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班级建设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3-11-15 07: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书香班级建设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其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心。正如朱永新教授所提出的: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书在人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书香班级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精神建设重要部分,而怎样引领我们的教师、学生走进书海,欣赏经典将是这项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建设书香班级,恢复以文本为载体的阅读活动,将很有实效性,也将是学生精神成长的一条重要的渠道,因为“喜欢读书的人,在最浮躁的世界里都能享受心的宁静。”推进师生共读,营造书香班级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班级品位的最佳方案,是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师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高,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则学校便可持续发展了。

(二)省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新教育实验,是朱永新先生领衔的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目前,全国各地有20多个省、200多所学校自发参加该课题的实践。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目标追求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价值取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主要观点: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的潜力;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完善;让师生与人类 崇高精神对话。新教育实验的理想就是要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先进的理念,创新而务实的操作策略,赢得了全国各地众多学校的青睐,先后加入到实验的行列中来。大家怀着同样的渴望与憧憬,满怀为教育的理想,追求理想的教育,在行动中学习,在行动中反思,在行动中成长与收获。

为此,我校积极追随《新教育实验》,申报了《书香班级建设研究》的课题,开展营造书香班级的行动实践和应用研究,以此来丰富每一个人的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积蓄成才的力量,为教师的内涵发展积聚基础的能量,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打造文化的品牌。 (三)课题研究的特色

1. 培养学生弄浓厚的读书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加强自主创新的学习意识。

2. 提炼出教师在书香班级建设中专业成长的一般模式和实施策略,转变教师的价值观念、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

3. 形成书香班级建设的一般模式,构建其运行机制和操作框架,从而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通过研究,形成学生多彩的学习文化。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探索,提炼出各阶段学生阅读目标,一般模式和实施策略。培养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加强自主创新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我选择中发展个性,让阅读成为其生活方式。

2. 通过研究,形成教师专业自主化成长文化,提炼教师在书香班级建设中专业成长的一般模式和实施策略;唤醒教师沉睡的激情,转变教师的价值观念,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开发教师的最大潜能,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服务的大教育观,回归教育本真,享受教育幸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通过研究,由点到面加大学校在以书香班级为特征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形成学校书香班级建设的一般模式,借此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形成办学特色。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界定

1.书香班级包含的几个要素:书籍,泛指各种健康的图书;书香,指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指浓厚的阅读氛围;班级,指学校提供的良好的读书环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2. 书香班级:通过创设阅读资源和环境,开展普遍的阅读活动,提高阅读效率,培养师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陶冶师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提高师生综合素质,推进学习型学校建设。

3. 建设书香班级:建设校园读书文化,促进师生读书意识的形成,师生读书蔚然成风,将课外阅读与各学科进行融合,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书香班级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理想追求。其目的是希望书的香气能像花香一样弥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让读好书对教师、学生来说是最自然的事,让师生从书本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从而丰厚学校的文化底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从而坚持用丰富的校园阅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 基于新教育实验的哲学、心理学、伦理学三大理论基础,结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借鉴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陶行知的创新教育民主教育理论为理论支撑、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

的理论,探究阅读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意义,建构阅读人生的成长理念,以“新教育之梦”一书中集中体现的新教育理论为理论指导,在研究过程张努力探究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作用,从而形成阅读成长的理论。

2. 认知建构理论。学生学习的过程并非是被动地吸取知识、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构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再创造过程。所以,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要遵循知识形成的规律,以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孕育、发展、开放,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实现知识与创造力的同步增长。

3. 教学认识论。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和能动的反映过程。认识起因于主客体方面的相互作用。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现代教学论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从多渠道获取知识,而且具有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

4. 积极强化理论。强化学生积极行为产生的内部情感体验,使积极的情感态度得到巩固,并对以后更高层次的情感态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条件。对学生阅读中的点滴体会、闪光点和创新处,应运用各种方式予以积极强化,以巩固学生的积极行为。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 调查书香班级建设研究的现状。 2. 分析影响书香班级建设的因素。 3. 探索书香班级建设的一般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 书香班级建设的现状。 2. 书香班级环境的创设。 4. 书香班级阅读活动的开展。

5. 书香班级中教师专业自主成长的一般模式。 6. 书香班级建设与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中心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对国内外有关书香班级、学习型组织的历史、现状、不足、发展方向进行研究。

2.调查法:对影响书香班级形成的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进行调查。

3.个案研究法:对研究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的人,典型的课,典型的事,

3. 书香班级制度体系的建设。

典型的活动进行现象分析,进而发现总结规律。

4.分析法:对本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经验做法进行分析,形成理论知识,每阶段撰写论文、总结、报告、案例、反思等。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6.04-2016.07) 1.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内容。 2.理清课题的内涵,明确其界定。

3.写出课题研究的方案,举行开题报告会。 (二)实践阶段(2016.08-2018.12) 1.推荐小学生必背、必读、选读书目。

2.开展“书香班级”的各种活动,积累实验研究的有关材料、个案。 3.探索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培养师生养成阅读习惯的措施和方法,研究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操作工具和方法。

4.探索“书香班级”建设的模式。 (三)总结的阶段(2019.01-2019.04)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回顾课题研究过程,针对实验研究所获得的各类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形成课题报告。

3.对实验成果进行推广。 八、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分工

课题组负责人:郭彦宏,主持策划研究工作,全面负责课题实施。 翟利敏、王俊芳、李扬:具体实践研究,分析、汇集相关资料。撰写各个阶段研究成果。

王丽芳:定期分析、小结实践中的相关问题,组织课题报告的撰写。 郭彦花、李江英: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并进行评价分析。 王卫莲:阶段性成果的收集与整理。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预期成果:全校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师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明显提高。初步探索出书香班级建设的一般模式,形成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操作工具和方法。

(二)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论文伎;教师读书随笔集;优秀学生读书笔记集;阅读展示课等。

十、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一)人员保障:

本课题以浆水中心学校一线教师为主要成员,有年轻教师,也有老教师,学校领导、专业教师以及课题研究指导专家结合,从各个方面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人员保障。

课题组成员

yishanchu

(二)经费保障:

学校鼓励支持教师科研,并为此制定了《浆水完小课题研究管理办法》,全面支持教师的科研项目。

(三)时间保障:

本课题研究持续三年,且学校每天都在进行阅读的活动。 参考文献:

[1]蒋楚婷.美国学生课外阅读进中国[N].中国文学报.2003,(10). [2]王燕.营造良好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S1).

[3]夏家发.试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M].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2008.

[4]杨琼.班主任应重视班级文化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07,(10). [5]李国强.学习共同体理念下农村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

[6]朱春燕.播撒书香满庭芳——以阅读促进班级文化建设[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11).

[7]储小卉.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1). [8]桂文艳.新课程下课外阅读的新视角[J]

[9]关奇霞.享受阅读 快乐成长——书香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0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jj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