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总结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27 14: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1 工程概况 ................................................................ 1 1.1概况 .................................................................. 1 1.2 相关技术指标 ........................................................ 1 1.3 水文气象条件 .......................................................... 1 1.4 地形、地貌 ............................................................ 2 1.5水文地质条件 .......................................................... 2 1.6 覆盖层及基岩 .......................................................... 2 1.7 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 3 2 工程施工条件 ............................................................ 3 2.1 交通条件 ............................................................. 3 2.1.1 对外交通 .......................................................... 3 2.1.2施工道路 ........................................................... 3 2.1.3 水、电供应 ........................................................ 3 2.1.4 材料供应 .......................................................... 4 2.1.5 通讯条件 .......................................................... 4 3 主要工程量 .............................................................. 4 4 工程投标 ................................................................ 5 5 施工进度管理 ............................................................ 5 5.1工程完、交工情况 ...................................................... 5 5.2主要项目施工情况 ...................................................... 5 6 主要施工方法 ............................................................ 5 6.1 洞身石方开挖及支护施工 ................................................ 5 6.1.1 洞身开挖施工 ..................................................... 5 6.1.2洞身支护 ........................................................... 6 6.2 洞身混凝土衬砌 ........................................................ 7 6.3 仰拱混凝土浇筑 ....................................................... 7 6.4 路面工程施工顺序及方法 ................................................ 8

6.5 标志标线施工 .......................................................... 8 6.6机电安装施工 .......................................................... 9 6.6.1照明系统施工 ....................................................... 9 6.6.2 消防系统施工 ...................................................... 9 6.7 洞身段优化施工 ........................................................ 9 7 合同外新增项目施工 ..................................................... 10 10#公路明线段外侧浆砌石护坡施工 .......................................... 10 8 设计变更情况 ........................................................... 10 9 施工质量管理与评价 ..................................................... 14 9.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 14 9.1.1质量管理机构 ...................................................... 14 9.2质量保证体系各职能的控制 ............................................. 14 9.2.1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 ................................................ 14 9.3 实体质量检查情况 ..................................................... 15 9.3.1 实体质量检查 ..................................................... 15 9.3.2 测量贯通情况 ..................................................... 22 9.4工程质量评定情况 ..................................................... 22 9.4.1工程项目划分 ...................................................... 22 9.4.2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 22 9.4.3分部工程质量评定 .................................................. 22 9.4.4单位工程质量评定 .................................................. 22 9.4.5合同段评定 ........................................................ 23 9.5 施工原材料及砼拌合物产品质量 ......................................... 24 9.5.1原材料质量检检测情况 .............................................. 24 9.5.2 砼拌合物质量检测情况 ............................................. 25 9.5.3喷射混凝土质量检测情况 ............................................ 25 9.5.4 砂浆质量检测情况 ................................................. 26 9.5.5 路面混凝土质量检测情况 ........................................... 26 9.5.6 无损检测试验情况 ................................................ 26

9.5.7 施工过程中问题的处理情况 ......................................... 26 9.5.8工程质量缺陷处理情况 .............................................. 27 10 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 .......................................... 27 10.1文明施工 ............................................................ 27 10.1.1文明施工措施 ..................................................... 27 10.1.2工程施工期间的文明施工总体情况 ................................... 28 10.2安全生产措施 ........................................................ 28 10.2.1安全目标 ......................................................... 28 10.2.2安全保证措施 ..................................................... 29 10.2.3安全生产情况 ..................................................... 30 10.3施工区维稳 .......................................................... 31 10.4 职业健康管理 ........................................................ 31 10.4.1引用水源管理 ..................................................... 31 10.4.2人群健康保护 ..................................................... 31 10.4.3 职业病防治 ...................................................... 31 11 环保与水保 ............................................................ 32 11.1建立环保和水保管理体系 .............................................. 32 11.2制定切实可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措施 ................................ 34 11.2.1施工现场弃碴管理 ................................................. 34 11.2.2粉尘控制措施 ..................................................... 34 11.2.3生活及生产垃圾的清理 ............................................. 35 11.2.4水土保持工作管理 ................................................. 35 11.2.5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 ............................................... 35 12 施工经验总结 .......................................................... 35 12.1 施工经验 ............................................................ 36 12.2 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评价 ................................ 36 12.3 教训和存在问题 ...................................................... 36 13 价款结算与财务管理 .................................................... 37

14 其它 .................................................................. 37 14.1施工管理机构设置及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 ................................ 37 14.1.1施工管理机构 ..................................................... 37 14.1.2主要管理人员情况表 ............................................. 38 14.2资源投入的资源情况 ................................................. 39 14.3图纸目录 ........................................................... 39 14.4工程施工大事记 ..................................................... 39 15 施工照片 .............................................................. 40

1 工程概况

1.1概况

两河口水电站交通工程【10#公路】起于电站8#公路瓦多隧道洞内K2+410.00处,采用1#隧道曲线隧道展线上升至无名沟出洞,利用明洞过沟,再设2#隧道展线上升连接6#公路洞内K3+800.00位置,路线全长1.566km,其中两座隧道长为1541.27m/2座。其中K0+000~K0+020段20m的开挖和初期支护已由其他承包人实施。

本标段施工及交工验收范围:

(1) 10#公路K0+020.00~K1+536.39段开挖、支护及混凝土浇筑施工;

(2) K0+000.00~K1+536.39段机电安装、消防设施、交通标线、标志安装施工。 (3) 10#公路K0+000.00~K1+536.39段路基、路面混凝土浇筑施工。 (4) 10#公路明线段新增浆砌石护坡及场地硬化(合同外新增项目)。

1.2 相关技术指标

【10#公路】主要技术指标为: 公路等级:场内交通三级公路 设计行车速度:20km/h 路基宽度:7.5m 路面宽度:7.0m

路面结构型式:水泥混凝土路面(fr=5.0MPa); 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30.00m 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15.00m 最大纵坡:9%(隧道最大纵坡6.45%) 设计交通量:750辆/昼夜(高峰期车流量); 隧道建筑限界:7.534.5m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1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1.3 水文气象条件

雅砻江发源于青海省玉树县境内巴额喀拉山脉南麓,由西北向南东流经四川境内,沿途有鲜水河、小金河、感鱼河及安宁河等支流汇入,再于攀枝花市倮果汇入金沙江。雅砻江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侧边缘地带,属川西高原气候区,主要受高空西风环流和西南季风

1

影响,干湿季节分明。

两河口水电站海拔高度2620m~2880m。流域内地形起伏较大,气候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垂直分布的变化。总体上看,气温随海拔高程增加而降低,河谷冬暖夏晾,高山寒冷。根据电站对外交通专用公路邻近的雅江县气象站实测统计资料,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5.2mm,雨季(5~10月)降水量为661.1mm,约占全年的93.7%;多年平均年降水日数128.6天,雨季雨日约为108.4天,约占全年的84.3% ;多年平均气温为10.9℃,极端最高气温达35.9℃,极端最低气温仅-15.9℃;蒸发量大,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912.5mm;相对湿度小,多年平均值为54%,最小仅0%。 1.4 地形、地貌

工程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貌区划属川西高原,紧邻川西南高山区。地貌基本形态是具夷平面(或山麓剥夷面)的大起伏高山。

雅砻江其支流,河道下切十分强烈,河道狭窄,谷坡陡峻,沿河岭谷高差悬殊,相对高差一般在500~1500m,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雅砻江、鲜水河河谷属典型的侵蚀峡谷,沟夹宽谷地貌,宽谷中段可见IV~Ⅴ级阶段,局部可见Ⅵ级阶段,阶地多为基座和侵蚀阶地。

根据两河口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区在大地构造部位上,位于 “雅江—理塘”菱形断块中部,断裂构造不发育,以褶皱为主,新构造运动特征总体呈大面积隆起,区内各级夷平面及阶地轮廓清晰易辨,未出现明显的解体现象,也未发现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断裂,主要为一系列大致平行、规模不一、弧顶向南的弧形褶曲。 1.5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 —Ca2Mg型水,PH值为7.1~7.3,矿化度小于0.5克/升,游离CO2为0.00mg/L,对砼不具有侵蚀性。

线路经过地带,主要为深灰色~灰黑色中~厚层砂质板岩(T3lh)和松散覆盖层分布地带,地下水为裂隙水和孔隙水。其中,岩体中裂隙水较丰富,松散覆盖层中的孔隙水含水量变化较大,沟底及河床冲积层含水量较大,而沟谷尾端及斜坡地带的洪积和崩坡残积及洪积层中含水量较小。地下水由大气降水和附近山体补给,向沟谷排泄,最后排向雅砻江。 1.6 覆盖层及基岩

工程区内第四系覆盖层分布于雅砻江岸坡的崩坡积、坡残积物。残破积层及崩坡积物,

2

一般分布厚约0.5~0.6m。残破积层主要分布于雅砻江岸坡的负地形及山顶附近缓坡地带中,成分主要为碎石土层,厚度0.5~0.6m。崩坡积层主要分布于雅砻江右岸陡坡地带,成分主要为块碎石土层,层厚0.5~4m,结构较松散。

工程区出露的地层属玛多—马尔康地层分区,雅江地层小区之上三叠统新都桥组和两河口组浅变质岩系,两河口组可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中与工程有关的两河口组中、下段(T3lh1、T3lh2)。现由老至新分述于下。 1.7 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两河口水电站交通工程【10#公路】沿线地形陡峻,植被良好,以低矮灌木和高寒松树为主,河谷右岸局部协和强烈,局部分部松动变形体,线路以隧道为主,隧道穿越坝区右岸山体,工程区位于两河口背斜与亚德向斜之间,岩层为两河口组下段(T3lh1),岩性为粉砂岩加粉质板岩和泥质粉砂岩。

隧道出口处存在一定偏压问题,导致隧道围岩应力分布条件较差。)隧道出口段围岩以Ⅳ级、Ⅴ级级围岩为主;隧道洞身段围岩以Ⅲ级、Ⅳ级围岩为主。隧道发育f1、f4、f9~12断层,裂隙发育。

2 工程施工条件

2.1 交通条件 2.1.1 对外交通

两河口水电站工程区现有县乡道雅(江)新(龙)公路与雅江县城及G318线相接(雅江~电站下游磨子沟段于2006年进行整治改建)。从电站工程区沿县乡道南行、顺雅砻江右岸而下约25km至雅江县城接G318线,沿G318线经康定、泸定、天全至雅安、成都,公路里程分别为363km、511km。 2.1.2施工道路

本标段施工由8#公路进入,接10-1#隧道进口进行施工,10-2#隧道由月亮村营地施工便道至10-1#及10-2#隧道之间明线段,进行开挖及支护施工。 2.1.3 水、电供应 (1)供电

本合同工程的施工用电在发包人指定的电源点接线(发包人在4#公路隧道上游洞口附近提供一个10KV电源接线点,在6#公路隧洞下游洞口附近的大坝变电站提供一个10KV电

3

源接线点)。 (2)供水

业主未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施工及生活用水采用高压水泵由雅砻江抽至蓄水池内供生产使用,生活用水通过净化处理后使用。 2.1.4 材料供应

本合同工程所需的砂石骨料由前期人工骨料加工系统供应;结构工程所使用混凝土由发包方提供,由低线拌合系统运至施工作业面。

工程所需的外购材料:水泥、钢材、木材及工程用油等材料从成都、雅安、天全等地购买,运距分别为511km、363km和325km。水泥采用质量稳定的生产厂家的合格水泥(泸定山盛、兆山星新)。 2.1.5 通讯条件

工程区域有运营商布设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等通讯设施,承包人自行办理。

3 主要工程量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项目名称 洞身石方开挖 喷C20砼 砂浆锚杆Φ22,L=2.5m 砂浆锚杆Φ22,L=3.0m 砂浆锚杆Φ22,L=3.5m 钢筋网(HPB235) 型钢拱架I18(含钢板、槽钢) 拱墙模砼衬砌C20 拱墙模砼衬砌C25 衬砌钢筋(HPB235) 衬砌钢筋(HRB335) 隧道电缆支架 隧道照明灯具 NG100W 隧道低压电缆 隧道消防设备箱(含干粉灭火器) 单位 m3 m 根 根 根 kg kg m m kg kg 套 套 m 套 333合同工程量 87473 5682 4694 12450 4832 64856 553801 1788 641 2253 57769 1928 201 5020 42 实际完成量 90591.54 6273.81 3702 11712 7968 69323.93 685586.96 3284.09 436.78 1349.86 35155.6 1962 68 4809 29 备 注 合同项目 合同项目 合同项目 合同项目 合同项目 合同项目 合同项目 合同项目 合同项目 合同项目 合同项目 合同项目 合同项目 合同项目 合同项目 备注:以上工程量仅为施工总结报告参考工程量,不作为工程计量支付的最终依据。 4

4 工程投标

我公司于2012年7月3日购买招标文件,参加《两河口水电站交通工程【10#公路】》施工项目投标。2012年7月9日在工地白玛营地召开标前会议。2012年8月6日开标并中标【10#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2012年9月10日接到中标通知书,于2012年9月15日签定了该项目的工程合同协议书。

5 施工进度管理

5.1工程完、交工情况

合同开工时间2012年09月01日,计划竣工时间2014年02月28日,工期18个日历月。按照监理单位2012年09月30日下发的本标段合同工程项目开工令(文件编号:SECC/ZS12J/LHKC-201208/001/2012),本标工程于2012年10月01日正式开工。

5.2主要项目施工情况 (1)10-1#隧洞施工情况

10-1#隧道开挖施工于2013年09月09日全洞贯通。支护施工于2013年09月12日完成(初期支护);加强支护施工于2013年12月23日完成;边顶拱衬砌施工于2014年03月15日完成;路面混凝土浇筑施工于2014年04月29日完成。

(2)10-2#隧洞施工情况

10-2#隧道开挖施工于2013年12月10日全洞贯通。支护施工于2013年12月11日完成(初期支护);边顶拱衬砌施工于2014年03月27日完成;路面混凝土浇筑施工于2014年04月01日完成。

(3)明线段路面施工于2014年05月06日完成。 (4)机电安装及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情况

10#公路机电安装施工及交通安全设施施工于2014年05月26日完工。 (5)浆砌石护坡及场地硬化于2014年10月05日完成(合同外新增项目)。

6 主要施工方法

6.1 洞身石方开挖及支护施工 6.1.1 洞身开挖施工

洞身段以Ⅳ、Ⅴ级围岩为主,Ⅴ级围岩在开挖前顶拱120°范围内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Ⅳ级围岩采用超前锚杆进行开挖前的支护。在Ⅳ、Ⅴ级围岩段设置钢支撑进行支护,

5

钢支撑采用锁脚锚杆进行固定,钢支撑施工前及时进行系统锚杆、钢筋网施工,钢支撑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喷混凝土施工。

洞身开挖Ⅲ类围岩采用全断面预裂爆破的开挖方式进行,采用手风钻钻孔后爆破开挖,经现场与监理工程师检查,爆破残孔率均在90%以上,超欠挖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施工质量合格。对于Ⅳ级围岩采用短进尺、小药量、多循环、跟紧支护,分层、分台阶进行施工,Ⅴ级围岩采用新奥法(预留核心土)短进尺、弱爆破、跟紧支护的方式进行开挖施工,爆破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措施要求控制每循环的钻孔及装药量,Ⅳ、Ⅴ级围岩在爆破一循环后及时跟进支护,确保了施工安全及减少超挖的出现。

10-1#隧道在开挖施工过程中K0+437~K0+445段由于岩石自稳性差发生过三次不同程度的自然塌方,经与业主、设计、监理现场查勘后制定方案采取注浆导管注浆及加强支护等方式进行了现场处理,现经过处理后,塌方区域处于稳定状态,确保了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

自开工至开挖施工结束,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开挖爆破效果良好,围岩爆破残孔率较高,超欠挖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6.1.2洞身支护 6.1.2.1钢支撑支护

隧道采用I18工字钢制作钢支撑,钢支撑安装均在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Ⅴ类、SP类、SQ类围岩开挖一循环钢支撑支护跟进一循环,确保施工安全。钢支撑采用机械加工成型人工安装。钢架加工时材质、规格、结构形式严格按设计在钢筋加工场地加工,施工作业面现场拼装。钢支撑安装要求紧贴初喷面,对个别突起部位影响安装的,现场采用手风钻或风镐进行清除后安装钢支撑,确保钢支撑能够紧贴初喷面。钢支撑采用锁脚锚杆固定,各连接点采用螺栓及连接板连接,脚部均坐落在稳定的基岩上;安装时中线、高程和垂直度均由测量严格控制。

6.1.2.2 洞身段初期支护

洞身段支护均采用砂浆锚杆、挂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施工,锚杆梅花形布设,Ⅲ级围岩锚杆长度2.5m,Ⅳ级围岩锚杆长度3.0m,Ⅴ级、SQ级、SP级围岩锚杆长度均为3.5m,锚杆注浆采用先注浆后插杆的方式,注浆采用注浆机配合人工进行,砂浆强度M20。注浆砂浆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复的配合比进行拌制,锚杆在安装前对外露端加工丝扣,并设置锚垫板,锚垫板在锚杆安装完成后套在锚杆外露端与基岩面紧贴,螺帽固定。

钢筋网在安装时紧贴隧洞初喷面,网格之间采用铁丝进行绑扎。

6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10-1#隧道出洞口锁口锚杆布置形式的变更 关于【10#公路】10-1#隧道K0+518.00处洞顶坍塌处理及K0+517.00~K0+540.00段衬砌类型调整的设计更改通知 关于【10#公路】10-1#隧道K0+920.00~K0+940.00段衬砌类型调整的设计更改通知 关于【10#公路】10-1#隧道K0+570.00~K0+580.00段衬砌类型调整的设计更改通知 10-2#公路隧道K0+960.00~K0+970.00段衬砌类型调整 关于取消【10#公路】10-1#隧道1#紧急停车带及K0+580.00~K0+625.00段衬砌类型调整的设计更改通知 关于【10#公路】10-1#隧道K0+642.00~K0+647.00段支护参数调整及K0+647.00~K0+662.00段衬砌类型和支护参数调整的设计更改通知 关于【10#公路】10-1#隧道K0+790.00~K0+800.00段衬砌类型及超前支护参数调整的设计更改通知 关于【10#公路】10-1#隧道K0+622.00~K0+680.00段衬砌类型及超前支护参数调整的设计更改通知 关于【10#公路】10-1#隧道K0+780.00~K0+790.00段衬砌类型及超前支护参数调整的设计更改通知 关于【10#公路】10-1#隧道K0+680.00~K0+690.00段衬砌类型及超前支护参数调整的设计更改通知 关于【10#公路】10-1#隧道K0+780.00~K0+760.00段衬砌类型及超前支护参数调整的设计更改通知 10-2#公路隧道K1+140.00~K1+150.00段衬砌类型调整 关于【10#公路】10-1#隧道K0+690.00~K0+710.00段衬砌类型及超前支护参数调整的设计更改通知 关于【10#公路】10-1#隧道K0+710.00~K0+730.00段衬砌类型及超前支护参数调整的设计更改通知 关于【10#公路】10-1#隧道K0+760.00~K0+740.00段衬砌类型及超前支护参数调整的设计更改通知 12 BGSP-201208-第2013-13号 共14号 两河路更(2013)136号 总551号 两河路更(2013)139号 总554号 两河路更(2013)137号 总552号 两河路设(2013)34号 总254号 两河路更(2013)138号 总553号 两河路更(2013)146号 总561号 两河路更(2013)140号 总555号 两河路更(2013)147号 总562号 两河路更(2013)141号 总556号 两河路更(2013)148号 总563号 两河路更(2013)142号 总557号 两河路设(2013)35号 总255号 两河路更(2013)149号 总564号 两河路更(2013)150号 总565号 两河路更(2013)143号 总558号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0-1#公路隧道K0+040.00~K0+061.72段取消二次衬砌 关于【10#公路】10-1#隧道K0+730.00~K0+740.00段衬砌类型及超前支护参数调整的设计更改通知 关于“两河口水电站交通工程【10#公路】明线段增设护脚挡墙、涵洞、急流槽”的设计更改通知 10-1#公路隧道K0+437.00~K0+447.00段二次衬砌调整为加强支护立项 10#公路隧道k0+431.6~k0+437.1及k0+437.2~k0+440.9处地质原因塌方立项 关于“【10#公路】10-1#隧道、10-2#隧道洞门位置及洞门结构形式调整” 的设计更改通知 关于“【10#公路】10-1#隧道K0+040.00~K0+080.00段开挖、支护形式调整”的设计更改通知 关于10#公路明线段外侧场地平整及防护的设计通知 关于【10#公路】1#、2#隧道灯具数量减少的设计更改通知 10-1#隧道K0+020段排水沟形式调整及K0+000桩号增加排水钢管的立项 10#公路明线段排水方沟改为埋设排水钢管及明确混凝土路肩、混凝土标号及尺寸,同时对场地平整混凝土厚度调整的立项 关于对【10#公路】明线段浆砌石护坡坡面增设马道的立项 BGSP-201208-第2013-38号 共39号 两河路更(2013)151号 总566号 两河路更(2013)38号 总447号 BGSP-201208-第2013-42号 共43号 BGSP-201208-第2013-43号 共44号 两河路更(2013)96号 总510号 两河路更(2013)125号 总540号 两河施设(2014)03号 总276号 两河路更(2014)46号 总620号 BGSP-201208-第2014-01号 共1号 BGSP-201208-第2014-02号 共2号 BGSP-201208-第2014-04号 共4号 两河路更(2014)232号 总817号 (根据两监部纪-综-2014-181号《10#已执行 已执行 已变更并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已执行 40 关于“两河口水电站交通工程【10#公路】2#隧道配电箱供电电缆长度调整”的设计更改通知 公路隧道机电安装单位工程验收及土建工程移交会议纪要》,该项由6#公路Ⅲ标实施) 由其它标段执行 13

9 施工质量管理与评价

9.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9.1.1质量管理机构 (1)质量代表

项目总工程师为本工程的质量代表,负责本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2)质量管理工程师

配备1名专职质量管理工程师,建制在质检办公室,由质量代表直接领导,负责日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工作和运行。 (3)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成立了项目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任副组长,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9.2质量保证体系各职能的控制

建立了包括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制度保证等在内的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9.2.1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 (1)教育和培训

对全体管理干部和职工进行ISO 9001:2000版标准和质量管理相关内容的学习和培训,更好的为质量管理服务。同时对专职质检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及自学,专业知识学习由总工或质检科长组织并授课,自学保证每人一周一次,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检查和管理

由质量代表负责,质检办公室专职质量管理工程师组织,进行日常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检查和实施。 (3)质量自我检查

每月一次由质量代表组织,质量管理工程师参加内部质量自我检查。同时每季度由项目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专门的质量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

(4)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每年安排一次,会同公司总部对本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以提高本工程的质量体系运行能力和运行水平。 (5)改进和提高

14

通过自我检查、内部质量审核,不断发现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举一反三,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限期验证,进行改进。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

9.3 实体质量检查情况

本工程在2014年6月30至2014年7月10日,分阶段进行了不同项目的实体质量检查工作,本次实体质量检查由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相关测量、技术、质检、试验和现场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由监理单位全过程旁站跟踪,确保实体质量检测的准确性、真实性。

9.3.1 实体质量检查

本次检测按照《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相关要求进行;主要进行:排水沟断面尺寸;混凝土路面相邻板高差、平整度、抗滑、路面厚度、宽度、路面横坡的检测;隧道洞身段衬砌厚度、墙面平整度检测;隧道总体净总高、净总宽检测;路面标线检测及隧道外观进行了检测。

9-3-1 路基土方边坡(坡度)检测成果表

序号 抽查项目 设计值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测部位 实测值(坡度) 1:0.5 1:0.45 结论 合格 合格 1 坡度 1:0.5 10-1#隧道出口边坡 符合设计要求 K0+750.00 10-2#隧道进口边坡 K0+770.00 备注 检测数量:2点,最小值:1:0.45 ,最大值:1:0.5 成果分析:经检测,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无亏坡,曲线圆滑。所检测的2个断面,边坡坡度实测值符合设计要求,合格率100%。

9-3-2 排水工程(断面尺寸)检测成果表

序号 1 2 3 抽查项目 边沟 边沟 边沟 设计值(c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测部位 10-1#隧道 K0+017.00 10-1#隧道 K0+215.00 10-1#隧道 K0+510.00 10-1#隧道 K0+820.00 实测断面尺寸(cm) 46.0, 57.2 32.0, 57.0 31.5, 57.2 结论 合格 合格 合格 底宽45.0、深度57.0 不小于设计 底宽30.0、深度57.0 不小于设计 底宽30.0、深度57.0 不小于设计 4 边沟 底宽30.0、深度57.0 不小于设计 30.5, 57.0 合格 15

10-2#隧道 K0+955.00 10-2#隧道 K1+800.00 10-2#隧道 K1+800.00 5 边沟 底宽30.0、深度57.0 不小于设计 31.0,57.5 合格 6 7 边沟 边沟 底宽30.0、深度57.0 不小于设计 底宽30.0、深度57.0 不小于设计 30.4,56.8 31.0,57.0 合格 合格 备注 检测数量:7处,均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符合设计要求。 成果分析:排水沟内侧及沟底平顺,无阻水现象,外侧无脱空。对排水工程断面尺寸共检测7处,均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合格率100%。

9-3-3 混凝土路面(相邻板高差)检测成果

序号 1 2 3 4 5 6 备注 相邻板高差 / 抽查项目 设计值 允许偏差(mm) 检测部位 10-1#隧道 K0+245.00 3 10-1#隧道 K0+350.00 10-1#隧道 K0+750.00 10-2#隧道 K0+890.00 10-2#隧道 K1+210.00 10-2#隧道 K1+530.00 实测值(mm) 结论 3 2 2 3 1 2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检测数量:共检测6点,偏差最小值:1mm,最大值:3mm,平均值:2.2mm 成果分析:共检测6点,检测的6个点均在规定允许偏差范围内,合格率100%。 9-3-4 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检测成果表

序号 1 2 3 平整度 4 5 6 — 5 抽查项目 设计值 允许偏差(mm) 检测部位 10-1#隧道 K0+450.00 10-1#隧道 K0+467.00 10-1#隧道 K0+525.00 10-1#隧道 K0+632.00 10-1#隧道 K0+640.00 10-1#隧道 K0+725.00 实测值(mm) 5 3 2 2 3 7 结论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不合格 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1e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