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代文学》期末考试分析题题库

更新时间:2024-03-09 13: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代文学》期末考试

分析题题库

说明: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要点陈述与本答案相近即可,只要能自圆其说,观点可以与本答案不同。但如果举例不具体、不恰当,则不能给高分。该题不得少于800字。

33.为什么说鲁迅小说是现代小说的成熟的标志?请结合《狂人日记》或《阿Q正传》等具体作品的内容加以说明。 评分标准: A.鲁迅小说以足够的思想分量抨击了封建传统的本质,表现了“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启蒙精神,体现了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时代要求。(4分)

B.鲁迅小说将西方小说的手法技巧与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题材、构思、心理描写,以及小说的体式和语言等方面,都对传统小说进行了革命性的突破,几乎一篇一种形式,每篇都是对现代小说形式的新创造,实现了中国小说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6分) C.举例具体、恰当。(10分)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

34.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 评分标准:

A.艾青对土地、家乡、穷苦人,总是充满同情。《我爱这土地》诗意含蓄、深沉、内敛,情感 的抒发显得庄严神圣,犹如杜鹃啼血,凝重深沉,铭感肺腑,忧愤深广。(5分) B.《我爱这土地》的格调格外的悲愤,蕴涵着忧郁的情感。他把自己比作一只鸟,即使是死了,羽毛也要腐烂在故土里面。(5分) C.举例具体、恰当。(10分)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

33.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狂人日记》既体现了新文学运动的实质,也显示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评分标准:

A.《狂人日记》通过“狂人”从发病到痊愈的过程,象征地表现了叛逆者在封建传统压制下的挣扎过程和被吃掉的命运,暴露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以足够的思想分量抨击了封建礼教“吃人”

的本质,表现了“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启蒙精神。(5分)

B.作品借鉴俄国作家果戈里《狂人日记》的表现手法,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了一个具有象征意象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具有心理分析特点的日记体小说形式。(5分) C.举例具体、恰当。(10分)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

34.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诗歌的“忧郁”特点。 评分标准:

A.诗人总是用忧郁的目光注视着“土地”,而这种忧郁的灵魂源于对多灾多难的土地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的深情厚爱。《我爱这土地》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旷野》等许多诗歌,其实都是对“土地”的不同表达。(5分) B.《我爱这土地》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旷野》等许多诗歌都以土地、 乡村、旷野、道路、河流为中心意象,凝聚着对祖国的爱,流露出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以 及对与土地合为一体的农民的命运给予深切关注。(5分)

C.举例具体、恰当。(10分)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

33.请结合《狂人日记》或《阿Q正传》等具体作品的内容,说明鲁迅小说之所以既是现代小说的开端,又是现代小说的成熟的标志。 评分标准:

A.鲁迅小说以足够的思想分量抨击了封建传统的本质,表现了“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启蒙精神,体现了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时代要求。(4分)

B.鲁迅小说将西方小说的手法技巧与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题材、构思、心理描写,以及小说的体式和语言等方面,都对传统小说进行了革命性的突破,几乎一篇一种形式,每篇都是对现代小说形式的新创造,实现了中国小说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6分)

C.举例具体、恰当。(10分)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

34.有人说,陈白露是一个“完全堕落的交际花”,1

作者曹禺是怎么看的,又是怎么表现这个人物的?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评分标准:

A.在作家看来,陈白露这个年轻的女子有着纯洁美好的心灵,她忍受着非人的精神戕害和精神折磨,深处是一个极度痛苦的世界,她的心“苦的很”。因此,通过她的嬉笑怒骂、逢场作戏,写尽了她灵魂的痛苦和屈辱。(5分)

B.与方达生的重逢,勾起的是她失去竹筠时代的难言痛苦,救小东西是对被污辱的积怨与痛苦的一种发泄;与潘月亭的厮混嬉笑和打情骂俏,本身就是一种厌恶了尝够了被玩弄的痛苦的表现。(5分)

C.举例具体、恰当。(10分)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

1.以《雷雨》中的具体内容为例,说明繁漪为什么会爱上周萍?又为什么要破坏周萍和四凤的爱情?

评分标准:

A.当蘩漪在剧中出现时,她已经来到周家18年了。18年来,她看透了周朴园的伪君子的道德面孔,也尝够了周家充满罪恶的空气。她已经绝望了,在“安安静静地等死”。但是,周萍却燃起了她的希望。(5分)

B.蘩漪对周萍的爱是大胆的真诚的,但也是扭曲的。她明知道这是乱伦,却把她的心、她的生命和希望,都押到了周萍身上。但是,周萍又厌恶了这种关系,偏偏又追求起四凤来,这就使蘩漪走向极端。表面看来,是她在施尽手段破坏周萍和四凤的爱情,而驱动她的力量是想逃出这“残酷的井”。(5分)

C.举例具体、恰当。(10分)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5分)

1、有人说,陈白露是一个“完全堕落的交际花”,作者曹禺是怎么看的,又是怎么表现这个人物的?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评分标准:

A.在作家看来,陈白露这个年轻的女子有着纯洁美好的心灵,她忍受着非人的精神戕害和精神折磨,深处是一个极度痛苦的世界,她的心“苦的很”。因此,在通过她的嬉笑怒骂、逢场作戏,写尽了她灵魂的痛苦和屈辱。(5分)

B.与方达生的重逢,勾起的是她失去竹筠时代的难言痛苦,救小东西是对被污辱的积怨与痛苦

的一种发泄;与潘月亭的厮混嬉笑和打情骂俏,本

身就是一种厌恶了尝够了被玩弄的痛苦的表现。(5分)

C.举例具体、恰当。(10分)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5分)

33.结合《孤独者》的具体内容,并通过与《在酒楼上》的比较,分析魏连殳的形象。 评分标准:

A.魏连殳以前曾是吃“洋教”的“新党”,常常遭到学界和舆论的攻击。但当他被辞退后,便无以为生,最后不得已只好“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做了杜师长的顾问”。他的变化深刻地表现了觉醒的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7分) B.《孤独者》是《在酒楼上》的姊妹篇,但气氛更为阴冷和压抑。魏连殳的变化与吕纬甫是相同的,但魏连殳的个性特点更为鲜明,是鲁迅对“孤独者谱系”的最后总结。(3分) C.举例具体、恰当。(10分)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

34.以《雷雨》中的具体内容为例,说明繁漪为什么会爱上周萍?又为什么要破坏周萍和四凤的爱情?

评分标准:

A.当蘩漪在剧中出现时,她已经来到周家18年了。18年来,她看透了周朴园的伪君子的道德面孔,也尝够了周家充满罪恶的空气。她已经绝望了,在“安安静静地等死”。但是,周萍却燃起了她的希望。(5分)

B.蘩漪对周萍的爱是大胆的真诚的,但也是扭曲的。她明知道这是乱伦,却把她的心、她的生命和希望,都押到了周萍身上。但是,周萍又厌恶了这种关系,偏偏又追求起四凤来,这就使蘩漪走向极端。表面看来,是她在施尽手段破坏周萍和四凤的爱情,而驱动她的力量是想逃出这“残酷的井”。(5分)

C.举例具体、恰当。(10分)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

33.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他为什么会表现出“精神胜利法”?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分析阿Q的“精神胜利法”。 评分标准:

A.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为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自我陶醉、或妄自尊 2

大等种种形式。(3分)

B.阿Q是一个生活在江南小镇上的农村流浪汉,没有土地和家庭,也不知道自己的姓名和籍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却不敢正视现实,不愿承认失败,只能采用“精神胜利法”来求得精神上的胜利。(4分) C.“精神胜利法”主要存在于没落的统治阶级身上,但受统治阶级思想影响,在被统治者的精神中,也有普遍的严重的存在,是一种人类普遍的共同特征。(3分)

D.举例具体、恰当。(10分)

E.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

34.有人说,陈白露是一个“完全堕落的交际花”,作者曹禺是怎么看的,又是怎么表现这个人物的?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评分标准:

A.在作家看来,陈白露这个年轻的女子有着纯洁美好的心灵,她忍受着非人的精神戕害和精神折磨,内心深处是一个极度痛苦的世界,她的心“苦的很”。因此,作家通过她的嬉笑怒骂、逢场作戏,写尽了她灵魂的痛苦和屈辱。(5分)

B.与方达生的重逢,勾起的是她失去竹筠时代的难言痛苦,救小东西是对被污辱的积怨与痛苦的.种发泄;与潘月亭的厮混嬉笑和打情骂俏,本身就是一种厌恶了尝够了被玩弄的痛苦的表现。(5分)

C.举例具体、恰当。(10分)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

33.请结合《狂人日记》或《阿Q正传》等具体作品的内容,说明鲁迅小说之所以既是现代小说的开端,又是现代小说的成熟的标志。 评分标准:

A.鲁迅小说以足够的思想分量抨击了封建传统的本质,表现了“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启蒙精神,体现了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时代要求。(4分)

B.鲁迅小说将西方小说的手法技巧与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题材、构思、心理描写,以及小说的体式和语言等方面,都对传统小说进行了革命性的突破,几乎一篇一种形式,每篇都是对现代小说形式的新创造,实现了中国小说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6分)C.举例具体、恰当。(10分)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

明了。(10分)

34.有人说,陈白露是一个“完全堕落的交际花”,作者曹禺是怎么看的,又是怎么表现这个人物的?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评分标准:

A.在作家看来,陈白露这个年轻的女子有着纯洁美好的心灵,她忍受着非人的精神戕害和精神折磨,深处是一个极度痛苦的世界,她的心“苦的很”。因此,通过她的嬉笑怒骂、逢场作戏,写尽了她灵魂的痛苦和屈辱。(5分)

B.与方达生的重逢,勾起的是她失去竹筠时代的难言痛苦,救小东西是对被污辱的积怨与痛苦的一种发泄;与潘月亭的厮混嬉笑和打情骂俏,本身就是一种厌恶了尝够了被玩弄的痛苦的表现。(5分)

C.举例具体、恰当。(10分)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

33.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狂人日记》既体现了新文学运动的实质,也显示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评分标准: A.《狂人日记》通过“狂人”从发病到痊愈的过程,象征地表现了叛逆者在封建传统压制下的挣扎过程和被吃掉的命运,暴露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以足够的思想分量抨击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表现了“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启蒙精神。(5分)

B.作品借鉴俄国作家果戈里《狂人日记》的表现手法,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了一个具有象征意象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具有心理分析特点的日记体小说形式。(5分) C.举例具体、恰当。(10分)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

34.周朴园看似一个“社会上的好人物”,但曹禺为什么却发现他是一个“魔鬼”?请结合他对蘩漪和侍萍的态度,加以说明。 评分标准:

A.在周朴园的心目中,蘩漪是有病的。他根本没有察觉和懂得她的反常和苦闷是由他一手造成的。他为她治病本是一种关怀,但是他要治的仅仅是“病”,他把他的意志强加到蘩漪身上,强制她看大夫,强制她喝药。他的精神威慑和虐杀,在他看来是自然的,但却令人感到“恐惧的寒栗”。(63

分)

B.他对侍萍的态度似乎是真诚的,他一直在“忏悔”、“内疚”,记念着“死者”,甚至把侍萍的照片放在桌案上,保留着她过去的生活习惯,这一切并非故作虚伪。但当侍萍真的出现在他的面前,他的虚幻就为严酷的现实所打破,感到侍萍是对他现实地位、名誉的威胁。(4分) C.举例具体、恰当。(10分)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

33.为什么说周朴园是曹禺的一个艺术发现?请以周朴园对侍萍和蘩漪态度为例加以说明。 评分标准:

A.周朴园对侍萍的态度似乎是真诚的,他一直在“忏悔”,甚至保留着她过去的生活习惯,这一切都并非故作虚伪。但是,当侍萍又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突然又变了一副面孔,十分真实地刻画出他的丑恶的灵魂。(4分)

B.周朴园为蘩漪治病本是一种关怀,但是他要治的仅仅是“病”,并把治病作为他的意志强加到蘩漪身上,强制她看大夫,强制她喝药。他的精神威慑和虐杀,在他看来是自然的,根本没有察觉和懂得她的被抑压的反常的情态,这足以证明他的非人道的态度。(4分)

C.按照世俗来看,周朴园是一个“社会上的好人物”,但却发现他是一个“魔鬼”,是一个浸 透着令人寒栗的暴君。在他身上体现着天地间的“冷酷”和“残忍”。他对侍萍和蘩漪都表现了 极端的冷酷和专制。(2分)

D.举例具体、恰当。(10分)

E.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

34.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分析说明艾青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 评分标准:

A.艾青对土地、家乡、穷苦人,总是充满同情。《我爱这土地》诗意含蓄、深沉、内敛,情感 的抒发显得庄严神圣,犹如杜鹃啼血,凝重深沉,铭感肺腑,忧愤深广。(5分) B.《我爱这土地》的格调格外的悲愤,蕴涵着忧郁的情感。他把自己比作一只鸟,即使是 死了,羽毛也要腐烂在故土上面。(5分) 。 . C.举例具体、恰当。(10分)

D.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分) 。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eu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