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1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案 精品

更新时间:2023-03-14 06: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总第 课时)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设计人:

【学习目标】

1、了解南方经济的发展,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2、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学习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学习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快乐预习:

(一)明确任务、自主预习:

通读全文,勾画重点,完成以下预习任务——— ⑴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__________较少; 发展⑵许多________南迁,带去了先进的______,增加了那里的________; 原因 ⑶__________的变化 从越南引进__________在江南地区推广。 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 。 农业 水稻 太湖流域的______、______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行着” 、 ”的谚语。 棉花 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________。 茶树 茶树的栽培也有 。 纺织 丝织业:______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________的丝绸产量高 棉织业:从______兴起,______时发展到 地区。 手工制瓷 浙江______烧制的________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________,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业 造船 宋朝居世界______,______、______等地造船业发达。 城市 大都市:最大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杭 州:改为都城________后更加繁华,人口多达______,商品琳琅满目。 商港:________、________闻名世界。 海外范围:近至:________、________,远达___ _____、____ ____。 商贸易 政策:政府________海外贸易。 业 管理:设_____ ___加以管理。 ________期,________地区出现________,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 货币 __ _____时,纸币发展成与______并行的货币。 作用:纸币的产生,有利于________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从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完成。 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

(二)预习质疑:

二、合作探究:

(一)预习交流:组内互查学案完成情况,讨论共性问题,并解决预习疑难。 (二)阳光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预习成果,互通有无,相互借鉴。 (三)导学点拨:

1、阅读教材第一目“南方农业的发展”,归纳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2、阅读教材58页最后一段及59页内容,回答: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出现于何时何地?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3、阅读材料: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请回答:(1)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什么?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商船在宋代最远到达哪里?

三、拓展提高:

归纳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四、感恩达标: (一)系统总结

(二)限时作业:(满分10分) 得分:______

1、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宋时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B、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C、棉纺织业于南宋后期迅速发展

D、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苏湖熟,天下足”这种现象最早应出现于我国(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3、北宋时期纸币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铸造钱币的金属紧缺 B、商业活动频繁 C、江南经济的发展 D、造纸技术成熟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材料二:“朝廷故都时,实仰东南赋。”——南宋诗人陆游 请回答:

⑴材料中的“苏湖”“故都”分别指今天的哪儿?(2分)

⑵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史实?这种局面形成于何时?(2分)

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3分)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hv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