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科技及其应用

更新时间:2024-04-19 13: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3大学生课外研学论文

纳米科技及其应用

王晨(04011344)

(东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 211100)

摘 要: 本文主要讨论什么是纳米科技,纳米科技的发展状况以及前景,然后举出纳米科技在纳米电子学、能源与环境、医疗护理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纳米科技;应用;纳米电子学;能源;环境;医疗护理

Nano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Wang chen

( Southeast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king 211100 )

Abstract: This thesis mainly talks about what is nanotechnology, and the current and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it, then some

applications of Nanotechnology in Nano-electronics, Energy and Environment, and Healthcare will be provided. Key word:

Nanotechnology; Applications; Nano-electronics; Energy; Environment; Healthcare

一、纳米科技(Nanotechnology)简介 1.概念

纳米科技的定义:纳米科技是研究由尺寸0.1~100nm之间的物质组成的体系的运动规

律和相互作用以及实际作用中的技术问题的科学技术。

纳米科技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它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它是现代科学(混沌物理、量子力学、介观物理、分子生物学)和现代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核分析技术)结合的产物,纳米科技又将引发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例如纳米电子学(Nano-electronics)、纳米材科学、纳米机械学等。纳米科技是一门应用科学,其目的在于研究于纳米尺寸时,物质和设备的设计方法、组成、特性以及应用。

纳米科技是学习纳米尺度下的现象以及物质的掌控,尤其是现存科技在纳米尺度下的延伸。纳米科技的世界为原子、分子、高分子、量子点和高分子集合,并且被表面效应所掌控,如范德瓦耳斯力、氢键、电荷、离子键、共价键、疏水性、亲水性和量子穿隧效应等,而惯性和湍流等宏观效应则小得可以被忽略掉。

对微观世界的持续探究已使得新的工具诞生,如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等。结合如电子束微影之类的精确程序,这些设备得使人类可以精密地运作并生成纳米结构。纳米材质,不论是由上至下制成(将块材缩至纳米尺度),主要方法是从块材开始通过切割、蚀刻、研磨等办法得到尽可能小的形状(比如超精度加工,难度在于得到的微小结构必须精确)。或由下至上制成(由一颗颗原子或分子来组成较大的结构),主要办法有

化学合成,自组装(self assembly)和定点组装(positional assembly)(难度在于宏观上要达到高效稳定的质量),都不只是进一步的微小化而已。

纳米科技的神奇来自于其在纳米尺度下所拥有的量子和表面现象,并因此可能可以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和制造许多有趣并实用的材质。

2.历史渊源

纳米科技是尖端科技,却早就存在身旁。举例来说,就是莲花表面的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莲花表面的细致结构和粗糙度大小都在纳米尺度的范围内,所以不易吸附污泥灰尘。莲花的出污泥而不染是自然天成,这比人类的任何清洁技术还高明。这种莲花表面纳米化结构,自我清洁的物理现象,就被称作莲花效应(lotus effect)。其实大自然中有很多纳米科技的神奇的应用,从这种意义上讲,纳米科技历史悠久。

其实,人类对于纳米技术的认识,灵感来自于已故物理学家Richard Feynman1959年所作的一次题为“There i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的演讲。这位当时在加州理工大学任教的教授向同事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从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从磨尖箭头到光刻芯片的所有技术,都与一次性地削去或者融合数以亿计的原子以便把物质做成有用的形态有关。Feynman质问道,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从单个的分子甚至原子开始进行组装,以达到我们的要求?他说:“至少依我看来,物理学的规律不排除一个原子一个原子地制造物品的可能性。”

此外,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发明为人类从有想法到具体实践开辟了道路。

3.发展现状及前景 (1)现状

纳米技术发展才短短几十年,却取得了许

多惊人的成果。纳米科技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已引起各发达国家的极大重视,美国最早

2013大学生课外研学论文

成立了纳米科技研究中心,开展了预研究。许多大学的研究室、公司研究,STM等纳米技术产品已初步实现产业化,并已将纳米加工列为国家关键技术。日本制定了庞大的国家计划开展纳米技术的研究,创办了“原子工厂”,将利用原子、分子直接构造产品这个战略付诸行动。

我国也对纳米科技予以足够的重视。政府制定了纳米科技发展战略对策,对发展我国纳米科技进行了部署,其中将纳米材料的制造科学和性能研究列入“八五”重点项目。我国纳米科技已取得重大进展。如中科院化学所研制出了STM,并用其进行了石墨表面刻蚀;中科院北京物理实验研究室研究了一种新的表面原子操纵方法,成功地在单晶硅表面上提走硅原子,形成宽度为2nm的线条等等。这些技术的突破是我国纳米科学的重大进展,在高密度信息储存、纳米电子器件、量子阱器件、新型材料的组成和物种再选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发展前景

纳米科技是21世纪科技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纳米技术会将人类带入一个奇迹层出不穷的时代,一个技术大爆炸的时代。科学家们预计,纳米技术在新世纪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已经涵盖了材料、测量、机械、电子、光学、化学、生物等众多领域,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的关系已密不可分。纳米技术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导,将推进和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

既然人类对纳米技术如此的重视并寄予厚望,那么在展望未来前景的同时,下文将讨论目前已发展起来的纳米科技在纳米电子学、能源、环境、医疗护理等领域的最新应用。

二、纳米科技的应用 1.纳米电子学领域

纳米科技中具有主导或牵头作用的便是纳米电子学,它是微电子学发展的下一代。纳

米电子学来自电子工业,它立足于最新的物理理论和最先进的工艺手段,按照全新的理念来构造电子系统,并开发物质潜在的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现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的革命性突破,纳米电子学或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的核心和支柱。

①新型电子元器件

近年来,纳米电子研究步伐加快,新型电子元器件不断涌现。

2009年10月,美国耶鲁大学与韩国光州科学技术研究院合作利用单个苯分子制成世界上首个分子晶体管。2010年11月,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将10nm半导体砷化铟层集成在硅衬底上,制造出一块纳米晶体管。2011年12月,美国德克萨斯A&M 大学研制出首个能在高温下工作的自旋场效应晶体管(FET)。2012年9月,美国匹兹堡大学制造出了核心组件直径只有1.5nm的超小型单电子晶体管“Sketch ET”,将成为制造下一代低功耗、高密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理想器件。

未来10~20年电子元器件技术将迅猛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将不断走向实用。单电子器件、共振隧穿电子器件、纳米场效应晶体管、纳米尺度MOS器件、分子电子器件、自旋量子器件、单原子开关等新型信息器件的研究将不断取得突破,促使纳米电子技术向着延续、扩展摩尔定律和超越CMOS的方向发展,大规模纳米集成电路将初步实现,对数据存储和计算机发展等产生重大影响

②石墨烯

石墨烯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碳基CMOS将逐渐取代硅基CMOS。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紧密堆积成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碳质新材料,是构建其他维度碳质材料(如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的基本单元。它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薄和最硬的材料。 2011年8月,IBM研制成功新的石墨烯晶体管,其截止频率为155GHz,比2010年2月推出2013大学生课外研学论文

的100GHZ石墨烯晶体管的速度提高了55%,而且体积更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制出石墨烯调制器,其调制速度目前为1GHz未来理论调制速度将达500GHz,可实现超快数据通讯。

专家预计,2020年左右将研制成功性能优异的石墨烯材料和晶体管,并解决其互连和集成等技术问题;2030年左右可研制成功石墨烯系统芯片,并形成规模化生产。这将使碳基CMOS取代长期占据集成电路主导地位的硅基CMOS,引发集成电路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③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于1991年由日本科学家首次发现。由于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拓扑结构、极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导电性能等众多优异而独特的光学、电子特性和机械性能,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国际上众多科学家关注和研究的前沿课题。

2012年6月,瑞典哥德堡大学开发了一种可控制纳米管形成过程的方法,内含碳纳米管的晶体管尺寸可以变得更小且运行速度更快。制造出电子流动性比现有半导体材料高25%、比硅晶体管高70%的碳纳米管晶体管,碳纳米管向新一代电子产品迈出了重要一步。

碳纳米管研究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构建基于碳纳米管的纳米电子器件和连线,实现速度远快于而功耗远小于目前集成电路的碳纳米管集成电路。

④忆阻器

忆阻器(记忆电阻)由美国惠普实验室于 2008年4月研制成功,是继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元件之后的第四种电子元件。忆阻器是一种基于模拟信号的非线性动态纳米元件,可以构成交叉开关,且其材料可以与CMOS工艺兼容。忆阻器体积小、功率低、不受辐射影响,特别是用忆阻器实现的器件可兼有运算和存储功能,被认为是替代硅芯片、延续

摩尔定律的有力竞争者。

2010年8月,美国莱斯大学和惠普公司 开发出尺寸为5nm 的忆阻器,使计算机存储器可以继续朝着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在续写摩尔定律的同时也有望给电子领域带来重大革新。2013年3月,比勒菲尔德大学研制的忆阻器被内置于比人头发薄600倍的芯片中。安迪?托马斯利用这种忆阻器作为人工大脑的关键部件。

2.能源与环境领域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热电、催化剂、制氢储氢等能源领域已取得突出进展。同时,在环境领域,纳米技术有望减少光催化反应的污染、汽车尾气 排放和大气污染以及探测并净化环境中危险化学颗粒。利用超分子化学、纳米组装等技术将多种分子、原子化学材料“砖块”搭成功能性结构材料器件,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能源领域

①纳米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太阳能电池具有方便、无污染和不需燃料等优点,考虑到环境保护、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应用等因素,太阳能电池将成为未来社会能源结构中的主要成员。

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结构相比,纳米晶太阳电池具有相似的结构。它的纳米晶半导体网络结构相当于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起着支撑敏化剂染料分子、增加吸收太阳光的面积和传递电子的作用;敏化功能材料相当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起着吸收太阳光光子的作用。和光合作用一样,基于半导体纳米材料电极的太阳电池构成了由太阳光驱动的分子电子泵。

②氢能源与新兴纳米储氢材料

在寻求新型能源的道路上,人们青睐于氢能源,但是氢的储存成为了一道难题。而纳米科技又为解决这道难题提供了途径。

2013大学生课外研学论文

目前,有两种最新的纳米储氢材料:纳米碳管和笼形硅氧烷储氢。纳米碳管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和优异的吸氢性能,是一种很好的镁基储氢材料添加剂。笼形硅氧烷分子是一种包含有机-无机杂化结构的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较低的表面能良好相容性,高度反应性等优良性能。

③纳米催化剂

纳米催化剂是指采用颗粒尺寸为纳米量级的纳米微料为主体的材料。由于其具有比表面积和高表面活性,因此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大大高于一般催化剂。

纳米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也有许多应用。采用纳米轻烧结体作为化学电池、燃料电池和光化学电池的电极,可以增加反应表面积,提高电池效率,减轻重量,有利于电池的小型化;纳米晶极极高的比表面积,使氢原子容易渗透到储氢材料内部,避免了氢原子透过氢化物层进行长距离扩散;纳米催化剂本身具有的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纳米粒子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对氢氧两电极均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环境领域

①纳米材料吸附能力用于水的净化

纳米材料的基本构成决定了它超强的吸附能力。污水中通常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悬浮物、泥沙、铁锈、异味污染物和细菌病毒等。污水治理就是将这些物质从水中去除。 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彻底解决这一难题。污水中的贵金属是对人体极其有害的物质。它从污水中流失,也是资源的浪费。新的一种纳米技术可以将污水中的贵金属如金,钌、钯、铂 等完全提炼出来,变害为宝。目前,一种新型的纳米级净水剂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它的吸附能力和絮凝能力是普通净水剂三氧化铝的10~20倍。因此它能将污水中悬浮物完全吸附并沉淀下来,先使水中不含悬浮物,然后采用纳米磁性物质,纤维和活性炭的净化装置,能有效地除去水中的铁锈、泥沙以及异味等污染物。

②纳米材料催化能力的利用

纳米级的TiO2由于表面具有大量的悬键,这些悬键可在能隙中形成缺陷能级,使纳米TiO2表面具有很高的活性。这对纳米TiO2的光学性质有很大影响。当波长小于387.5nm的光子照射TiO2的表面后,处于价带的电子就会被激发到导带上去。从而分别在价带和导带上产生高活性的光生空穴 (h+)和光生电子(e-)。在不同条件下,h+和e-发生分离,迁移到粒子表面的不同位置,经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含氧小分子活性物种(O2—、OH—、H2O2等)。纳米TiO2所具有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在降解水体和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时表现出明显效果,有机物和细菌可被其分解氧化为CO2和 H2O2。

经研究发现,纳米TiO2对于水中的卤代脂肪烃、染料,硝基芳烃、取代苯胺、多环芳烃、杂环芳烃化合物,烃类,酚类、去面活性剂,农药等都 能有效的进行光催化反应,达到除毒、脱色、矿化,最终分解为CO2和 H2O2,从而消除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复合稀土化物的纳米级粉体有极强的氧化还原性能,这是其它任何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所不能比拟的。它的应用可以彻底解决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x)的污染问题。以活性碳作为载体,纳米Zr0.5 及CeO.502粉体为催化活性体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由于其表面存在Zr4+、Zr3+及Ce4+、 Cr3+,电子可以在其三价和四价离子之间传递,因此具有极强的电子得失能力和氧化还原性,再加上纳米材料比表面大,空间悬健多,吸附能力强, 因此它在氧化一氧化碳的同时还原氮氧化物,使它们转化为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气体一二氧化碳和氮气。而更新一代的纳米催化剂,将在汽车发动机汽缸里发挥催化作用,使汽油在燃烧时就不产生CO和NOx,无需进行尾气净化处理。

③噪声控制

经检测,飞机、车辆、船舶等发动机工

2013大学生课外研学论文

作的噪声可达到上百分贝,容易对人造成危害。但当机器设备等被纳米技术微型化以后,其互相撞击、磨擦产生的交变机械作用力将大为减少,噪声污染便可得到有效控制。运用纳米技术开发的润滑剂,既能在物体表面形成永久性的固态膜,产生极好的润滑作用,得以大大降低机器设备运转时的噪声,又能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④防止电磁辐射

近年来,有关工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问题己众所周知,可现在,我们再也不用为防电磁辐射而担忧。 若在强烈辐射区工作仅需要电磁屏蔽时,可以在墙中加入纳米材料层,或者涂上纳米涂料,能大大提高遮挡电磁波辐射性能。我们知道,紫外线对人体的害处极大,但有的纳米微粒可以吸收紫外线对人体有害的部分。从而使纳米粒子在防紫外线方面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⑤监测环境污染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发现碳纳米管可以用于探测有毒的二氧化氮和氨气,有毒的氮氧化物(NOx)和氨气(NH3) 可导致酸雨和温室效应,因此其在大气中的含量必须适时监测。现有监测技术成本高,不便移动作业,所需温度高。与现有检测仪器不同的是,利用纳米技术研制的探测器是由两端连接着金属导线的纳米碳管组成。该探测器可以在室温下用于监测氮氧化物 (NOx)和氨气(NH3)浓度,造价低廉,并且体积微小,只有3um长,仿佛是用微芯片进行化学分析的“芯片实验室”。对于该研究,弗吉尼亚海洋研究所的化学家艾丽丝·安德森和美国环保局的化学工程师威摩姆里纳克都认为该技术对二氧化氮、氨气等进行监测很有价值。例如,测量燃煤工厂中这两种气体的浓度可以监测删除污系统的有效性。

3.医疗护理领域

当前纳米生物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纳米生物材料、纳米生物器件及纳米生物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①纳米医疗器械

基于纳米材料的奇异特点,纳米医疗器械的研究开发同样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纳米医疗器械,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热点:纳米探针、纳米机器人、人造红血球。此外,纳米药物存储器、纳米生物导弹、纳米细胞修复器、纳米细胞监视器、纳米细胞清扫器等新型纳米器械的研制也争奇斗艳。据美国商务部的研究报告,未来的医疗将十分依赖人体内纳米机械元件的实现,但是目前除了纳米药物载体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积极的进展之外,其他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能否有突破性进展还得依赖于分子结构、微电子材料、纳米装置控制理论及高速计算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

②临床诊疗

纳米技术在临床诊疗上的应用主要有:抗感染领域,手术领域,移植材料镀膜防排异,肿瘤方面,妇产科领域。

抗感染领域:主要是研制抗感染纳米药物。我国纳米材料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已达到用纳米技术研制出新一代抗菌药物。如某种粉末状的纳米颗粒,为直径只有25nm的棕色纳米抗菌颗粒, 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微生物均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手术领域:传统的肿瘤手术常常在切除癌变组织的同时将部分正常组织切除。科学家刚刚研制出的智能肿瘤手术刀,能使病人免遭这种“滥杀无辜”之苦。这种手术刀能在肿瘤切除手术中对细胞进行实时分析, 其分析结果可以充当手术医生的“向导”, 从而使被“错杀”的健康细胞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移植材料镀膜防排异:在人工器官外面涂上纳米粒子可预防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美国科学家已初步研究出一种新技术,可通过对

2013大学生课外研学论文

医疗移植用材料进行特殊镀膜处理, 来防止人体对这些外来移植物的排异反应。 肿瘤方面:纳米级粒子使药物在人体内的传输更为方便, 用纳米粒子包裹的智能药物进入人体后, 可主动搜索并攻击癌细胞或修补损伤组织。 妇产科领域:由于纳米比生物体内的细胞)小得多, 所以纳米微粒在临床诊断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判断胎儿是否具有遗传缺陷,过去常采用价格昂贵并对人身有害的羊水诊断技术。而纳米技术就可以简便安全地达到目的。妇女怀孕8 个星期左右,在血液中开始出现非常少量的胎儿细胞, 用纳米微粒很容易将这些胎儿细胞分离出来进行诊断。目前,美国已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临床。

三、总结

由于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纳米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各个领域的前沿应用也是日新月异。本文介绍的纳米科技的概念及其应用,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领域的一部分的应用,许多更前沿的技术和应用还没有涉及到。

在这个知识和技术大爆炸的年代中,我们唯有更加努力创新,更加期待新的纳米科技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前沿的应用,以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言荣,谢孟贤 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2] 唐辉宇,陈丽娟 纳米技术与环保建材[J] 四川建材 2005

[3]http://wenku.http://www.wodefanwen.com//view/94e258214b35eefdc8d3333d.html 纳米材料在能源方面的应用

[4] 蔡建岩 纳米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J] 长春大学学报 2005年04期

[5] 周艳琼, 白木 纳米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J]医疗保健器具 2002年Z1期

[6] 夏玉静, 秦洪春, 管自生, 李伟英, 贺涛 氧化锌纳米材料及其在能源与环境中的应用[J] 物理 2011年09期

当前纳米生物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纳米生物材料、纳米生物器件及纳米生物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①纳米医疗器械

基于纳米材料的奇异特点,纳米医疗器械的研究开发同样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纳米医疗器械,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热点:纳米探针、纳米机器人、人造红血球。此外,纳米药物存储器、纳米生物导弹、纳米细胞修复器、纳米细胞监视器、纳米细胞清扫器等新型纳米器械的研制也争奇斗艳。据美国商务部的研究报告,未来的医疗将十分依赖人体内纳米机械元件的实现,但是目前除了纳米药物载体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积极的进展之外,其他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能否有突破性进展还得依赖于分子结构、微电子材料、纳米装置控制理论及高速计算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

②临床诊疗

纳米技术在临床诊疗上的应用主要有:抗感染领域,手术领域,移植材料镀膜防排异,肿瘤方面,妇产科领域。

抗感染领域:主要是研制抗感染纳米药物。我国纳米材料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已达到用纳米技术研制出新一代抗菌药物。如某种粉末状的纳米颗粒,为直径只有25nm的棕色纳米抗菌颗粒, 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微生物均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手术领域:传统的肿瘤手术常常在切除癌变组织的同时将部分正常组织切除。科学家刚刚研制出的智能肿瘤手术刀,能使病人免遭这种“滥杀无辜”之苦。这种手术刀能在肿瘤切除手术中对细胞进行实时分析, 其分析结果可以充当手术医生的“向导”, 从而使被“错杀”的健康细胞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移植材料镀膜防排异:在人工器官外面涂上纳米粒子可预防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美国科学家已初步研究出一种新技术,可通过对

2013大学生课外研学论文

医疗移植用材料进行特殊镀膜处理, 来防止人体对这些外来移植物的排异反应。 肿瘤方面:纳米级粒子使药物在人体内的传输更为方便, 用纳米粒子包裹的智能药物进入人体后, 可主动搜索并攻击癌细胞或修补损伤组织。 妇产科领域:由于纳米比生物体内的细胞)小得多, 所以纳米微粒在临床诊断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判断胎儿是否具有遗传缺陷,过去常采用价格昂贵并对人身有害的羊水诊断技术。而纳米技术就可以简便安全地达到目的。妇女怀孕8 个星期左右,在血液中开始出现非常少量的胎儿细胞, 用纳米微粒很容易将这些胎儿细胞分离出来进行诊断。目前,美国已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临床。

三、总结

由于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纳米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各个领域的前沿应用也是日新月异。本文介绍的纳米科技的概念及其应用,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领域的一部分的应用,许多更前沿的技术和应用还没有涉及到。

在这个知识和技术大爆炸的年代中,我们唯有更加努力创新,更加期待新的纳米科技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前沿的应用,以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言荣,谢孟贤 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2] 唐辉宇,陈丽娟 纳米技术与环保建材[J] 四川建材 2005

[3]http://wenku.http://www.wodefanwen.com//view/94e258214b35eefdc8d3333d.html 纳米材料在能源方面的应用

[4] 蔡建岩 纳米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J] 长春大学学报 2005年04期

[5] 周艳琼, 白木 纳米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J]医疗保健器具 2002年Z1期

[6] 夏玉静, 秦洪春, 管自生, 李伟英, 贺涛 氧化锌纳米材料及其在能源与环境中的应用[J] 物理 2011年09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s2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