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案

更新时间:2023-11-15 07: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欣赏诗词的一般方法,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词的意境,体会诗情,感受词的情感美,音乐美;领会上下片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想象作个性化的描述,切身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进而陶冶学生的性情,习得一种乐观、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毛泽东,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2、体会词作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深刻性及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本词主题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查找资料,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在《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描写北国雪景的词。 二.介绍毛泽东:

三.自读课文一遍,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正音或解释 正音:分 妖娆 逊 数 汗

解词:唯余 竞 折腰 红妆素裹 风骚 四.结合书下注解再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意,把词的上下两阙的意思归纳出来。 学生先归纳,老师再总结。 北国风光

句解:点明了所写的地域“北国”,写出了所见的内容“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句解:这两句互文,意思是千万里范围内到处都是冰封雪飘。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作者登高远望,视野开阔,但是千里万里仍远超出视力能达到的范围,所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作者的想象。

(第一层:概括描写北国的壮丽雪景。) 望长城内外,

句解:一个“望”字领起以下各句,直至“欲与天宫试比高”“望”有登高远眺之意。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句解:大河上下与长城内外一起照应前文的“千里”“万里”。 顿失滔滔。句解:“顿失”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照应“千里冰封”一句。用视觉形象,赋予读者对冰封

雪飘的风光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感受,更显气象的齐伟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句解:群山蜿蜒起伏,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连绵不断,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这是动态描写,具有活泼奔放的气势。 欲与天公试比高。句解:雪天云低,山天相接,群山高原等景物好像要和老天比高低。一个“欲”字把“山”“原”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风貌和竞争的活力。

(第二层:具体描写北国雪景。) 须晴日,句解:从这句开始转入想象

看红妆素裹,句解:“看”字与“望”字照应,用字富于变化。“红妆素裹”把江山美景必做女子的衣装。

分外妖娆 句解:表达了词人对雪后美景由衷的赞美之情。前十句写了眼前的实景,而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晴朗中显得娇艳。 第三层:写想象中雪后天晴的美丽景色。

上阙: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句解:这两句是上片写景与下片议论之间的过渡。“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词人的抱负。一个“竞”字,写出了英雄之间争夺江山的激烈,写出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第一层:承上启下,由描写景物转入评论历史人物。)

惜秦皇汉武,句解:“惜”字领起以下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句句都饱含惋惜之情。

略输文采;句解:此句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好,但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显逊色了。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句解:此句是说成吉思汗只以武功见长,忽视文治。 作者欲扬先抑,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所用“只识”二字还带有嘲讽的意味。“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的表现了成吉思汗只识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句解:此句是说成吉思汗只以武功见长,忽视文治。作者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所用“见识”二字还带有嘲讽的意味。“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识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第二层:具体评价五位帝王,指出他们的共同缺点是忽视文治。 俱往矣,

句解:指出历代帝王都已经成为过去,既而转向词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句解:“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还看今朝”,这不但传达出坚强的信心和伟大的抱负,而且显示出一种昂扬的斗志。这种信心不但建立在个人才华的基础上,所以“风流人物”指的是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的英雄人物。 (第三层:歌颂无产阶级当代英雄。)

下阙:评论历代帝王,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五、精段总析,点拨技巧。

1、词的上片是如何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北国严冬的雪景图的?

词的上片着力写景,先概括描写:辽阔的北国漫天白雪,大地冰封。再具体描写:静态描写,如长城内外,白雪覆盖,滔滔黄河停止奔流;以动态写静态,如群山似银蛇飞舞,高原丘陵似蜡像奔驰。最后描写想象之景: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互相辉映。这种种描写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北国严冬的雪景图。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为什么作者的笔下都成了动态的景物了?

山、原这些静态的景物化为动景,有多种因素:第一,视觉的因素:作者站在高处,看得很远,由于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随地势望去,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第二,精神的因素:作者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因而在他的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生动活跃。第三,时代的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运用比拟手法赋予群山和高原以生命和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本词上片语言含蓄、凝练、富于表现力,试结合具体此句分析。 上片清晰地勾画出一幅北国风光图,其用词含蓄。凝练。比如,善用精当的动词,一个“望”字,既准确地描绘了词人观察景物的位置——登高远望,又有力地领起以下各句的景物描写。 下片综析

4,、词人是如何评价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下片中评论历史人物,以一“惜”字统领,定下了批评的基调,意蕴丰富:“惜”中含贬,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而且是无数英雄之中的杰出者,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上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

“惜”中有贬,委婉地批评这些英雄的不足,即他们不擅“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才华也有欠缺;“惜”有寓志,蕴含后来者居士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坚定的自信。具体评论时,则指出他们“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准确生动地表现了五位英雄人物缺少文采的形象,含蓄地批评了他们只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才能不足。 5、词人评论古今帝王所用的手法? 词人评论历代英雄,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实则采用的是衬托的手法,以古代帝王来突出当今的英雄人物,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作业:1,背诵本首词

2,结合本词,欣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板书: 北方雪景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概括) (写景抒情) 长城、大河、银蛇、蜡像(具体) 沁 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想象) 园 春 评古论今 引无数英雄 过渡(抒情) 雪 (议论抒情) 惜秦皇汉武 惋惜(议论)

看今朝 抒发抱负(抒情、议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jj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