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中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9-20 17:35:01 阅读量: 医药卫生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年下半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中学)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4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____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2、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____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杨贤江

3、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____ A.课的目标 B.课的类型 C.课的任务 D.课的结构

4、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称为____ A.教学方法 B.教学模式 C.教学策略 D.教学方式

5、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____

A.合作学习 B.发现教学 C.情境教学 D.指导教学 6、”望梅止渴”现象最适宜的解释是____

A.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 B.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 C.士兵的士气高 D.梅子对人体味觉器官的刺激作用

7、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____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8、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是____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化理论 D.关系理论 9、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即____

A.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B.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和劳动教育 C.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政治教育 D.道德教育、爱国教育和理想教育 10、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____

A.道德理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 D.道德意识

11、要解决《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应当贯彻____原则。

A.教学相长 B.综合课程 C.长善救失 D.藏息相辅 12、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是属于____

A.辨别学习B.概念学习C.规则或原理学习D.言语联结学习 13、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阶段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____

A.初中一年级B.初中二年级C.初中三年级D.高中一年级

14、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订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____

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实施策略 D.价值性 15、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____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16、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是____

A.壬寅学制 B.戊戌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戍学制 17、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大多是一些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获得答案的问题,这类问题属于 ____

A.无结构问题 B.有结构问题 C.界定含糊问题 D.情景不清问题 18、教育可以实现人的培养、社会遗传、科学筛选,这些是教育的____ A.社会功能 B.人口功能 C.本体功能 D.经济功能

19、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____ A.“兼爱”和“非攻” B.“弃仁绝义” C.“道法自然” D.“化性起伪” 20、心理学家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把学习进行分类。以下属于这一分类的是____ A.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 B.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情感学习 C.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 D.认知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根据加涅的学习层级分类理论,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的学习属于____ A.信号学习 B.刺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辨别学习 2、当代中国所提倡的教育导向思想是____

A.英才教育 B.应试教育 C.学分制 D.素质教育

3、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的观点的苏联教育家是____

A.克鲁普斯卡娅 B.马卡连柯 C.加里宁 D.凯洛夫 4、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____ A.《雄辩术原理》 B.《康德论教育》 C.《大教学论》 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5、在小学教育中,往往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发展规律是____

A.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B.发展是跳跃的 C.发展是平均进行的 D.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 6、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C.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教育D.爱国主义、劳动教育和理想教育 7、学校的活动对小学儿童的发展来说起____

A.基础性的作用 B.决定性的作用 C.特殊性的作用 D.间接性的作用

8、根据“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一教学规律提出的教学原则是____

A.启发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目标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9、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____

A.经济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技水平

10、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____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11、在学习“鸟”的概念时,老师用蝙蝠来说明“会飞”是鸟概念的无关特征。这使用的是____

A.正例B.反例C.变式D.概括

1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

A.利托尔诺 B.孟禄 C.斯金纳 D.华生

13、在教育中,教师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方向,并采取____

A.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B.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C.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素质 D.有效的方法,改善教学成果 14、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____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15、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____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16、”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提出者是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是 ____ A.皮亚杰 B.班杜拉 C.弗洛伊德 D.维果茨基 17、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____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18、福勒和布朗认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能否自觉____

A.关注学生 B.关注教学任务 C.关注生存 D.关注情境 19、”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____对教育的要求。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20、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____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能力 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f7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