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辩题

更新时间:2024-03-09 13: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正方:大学课堂的沟通,老师应是主动方 反方:大学课堂的沟通,学生应是主动方

题解:现在大学的课堂上学生和老师往往缺乏沟通,各干各的。老师往往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默默玩手机,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但交流往往需要一方发起主动的交流,所以在大学课堂上是老师应该主动发起交流还是学生应该主动发起交流呢?一方面老师主动交流可以大大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使老师自己的课会更加精彩。另一方面,学生主动交流会激发老师上课的积极性,学生往往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2. 正方:大学生需要贯彻所在院校的教学定位 反方:大学生不需要贯彻所在院校的教学定位

题解: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教学定位,大学会按照自己的教学定位去好好培养学生,大学生了解并贯彻所在院校的教学定位可以帮助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可以得到学校最大力度的帮助。但是学校教学定位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在校大学生,贯彻所在院校的教学定位可能将学生的未来发展固化。

3. 正方:大学活动目的应该侧重于学 反方:大学活动目的应该侧重于乐

题解:大学的活动丰富多彩,有些活动偏向于学习,有些活动偏向于娱乐。偏向于学习的活动有利于让大家在丰富课余的活动同

时还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偏向于娱乐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得到身心的放松。

4.正方:提升文化软实力,创新比继承更重要 反方:提升文化软实力,继承比创新更重要

题解: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文化是情感的归属,一旦失去了过去的文化继承,人们就丧失了归属感文化软实力也就无从谈起。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主要途径就是文化创新

5.正方:应该进一步放开香港自由行 反方:不应该进一步放开香港自由行

题解:自由行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由旅行社安排住宿与交通,但自由行没有导游随行,饮食也由旅客自行安排自行安排。开放自由行有一定的原因,两地均有进一步开放自由行的需求,香港也具备满足进一步开放自由行的承载力自由行也方便了无数游客。但随之而产生的是大量的游客需求量和水货客对香港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6.正方:当今国情教育中,更应注重民族自豪感 反方:当今国情教育中,更应注重民族危机感

题解:国情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按照一定目的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实施关于国家基本国情的教育活动。国情教育的对象是全体民族成员。民族自豪感是指爱国主义的重要因素,因本民族具有优良的品格和优良传统而感到光荣的心理。民族危机感深入剖析本民族走过的弯路,理性分析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矛盾和不足。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国情教育中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危机感同为积极向上的一种情感,这两种民族情感贯穿着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推动着历史的发展,所以我们今天应该在一个比较的观点上予以论证。

7.正方:国学古籍的通俗化解读利大于弊 反方:国学古籍的通俗化解读弊大于利

题解:国学经典通俗化解读有利有弊,利在于可以让更多大众走近经典,从中获益经典中的主要思想能够更加的直白,容易让大众去接受。但也存在着弊端古文有一种韵律的美,读经典的时候,有一种诗意和艺术的美,通俗化之后,那种诗意和艺术的美感就没有了。

8.正方:当今中国,应该推行“以房养老” 反方:当今中国,不应该推行“以房养老”

背景:2013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社会舆论称之为“以房养老”,随即引发民众的广泛关注。近期两会的召开又引发了对养老问题的关注。

说明:“以房养老”是讨论客体,直接指代“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没有其他定义空间,禁止辩手自行拟构某种政策模型并将其称之为“以房养老”。

9.正方: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反方: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背景:依托于网络媒体的天然优势,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舆论监督发展的新形式,其监督范围之广,反应之迅捷,主体之多元,均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在诸多热点事件中的频频发力的网络舆论监督被看作是公民行使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至佳渠道,同时也被认为是实现社会正义,推动社会进步的时代力量。 说明:司法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另一股力量,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往往对网络舆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网络舆论对司法的监督有利于抑制司法腐败,推动司法改革,但同时也可能影响司法的独立与公正。

10.正方:内务军事化适合当代大学生 反方:内务军事化不适合当代大学生

可辩性:正方可说内务军事化使大学生性格得到锻炼,行为得到规范。反方可说当代大学生崇尚自由,追求个性,不应该被约束。

11.正方:应该简政放权 反方:不该简政放权

题解:政府改革的重心不仅在于简政放权,更在于职能转变。我们常说的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都根源于政府职能转变的不到位,没有定位好政府与市场、社会和个人的关系。 简政放权、职能转变,一直是本届政府追求的目标。中央政府一千七百多项审批事项中,已取消下放了七百多项,远远超越了预期目标,其幅度与效率确实是“蛮拼的”。不过,现在一些民众、企业与市场却没有明显的获得感,那么是否应该简政放权呢?

12、正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反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人

题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强调人们办事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人”强调人们办事要取得成功,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观点有其合理性。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

手段。实践的物质手段是工具和其他设备。人们进行实践活动不仅需要发挥其体力和智力的作用,而且只有使用某种物质手段,才能把自身的体力和智力作用于实践对象,以达到实践的目的,实践越发展,越需要物质手段这个基本要素,所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实践的主体是人,是人民群众,人有自己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人在行动之前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动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实践中变革客观事物,就是把原有的东西改造为新的东西,创造出新的东西。物质手段是靠人去使用和创造,实践的目的靠人去计划,人是最根本因素,工欲善其事,必先力其人”。

13、正方:公立大学教学楼接受商业冠名的做法可取 反方:公立大学教学楼接受商业冠名的做法不可取 题解:2011年,时值暨南大学百年校庆,富力地产花1400万元人民币买下了暨大主教学楼的冠名。同年,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被命名为“真维斯楼”。而在全国范围内,“逸夫楼”更是在各地的多所高校内矗立。有人说,商业冠名除了心里难以接受外,基本没啥坏处,得了利处面子受点损没啥不可以,也有人说这是大学独立性和声望每况愈下的表现,其本身更加是催化剂。那么,越来越多的公立大学教学楼接受商业冠名,这种做法究竟是否可取呢?

说明:商业冠名理解为以商业性组织的名称命名,不能理解为通

过商业活动加以命名。

14.正方:青年人跳槽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 反方:青年人跳槽不利于个人职业发展

题解:跳槽可以使青年人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一定的作用,寻找自己最适合的位置。对于青年人来说,多接触不同公司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和运作方式,能够开阔眼界,积累各种经验。 但是跳槽容易被雇用单位认为不可靠,反而不会得到重用,这促使我们思考,青年人跳槽是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

15.正方:当今中国,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可靠 反方:当今中国,社会养老比家庭养老更可靠

题解:老有所养一直是我国追求的目标。随着中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的严峻性日益凸显。而屡屡爆出来的养老金缺口、养老金不合算等新闻把社会养老这一话题推向了舆论的风扩浪尖。

16.正方:当今中国医患矛盾的成因中,经济问题是核心 反方:当今中国医患矛盾的成因中,观念问题是核心 题解:当今中国,医患矛盾的尖锐性,不言而喻。医患矛盾成因

复杂。诸多成因分析中,两种观点十分突出。一者认为,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资金投入机制、从业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等经济能力与资源分配机制的不合理,是问题人人关注却久治难愈的症结所在。另一者认为,群众健康科普水平低下,部分卫生从业人员道德低下心理失衡,以及社会转型期信仰危机、信任危机等思想意识观念问题,才是导致医患关系这个世界课题在中国呈现这般突出特点的原因。到底何者才是问题核心?

说明:辩题讨论的是现实问题,辩论双方必须立足中国当前的现实。

17、正方:劣迹艺人作品应该被封杀

反方:劣迹艺人作品不应该被封杀

题解:3月15日,徐峥通过微博发声,厉声痛斥作品因“劣迹艺人”而遭“连坐”的规定:“电影是集体劳动成果这谁都知道,就没有更合理的方式来惩罚犯错者吗?”随后,数位圈内同行也表示声援,令劣迹艺人封杀令合理与否的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赵薇也在近日表示,劣迹艺人的作品不应受牵连,毕竟一部作品是许多人的心血和劳动成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促使我们思考,劣迹艺人作品到底应不应该被封杀呢?

18、正方:中国应该制造立国 反方:中国应该金融立国

题解:在广东卫视的知名节目《财经郎眼》二零一四年终盘点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辩题,引发了各方经济专家的激烈争论。

我国目前是制造业大国而不是强国。我国刚刚从农业大国转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参与国际制造业分工,多搞的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但我国人多,人勤劳且聪明,已经有条件做高端制造业。我国还没有力量做金融,与美国等西方抗衡。所以金融开放和市场化应该控制节奏,顺势而为,不能操之过急。

放眼世界历史,世界上所谓大国崛起,有三个典型的例子,一个是英国,一个是美国,还有一个是日本。英国曾经创造了“日不落”帝国的奇迹,其崛起靠两个轮子驱动:一是技术革命、工业化;另一个是市场经济。但英国最终没能续写辉煌,原因是它后来大玩虚拟经济,将“傻大笨粗”的制造业转移到德国等国,最后衰败了。美国崛起了,还是因为制造业兴起和工业化,在英国衰落的同时,加上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发展成为世界霸主。美国一方面依靠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另一方面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与中国最相近的日本经济成功转型,也是依靠制造业,也一度创造“东亚奇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eu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