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博客与师生共读写的研究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4-04-15 03: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班级博客与师生共读写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大王庄中学 苏忠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校申报的《班级博客与师生共读写的研究》课题,在4月17日召开的莱城区十二五课题立项会上,成功立项为莱城区十二五规划课题。我谨代表《班级博客与师生共读写的研究》课题组做开题报告,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教师多提宝贵意见。

一、 实验研究的背景:

“师生共写随笔”作为新教育实验的一项重要内容,倡导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班级博客这一特殊的教育载体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长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拓展师生之间的沟通空间,让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变得更为及时、有效。以师生共写和班级博客建设两者整合为切入点,以平台创建为抓手,让写博成习,共写成习,赏评成习,人人养成恒久的读写习惯,班班拥有展示的合作空间。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说话发言的机会,让教师有机会聆听每一名学生的独特见解。既注重个体写作习惯的养成,更突出相同群体间的互动交流与评价,或赏读、或品评、或推荐、或加精、或转帖,从中汲取精华与力量,推动群体性成长。

班级博客与师生共读写的研究,将使新教育实验走向深入,真正引导师生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1、几个主要概念的界定:

“博客”一词是从英文单词Blog音译(不是翻译)而来。Blog是Weblog的简称,它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班级博客,是教育博客 (Edublog)的一种,是一个集学生思想交流、资源共享和互助互进的平台,它由传统的校友录或同学录演变而来,是一种博客式

的个人网站,是教师与学生利用互联网新兴的 “零壁垒”的博客(blog)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学生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记录教师与学生个人成长轨迹。

2、理论依据:

新教育实验提倡六大行动,其中包括“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建设数码社区”,而《班级博客与师生共读写的研究》能很好的将这六大行动整合起来,使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教授言:“读书是我关于教育的最重要注释。我认为,一个人进学校不一定就是接受教育,只有他真正读书了,那才是意味着他在接受教育。”“如果我们能随时把我们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相信这是你最大的财富。通过写日记让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如果没有教师自身的榜样激励,很难让孩子真正热爱读写、热爱写作。”??朱教授看到了读写在师生生活、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反复呼吁重视师生的读和写,以此改善师生生活,提升他们的素养,办高品位的“学”校。正因为如此,他主持的新教育实验,把师生阅读经典、共写教育随笔或日记作为核心项目加于倡导。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中有着太多的原料和养份,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及时写下来加以发掘利用,就会促进自我成长。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具备了基本素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完成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事情,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就会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体验幸福。

教育叙事研究理论和成功经验:教育叙事研究——基于事例和实践的研究是中小学教师最适合的研究方法(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李镇西、魏书生等名师的日记写作经验及成果。

三、课题研究对象和范围:

大王庄中学在校师生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1、提高教学效益,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让大家善于思考,乐于研究,恒于实践。

2、让师生、家长都能参与到共读共写的实践中来,都来关注我们的教育教学。

3、培养学生的读写习惯。

4、拓展新教育实验的途径和领域,引导师生向着“幸福完整的教育生命”出发,真正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研究意义

1、新教育实验自2012年从试点阶段走向全面推进阶段,其主攻策略就是项目带动。区教育局要求着力推进“晨诵、读写绘、整本书共读、理想课堂、家校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特色儿童课程、缔造完美教室、每月一事、数码社区建设、卓越口才培养、书香校园建设”等12个重点项目。如何把这些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项目整合起来,搭建交流、展示、互动的平台,教育博客就是很好的载体。博客方便快捷,体裁篇幅不限,有个人博客,有群博客,能让师生、家长写博、读博、评博。特别班级博客的建立,师生、家长挂出博文的同时,既能分享阅读,又能相互品评,成为师生共读写、亲子共读写、博友共交流的有效见证和交互平台。

2、教育博客写作与书香校园建设紧密相连,能有效引领师生把所读的书、所得的感,甚至是共读的历程记录下来,并通过博客这种特有的方式传播出去。对师生来讲,教育博客既是一种分享,也是一种推介与展示,有助于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建设,更有利于读写习惯的形成。

3、通过“教育博客与师生共写整合的研究”,把“四好三有”(即扫好地、写好字、读好书、作好文,有特长、有学业、有礼仪)转化成博客日志撰写习

惯的养成上,以教育教学研究、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师生交流、家校互动等为主题,引导师生及家长共建网络交流及学习习惯,营造积极向上的读写方式。

五、研究目标

1、通过“班级博客与师生共写”课题的研究实施,提高教学效益,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让大家善于思考,乐于研究,恒于实践。

2、通过“莱芜博客”网络平台的构建与引领,让师生、家长都能参与到共读共写的实践中来,都来关注我们的教育教学。

3、通过“班级博客与师生共写”课题的研究实施,以培养学生的读写习惯为切入点,逐步形成研究合力、家校合力与教育合力。

4、通过“班级博客与师生共写”课题的研究实施,拓展新教育实验的途径和领域,引导师生向着“幸福完整的教育生命”出发,真正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六、研究方法:

1、基本研究方法:“实践——反思”式行动研究法

研究过程中,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文献法:查阅文本资料及有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构建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3、经验总结法:广大教师在积极参与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经验总结、一般经验总结和科学经验总结,课题组进行经验筛选,提高经验研究水平。

4、个案研究法:研究过程中,结合班级博客创建和师生共写研究的情况开展案例研究,以探索这一模式的操作性和适应性,确定研究的目的与研究视角。

七、研究步骤及分工

(一)准备阶段(2013.3-2013.4)

1、学习与“级博客与师生共读写”课题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资料,并

对其进行分析。(苏忠明)

2、了解教师和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情况。(张建峰)

3、确立实施的总体方案,分析阶段实施步骤。(吴建新、刘志平、段萌萌) (二)实施阶段(2013.4-2014.4)

1、进行“班级博客与师生共读写”理论研究。加强博客平台建设、管理与应用知识的学习,分批次对师生及家长进行培训、辅导,提高运用水平,增进对博客进行总结交流的认识,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使博客建设与共读共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苏忠明)

2、进行“班级博客与师生共读写”操作研究。深入学习《新教育虚拟平台使用帮助》,督促师生、家长正确编发博文,上传图片,进行个人博文资料的归类与整理,既养成勤于耕读的习惯,又学会相关的网络使用知识和科学有益的上网习惯。(张建峰)

3、探索在“莱芜博客”平台下构建班级博客的要素及功能开发。运用班级博客提高师生写作兴趣,促进师生共读共写。(吴建新、刘志平、段萌萌)

4、以班级博客为引领,共建班级建设共同体,增进班级管理经验交流,共话班级建设,共享完整而幸福的教育人生。敦促广大师生及家长及时写博、读博、评博,在读、写、评中形成积极向上的表达、鉴赏、评价等习惯与能力,重习惯养成,重评价赏识,内化文明礼仪及品德教育,实现读写一体,德智双馨。(张建峰、刘志平)

5、探索运用博客技术支持新教育实验的推进策略和实践经验。(苏忠明) 6、搜集整理关注班级博客与师生共读共写实施过程中的个案。(刘志平、张建峰、段萌萌)

(三) 总结阶段(2014.4-2014.6) 1、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报告(苏忠明)

2、定期举办班级博客座谈会,对师生共写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及时撰写研究心得、总结报告,做好《书香文苑》荐稿、投稿工作,依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适合师生共写的有效机制,促

进师生共成长。(吴建新)

3、整理班级博客实施过程中的个案,参加区教育局年度优秀博客评选。(吴建新、张建峰、刘志平、段萌萌)

八、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其实施过程

(一)探索在“莱芜博客”平台下构建班级博客的要素及功能开发 1、以校本培训的形式,让每位教师熟悉“莱芜博客”平台下注册个人博客和班级博客的方法。

培训分三期进行:第一期,力求每位教师会注册博客,并自助添加到大王庄博客群,学会发表日志的基本方法;第二期,通过校本培训,掌握发表日志、发布相片技巧,美化版面,选择模版。第三期,掌握共同撰写、加入圈子的操作方法,添加视频媒体、图片、音乐等美化日志的方法技巧,提高博客的关注度。

2、以班主任牵头,语文教师指导,构建班级博客。

每班建立班级博客,培训1-3名学生骨干作为博客管理员及时更新博客,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培训。

(二)运用班级博客提高师生写作兴趣,促进师生共读共写; 1、以《香山风》网络文学社团发展为龙头,带动班级博客的发展。 2、以“莱芜博客”为平台,学校网站为拓展,构建师生共读写的博客群。 3、以《香山风》文学社刊的结集出版为主要成果总结,激励师生共读共写。

4、将班级博客建设与师生共读写的成果与师生考评挂钩,学校定期统计我校师生在莱芜博客发表的精华帖子,莱芜博客网每期主题征文的获奖作品,量化积分后计入班级考评和教师学期考核。

(三)以班级博客为引领,共建班级建设共同体,增进班级管理经验交流,共话班级建设,共享完整而幸福的教育人生;

学校制定班级博客建设实施方案,并稳步推进,定期进行优秀班级博客评选。

举办班级博客建设与师生共读写研究的经验交流会,增进班级管理经验交流,共话班级建设,共享完整而幸福的教育人生。

(四)探索运用博客技术支持新教育实验的推进策略和实践经验 积极加入莱城区“班级博客与师生共读写”交流群,探索运用博客技术支持新教育实验的推进策略和实践经验,将课题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五)搜集整理关注班级博客与师生共读共写实施过程中的个案。 课题实验教师要通过建立个人档案,积累过程性资料,定期分析个人能力发展状况。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报告(2013年6月,2013年12月,2014年3月) 课题结题报告(2014年6月)

《香山风》师生共读共写文集(2013年6月,2013年12月,2014年6月)

优秀班级博客群(2014年3月)

“班级博客与师生共读”写案例集(2013年6月,2013年2月) 教师撰写的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2014年6月)

十、课题组成员及分工(不含主持人) 姓名 张建峰 吴建新 刘志平 段萌萌 专业技 术职务 中学二级 中学一级 中学二级 中学三级 工作单位 大王庄中学 大王庄中学 大王庄中学 大王庄中学 研究 专长 历史教学 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负责计划性资料的起草整理,课题方案,报告的撰写以及研究实施的开展 负责基础性资料的搜集整理:新教育及相关课题理论支撑,研究者和被研究者资料 调查分析报告等 负责课题宣传,相关培训,搜集整理资料 负责收集整理过程型原材料:论文收集管理及研究文档与过程性资料管理。

十一、实验经费与保障:

(一)经费的来源:大王庄中学财务室拨付 (二)经费的预测:

1、器材费(实验教师所用照相机),纸张 3000 元 2、学习理论资料费 1000元 3、外出学习费用 5000元 3、其他 2000 元 (三)课题保障:

1、研究人员结构和研究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人员是一群具有大本学历的、有很强的现代技术应用能力的中青年教师。课题负责人苏忠明老师精通信息技术,先后任教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等多学科教学,担任过教育团委书记、政教处主任、教导主任等职务,曾主持过莱芜市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新课程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之子课题《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探索研究》并于2010年1月结题。承担过莱城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验与研究》于2011年6月结题。辅导的综合实践活动多次在区、市、省评选获奖。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现担任学校业务副校长。另外几位老师有的是区教学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有的是优秀青年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有最热心的付出与关怀。

2、学校科研条件和时间保证

大王庄中学是山东省标准化学校建设达标单位,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齐全,无线网络覆盖全校,实现了班班通,教师人手一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必需的硬件保障。

此项课题学校领导十分重视,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抓得很实。课题组的教

师已成为一个研究共同体,在研究的时间上予以保证,做到常规教研和随机教研相结合,研究共同体的教师除了每周开展一次研讨,汇报自己年级和自己班级的学生的博客运行情况,还不定期地开展随机的研究讨论。另外,这些教师已经有了每天浏览学生的博客的习惯,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

学校“草根作文”课题研究已进行了三年,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均有了大幅度提高,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智力支持。

3、学生条件分析

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比较优越,很多学生家庭拥有电脑和上网设备,这些学生的家长大部分知识层次较高,有着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素养,这又为家校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4、参考文献

?《新教育》 朱永新

?《走进最理想的教育》 朱永新

?《博客(blog)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方兴东、刘双桂 ?《走在新教育的路上》 刘静 参考文献:

《英语新课程标准》/人民出版社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出版社 黄和斌 《外语教学与理论》/译林出版社

胡晶斌 《“读”出有趣的英语课》/《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附:课题研究人员博客网址

大王庄中学

苏忠明: http://blog.lwinfo.com/user6/24840/index.html

张建峰: http://zjf738278.blog.lwinfo.com/index.html

吴建新: http://blog.lwinfo.com/user4/9963/index.html

刘志平: http://blog.lwinfo.com/user6/26555/index.html

段萌萌:http://htwdwyqn.blog.lwinfo.com/index.html 杨庄中学

燕 婧:http://hemei75.blog.lwinfo.com

李俊玲:http://0425ab.blog.lwinfo.com/index.htm

周秀梅:http://blog.lwinfo.com/user4/13799/index.html 陈爱美:http://yzzxzmb.blog.lwinfo.com/232123.html 周力明:http://08071019a.blog.lwinfo.com/232180.htm l

《班级博客与师生共读写的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苏忠明

单位:莱芜市莱城区大王庄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eq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