筑史之中国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二) (13)

2019年郑州大学建筑学院680中外建筑史之中国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三) (23)

2019年郑州大学建筑学院680中外建筑史之中国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四) (30)

2019年郑州大学建筑学院680中外建筑史之中国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五) (38)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2 页,共 46 页 2019年郑州大学建筑学院680中外建筑史之中国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一)

特别说明:

1-本资料为2019考研考研复习使用,精选汇编了该科目历年常考核心试题,精题精练。

2-资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名词解释

1. 清式彩画

【答案】清式彩画是指清式梁枋彩画的整体构图,其造型与分类主要表现在梁、枋上。它分为三种:旋子彩画,合玺彩画,苏式彩画,前两者梁思成总结为殿式彩画。

2. 大明宫

【答案】大明宫是唐代宫殿,始建于唐代早期,唐后期毁于兵乱。根据史籍,大明宫为唐高宗以后的主要朝会之所。大明宫的平面形状,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梯形,面积3.2平方公里,版筑夯土城墙。在东西北三面都有与宫墙平行的夹城,殿亭建筑遗址多在宫城北部。

3. 都柱

【答案】都柱是指秦汉宫室遗址与崖墓中,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的作法。

4. 抱鼓石

【答案】抱鼓石,又称石鼓、门鼓、圆鼓子、石镙鼓、石镜,因一个犹如抱鼓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而得名。抱鼓石属于门枕石,分为“螺蚌”和“如意”两种形态,一般在四合院大门底部,位于宅门入口,由两块形似圆鼓的石制构件组成。抱鼓石是中国宅门中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是最能标识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品。抱鼓石是物化的礼制文化符号,它是一种内在世界通过装饰符号语言展示于外在世界的典型事例。

5. 《园冶》

【答案】《园冶》是我国古代造园专著,明末造园家江苏吴江人计成著,崇祯四年成稿。其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缀山、选石、借景10篇。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

6. 广胜下寺

【答案】广胜下寺是元朝重要佛教建筑,位于山西洪洞,寺有前后二院,从前至后地势逐级升高。从高台阶通过山门为前院,广阔开朗,种植树木,除院北的前殿外,没有其他建筑;后院建筑密集,四面建筑围合而封闭,形成传统四合院。其中,正殿柱列采用“减柱法”。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3 页,共 46 页 7. 耍头

【答案】耍头,又称“爵头”、“胡孙头”,清式称蚂蚱头。是斗拱衬方头下所用出跳木料,称为耍头木,位于最上一层拱或昂之上,与令拱相交而向外伸出如蚂蚱头状者。

8. 前蜀王建墓

【答案】前蜀王建墓是指五代前蜀主王建的墓,称永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王建墓有前、中、后3室,三室之间皆用木门相隔,中室中央偏北有石棺床,上置棺椁,棺床四周有浮雕。后室出土有墓主石雕像。

二、选择题

9. 以柱子直接顶住檩子之构架,柱距较密,柱间以横向构件串联防止位移,此构架方式为( )。

A.抬梁式

B.穿斗式

C.叠斗式

D.井干式

【答案】B

【解析】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形式有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其中抬梁式、穿斗式最为主要,而应用最广的是抬梁式,抬梁式木架结构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基上立柱,然后再在立柱上架梁。穿斗式则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设架空的抬梁,因柱距较密,不适合大跨度建筑。

10.在我国古代开始出现城市雏形的安阳殷墟,是属于哪个朝代的?( )

A.夏

B.商

C.周

D.秦

【答案】B

【解析】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商代早期建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和安阳的殷墟。

11.下列有关中国传统民居住宅结构类型的陈述,哪一项是不确切的?( )。

A.北方多用木构抬梁式,以北京四合院正房为代表

B.南方多用木构穿斗式,如皖南徽州民居住宅

C.砖墙承重式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D.广西和贵州的壮族、侗族民居住宅常用干阑式

【答案】B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4 页,共 46 页 【解析】南方民居住宅,如在皖南徽州、江浙等地,多用抬梁与穿斗混合式。如云南白族住宅的主体部分。彝族住宅构架用穿斗而不落地,形成木拱架。山墙边贴用穿斗式增强其抗风性能,明间则改用大梁联系前后柱,为抬梁、穿斗混合式,使空间开敞、庄重。

12.“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是战国时期列国都城普遍采用的布局模式。其中“郭”的意思是( )。

A.城墙

B.护城河

C.内城

D.外城

【答案】D

【解析】城郭之制,从春秋一直到明清,除秦始皇的咸阳外,其他各朝的都城都有城郭之制。城郭之制即“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内之为城,外之为郭”的城市建设制度。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大内、紫禁城)、皇城或内城、外城(郭);府城有两道城墙:子城、罗城。

13.按清代工部《工程作法》规定,大木小式建筑的面阔尺度由下列哪项来确定?( )

A.斗口尺寸

B.斗拱尺度

C.檐柱高度

D.明间面阔及檐柱径

【答案】D

【解析】大木小式建筑不用斗拱,与斗口尺寸及斗拱尺寸无关。明间面阔视基地条件及业主愿望而定;柱径一尺,柱高一丈,二者关系固定。所以应选D 。

14.承德“外八庙”中模仿布达拉宫修建的喇嘛教寺院是( )。

A.普佑寺

B.普乐寺

C.普陀宗乘庙

D.须弥福寿庙

【答案】C

【解析】在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建的“外八庙”,结合地形,仿建布达拉宫等藏式建筑.融合了汉藏两式建筑而有所创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承德外八庙中汉化建筑风格的普佑寺、普乐寺中含有喇嘛教的元素,明确仿造布达拉宫的建筑是“普陀宗乘庙”,须弥福寿庙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15.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斗拱的结构机能开始减弱的现象出现于( )。

A.宋代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5 页,共 46 页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斗拱的结构机能开始减弱的现象是在元代,这是通过实物考察得出的结论,例如,昂在宋朝之前,通过斜向支撑,作为受力构件出现,而在元代开始向水平向构件发展。1934年《清式营造则例》一书中,林徽因女士在前言部分对此一斗拱机能演变过程有所论述。

16.唐代东西两京城内的住宅形式多为( )。

A.带两厢的四合院

B.带围墙的三合院

C.带回廊的山池院

D.带回廊的四合院

【答案】D

【解析】隋、唐、五代的住宅没有实物遗留,只能根据文献或敦煌壁画及其他绘画进行研宄。住宅是由回廊连接两座主要房屋形成的四合院,形成廊院式住宅。贵族则在住宅后部或宅旁掘池造山,建造山池院或较大的园林。

17.位于日喀则西一百公里的萨迦南寺采用了城堡建筑形式,与西藏其他寺院形式不一致,其主要原因是( )。

A.教义影响

B.政治及防御影响

C.地理环境影响

D.区域文化影响

【答案】B

【解析】作为寺庙和萨迦政权都城,萨迦南寺的政治和防御影响,形成其城堡状建筑形式。该寺为西藏佛教萨迦派之祖寺,位于日喀则市西南约168公里本波山下重曲河南岸,与已毁之萨迦北寺相对。南寺建于公元1268年,据藏文史料记载,首先建设的是主体建筑底层、内城城墙及角楼,其佘建筑1295年才全部落成。

18.下列哪项全部是我国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项目?( )

A.九寨沟、中国丹霞、三江并流、中国南方喀斯特

B.三清山、华山、张家界、黄山

C.黄龙、五大连池、峨眉山、庐山

D.可可西里、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武夷山、长白山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6 页,共 46 页 【答案】A

【解析】B 项,华山未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C 项,五大连池没有收入世界自然遗产,庐山是文化景观。D 项,可可西里、长白山没有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三、简答题

19.简述南越王墓。

【答案】1983年6月发现的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是汉代少数未被盗的诸侯王墓之一,形制结构和葬俗在西汉石室墓中最为突出和独特。

(1)整体布局

整座墓构筑在象岗山腹心深处,墓底距原来岗顶17米。全长10.85米,最宽处12.50米。南越王墓是竖穴与掏洞相结合的一座大型石室墓,平面呈“早”字形,由斜坡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组成。

(2)墓室

墓室全部用砂岩大石板砌筑,墓道在南。墓室可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为前室和东、西耳室,后部分为主室(含后藏室)和东、西侧室。前室部分随葬有礼器、车器、乐器、酒器、玩赏器和修简用器等,是“外藏室”,后室部分有墓主和左、右夫人的遗体、随身用品和庖厨用具,是“内藏室”。

20.解释“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的含义。

【答案】孔子说:“臧文仲藏了一只大龟,藏龟的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状,短柱上画以水草花纹,他这个人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臧文仲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他对礼并不在意,并且不顾周礼的规定,修建了藏龟的大屋子,装饰成天子宗庙的式样,这在孔子看来就是“越礼”之举了。所以,孔子指责他“不仁”、“不智”。

21.简述我国西南地区的干栏式建筑的成因及其特点。

【答案】干栏式建筑是指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以及东南亚,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出现,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

(1)成因

①适应多雨潮湿的地理环境。

②防范蛇虫猛兽。

③用来饲养家畜、堆放杂物。

(2)特点

①采用土木结构平房,房顶不高,用茅草或瓦覆顶。分为中堂、左右两厢。中堂置三角火塘,为煮饭、会客之处。左厢房为长辈卧室,右厢房为子女卧室。

②凌空地坪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地面的处理工作,放火烧荒后可以建房,满足居宅防潮抗洪的实际需要,也解决南方气温较高而需降温、通风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yq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