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与国内五城市吸烟者吸烟特征的比较_朱国平

更新时间:2023-03-20 00:03: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章编号:1006-3110(2008)06-1691-04

【论 著】

长沙与国内五城市吸烟者吸烟特征的比较

朱国平,姜 垣,李 强,胡李平,胡劲松,殷 黎赵国栋,焦淑芳,李新建,李 恂,罗不凡,赵建华

2

5

6

7

8

1

2

3

1

4

19

摘要: 目的 探讨长沙成年吸烟者不同吸烟行为、戒烟行为、控烟政策支持的特征。为长沙市进一步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国际烟草政策研究评估调查(ITC项目)要求,分别在长沙、北京、上海、沈阳、广州和银川6个城市使用多阶段抽样法,各抽取800名成年吸烟者,采用入户录音的方式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 结果与结论 与其他5个项目城市相比,长沙市吸烟者吸烟行为特征主要为:1.长沙市吸烟者每日吸烟量为21.47支 d、成瘾性HIS为2.80、吸本地烟的比例为95.07%;2.吸烟者戒烟5次以上的比例占10.5%、戒烟意愿不强、戒烟信心不足;3.控烟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关键词: 吸烟者;吸烟行为;戒烟行为;控烟政策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ComparisonofSmokingCharacteristicsAmongSmokersinChangshaandFiveOtherCitiesinChina ZHUGuo-ping,JIANGYuan,LIQiang,etal.(HunanProvincial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hangsha410005,Hunan,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approachthefeaturesaboutsmokingbehavior,quitpattern,andtobaccocontrolpoliciesinChangsha,andtoprovideascientificbasisfortobaccocontrolinChangsha. Methods Multiplestagesamplingmethodwasusedtosample800smokersineachofthesixcities.Facetofaceinterviewswereconducted. ResultsandConclusions Ascomparedwiththeotherfivecities,smokersinChangshatendtosmokehighernumberofcigarettesperday,tobemoreaddictedtocigarettes,tosmokelocalcigarettebrand,torelapseafterquitting,tohaveweakerdesiretoquitsmoking,andtobelessconfidenttoquitsmoking.Inaddition,thetobaccocontrolpoliciesinChangshaarenotasstrongastheotherfivecities.

Keywords: Smoker;Smokingbehavior;Quitpattern;Tobaccocontrolpolicy

200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2006年《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公约》要求各缔约国提供控烟政策支持,改变公民吸烟行为,以保障全民身心健康。

本文利用2006年我国ITC项目第一轮调查资料就长沙市吸烟者的吸烟特征与国内其它5个项目城市进行比较,以期发现长沙市控烟政策的出发点和控制重点,为今后更有效地履行

基金项目:该研究项目经费由加拿大健康研究中心(CIHR),美国国立卫生院(NIH),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提供作者单位:1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5);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DepartmentofPsychology,UniversityofWa-terloo,Waterloo,Ontario,Canada; 4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9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简介:朱国平(1964-),男,湖南长沙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通讯作者:姜垣,研究员。

《公约》和有效地落实控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

1.1 抽样方法与对象 本文有关数据来自国际烟草政策研究

[1]

评估调查(ITC项目),该项目为前瞻性研究,目前在世界上

14个国家进行,我国ITC项目第一轮调查现场工作于2006年4-8月在北京、上海、沈阳、长沙、广州、银川六个城市开展。在每个城市使用多阶段抽样法,按照“街道※居委会※家庭※调查对象”4个阶段进行抽样。第一阶段使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在每个城市内抽取10个街道;第二阶段使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在每个街道内抽取2个居委会;第三阶段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每个居委会内抽取300户家庭并进行家庭成员信息登记;第四阶段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300户家庭中抽取约40名吸烟者(每户家庭调查吸烟者数不超过1个)。成年非吸烟者按照4:6的比例在吸烟者家庭和非吸烟者家庭中招募,并且来自非吸烟家庭的非吸烟者男女比例为1:1。采用上述抽样方法,最终每城市抽取约800名成年吸烟者,约

200名成年非吸烟者。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年龄在18岁及以上,一生中已经吸烟100支或100支以上,调查期间仍然吸烟的当地户籍居民。非吸烟者为吸烟未超过100支或现在不吸烟的。

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现场调查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吸烟行为、戒烟行为以及吸烟相关的知识、态度等。调查全过程采用了严格的录音、电话回访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问卷收回后由专业数据公司统一录入。1.3 数据管理和分析 分析中数据按街道、居委会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在分析过程中使用复杂抽样(Complexsampling)模块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标准误。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清理与

2

分析,采用χ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1]1.4 吸烟行为中的成瘾性用重度吸烟指数(HSI)表示 根

高,其次是广州、上海、北京、沈阳,最低是银川。6个项目城市平均每天吸烟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3.70,P<0.05),见表3。

2.2.3 吸本地烟的比例 6个项目城市比较,吸本地烟的比

2

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61.24,P<0.05),其中吸本地烟

比例最大的为长沙市,其次为上海、广州、北京、沈阳,最低为银川。长沙市吸本地烟比例远高于其它5个项目城市合计平均值37.20%,见表3。

表2 第一轮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吸烟者n

城市

北京沈阳上海长沙广州

804801801803804802457024547311621648151945752402162161410324815

%16.716.616.616.716.716.794.95.19.924.234.331.695.05.045.033.621.4

n2192002042052272155287422012643554481192784774273661270

非吸烟者

%17.215.816.116.117.916.941.658.415.920.828.035.393.96.137.633.628.8

据早起吸第一支烟的时间和每天平均吸烟量的分值计算HSI评分,具体方法见表1。

表1 HSI的计算方法[1]

内容

分类

分值

备注

银川

性别

男女

年龄

18~3435~4445~5455岁及以上民族

汉族其他

教育

初中及以下高中 中专大专及以上

合计

你早晨醒来后多长时间吸第一支烟?≤5min6~30min31~60min>60min

32100123

将两个题目的得分相加,即为HSI分值,范围0~6。

HSI≥4时,为高度依赖;HSI<4时,为低度依赖。

你平均每天吸多少支香烟?≤1011~2021~30≥31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共回收及录入4815份吸烟者问卷,1270份非吸烟者问卷。经过核查问卷和数据清理,最终4811份吸烟者问卷作为有效问卷进入统计分析。其中吸烟者男性4570名(94.9%),女性245名(5.1%)。平均年龄为50.6岁,男性为50.2岁,女性为59.3岁。民族为汉族(95.0%),其他(5.0%)。学历主要为初中及以下(45.0%),其次为高中 中专(33.6%),大专及以上(21.4%)。在婚人数最多,占89.5%,见表2。

2.2 吸烟者吸烟行为比较

2.2.1 吸烟量 在6个项目城市中吸烟者每日吸烟量最大的为长沙市,平均值为21.47支 d,其次为广州20.38支 d,上海18.45支 d,北京17.46支 d,沈阳17.37支 d,最低为银川16.71支 d。长沙市吸烟者每日吸烟量平均值高于其它5项目城市每日吸烟量总平均值18.07支 d。6个项目城市平均每天吸烟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6.40,P<0.05),见表3。2.2.2 重度吸烟指数 6个项目城市中,长沙市吸烟者HSI最

注:表2为未加权结果

表3 长沙与国内5城市吸烟者吸烟行为比较(%)

城市长沙北京沈阳上海广州银川5城市平均值

吸烟量(支 d)

21.4717.4617.3718.4520.3816.7118.07

HSI2.802.542.412.582.702.332.51

吸本地烟(%)

95.0715.048.6986.3474.741.237.20

2.3 吸烟者戒烟行为比较

2.3.1 戒烟史 为吸烟者戒过烟且戒过1~10次以上烟的。吸烟者有戒烟史的比例银川市最高为61.2%,其次为长沙市58.0%,最低者为上海市39.2%,但是长沙市与其它5项目城市相比,有戒烟史的吸烟者戒烟5次以上的比例最大,占

210.5%。6个项目城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87.81,P

北京(17.5%)、长沙(15.0%)、广州(11.3%),最低者为上海市

2

(10.5%)。6个项目城市比较,卡方检验χ=108.91,P<0.05,

说明各项目城市吸烟者的戒烟愿望大小不一,见表4。2.3.3 戒烟信心 为如果你想在接下来的6个月内彻底戒烟,你对戒烟成功有多大的信心。6个月内戒烟有信心者所占的比例最高的是银川市(43.2%),其次为北京市(29.6%)、沈阳市(28.6%)、广州市(26.2%)、长沙市(25.0%),上海市最低

2为(18.0%)。6个项目城市比较,卡方检验χ=166.91,P<

<0.05),见表4。

2.3.2 戒烟意愿 为未来的6个月内打算戒烟的愿望。戒烟意愿比例最高的是沈阳市(27.5%),其次为银川市(18.3%)、

0.05,说明各项目城市吸烟者的戒烟信心大小不一,见表4。

表4 长沙与国内5城市吸烟者戒烟行为比较(%)

戒烟史

城市

从没有戒过烟

长沙北京沈阳上海广州银川5城市平均值

41.949.248.960.846.338.8

戒烟1~5次

47.543.043.135.748.556.1

戒烟5次以上

10.57.88.03.55.25.1

6个月内打算戒烟

15.017.527.510.511.318.3

6个月以内没打算戒烟

85.082.572.589.588.781.7

6个月内戒烟没有信心

75.070.471.482.073.856.8

6个月内戒烟有信心

25.029.628.618.026.243.2

戒烟意愿

戒烟信心

48.845.35.917.083.070.929.1

2.4 控烟政策支持比较

2.4.1 看到烟草广告的比例 长沙市吸烟者中看到烟草广告的比例最大为(45.2%),其次为北京市(30.4%)、沈阳市(28.1%)、上海市(25.4%)、银川市(20.2%),比例最小的是广

2

州市(17.6%)。6个项目城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的得分相加则为每一位调查对象的“看到烟草广告得分”,然后按城市将所有调查者得分取平均值则为表5中列出的各个项目城市的得分。得分最高的是沈阳市3.4分、其次为长沙市3.3分、上海市2.0分、北京市和广州市1.7分、银川市最低为1.4分。6个项目城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89,P<0.05),见表5。

2.4.3 看到控烟宣传的比例 6个项目城市吸烟者看到控烟宣传的比例均较高,最高者为北京市(76.3%)、其次为银川市(73.9%)、长沙市(70.6%)、沈阳市和上海市(68.6%)、广州市

2

比例最低(59.6%)。6个项目城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35.51,P<0.05),见表5。

表5 长沙与国内5城市控烟政策支持比较

城市长沙北京沈阳上海广州银川5城市平均值

看到烟草广告的(%)

45.230.428.125.417.620.224.3

看到烟草广告得分

3.31.73.42.01.71.42.0

看到控烟宣传(%)

70.676.368.668.659.673.969.4

=58.81,P<0.05),见表5。3 讨论

我国是烟草消费大国,2002年我国人群的吸烟率为35.8%,其中男性吸烟率为66.0%,女性吸烟率为3.08%[2]。从上世纪下半叶以来,我国烟草消费量不断上升[3]。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发了《烟草专卖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和《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我国烟草业在这种烟草专卖体制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4]。2006年,湖南烟草工业的生产规模、销售收入、实现利税等主要指标已步入全国同行前列,烟草产销居全国各省首位。湖南中烟集团(原芙蓉王烟草集团和白沙烟草集团)生产的白沙品牌销量自2002年以来连续五年销量全国第一,2007年达到208万大箱,

2.4.2 看到烟草广告得分 以过去6个月中,在电视、广播、海报、广告牌、报纸和杂志、电影院,买烟的商场的橱窗或商场内,街头摊贩及其周围,互联网,工作场所,交通工具及站点,餐厅、咖啡厅或茶馆,舞厅、歌厅或其他娱乐场所等13类地方的任何一类地方看到烟草制品的广告得1分,反之则得0分,将13类

在全国数百个卷烟品牌中销量第一,成为全球销量第五的卷烟品牌。芙蓉王品牌销量也相当可观,2007年度产销量达到40万箱,在全国高档卷烟中销量第一。烟草行业的发展给国民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

[5]

馆等公共场所发布烟草广告,但是对于互联网和户外烟草广告未予明令禁止;我国目前烟草制品电视广告虽已禁止,但烟草品牌却以非烟草制品名义在电视上大做广告,由烟草企业资助的文体活动也比比皆是。烟草企业这种变相的宣传导致了长沙市烟草广告较为泛滥。《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相关法律法规虽已为控烟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但从本次的调查资料显示相关政策支持的力度相对较小,处于全国6大项目城市中下水平。

综上所述,长沙市吸烟特征与其他5个项目城市相比有以下特点:1.长沙市吸烟者每日吸烟量大(21.47支 d)、成瘾性大(HIS为2.80)、吸本地烟的比例大(为95.07%);2.吸烟者戒烟后复吸的比例大(戒烟5次以上的比例占10.5%)、戒烟意愿不强、戒烟信心不足;3.控烟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因此,长沙市烟草控制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长沙市控烟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各级政府应根据以上具体问题采取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对照《公约》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我国控烟工作网络,加大烟草危害健康、危害社会发展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戒烟意识,提供戒烟服务、规范戒烟产品市场,落实和完善《广告法》,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活动,完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立法程序、保护公众健康。这都需要国际、政府部门、控烟组织和机构进行多方面协调,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切实履行《公约》,开拓我国控烟工作新局面,保障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FranciscoJ.Diaz,MireiaJané,EsteveSaltó,etal.Abriefmeasureof

highnicotinedependenceforbusycliniciansandlargeepidemiologicalsurveys[J].AustralianandNewZealandJournalofPsychiatry,2005,39:161-168.

[2]杨功焕,马杰民,刘娜,等.中国人群2002年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现状

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2):77-83.

[3]TheWordBank.Curbingtheepidemic:governmentandtheeconomics

oftobaccocontrol[M].Washington:TheWorldBank,1999.[4]董德利,陈红.对我国烟草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报,2004,6(64):22-23.

[5]LiuBQ,PetoR,ChenZM,etal.EmergingtobaccohazardsinChina:

1.Retrospectiveproportionalmortalitystudyofonemilliondeaths[J].BMJ,1998,317:1411-1422.

[6]ThompsonME,FongGT,HammondD,etal.MethodsoftheInter-nationalTobaccoControl(ITC)FourCountrySurvey[J].TobaccoControI,2006,15:12-18.

[7]杨焱.烟草的危害流行特点及控制策略[J].中国健康教育,2006,

22(5):387-389.

(收稿日期:2008-10-13)

。湖南省的烟草产销情况对长沙市居民吸

烟情况影响重大。长沙是湖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中南部地区的经济枢纽,长沙居民的吸烟状况、吸烟者的戒烟状况、控烟政策支持情况直接影响湖南省、甚至整个国家的控烟政策的落实。因此,长沙市吸烟者的吸烟特征值得我们探讨。3.1 吸烟行为 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四个国家进行的ITC调查显示,HSI平均值分别为3.0、2.9、2.7和3.0,中国为2.5[6]。本次调查显示长沙市吸烟者HSI为2.80,与以上四个发达国家比较,处于中等水平,却远高于我国平均水平,说明长沙市吸烟者成瘾性较大。长沙市吸烟者吸本地烟的比例居5大项目城市之首。有可能的原因为:一是各种信息传播媒介对白沙集团和芙蓉王实业的变相宣传,使得这两个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出于吸烟者对本省生产烟草品牌的偏爱,长沙市吸烟者95.07%均吸本地烟。二是吸白沙烟和芙蓉王已经成为长沙市吸烟者中的一种“时尚”,在各种社交场合经常以互敬白沙、芙蓉王为礼仪,加大了本地烟草在长沙市烟民中流通。

3.2 戒烟行为 吸烟者能否成功戒烟的主要因素除了尼古丁依赖程度外,戒烟动因至关重要。从长沙市吸烟者戒烟史、戒烟意愿和戒烟信心来看,各项指标均显示长沙市吸烟者的戒烟动因直接影响戒烟行为。与其他5项目城市相比,长沙市吸烟者有戒烟史比例大,而且戒烟5次以上的比例最大,可能是复吸更多造成的。长沙市部分吸烟者尝试多次戒烟,可能由于控烟政策落实情况、烟草广告形式多样、以及湖南省烟草产销量大、周围人群吸烟行为和特殊社会“礼仪”的影响,戒烟效果不理想,复吸比例大;目前在吸人群的戒烟意愿并不强烈,6个月内有戒烟意愿而且对戒烟有信心的比例较小。因此,必须结合长沙市特定的吸烟特征和社会文化环境开展吸烟和环境烟草烟雾暴露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抵制环境烟草烟雾暴露的氛围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长沙市吸烟者戒烟动因较为低迷的状况。

3.3 控烟政策支持 烟草使用在中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由于我国由政府倡导的控烟工作历史较短,控烟能力仍非常薄弱,“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局面尚未形成[7]。在这个总体控烟政策支持环节较为薄弱的大环境下,长沙市的控烟政策支持情况更不容乐观,吸烟者中“看到烟草广告”的比例45.2%、“看到烟草广告得分”为3.3,均位于全国6大项目城市前列,而吸烟者中“看到控烟宣传”的比例70.6%,位于中下水平,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长沙市的落实比国内其他5项目城市困难,原因可能是:虽然《广告法》禁止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期刊和在等候室、影剧院、会议厅堂、体育比赛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j4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