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应急预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25 01: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保障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对潜在的重大事故、紧急情况或自然灾害,做出应急准备与响应,预防或减少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和破坏,最大限度地控制重大危险源,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1.国家《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有关法律法规。

2.贵州省、遵义市、渝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相关管理条例。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渝黔铁路土建9标项目经理部四工区对本工段发生重大事故、紧急情况或自然灾害等情况的控制和处理。

(四)应急预案体系

工区经理部应急组织机构详见“应急救援中心组织机构框图”。 (五)应急工作原则

1.应急处置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协作的原则。处理事故险情时由工区经理部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并实施。

应急救援中心组织机构框图

联 络

调度抢险救援医疗救助物资保障警戒保卫事故调查善 后 组 各区段施工队应急小组 工区经理部应急救援小组 工区经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2.处理事故险情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保护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应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并按有利于恢复施工生产的原则组织应急行动。

3.保证通讯畅通和快速反应,迅速调集救助力量和物资,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4.正确分析事故险情,划定危险区域,在确保无人员伤亡的前提下,组织应急抢险行动。

二、生产建设项目概况及危险性分析 (一)工程概况

项目里程管段从遵义道岔大桥开始,到营盘双线中桥桥尾结束,里程范围为DK221+941.55~DK239+355.98,管段全长17.43公里。管段范围内有特大桥4座,大桥14座,中桥4座,隧道3座(2143公里),涵洞17座;连续梁7座;道路改移5445米。本工程施工现场场地较长,施工

人员、机械设备较多。因此对施工中的噪音、粉尘、有毒有害废弃物、运输遗洒等环境因素,及登高作业、临边作业、火灾等危险源要制定严格的管理控制办法,使整个施工过程的环境状况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追求“绿色施工”。同时,对施工中可能对人身造成伤害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安全施工,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1,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路基,桥梁,隧道开挖、支护、车站主体结构和防水;区间隧道开挖、支护、防水和衬砌;以及施工范围内的地下管线保护等。

2. 地形地貌及气象特征

遵义境内由于冬季受北部寒潮影响较弱,夏季受东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具有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东南季风每年有规律的进退造成干湿季节比较分明。由于境内地势较高,空气比较稀薄,每当日光普照时,虽在冬季,也觉暖如初夏;夜间或阴雨天气,虽在盛夏,也觉凉爽如秋。每当寒潮过境,形成显著的降温现象,出现较大的气温变化。除夏季外,各月都可能出现大于20℃的最大温差。气温的垂直变化较大。雨季一般开始与4月中下旬,结束与10月中下旬。降水主要集中与每年夏季5月至8月以大雨、暴雨为主要降水形式。遵义市位于贵高原东北部,处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和湖南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降雨适中。境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雪稍多,潮湿阴冷。年平均气温14.6℃~15.3℃;极端最高气温34.5℃~37.5℃;极端最低气温-7.8℃~-6.6℃,多年平均降雨量857.5mm~1134.8mm;最大一日降雨量173.3mm~197.3mm;年平均风速1.5m/s~2.62m/s,最大风速13.0m/s~23.0m/s;年蒸发量828.2mm~1749.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80%;年雾日数7日~14.6日;最大积雪深10cm~22c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843.5小时~1239.4小时。

(二)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1.潜在重大事故、紧急情况或自然灾害的范围:

(1)潜在的重大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主要包括水灾、火灾、触电、坍塌及垮塌、机械伤害、灼烫、食物中毒、物体打击以及起重伤害事故等。

(2)潜在的环境重大事故或紧急情况主要包括火灾、火灾、食物中毒引起的事故以及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引起的次生事故等。

2.潜在危险源风险分析具体详见《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控制表》(附件1)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1.工区经理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工区经理任组长,工区总工、副经理任副组长,安全质量部、工程管理部等有关部室的相关人员及各工区经理为组员:

组长: 魏 东

副组长:关争永、潘贵兵、冯振国

成员: 张孟涛、张发军、李 楠、张兴旺、邱志运、周梦凡、 刘中南

职 责:全面负责项目突发性事故抢险救援决策、指挥、协调工作;建立值班制度,由项目安全质量部部长张发军全程值班,全权受理事故报告和举报,值班室电话为18665273257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区经理部安全质量部: 主 任:张发军 组 员:李方文、韩永刚

职 责:掌握工区经理部事故灾害及险情情况,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

小组报告;负责工区经理部应急救援处置所需资源的统一调配,传达应急救援各项指令;根据组长指令负责向上级部门(相关单位)应急机构报告险情及信息沟通。

3.应急指挥中心下设联络调度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助组、警戒保卫组、物资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善后组及各施工队应急自救实施小组,具体如下:

(1)联络调度组 组 长:李 楠 组 员:石太亮

职 责:负责所需抢险人员、机械的调配、协调以及应急救援方案的制订;负责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灾害性气象的收集、反馈和对内对外的联络以及对后勤保障的监督。

(2)抢险救援组 组 长:杨 凯 副组长:赵 权 组 员:刘成全、李 超

职 责: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技术准备工作,解决应急救援实施过程的安全技术问题;负责实施应急处置时,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负责组织抢险救援队(队员均挑选年龄在20至35岁之间,身体健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安全意识的人员组成),一旦发生紧急事故时,担任现场应急组长人。

(3)医疗救助组 组 长:胡盛平 组 员:郭 洁、胡 波

施工过程监督管理和控制,能有效遏制此类事故的发生。

(二)预警行动 1.基坑坍塌预警行动:

(1)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设计文件及图纸以及预警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对可能受到坍塌地质灾害威胁的相关地区和人口数量做出灾情预警。

(2)当地表出现异常裂纹、较大沉降、基坑周边出现松动等即为事故前兆,按照现场处置方案及时确定应对,并通知各工段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灾情预警,对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人员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及时做出必要的预警或向工区经理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出相应的预警建议。事发工区和项目各部做好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

2.构件垮塌预警行动:

此类事故发生几乎没有什么征兆,一旦发生后果非常严重,防范重在事前控制,大型机械设备、脚手架、模板安装和拆除必须经相关部门检测或检查,搭建和拆除作业过程必须严格遵照相关规定,严格按专项安全技术方案操作,不违章、违规操作。

四、信息报告程序

(一)当发生险情时,现场负责人立即组织危险区域人员撤离,并迅速报告施工队应急自救领导小组,应急自救领导小组应迅速评估险情,判断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同时上报工区经理部及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确定等级并上报上级应急指挥机构。

(二)现场报警方式采用警报器、喊话或其它方式来疏散人员,

并采用电话向现场应急指挥中心汇报。

(三)工区经理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及时与项目经理部与渝黔铁路公司、地方政府、应急救援队伍、公安、消防、医院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联络方式采用电话、传真等。

(四)工区经理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通过上述联络方式向有关部门报警,报警的内容主要是:坍塌、垮塌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坍塌、垮塌情况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处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内容。

(五)应急反应人员以电话向外进行求援。 五、应急处置 (一)响应分级

1.三级坍塌事故定义为一般坍塌、垮塌事故。直接影响施工生产,工区经理部能自己处理的;

2.二级坍塌事故定义为重大坍塌、垮塌事故。直接导致施工中断,项目经理部不能完全自己处理,需渝黔铁路公司紧急救援的。

(二)响应程序

施工队应急自救领导小组获取坍塌、垮塌险情报告后,迅速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同时报告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接到信息后报告渝黔铁路公司应急指挥中心领导,立即对险情进行评估,根据险情评估结果确定应急响应等级并启动预案。

(三)处置措施 1. 三级应急行动

(1)当现场发生一般坍塌、坍塌事故时,施工队应急自救领导

小组启动坍塌、垮塌应急现场处置方案,抢险救援组将遇险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

(2)联络调度组负责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3)医疗救助组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立即对抢救出的人员进行紧急处理,然后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4)抢险救援组和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方案的制订,并保证应急处置的通讯、物资、设备和资金及时到位及后勤保障。

(5)善后组妥善安置伤亡人员和接待伤亡人员的家属,按有关规定做好理赔工作。

(6)事故调查组收集事故资料,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影响程度和损失,分清事故责任并提出相应处理意见,提出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意见和建议,写出应急处置报告。

(7)人员全部疏散后。根据安全评估结果,考虑是否进行生产生活区的灾后重建。

2. 二级应急行动

(1)发生重大坍塌、垮塌事故时,现场负责人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危险地带,并同时立即将灾情上报项目经理部和渝黔铁路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配合渝黔铁路公司救援指挥机构做好救援工作。

七、紧急救援注意事项

(1)保证救援人员自身的安全和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2)在就近安全地带紧急抢救受伤人员,必要时及时转送医院救治;

(3)注意加强对周边环境的观察和分析,做出正确指导意见,防止此生事故发生。

(4)注意对气象资料的搜集、分析。 (5)考虑环境保护因素。 八、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具体详见《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第十一条。 九、提供搜救服务

工区项目相关人员应为救援队提供尽量多一点的搜救信息,包括需要事故搜救的人员,事故现场的工程地质状况、环境状况、受灾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状况等。

第七章 防高空坠落事故专项应急方案

一、事故起因分析 (一)事故类型 高空施工坠落事故。 (二)危害程度

发生高空施工坠落事故后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二、处置基本原则

(一)迅速行动、灵活应对。处理事故险情时由项目经理部应急指挥中心领导组启动本预案并实施;

(二)以人为本。险情处理应首先保证人身安全(包括救护人员和遇险人员);

(三)强化防护。迅速疏散无关人员,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三、预防与预警 (一)危险源监控

加强对人员教育、高处作业、临边防护、吊装作业、机械设备等进行安全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预防措施

1.对施工作业人员要坚持开展经常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做好施工人员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高处作业时,临边防护到位,关键地方设置警示牌。 3.尽量避免上下垂直作业,分层作业时,应设置隔离设施。 (三)预警行动

1.施工作业人员未按要求佩戴安全帽,要现场制止,必要时召开安全会议,甚至采取处罚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nk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