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_王晓晓

更新时间:2023-05-13 13:0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科技信息○外语教研○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08年第4期

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

王晓晓

(聊城大学大学英语教学部山东

聊城

252059)

摘要】非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它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表达的含义因文化而【

异。本文通过对非语言交际的手势语、目光语、沉默、体距行为的跨文化对比,揭示中西文化背景下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差异,突出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文化对比;非语言交际能力【

【Abstract】Non-verbalcommunication,asanintegralpartofcommunicationsystem,playsanimportantrole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It

reflectscultureandvariesindifferentcultures.Thispaperdevotestoacomparisonofnon-verbalcommunicationindifferentculturesintermsofgesturelanguage,eyelanguage,silenceandproxemicbehavior,whichhighlightstheimportanceofinterculturalnon-verbalcommunicationandhelpstoachievesuccess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Keywords】nonverbalcommunication;culturaldifferences;non-verb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

0.引言

人类交际通过两种渠道来实现:语言交际(verbalcommunication)和非语言交际(non-verbalcommunication)。人们往往只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却忽略非语言交际行为。其实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具有言语不可替代的交际功能。Samovar就肯定的说“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

可见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在交际过程中非语言交际(Samovar,1981)。

非语言交际还与和语言交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完成交际任务。

文化密不可分,有时候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的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还要严重。所以,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就必须对不同文化的非语言交际的差异有所了解。

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和分类

简言之,非语言交际关于非语言交际,学者们提出的定义有很多。

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非语言交际的分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的角度,可以粗略的分为四类:体态

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目光语以及其他语(Bodylanguage),包括服饰、

可以传递信息的肢体动作;副语言(Paralanguage),又称类语言或伴随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等等;客体语(Object

体味、衣着、打扮、随身物品、家具和车辆提供的language),包括相貌、

交际信息;环境语(Environmentallanguage),包括空间信息(如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等)和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前两类可以称为“非语言行为”,后两类可以称为非语言手段”“。

几种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对比:

所谓文化对比是指隐含于交际行为和交际手段之中的文化特征对比。通过对比,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点,尤其是相异点及其可能

下面造成的文化误解和冲突所在,排除障碍,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仅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方面进行跨文化对比。

十”字的简化动作。与英语国家相比,中国人特有的一个手势语是拱“

这是由中国古代作长揖的礼仪动作手———两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恭敬。

演变而来的。这一动作还可以表示“请多多关照”多谢”祝贺”等。、“、“

2.目光语(eyelanguages)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说明人的内心世界可以通过眼睛显示

眼睛是发射信息最多的部位之一,出来,同时也说明了目光的重要性。

它的表义功能极为丰富,所以目光语的使用十分复杂。

目光语的规则颇多,大多也因文化而异。英语国家的人比中国人目光交流的时间长而且更为频繁。他们要求人们在交谈中直视彼此的

蔑视、恐惧、眼睛,认为这是为人诚实的标志,反之则被认为是不诚实、

冷淡、心不在焉、虚伪的表现。所以美语中有这么一句“不要相信那些不敢直视你的人”尊敬或服从而避。而在中国文化中,为了表示礼貌、

英语国家的人对此很难理解。但需免直视对方,认为这是谦逊的表现。

要注意的是,盯视是任何人都不喜欢的行为。直视对方对美国人是礼貌的行为,而被盯视则是他们无法忍受的。因此,在与西方人交际时,应做到既避免盯视又不“忽视”,要注意把握其中的分寸。

3.沉默(silence)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对沉默的态度、对沉默的理解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东西方文化中,沉默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意义。总的说来,西方人对沉默持消极态度,而东方人对于沉默给予了更多的积极

保留、思考、慎重、意义。中国人奉行“沉默是金”,用沉默来表示默许、

谦让、给对方留面子等。而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沉默的含义是忧愁、批评、不感兴趣、尴尬、轻视。所以,很多在中国教学的外教感到很不习惯的就是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默。认为那是学生对他们的课不感兴

西方人在交谈时最忌讳沉默不语,通常会努力用趣,对他们的不尊重。

言语来填补交际过程中的沉默,以免陷入尴尬的境地。可以看出,沉默是非语言交际中的一个重要语码,它反馈的信息对不同文化的接收者意味不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容易引起误解和冲突。

1.手势语(gesturelanguages)

手势语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使用的交际工具,在交际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有时候手势语可以达到言语所达不到的效果。手势语内涵丰富,很多都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文化特征,但手部动作最多,要穷尽所有的手部动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下面仅从三个方面来比较:

相同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涵义。如美国人用大拇指和

零”食指做成一个圆圈来表示“;在法国它表示OK”,;在中国它表示“

零”或“没有”“;在日本它代表钱;而在其他国家还可能代表其他不同的意义。

同一功能或涵义用不同的手势来表达。如美国人喜欢用手指胸膛

我”表示“我”,中国人则手指鼻子表示“。又如,路上拦车时,中国人是

伸出一只手臂,手掌向来车张开做拦车状或是摆手。而欧美人是面对开过来的车辆右手握拳,拇指翘起向右肩晃动。所以英语中有“thumb

这一相应的短语。aride”

还有一些英汉文化各自独有的手势,如欧美人常用一只手或同时两只手的中指和食指交叉,举在胸前,表示对对方的祝福。所以有

这一相应的短语。这一手势是基督教用一只手画“crossone’sfingers”

4.体距行为(proxemicbehavior)

体距语是交际者用空间距离传递的信息。在相互交际时,人们对

空间领域有一定的要求,可接受空间也会因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美国人类学家E.T.Hall根据人际间新密和疏远的程度提出几种不同

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公共距离和远距离。对于中国的距离:亲密距离、

人交谈时的体距,尚无定论,但通常要比西方国家的体距近得多。

美国人在公共场合不希望距离很近,彼此过于亲近会使他们感到很不自在,因为美国人始终注意保护自己的领地不受侵犯。在对待拥挤的态度上,中西的差别非常明显。英语国家的人对中国人排队时的拥挤现象很不习惯。他们认为中国人排队时相互站得太近,这种体距会让他们感到不安。而中国人对此却习以为常。又如中国的家人、同学和亲朋好友通常喜欢挤坐在一起,既亲密又热闹。英语国家的人却不同,即使是一家人也不例外。他们不会两人同坐一个座位,不会很多人挤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在他们看来,挤在一起的体距是无法忍受的。

非语言交际与外语教学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学习者往往很容易忽略非语言行为传递的信息。因此,中外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差异和冲突,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下转第263页)

276

科技信息○外语教研○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08年第4期

(1)简单句中withwhom?是正式英语把介词放在疑问词的后面是非正式英语如:Whowith?Whereto?

(2)用书面语表达的宾语提到句首是正式英语如:Mostoftheproblemsacomputercouldsolveeasily.

(3)在定语从句中把介词放到句首时是正式英语,置于句尾的是非正式英语inwhatcountrywasheborn?Whatcountrywasheborn?

(4)动名词短语作宾语时,其逻辑主语用所有格是正式英语用人称代词宾格或名词共同格是非正式英语如:Iamsurprisedathim/Johnmakingthatmistake.Iamsurprisingathis/John’smakingthatmistake.

(5)替代中,dothat是非正式英语doit,doso是共和核如(在这样一些动词后,在非正式英语里,可省略包括在内的不定式短语,如;Hesleepsinhisshoesandsocks.Whydoeshedothat?Bobisgettinghishousepaintedandhewantsmetodoit?

(6)在宾语从句中,省略连接词that是非正式英语如:Itoldhimhewaswrong.同样由it作为先行词的主语从句若省略that也是非正式英语如:It’spityyouareleaving.

(7)在demand,require,insist,suggest之后的从句中,用动词原形是正式英语,用should+动词原形是共核英语如:Heinsiststhateverymemberinform/shouldinformhimselfoftheserules.

3)状语

(1)时间状语subsequently(后来),ultimately(最后),是正式英语,afterwards,intheend,finally是共核英语.如ShedidnotdoubtIwouldultimatelysucceed.在一段时间之前,省略介词的是非正式英语,不省略介词的是共核英语如:Hewillstayherethreeweeks.(省略for).IsawhimThursday.(省略on).Sundayswegotothecountry.(省略on).(在动名词前省略介词,也是非正式英语如:Hepreventedmegoingtodance.(省略了from)

(2)原因状语onaccountof是正式英语.Because/becauseof是共核英语.含蓄原因状语是非正式英语如:Thecarcrashedbecausethedriverwascareless.Manyfatalaccidentsoccurredonaccountoficeroadcondition.Hehadtolookforajob---hehadrunoutofmoney.;用独立主格结构或分词短语结构是正式英语,用从句是共核英语Theweatherbeingimproved,thegamewasenjoyedbytheplayersandspectatorsalike.Beingamanoffixedview,herefusedtolistentoourarguments.Coveredwithconfusion,shehurriedlylefttheroom.

(3)目的状语用soasto一般是非正式英语,inorderto和inorderthat--是正式英语,用不定式是共核英语:Sheleftearlysoasto/inordertocatchthebus.Theyadvisedtheconcertinorderthateveryoneshouldknowaboutit.incase是非正式英语,表示否定的目的如:Helefthurriedincaseheshouldmissthetrain.(=sothatheshouldn’tmiss

为共核英语如:I‘llgiveyouallthefactssothatyoutheit)sothat---

canjudgeforyourself.

(4)结果状语consequently,thus,hence,accordingly是正式英语,so为非正式英语,sothat,therefore为共核英语如:Thecityissituatedneartheseaandconsequentlyenjoysahealthyclimate.Theweatherchangedsuddenly,andwemustalterourplansforrush-harvestingaccordingly.(因而),Itooknonoticeofhim,so(that)heflewintorage.Heranoutofmoney.Hethereforehadtolookforajob.

(上接第276页)养,应该成为外语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教师作为两种不同文化的中介者和解释者,需要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要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效地了解目的语文化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含义以及文化特征,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非语言交际与外语教学之间的融合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和试验,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在研究和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去发现。

如果把介词放在(5)方式状语Withwhatdidhewrite?是正式英语。

句尾是非正式英语如:Whatdidhewritewith?intheway是正式英语,省略in是非正式英语如:Hecookedthechickeninthewaymotherdidlikethislikethat为非正式英语,Youcanspellthewordlikethis.as/asif引导的从句是共核英语如:Wemustdotheworkasteachertoldus.

(6)条件状语由if,onconditionthat,providedthat,aslongas引导的从句为共核英语,由inthatcase引导的从句是非正式英语.then一般放在句尾,是非正式英语。含蓄条件句是非正式英语如:Ifwehadn’t

dneverhavebeenabletobeatthedrought.(beenforthereservoir,we’

Haditnotbeenfor----是正式英语).Takethemedicine:itmakesyoufincaseof是正式英语,如:Incaseofdifficulty,callforpolice

(7)让步状语although,spiteof,for(all)是共核英语,though是非正式英语,although–yet,despite,notwithstanding,是正式英语:如Despiteashortageofsteel,industrialoutputhasincreasedbyfivepercent.Notwithstandingtheriseinprices,luxurygoodsarestillmuchindemand.Thankyouallthesame.Forallhisskill,hehasaccomplishedverylittle.Althoughhehassufferedfromfatigueasaresultofthelongtrip,yetbecauseofthenoise,helayawakeinbed.

(8)表示按比例递增的结构as--as为正式英语,the---the为共核英语如:Asyougofurthernorth,thewinterbecomeslongerandlonger.Astimewenton,thingsgotworseandworse.(共和英语)

(9)程度状语alot,pretty,abit,practically(几乎)是非正式英语,very,verymuch,agreatdeal,rather,atall,byanymeans,whatever为共核英语如:It’sprettydear.It’sabitofhottoday.Thebottleispracticallyempty.Youhavenoexcusewhatever.Wemustgettherebynomeansof/byallmeansbeforeheleaves.

(10)连接性状语转题incidentally,now是共和英语,bytheway是非正式英语如:Dowhatyouhavebeentold,otherwise/oryouwillbepunished.Youcansleeponthecouchinthelungeor/alternativelyyoucangotoahotel.

(11)插入语性的状语放在句尾的评论性句子或短语(即插入语)是非正式英语。出现在句首或句子中用逗号隔开的是正式英语如:Iamnotsurewhattodo,tobehonest/frankly.Statedbluntly,hehasnochangeofrecovery.

4)把表语或宾语补足语提到句首的是非正式英语如:Mikehisnameis,AnutterIfelttoo.Relaxationwecallit.

5)在定语从句中,用that引导修饰地点名词的是非正式英语用where是共核英语如:用why引导的从句修饰是非正式英语用that是共核I‘llshowyoutheplace(that)westayedlasttime.WevisitedtheplacewhereLuxunoncelived.Isthatthereasonwhyheaskedforleave?Thereason(that)heabsentwashewasill.科

作者简介:王庆顺,男,1964年生,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英语系,从事英语教学23年,济南市教研室中心组成员,章丘成人教育中心首席教师,先后在现代教育》英语周报》济南教育》成功与创业》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责任编辑:田瑞鑫]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陈俊森.樊葳葳.钟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5.结束语

总之,非语言交际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行跨文化对比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比,可以揭示英汉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异同,提高人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这样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才能进行换位思考,知己知彼,顺利、成功的进行交际。科

2006.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美)SamovarLetalUnderstanding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M]Wadsworth,1981.

作者简介:王晓晓(1979—),女,山东高密人,聊城大学大英部助教。

[责任编辑:田瑞鑫]

26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lg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