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小学教育制度

更新时间:2024-04-04 18: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印度中小学教育制度

美国被称为世界的领头羊,中国则是世界的生产厂,而印度就是世界的办公室。作为“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中的两大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印度在经济、人口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有一定的相近之处。但在中国只能被称作“世界工厂”的同时,印度已经成为“世界的办公室”,美国最大的1000家公司当中,1/4的企业使用印度开发的软件。印度人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探索,值得中国教育人高度关注与研究。

一、印度的教育行政制度

政体上:联邦制

宪法将立法权划分为中央和各邦两部分,并规定某些立法权由中央和邦共同行使。

印度初等教育的课程和教材设置虽由各邦自定,但各地初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一般都应遵循中央教育有关部门确定的一些原则。如课程设置的目标具有普遍性,课程设置具有可比性等等规定。

教育在相当程度上主要是邦的责任,直到1976年的宪法修正案把一直由各邦控制的教育事业划归宪法中的《并行条目》规定可由中央制定全国性教育政策。教育的权限逐渐向中央转移。

教育行政体制:中央和邦两级

中央: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人力资源开发部(主要任务:形成国家人力资源的分类系统,鉴定和准备人力资源的目录,鉴定和编制人力资源各级各类机构人员的名单,评价现有人力

原教育部改为教育司(主要任务:负责审定各种教育计划,实施这些计划的指导工作,协调学校教育范围内的各种活动,监督全国范围的教育进程,出版全国性教育统计资料及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其他出版物。)

教育司下设初等教育局(中等教育局,大学和高等教育局,成人教育局,课本促进、奖学金与中央直辖区局,语言局,行政规划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局,技术教育局,综合财政局。)

各邦:各邦政府设有邦教育部(负责邦内的教育事务)。

印度定期召开“各邦教育部长会议”,主要在于确保各邦教育发展按全国模式进行,达到一定程度的统一,并使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的政策或决定得到贯彻。(促使教育全国统一化)。

二、教育政策与法律

印度学前教育公平相关法律与政策制订

印度自独立以来,十分重视本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公平与平等,不仅在《印度宪法》中明确提出平等教育的法律原则,还通过制订一系列相关教育政策,如《国家儿童政策》、《国家教育政策》《国家儿童宪章》和《国家儿童行动计划》等,为印度学前教育事业的公平与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与政策保障。

印度学前教育公平相关法律与政策制订的背景

人口众多、经济落后且社会问题繁多,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人口大国,国情较为复杂。

1、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据2004年数据统计,其人口已接近11亿,迅速增长的人口给包括教育在内的印度社会各方面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2、印度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虽然印度政府为消除贫困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印度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仍呈增加趋势。从1973年到1997年,印度贫困人口的绝对数字始终保持在3亿以上,至1998年仍有43%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3、种姓制度长期存在,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印度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领域。

三、印度的学制体系

印度实行12年一贯制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学士课程、2年硕士课程和3年博士课程。此外还有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

学前阶段——3—5岁年龄的儿童上托儿所、幼稚园。这个阶段的孩子了解学校生活的知识,学习读、写基础词汇;

小学——学生6一11岁,学制5年; 初中——学制3年; 高中——学制2年; 预科——学制2年;

印度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

印度小学即初等教育的1-5年级,开设的课程包括印地语、英语、数学、自然、社会、信息技术、艺术与劳动、体育与游戏。初中即初等教育的6-8年级,开设的课程包括印地语、英语、第二外语、数学、社会、科学、信息技术、艺术、劳动、体育,其中劳动教育包括手工劳动和社区服务。

高中即初等教育9。10年级的学生,开始分流,学校将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分成两种班级进行教学。一种班级进行普通高中教育,开设与初中课相衔接的普通课程;另一种班级进行中等职业教育,开设基础科目和职业科目。基础科目包括语言和其他基础知识,课时不足20%,职业科目包括知识和各类专业实践,课时超过80%,其中各类专业实践要达到50%以上。这样,这部分学生毕业以后或可成为企业技工直接就业,或利用自己的技能,开设小工厂、小车间、小作坊自谋职业。如果学生进入普通高中班级后不能适应,那么在第一年后可及时转入职业高中班级继续学习。

四、现行印度教育制度的特点

1、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学制,成为印度教育发展的首要特点。

将非正规教育系统如初等教育阶段的非正规教育中心、中等教育阶段的开放学校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开放大学纳入学制系统,是印度教育自80年代以来的一个显著特点。

国情:印度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建立统一的学制,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团结是十分必要的,而“大体一致的教育结构有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

2、与全国统一学制相适应,在初等教育和初中阶段要求具有共同的学习计划,称作普通教育课程。

尤其是其中的劳动教育更是印度特色,它实际上是由基础教育模式演变而来,是甘地基础教育思想在印度新时期的体现。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重视以儿童为中心和以活动为基础而

3、印度虽已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完善的学校类型,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各级教育的发展并不平衡。

问题:初级教育要求的普及目标仍达不到,被认为是“10+2+3”学制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的中等职业教育并未受到学生的青睐,修学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远未达到政府所计划的比例。高等教育中存在教育质量、效益不高、毕业生失业、人才外流等诸多问题。

五、印度教育的特色

1、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印度历届政府都把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置于优先地位,以带动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 1984 年甘地(Rajiv Gandhi)执政后, 把电子工业视为“国家的神经”, 并高瞻远瞩地提出“要用电子教育把印度带入21 世纪”的治国方略。1985年, 政府制定了新的国家教育政策, 并拟订23 条实施纲领, 其中包括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政策, 例如计算机学习计划。印度政府在1998年提出了“信息技术超级大国”发展战略目标,颁发了《印度信息技术行动计划》。

印度早在10年以前就从小学开始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他们一直凭借自己软件产业和语

言教育(即从入学就进行印地语和英语的“双语”教学)的两大优势,一方面大力加强学校信息技术的装备建设,一方面积极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 与学校教育信息化有关的具体内容:

(1)用向银行低利率贷款、并分期付款的措施帮助学校和师生购买计算机 (2)运用技术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 (3)

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

(4)到2003年实现所有学校计算机联网 (5)建立SMART (6) 印度在《信息技术行动计划》文件中还提出到2008 年普及全民信息技术( IT for all by 2008) , 其中宏伟计划就是使各级学校联上互联网。 2005年作为亚太地区成员国印度《教育技术—亚太地区成就与未来规划》报告第一条就明确提出信息技术教育政策问题。报告指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2008 亚太地区信息技术教育计划”愿景: ( 1) 所有亚太地区成员国要制定国家信息技术教育政策; ( 2) ICT 是职前教师培训的重要要素; ( 3) 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 要发展教材的相关性、适当性, 考虑用多种语言编写教材; ( 4) 建立能够共享知识和经验的网络;

2、重视数学教育

印度历史体系却脉断难寻,可信度差,因为印度人极喜爱神话和诗歌的表现形式,喜欢把现实理想化、把历史人物神化,缺乏可信的历史记录。印度的历史著作也主要以神话的方式表达,使人难于分辨哪些是历史事实,哪些属于理想和想象。印度的思维方式的突出特点是即不充分认识现实与想象、事实与空想之间的差别,也不在通过直觉得到的东西与通过推理了解的东西之间作严格区分。

在现代数学单位未出现之前,印度人的数学思维已达到如此的地步,实在令人惊叹。从古印度到现代,数学是印度人逻辑思考的原动力,和印度的宗教哲思同等珍贵。对于现在的软件业来说,数学能力也同样重要。

因为数学从定义、定理推演,一步步把题目解出来,与写软件需要的分析、逻辑,能力一致。因此印度教育首重数学,是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作支撑的。

3、重视英语教学

印地语算是被使用较多的语言了,但也就是在北部普及,到了南方就行不通了。所以如今惟一的沟通工具就是英语。目前印度两种官方语言一个是印地语,另外一个就是英语。印度很注重英语教学,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了完全的双语教学。小学阶段使用母语进行教学;在中学以上,学生必须学习英语或任何一种现代欧洲语言,并且必须学习印地语。

因此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人使用英语遣辞造句都很精确、规范和书面。由于他们的英语水平良好,所以与国际学术和信息交流中没有语言障碍,能够得到更快捷的前沿知识。印度许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学历是外国承认的,而且由于这些学生的业务水平和英语水平都是比较高,所以在国外很抢手,国际组织和国际知名企业雇佣了不少印度人。

印度许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学历是外国承认的,而且由于这些学生的业务水平和英语水平都是比较高,所以在国外很抢手,国际组织和国际知名企业雇佣了不少印度人。

4、积极完善教育政策

开展国际间的教育合作往来,和平共存。

·促进平等。通过向学童们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

·全印度各邦执行统一学制(10+2+3)。

·在部落地区开设小学,提高列表部落(Scheduled Tribes)人群的教育程度。 ·为当地部落人群开设课程,发放学习资料。 ·重视幼儿保育,建立看护所,关爱儿童。

·中学教育课程,让学生们了解科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课程的不同作用。 ·采取措施,为学生提供廉价的书籍。 ·当地社区参与学校项目改进。

·每5年回顾总结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

六、印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印度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1.种姓之间发展不平衡

由于受到种姓制度的传统影响,在教育方面,印度拥有高种姓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远远高于低种姓人口。目前印度的低种姓群众仍有1亿6千万人,占印度总人口的16%,但是他们中大约2/3是文盲,半数是农人,只有7%的人能喝到安全的饮用水。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印度奉行的“精英教育”和倾斜的教育资源投入制度看成是种姓制度在教育领域中的表现。

2.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

2001年,印度城市男性识字率为86.4%,农村男性识字率为71.1%,相差15.3%;城市女性识字率为73%,农村女性识字率为46%,相差27%。印度普拉塔姆基金会的一项年度调查清楚表明.仍有很多印度人还不具备实现以上目标的素质。这份最近公布的最新报告在2007年调查了1.6万个印度村庄。 3.男女受教育不平衡

我们几乎从来没有想到过受过教育的女孩的品质的提高,我们总是说,她们没有必要去挣钱,干吗要她们去受教育呢?只要这种观念存在,我们就没有希望能理解教育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由于家长认识等多种原因,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低下,女性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明显反映在教育上。印度目前有2 500万适龄儿童没有上学,这占全世界辍学儿童人数近20%。

(二)入学率普遍较低,辍学率居高不下

高级小学阶段入学率更低,辍学率较高,尤其是贫困儿童辍学率相当高。印度在1950-1951年度,小学(1.5年级)的毛入学率是42.6%,到2002-2003年度增加至95.4%。高级小学阶段(6-9年级)1950-1951年度为12.7%,到2002-2003年度增加到61.0%。接个基础教育阶段(1-9年级)在1950-1951年度为32.1%,到2002-2003年度增加到82.5%。印度低收入家庭子女有40%的儿童不到小学5年级就辍学了。

印度政治独立60年后,在2006年的世界人类发展报告的175个国家中仅名列第126位。印度的成人识字率只有令人失望的61%,与中国90%的成人识字率相比,印度有40%的成人今天仍然不具备对他们口常生活做一个短的、简单的表达能力,这意味着他们没有获得与最基本的小学教育相当的水平。

(三)课程危机

在众多问题的大锅里再加料的是由政治对立引起的课程危机。1998年,当右翼的

Bharatiya Janata党赢得全国选举时,教育成为修正主义历史学家的第一个目标。

课本被重新编写以反映该党的极端民族主义理念。然后当国大党重新上台时,政府又回复到原本的东西。现在父母和教师们担心再一次的选举又将引起教科书和课程的更改。“这种在左翼和右翼之间的摇摆让父母和老师们快疯了。

(四)高等教育容纳量有限

十亿人只有七所理工学院。印度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出现大幅增长,从1947年的10万增长到2005年的1050万,但每个学生获得的公共资金却在1991至2003年间下降了近30%。 印度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仅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0.5%,同时还允许不公平的分配体系存在。该体系将85%的中央政府经费分配给少数几所精英院校,而这些院校的学生人数仅占学生总数的2%。

七、印度的特色课“沉思课”

沉思,在印度已有两千年的传统,人们把它叫做“悲伤的终结”或者“生活艺术的掌握”。不管是孩子们在学校里,还是成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有沉思的习惯,以求得心灵的安宁。

沉思是印度学生的必修课,在印度的一些中小学校,学生们的首要“功课”是帮助老师整理教室,然后一起参加“沉思课”,以帮助学生“与内在自我交流”。只有在这些活动完成后,学生们真正的课程才得以开始。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引进此类项目,以缓解学生的压力和焦虑。沉思课,就是通过思考,提高学生的承载能力和情感协调能力,学生懂得修身养性,排解烦忧,超越功名利禄的捆绑,摆脱不良情绪的骚扰,成为善于协调和精神幸福的人。教育在给学生提供了生存工具的同时,也提供了精神工具和“情绪润滑剂”。

青少年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对自己的情绪有时难以把握,在遇到困难和矛盾时,不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长期的情绪压力更是情绪疾病的基础。因此,要学会宣泄和放松,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领者,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实施生命教育,必须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让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方式。

印度的沉思课程也一定是当今社会特别流行的心灵课程,当我们闭上眼睛,切断和外界的联系的时候,思维就会进入一个空灵状态,我们就能主动、自觉地检查出自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足,考虑自我与周边的关系,考虑社会个体与功名利禄的关系,考虑自我发展与和谐运作的关系,更考虑精神幸福与成功成就的关系,提高承载能力和情感协调能力,明白得修身养性,排解烦忧,超越功名利禄的捆绑,摆脱不良情绪的骚扰,成为擅长协调和精神幸福的人。久而久之,“让我们的人类潜能得以全面苏醒”,“将永恒智慧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使我们的心灵由狂躁转而安静、由挣扎归于和谐”。

遗憾的是,考虑对我们已特别奢侈了,不仅是对小孩,一定是成年人,真正属于静心修养、闭目思考的时间有多少呢?更多人钻到了升学率、高分、重点大学录用通知书等政绩怪圈中,身心发展、精神高兴、承担责任、排解苦恼等情商发展备受冷落。特别多小孩一门心思一定是考大学,不可能考虑,不明白考虑,默默遭遇,心灵封闭,甚至形成了自感觉是、情感自私、人格孤僻等心理亚健康。

对此,教师、校长多振振有词:“升学压力如此大,哪有心思沉思呢?”看似振振有词,事实上却是对心理发展、心灵成长的疏忽和回避,只是在功利需要和心灵成长之间,更容易重视前者,疏忽后者而已。说到底,这一定是一种心理发展意识的弱化,甚至说是一种无知。

同在应试教育困窘中,印度就能生出富有个性的沉思课,印度的老师们是这样考虑的:“自个儿没有能力转变政府的政策,希望能通过努力关心学生更好地应对压力。”因此,我们应当学学印度:少一点功利追求,多一些朴素信仰;少一些盲目投机,多一些安静思维;少

一些混沌从众,多一些心理尊敬,将小孩的心灵成长放到重要位置,开设此类的心灵课程,让小孩成为身心和谐者。

我们的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师本的教育: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儿童,以教师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现在我们必须把儿童身上失落的东西——主体性还给儿童,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儿童,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使儿童的教育真正成为“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成人教育的模仿和演绎,使儿童从成人笼罩的阴影中,从成人世界的“霸权”中走向主体,走向自由。教育即解放,首先要解放儿童。教育即自由,首先要还儿童以自由。只有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儿童的生命才能够真正获得一种自由、舒展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6t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