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2

更新时间:2023-09-05 23: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认识

目录

1引言

2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

3 汽车尾气的排放污染及其危害

3.1

3.2

3.3

4汽车尾气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

4.1

4.2

4.3

5我国汽车污染现状

6我国对汽车尾气的管理

7汽车尾气治理的对策

7.1

7.2

7.3

7.4

7.5

8总结

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认识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汽车的保有量大大增加,给

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大量尾气外排对城区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本

文对汽车废气的污染物种类及其危对健康的危害进行分析。面对环境污染

的严峻形势探讨了开发新能源,发展低污染环保型交通工具的可能性。最

后,基于对中国城市的特点,提出了预防和减轻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汽车尾气;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Abstract:Along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of China. the recoverable amount of the car increases

greatly,and large number of exhausted gas has brought pollution to

the atmosphere environment of Urban Area in despite of the

conveniency that they bring to people's living. The pollutant

categories in the automobile exhausted gas and its harm to being's

health are analyzed firstly.And then,the probabilities of clean

energy exploi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w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vehicles are discussed faced on severe

sit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Finally,prevention and

alleviation measures on automobile exhausted gas pollution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traits of the city of China.

Key words:

1引言 automobile exhausted gas; Atmospheric pollution; nomology measures

自1886年时间上诞生第一辆汽车起,汽车工业已走过了100年多年的历

史。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汽车成了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

具,但汽车尾气却成为了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本文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认清汽车

尾气污染的危害性,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唤起人们加快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步

伐。环保和节能,是当今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汽车尾气

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汽车尾气排放所占比例已超过

70%,因此,加强汽车排放治理刻不容缓。我国汽车石油消耗量约占全国石油消费

的1/3以上,而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我国汽车污染物排放总量也日趋上升,汽

车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因此,在汽车工业发

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认识

展和环境保护之间,需要寻求新的平衡。

2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告》,2009年,全

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比上年有所提高。但在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612

个主要城市中,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仅有26个(占4.2%),达到二级标准的

城市479个(占78.3%),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99个(占16.2%),仍有8个

城市劣于三级标准(占1.3%)。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仍然艰巨,机动车

排放对城市空气污染影响严重。2010年2月9日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

查公报》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为:总颗粒物59.06万吨,氮氧化物549.65

万吨,一氧化碳3947.46万吨,碳氢化合物478.62万吨。其中,机动车氮氧化

物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0%,对城市空气污染影响很大。

对北京空气质量所做的调查显示,在非采暖期,汽车有害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

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分别占所有污染源排放总量的60%,86.8%和54.7%;同时

对上海空气质量所做的监测表明,汽车有害排放的分担率,一氧化碳、碳氢化合

物和氮氧化物分别为86%,90%和56%;广州大气中大约80%的一氧化碳和40%

的氮氧化物来自于汽车废气的排放。这些结果说明,机动车辆的排放已成为城市

空气的主要污染源。

3 汽车尾气的排放污染及其危害

尾气——汽车灾难的产物

目前,全世界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0亿辆,全世界每千人拥有汽车110辆。

全世界的汽车保有量以每年3000万辆的速度增长,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数量

将突破1.5亿辆。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我国汽车保有量从2000年底的1609

万增长到2009年底的7619.31万辆。 在车辆不多的情况下,大气的自净能力尚

能化解车辆排出的毒素。但眼下已车满为患,交通拥堵成为家常便饭,汽车本应

具备的便捷、舒适、高效的特点却被过多的车辆逐步抵消。“汽车灾难”已经形

成,汽车尾气更是害人不浅。2010年2月9日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公报》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为:总颗粒物59.06万吨,氮氧化物549.65

万吨,一氧化碳3947.46万吨,碳氢化合物478.62万吨。其中,机动车氮氧化物

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0%,对城市空气污染影响很大。科学分析发现,汽车

尾气中有上百种不同化合物,当中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碳氢化合

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出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

3倍,并且汽车在不断消耗着地球的资源。机动车的燃料消耗成为无情吞噬石油

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认识

资源的无底洞。目前,汽车使用的汽油约占全球汽油消费量的1/3。 尾气害人

不浅 汽车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同时,其排放的尾气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汽车尾

气中的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所以,即使有

微量一氧化碳的吸入,也可能给人造成可怕的缺氧性伤害。轻者眩晕、头痛,重

者脑细胞将受到永久性损伤;氮氧、氢氧化合物会使易感人群出现刺激反应,患

上眼病、喉炎,尾气中氮氢化合物所含苯并芘是致癌物质,它是一种高散度的颗

粒,可在空气中悬浮几昼夜,被人体吸入后不能排出,积累到临界浓度便激发形

成恶性肿瘤。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

二氧化硫、烟尘微粒(某些重金属化合物、铅化合物、黑烟及油雾)、臭气(甲

醛等)。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

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美国洛杉矶市汽车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污

染物已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90%。汽车尾气可谓大气污染的“元凶”。 汽车尾

气最主要的危害是形成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

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它和大气中的其它成份结合就形成光化学烟

雾。其对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刺激眼睛,引起红眼病;刺激鼻、咽喉、气管和

肺部,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光化学烟雾能使树木枯死,农作物大量减产;能

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妨碍交通。 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最高,它可经呼吸

道进入肺泡,被血液吸收,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降低血液的

载氧能力,削弱血液对人体组织的供氧量,导致组织缺氧,从而引起头痛等症状,

重者窒息死亡。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含量较少,但毒性很大,其毒性是含

硫氧化物的3倍。氮氧化合物进入肺泡后,能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对肺组织产生

剧烈的刺激作用,增加肺毛细管的通透性,最后造成肺气肿。亚硝酸盐则与血红

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 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有200

多种,其中C2H4在大气中的浓度达0.5ppm(十万分之一)时,能使一些植物发

育异常。汽车尾气中还发现有32种多环芳烃,包括3,4-苯并芘等致癌物质。当

苯并芘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12ug/m3时,居民中得肺癌的人数会明显增加。

离公路越近,公路上汽车流量越大,肺癌死亡率越高。 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

和悬浮颗粒物,会增加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损害肺功能。二氧化硫在大气

中含量过高时,会随降水形成“酸雨”。 汽车尾气中的铅化合物可随呼吸进入

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认识

血液,并迅速地蓄积到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中,它们干扰血红素的合成、侵袭红细

胞,引起贫血;损害神经系统,严重时损害脑细胞,引起脑损伤。当儿童血中铅

浓度达0.6~0.8ppm时,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和智力发育,甚至出现痴呆症状。铅

还能透过母体进入胎盘,危及胎儿。

3.1 主要污染物

据有关专家研究的资料表明,汽车尾气成分非常复杂,有一百种以上,其主

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铅(Pb)、

苯并芘(BaP)等。

3.2 污染物危害的介绍

3.2.1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CO)主要是燃料燃烧不完全的产物。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

味但有剧烈毒性的气体。它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成为大气中比较稳定的组

成部分,能停留2~3年。当人们吸入过多的CO后,CO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有

较强的亲和力,会妨碍血红蛋白的输送氧气的能力。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超

过一定时量,人就会出现头痛、呕吐等中毒症状,浓度再大时,甚至可致人死亡。

一氧化碳(CO)是汽车发动机排出有害成分中浓度最大的气体;它引起的公害称为

汽车尾气排放的第一大公害。

3.2.2碳氢化合物(HC)

HC的产生仍是燃烧过程不完全造成的。HC是一种混合物,成分非常复杂。

当HC浓度较高时,会使人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毒症状。特别是HC化合物中的烯

在大气上空,和二氧化氮(NO2)混合在一起,经强烈的日光照射后,起光化学反应

产生高浓度臭氧、醛等烟雾状物质,对眼睛、呼吸器官(喉、眼、鼻等黏膜)及皮

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可能致癌。而且,它还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农作

物的生长,使农业减产,因此碳氢化合物(HC)它成为汽车尾气排放的第二公害。

3.2.3 氮氧化合物(NOx)

NOx是NO和NO2的总称,它是发动机在大负荷工作时,高温高压燃气中少量

氮被氧化成NO、NO2等氮氧化物。其中N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CO

还强,容易使人们中毒而死亡。NO2是一种褐色有强烈毒性的的气体,刺激人的

眼睛和呼吸道引起喘息、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等,同时NOx也是光化学烟雾的组成

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认识

成分,成为汽车尾气排放的第三公害。

除上述三种主要污染物外,汽车尾气污染还有SO2、游离碳(黑烟)、四乙铅、

臭味等物质,它们对人体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都非常有害。

3.3危害

综上所述:汽车尾气排出的污染,给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意大利每年大

约有15000人死于汽车尾气引起的疾病)。 因此,汽车尾气污染可总结为以下两

点:

1 、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据测算,一辆汽车在行驶时,平均每天排出一氧化碳3kg,碳氢化合物0.3kg,

氮氧化合物0.75kg。城市大气中的一氧化碳80%是由汽车排出的。全世界拥有的

9亿多辆汽车,每年排出的二氧化碳数量达10亿吨之多。汽车尾气污染不仅成

为全球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也是全球性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之一。

2、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汽车尾气成分比较复杂,含上千种化学物质,一般可分为气体(CO、NOx、HC、

醛类等)和颗粒物(碳黑、焦油和重金属等)两大类。汽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

害包括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物和污染物中NOx引发的光化学烟雾污染对健康的

危害,光化学烟雾主要是对眼睛和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引起眼睛红肿、流泪、

头痛、喉痛、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4汽车尾气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

4.1汽车保有量增加过快,而且集中在城市。

2008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突破6 000万辆 ,达到6 467万辆,比2001 年

增长了300% , 近十年以12%的年均速度增长,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

1. 5亿辆。这些量的变化,我们也可以从行驶在大路的汽车牌上发现,据调查,哈

市车牌从“黑A”,到两个英文字母,再到现在的三个英文字母车牌不过十年左

右的时间,现在哈市每天新车落户都在200辆左右,高峰的时候达300多辆,每月

上车牌的汽车有5 000多辆。仅去年一年,哈市就新增机动车8万余辆。目前,

哈市汽车保有量突破了50 万辆,其中哈市市区40多万辆,私家车占总数的七成

左右,从中可见一斑。而增加的大多数为化油器型机动车,排气量小,油耗大,未达

到环保汽车的要求。

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认识

4.2汽车排放性能差,汽车保养及淘汰制度不严格。

中国新车单车排放污染物为先进国家的5倍,随着汽车的使用,在短时间后

就为先进国家的10倍或几十倍。加上没有完善和严格的汽车维修制度和旧车淘

汰制度,失修和老旧车运营十分普遍,看看哈市红红火火的旧车交易市场,就不难

看出汽修行业兴隆的原因之所在。

4.3中国的汽车尾气有关政策法规比较落后。

随着汽车尾气污染的日益严重,汽车尾气排放立法势在必行,世界各国早在

六、七十年代就对汽车尾气排放建立了相应的法规制度,通过严格的法规推动了

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进步,而随着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又使更高标准

的制订成为可能。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尾气排放法规起步较晚、水平

较低。

5我国汽车污染现状

汽车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中最重要的污染源,而且其贡献率远远超过其他污

染源。与工业污染排放相比较,汽车尾气污染排放的人体吸入比例更高。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汽车污染也日趋严重。研究结果还表明,

汽车的浓度分担率高于排放分担率。由于汽车是近地面排放,在街道环境中不易

扩散,易造成道路沿线的污染,直接形成较高污染物浓度的大气污染。而工业污

染源排放一般为高空排放,在高空中易于扩散稀释。与工业污染排放相比较,汽

车尾气污染排放的人体吸入比例更高。

根据北京2003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汽车排放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一次可吸入颗粒物的人体吸入比例。一氧化碳的人体吸入比例(10-6)为106,

氮氧化物的人体吸入比例(10-6)为35.5,一次可吸入颗粒物的人体吸入比例(10

-6)为81.5。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的人体吸入比例大约是相

应电厂污染物人体吸入比例的10倍。

有关近几年汽车污染现状的研究结果尚未公布,但从飞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

即可断定:情况要比前些年更加严重。

6我国对汽车尾气的管理

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认识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汽车尾气排放法规开始采

取了先易后难分阶段实施的具体方案。

1983年中国颁布了第一批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排放标准,这一批标准的制定

和实施,标志着中国汽车尾气法规从无到有,并逐步走向法制治理汽车尾气污染

的道路; 中国在1989年至1993年又相继颁布了《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

准》、《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个限值标准和《轻型汽车排气污染

物测量方法》、《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二个工况法测量方法标准,

至此,中国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态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体系;北京市《轻型汽车排

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出台和实施,拉开了中国新一轮尾气排放法规制订和实施

的序曲。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五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新标准,新标准包括: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Ⅲ和IV号排放标准、两项重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摩托

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行驶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其中,轻型汽车Ⅲ排放标准自

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IV号标准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 2009年全球面临金融危机,经济急剧下滑,由于我国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经济

发展政策,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同时我国针对汽车行业的经

营状况出台了若干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务院发布的《汽

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汽车产业高速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为今后一个

时期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这说明中国汽车市场孕育着巨大的潜力,

持续增长的势头不会减弱。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所带来的尾气排放污染问题也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

为了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我国近几年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机动车排放标准,根据

国家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计划,2010年1月1日和2010 年7月1日重型

汽车和轻型汽车的国Ⅳ阶段型式核准将开始实施,即国Ⅳ标准。相对国Ⅲ标准而

言,国Ⅳ标准要求在前者基准上轻型汽车单车污染物排放降低50%左右,重型

汽车单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降低30%左右,颗粒物排放降低80%以上。对于汽油

车、柴油车来说,为了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必须加装尾气处理装置,才能达到

有效降低排放的目的。因此,尾气后处理装置已逐步成为车辆必备装置之一,机

动车污染防治行业已经成为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的核心力量,在当今注重环保和

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2010年将实施柴油

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认识

机国IV标准,后处理装置生产企业已开展了相应的准备工作,但这些生产企业

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是否能及时满足国IV标准实施规划的要求,是值得关注

的问题。

7汽车尾气治理的对策

由于汽车运行严重的分散性和流动性, 因而也给净化处理技术带来一定的限制。除了开

发在机内净化技术外, 还要大力开发机外净化处理技术。一是控制技术, 主要是提高燃油的

燃烧率, 安装防污染处理设备和采取开发新型发动机; 二是行政管理手段, 采取报废更新,

淘汰旧车, 开发新型的汽车( 即无污染物排放的机动车) , 从控制燃料使用标准入手。

7.1汽车燃油的改用

7.1.1采用无铅汽油,以代替有铅汽油,可减少汽油尾气毒性物质的排放量。

首先应抓汽车油的改用。以无铅汽油代替四乙基铅汽油。这种汽油是用甲荃

树丁醚作渗合剂,它不仅不铅,而且汽车尾气排出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

氢化合物均会减少。目前,我国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改善城区大气环境质

量,国家规定从1999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根本上使用含铅汽油。20

00年7月1日起,市场根本上出售有铅汽油。因有铅汽油中,它加入了一种抗

爆剂――四乙基铅,它具有很高的挥发性,甚至在0摄氏度时就开始挥发,而挥

发出的铅粉末,以蒸气及烟的动工存在空气中。但铅的污染程度与交通密度(每

小时通过的车辆数)以及汽油中铅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虽然我国城市的交通密度比发达国家的密度低,但有铅汽油燃烧带来的铅的

污染程度不可忽视。因铅是一种蓄积毒物,它通过人的呼吸、饮水、食物等途径

进入人体。对人体的毒性作用是侵蚀造血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贤脏等。诸如对血

管系统、生殖系统以及癌症等毒性作用也可能发生。

7.1.2掺入添加剂, 改变燃料成分。

汽油中掺入15%以下的甲醇燃料, 或者采用含10%水份的水- 汽油燃料, 都

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者消除CO、NOx、HC 和铅尘的污染效果。

7.1.3选用恰当的润滑添加剂- 机械摩擦改进剂。

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认识

在机油中添加一定量( 比例为3%- 5%) 石墨、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烯粉末

等固体添加剂, 加入到引擎的机油箱中, 可节约发动机燃油5%左右。

7.1.4采用绿色燃料同样可减少汽车尾气有毒气体排放量。

用“植物柴油”, 按照比例掺入到普通柴油中, 可供柴油汽车之用。它可大

大减少发动机工作时排放的硫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烟尘。据美国的俄

亥俄州某研究所用豆油与甲醇、烧碱混合,然后去除其中的甘油,从而可获得“大

豆些油”。用“大豆柴油”,以3∶7的比例掺入到普通柴油中,可供柴油汽车

之用。它可大大减少发动机工作时排放的硫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烟尘。

故誉作绿色染料。

7.1.5采用多种燃料作为汽车燃料来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确保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和节能

措施:汽车中可广泛使用新的配方汽油、电力、压缩的天然气体、太阳能以及生

态燃料的蓄电池等等。然而在这种汽车上装上电脑,不断在行驶中早先调拨组合,

以使汽车发挥最佳性能。采用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以便对发动机的不同工况作

出快速反应,可取得最佳 燃料经济性和发动机动力性能,可减少尾气对大气的

污染。

7.1.6节约能源, 有利环境, 大力推广车用乙醇汽油。

根据有关专家指出,开发乙醇代替汽油,即节约能源,又可消化陈粮,使汽

车排出的有害汽体减少,是一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新课题。

如果按照1∶9的乙醇汽油配比,用20万吨乙醇,可配出约200万吨的

乙醇汽油,200万吨的乙醇只消耗粮食70万吨。因此,发展、开发使用专用

乙醇汽油可解决储存粮食的转化问题,又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代替汽油,缓解我

国原油供应的紧张状况。因乙醇是一种小麦、玉米等原料生产的变性燃料乙醇和

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汽车燃料,已经列入“十五”发展计划,它与纯汽

油比较,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量可降低1/3左右,碳氢化合物降低13.4%。

此计划推广使用,将对改善城市大气污染,保障人民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7.2汽车发动机内部的调试

7.2.1减少喷油提前角

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认识

减少喷油提前角, 可降低发动机工作的最高温度( 1500 摄氏度) , 使NOx

的生成量减少。

7.2.2 改善喷嘴质量 控制燃烧条件

改善喷油器的质量, 控制燃烧条件( 燃比、燃烧温度、燃烧时间) , 可使燃

料燃烧完全, 从而可减少CO、HC 和煤烟。

7.3发动机外部尾气净化

发动机外部尾气净化措施即汽车尾气由原有毒气体, 变成为无毒气体, 再

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可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7.3.1 采用催化剂

将CO 氧化成CO2, HC 氧化成CO2 和H2O, NOx 被还原成为N2 等。

7.3.2 水洗

通过水箱, 使汽车尾气中的碳烟粒子经过水洗和过滤及蒸气的淋浴, 可粘

住碳粒上的有毒物质, 使碳粒子胀大而给予去除。

7.4发动机内部净化处理措施

7.4.1正曲轴箱通气系统的设计

把从汽缸窜入曲轴箱的气体( 主要是未燃气体) 再循环进入进气歧管, 使

其再次燃烧, 改变了过去将其直接排入大气所造成的污染。

7.4.2排气再循环设计

发动机排气口用控制阀与进气歧管相连接,使排出的气体经过再次循环, 以

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7.4.3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设计

将化油器浮子室中的汽油蒸发汽引入进气系统, 而将油箱中的蒸发汽引入

储存系统, 可大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7.5加强行政管理,减少和消除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7.5.1淘汰旧车,采取报废迎新

7.5.2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技术标准,控制燃油标准

按国家规定,不合质量的燃油不能使用,市场上不准出售低劣的燃油。

7.5.3实行车辆分流行驶

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认识

城市人口稠密区域,交通密度高,汽车尾气的排放在某一时间又比较集中,

故会引起该地区域在某一时间内,大气污染的程度会急剧增加,造成危害人类的

健康。这时可采取汽车分流行驶。一方面可解决交通堵塞、乘车难;另外还可使

该局部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程度有所减少,更好地贯彻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执行。

7.5.4开辟地铁,施行电力牵引行驶

尤其在大城市人口稠密的地区,开辟地下通道,同时可解决乘车难问题以及

减少大气环境污染。

7.5.5今后现代化的城镇建设,还应考虑自身的循环、多功能的结构形式

合理设计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完全以步代车,汽车只用在城外,城内的风

能、太阳能、循环水等的高效利用也能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摆脱污染和不可再生

资源的浪费。

7.5.6加强和提高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自已做起。

8总结

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和尾气排放量的增大,对我国城市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

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增长,加之我国的广大的消费市场,我国机动车的

数量仍将高速增长。我国面临严峻的由于机动车尾气污染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我们必须从更深层词去寻找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的“良药秘方”。

我国汽车尾气环境污染并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想要治理好它,更不可能在

短期内完成。况且环保不是一种口号,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依靠国家的政

策,指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并通过社会和个人的努力来完成。相信只要人人从自

我做起,从今天做起,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那么蔚蓝的天

空、清澈的河流将会再次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参考文献 :

1.潘书宏、黄明健,《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现状趋势及其控制对策》,

《中国环境管理》2010.3

2.程义斌,金银龙,刘迎春.汽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卫生研究,2003

3.戴海,《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立法研究》,2009.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mu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