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国战略与人才资源管理创新 - 党课讲稿(20页)

更新时间:2024-03-28 22: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才强国战略与人才资源管理创新

(党课讲稿)

前言

今天我主讲的题目是人才强国战略与人才资源管理创新。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国家战略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资源是我国发展过程当中所有资源当中的第一资源,是非常关键的资源。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大的内容:第一个方面,党的十八大对人才强国战略与人才资源管理创新的新部署。我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同时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人才资源管理创新也进行了新的部署,这是我们首先要了解的。第二个方面,新时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人在资源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我们在当前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人才资源管理的创新,意义在哪里。第三个问题,创新人才资源管理,建设人才强国的主要措施。

一、党的十八大对人才强国战略与人才资源管理创新的新部署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我国人才工作总体目标 下面讲第一个大问题,党的十八大对人才强国战略和人才资源管理创新的新部署。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 1 -

会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里边,很鲜明地提出来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总的目标是要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我国现在是人才大国,但我们还要进一步地发展为人才强国。

什么是人才强国?人才强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方面,我们要通过人才、依靠人才来实现我国强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第二个方面的含义,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人才方面的强国。所以,我们讲人才强国战略是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的战略。什么是人才强国战略?通过开发以创新型人才为重点的人力资源,努力造就一只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不断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建设强盛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样的一个国家战略。

(二)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创新人才资源管理

同时,党的十八大还就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创新人才资源管理,也做出了非常具体的部署。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要创新人才资源的管理。在人才资源的开发、吸引、充分发挥作用方面下功夫,实施人才资源的开发战略,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战略,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战略,所以党的十八大重点就人才资源管理创新的四个方面做出来了部署。

第一个方面,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把各方面的

- 2 -

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当中来。我国的事业是一个到2050年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这样一个宏大事业,是我们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这样一个伟大事业。在这一个伟大事业建设的过程当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决定性的资源,我们能否实现我们的宏大目标?取决于我们能否广纳天下英才,使天下的人才为我们所用。

第二个方面,要统筹推进国内人才队伍的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扶植的力度。我们要统筹国内的人才资源的建设,我们既要有党政方面的人才,也要有企业方面的人才,还要有事业方面的人才,还要有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方面的人才,还要有高技能的人才,农村还要有农业的人才,所以我们要建设的人才队伍是各个方面的各类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在这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当中,关键是什么?关键是创新型的人才,所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第三个方面的部署,要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我们要发挥人才的作用,首先要发挥国内人才的作用,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去吸引国际人才资源,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国外的人才现在我们去吸引他们,也具备了相应的充足条件,特别是对我国留学在海外,在海外事业有成的这样一些高端的创新型的人才,也是我国利用人才的目标,所以我国现在创新人才资源管理,要由原来主要只会用国内人才,发展到我们可以同时利用国内和国际的人才资源。

- 3 -

第四个方面的安排,要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和政策的创新,形成一个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这也是一个新的提法,我们运用人才关键是要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使人才的创造活力和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地发挥,所以人才的价值体现在他的创造价值和他的创造的活力,怎么样让人才有创造的活力?我们需要建设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我们现在讲人才制度的建设,不光是讲它有竞争力,而是要有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上我们的人才制度也是非常有竞争性的,可以把世界上最尖端的人才可以吸引到我国来,所以我们要用好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要发挥人才的创造活力,关键是要在人才制度方面,人才管理方面,要朝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对我们创新人才资源管理提出来的新要求,重点开发创新型的人才,并且能够吸引海内外的高端人才,同时还要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的活力,使我们的人才管理的制度具有国际竞争力,这是我们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人才资源管理面临的一个新的任务。

二、新时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与人才资源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

(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资源管理创新,是保持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国家竞争力的需要

下面讲第二个大问题,新时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与人才资源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为什么我党在现在这么样高度重视人才强

- 4 -

国战略的实施,这么样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管理的创新呢?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着新的国际国内的形势。

首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资源管理的创新,是保持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国家竞争力的需要。现在从全球范围来看,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期呢?处在一个第三次工业革命和新的科技革命的时期。在这一个时期,世界进入到了空间的密集创新的时代,创新型人才成为一个国家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一个国家要保持第三次工业革命和新的科技革命时期的国家竞争力,就要有许多的创新型的人才。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后,都加强了对国家的创新的投资,加大了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

比如说美国,在2009年的时候出台了美国创新战略,并且出台了《复苏法》,在《复苏法》里边,准备在四、五年的时间里边提供研发资助183亿美元,创下了历史记录,而且美国的奥巴马总统还提出来,要把研发投资达到GDP的3%,国家科学基金会这些科学机构的研发预算要翻一番,所以把很多的钱密集地投入到了创新领域,投入到了创新型人才使用和开发的领域,这也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发达国家进一步创新的压力。所以我们要迎头赶上,加快我国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步伐。

(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资源管理创新,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需要

第二个方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资源管理的创新,

- 5 -

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需要。

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在2012年的时候,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6000美元左右,已经进入到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中等水平,进入到了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之后,我国的传统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极限,再进一步地按照传统增长模式来发展,尽管还有发展的空间,但是发展的余地已经不大了,我们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要发生变化,要由原来的过度依赖于一些项目的、建设的、基建的投资转向依赖于我国的创新型的投资,依赖于我国各个方面的创新和创造。

在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当中,创新型的人才现在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创新型的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推动者,是最重要、最活跃、最有潜在、最可持续的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质量的人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之后,一个国家再发展非常困难,必须依靠创新拉动,依靠创新型人才的推动,否则的话,就会陷入到中等收入的陷阱。我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巴西和韩国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的不同的发展结果。在1980年,韩国的人均GDP是1770美元,巴西的人均GDP是2190美元,巴西要高于韩国,在这个时候,韩国的大学教育总入学率是14.7%,而巴西是11.1%,两者在大学教育的总入学率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到了1996年之后,韩国的人

- 6 -

均GDP达到了一万美元,但是巴西的人均GDP却只有4400美元,只有韩国的40%左右,为什么?因为韩国高度重视了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韩国大学的总入学率由1980年的14.7%提高到了52%,而巴西的大学教育的总入学率却只从1980年的11.1%提高到了1996年的11.3%,在长达一、二十年的时间里边,居然只提高了0.2个百分点,说明巴西把人才的培养放到了一个多么无足轻重的位臵,所以韩国的发展非常快,到了2009年的时候,韩国的人均GDP达到了27000美元,进入到了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而巴西的人均GDP却只有一万美元,只有韩国的三分之一左右,而这个时候,韩国的大学教育的总入学率已经达到了98%,巴西尽管抓紧了大学的教育,但是2009年巴西的大学教育总入学率却只有38%,所以,正是因为韩国加大了对创新型人才,对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理工科的教育,所以韩国的发展非常快,很快地摆脱了中等收入的陷阱。可是巴西在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里边,始终在上中等收入国家之间徘徊,始终没有进入到发达国家的行列,这个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资源管理创新,是解决当前人才工作中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

第三个方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资源管理的创新是解决当前我国人才工作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

我国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困难,我们在很多的产业领域都处在产业链条的中低端,原因在哪里?原因就在我们的人才方面

- 7 -

存在着很多问题,跟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人才资源的总量,总体素质和结构方面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我们的人才队伍总量不足,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够合理,我们创新人才的培养长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导致我国人才资源的自主创新能力严重步子。我们在人才的工作体制、机制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我们的人才的重要难以得到很充分的发挥。

在这些问题里边,核心的问题是我们的创新性人才缺乏,尤其是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缺乏,特别是一流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在这些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匮乏。我国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仅仅一万人左右,我们在产业领军人才方面也是缺乏的,如在电信行业,高级人才只有730多人,占全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只有0.14%,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和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当中,参与领导层的我国科技学只有206人,只占2.26%,其中在一级科学组织当中担任主席的只有一个人,只占0.4%,在二级组织当中担任主席的只有24个人,仅占1.1%,说明我们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所以我们现在推进人才资源管理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

三、创新人才资源管理,建设人才强国的主要措施 下面,第三个大问题,创新人才资源管理,建设人才强国的主要措施。我们要建成人才强国,人才强国有哪一些标准?怎么样才算是一个人才的强国呢?在这里,我们提出来三个方面的指

- 8 -

标。第一个指标,投资的指标,看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不是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以发达国家为标准,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应达到5.4%,而我国2012年只达到了4%,还有1.4%的差距。研究和开发支出占GDP的比重应达到2.5%以上,而我国连2%都还没有到,还有0.6个百分点的差距。

第二个指标,总量指标,人才总量的指标。按照上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我国的人才总量也就是中专以上的人口占就业年龄人口的比重应达到25%以上,应达到2.25亿人左右,在劳动力的队伍里面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口至少应该占到25%以上。

第三个指标,覆盖率的指标,覆盖率的指标主要是由下面几个指标组成,第一个指标,中学入学率应达到100%以上,在很多的发达国家中学入学率都达到了106%,把高中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都加起来,大学生的毛入学率应达到62%以上,而我国2012年只有30%不到。第三个指标,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应达到12年,全国人口平均的受教育水平应该都是高中毕业,但我们现在只有九年不到,全国人的平均水平也是相当于初中毕业生的水平,这个差距还是非常之大的。

我们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我们党提出来了有三个方面的方针,一个方针,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人才资源的管理应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人才的开发优先;第二个方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我们对人才的培养关键是要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创新人才的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第三个方针,高端引领、整

- 9 -

体开发。什么是高端引领?以高层次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为重点,带动整个人力资源的开发,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相关科技领域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当时,钱学森同志从美国回国的时候,美国有人评价:“一个钱学森就相当于5个美国的海军陆战师。”可见人才的价值是多么大。钱学森同志回到我国之后,对我国的导弹和科技发展的领域做出了重大的开创性的贡献。可见,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多么地关键。同时,我们也要整体开发,在整体开发的基础上,让一些尖端的人才冒尖出来。

(一)突出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

我们要创新人才资源管理,第一个措施,要突出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要创新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模式,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怎么样来造就这样一批世界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关键是我们在平时就要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点要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这是我国在人才培养和教育当中非常缺乏的东西。

创新型人才关键是要培养他什么?关键是要培养他的创新智力和创新人格。什么是创新智力?研究世界上对创新智力的研究,创新智力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身体智力,学习和掌握身体技巧的能力,如美国篮球联赛的著名球员林书豪,就是非常善于运用身体智力一个人才。

第二个智力,理性智力,是解决逻辑推理问题的能力,这需

- 1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vk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