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综合素质考试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27 02:3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天津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综合素质考试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一般认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____

A.冯特B.桑代克C.华生D.斯金纳

2、态度的核心成分是____

A.行为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理智成分

3、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射,这是____

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恐惧D.刺激评价

4、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____

A.活动定向B.内部言语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5、最早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是____

A.斯宾塞B.杜威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

6、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是____

A.小组活动B.集体活动C.个别教育D.主题班会

7、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____

A.痕迹消退说B.动机说C.同化说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

A.发散思维B.辐合思维C.直觉思维D.理性思维

9、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____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10、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____

A.常规管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

11、主张“教育即学会关心”的德育模式是____

A.认知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体谅模式12、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____

A.痕迹消退说B.动机说C.同化说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1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

A.社会本位B.个人本位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14、科学家利用蝙蝠飞行的原理发明了声纳和雷达,其中促进科学家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____

A.问题表征B.迁移C.定势D.原型启发

15、中学生将爱情的动机转向以求知、体育活动、音乐美术等形式抒发感情,使原有的动机冲突得以宣泄,这是____的表现。

A.理智的压抑B.幽默C.合理的宣泄D.升华

1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真善美的方法是____

A.参观法B.演示法C.情境教学法D.欣赏教学法

17、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理说抹杀了教育的____

A.遗传性B.自然性C.目的性D.获得性

18、跑步比赛时,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马上起跑,这种现象是____

A.同化B.条件反射C.顺应D.无条件反射

19、构造主义的奠基人是____

A.华生B.弗洛伊德C.冯特D.铁钦纳

20、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____

A.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B.普及性、基础性和强制性C.普及性、基础性和实践性D.普及性、基础性和综合性

21、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挫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____

A.可能选择B.犹豫不决C.回避这项任务D.坚决选择

22、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而提出了完形一顿悟说,与这个理论相对立的理论是____

A.操作性条件作用论B.尝试一错误说C.认知一结构学习论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23、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

A.教育B.教学C.实践活动D.上课

24、布卢姆认为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六个不同水平的层次,其中最高水平的认知教学目标是____

A.应用B.分析C.评价D.综合

2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属于____

A.行为主义观点B.人本主义观点C.认知观点D.建构主义观点26、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性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的时期是____

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期

27、教师授课时,通过变化板书的字体、颜色以及讲话的语音、语速等来吸引学生的

A.有意后注意B.无意后注意C.有意注意D.无意注意

28、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____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29、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____

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

30、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____

A.科技进步B.生产发展水平C.政治需要D.产业革命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 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是____

A.遗传B.社会生活条件C.教育D.社会活动

2、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依据,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评定称之为____

A.配置性评定B.诊断性评定C.常模参照评定D.标准参照评定

3、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____

A.改变现实、追踪效果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C.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D.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4、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包括的三个阶段是____

A.依从B.逆反C.认同D.内化E.外化

5、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____

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

6、”填鸭式”教学尽管所产生教育效果不佳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仍存在教育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人具有____的本质。

A.能动性B.受动性C.自然性D.社会性

7、教育目的的功能有____

A.导向功能B.强制功能C.调控功能D.示范功能E.评价功能

8、在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属于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的是____

A.接近律B.效果律C.练习律D.准备律

9、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____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中学生期

10、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____

A.未成年公民B.社会公民C.普通受教育者D.青少年儿童11、把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是____

A.皮亚杰B.华生C.布鲁纳D.科尔伯格

12、下列关于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

A.华生B.格塞尔C.威尔逊D.弗洛伊德

13、教师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是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价值因素存在于学生身上,只有借助于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才能得到证明,这体现了教师劳动价值的

A.滞后性B.长期性C.隐蔽性D.复杂性

14、”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____

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

15、根据“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一教学规律提出的教学原则是____

A.启发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目标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16、在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时,教师分别选用两个班级,一班采用讲授教学法,一班运用讨论法,两班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尽量保持均衡,期未时测量其成绩差异。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B.实验法C.个案研究法D.调查法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____ A.保证学生身心正常发展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8、《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19、一名学生上课讲话,老师要他写“我上课讲话,真丑”1000遍,这属于____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替代强化

20、学习源于对学习内容或结果的兴趣而发的学习动机,属于____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间接的远景性动机D.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20、学习源于对学习内容或结果的兴趣而发的学习动机,属于____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间接的远景性动机D.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21、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认可并获得一定的地位,这是人的____

A.生理的需求B.归属的需要C.尊重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求

22、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基他事物之间所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是

A.教育规律B.教育经验C.教育现象D.教育方针

23、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____ 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24、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在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____ A.接受学习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C.发现学习D.机械学习25、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着菱形的学习,其中包含着____ A.自下而上的迁移B.自上而下的迁移C.平行迁移D.逆向迁移26、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____

A.学会调适B.寻求发展C.适应环境D.调节自我

27、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现在来学习“鲸”,当教师告诉学生“鲸”是一种哺乳动物时,学生很快就能知道“鲸”具有某些特点,这种学习是____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28、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____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

2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

A.备课B.上课C.作业检查D.成绩评定

3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学习的是____

A.杯弓蛇影B.蜜蜂采蜜C.望梅止渴D.近墨者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dr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