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第三单元

更新时间:2024-03-02 01: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年级:三年级 第 三 单元 学科:品社上 初案设计者: 课题:成长的足迹 教材分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懂得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有利于个人进步。懂得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既不利于个人进步,还影响团结。愿意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一方面鼓励学生敢于面对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 教学目标: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 2.懂得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有利于个人进步。 3.懂得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既不利于个人进步,还影响团结。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愿意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教学难点 : 注意发现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 2、上好每堂课,向课堂要质量。 3、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辅导。 4、多关注差生,有热心、耐心、细心和恒心。 课时划分: 8. 给自己颁奖-----2课时 9.我学会了尊重---2课时 10.诚信是我的朋友---2课时 单元达标测试计划:第十二周

课题:8 第 三 单元 给自己颁奖 总 2 课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大家共同发言,懂得全面、正确、发展的看待自己的重要性,从而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缺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评价自己,客观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教学难点: 认识正确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在主体参与的课堂活动中,使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使其能够做到扬长避短,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帮助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1、和老师一起来说一句话“我自信我能行!”。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哪方面能行,引入新课“发扬自己的优点”并且板书课题。 二、创设条件,主体参与 1、引导学生读文,并且思考邓亚萍有哪些优点?她是怎样发扬自己的优点的?举例说明。 2、学生读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 复案 让学生有互相学习的机会,能取长补短听取他人的意见,给学生自己的空间。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1、再默读课文(学生读文是体会的过程,是重新学习的过程)思考文中你对哪句话使你最感动?为什么? 2、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1、你对了解自己吗?你的优点是什么?。 2、学完本课你对你的优点怎样看待?如何发扬自己的长处?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1、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 2、教师进行适当的小结 六、研究性作业 课下你可以去研究一下自己看看到底自己在哪方面能行? 板书设计:8、给自己发奖 每个人都有优点 了解自己的优点 发扬长处增强自信 导学小计: 课题:8 第 三 单元 给自己颁奖 总 2 课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 2.懂得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有利于个人进步。

3.懂得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既不利于个人进步,还影响团结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愿意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教学难点: 1. 注意发现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2. 不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 课前准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一方面鼓励学生敢于面对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吗? 2.课件演示场景一: 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复案 1. 同桌学生相互交流,全班学生互相交流。 2. 教师小结并提问: 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长处,也都存在着短处、不足。应该如何对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呢? 3.学生发言后教师板书。 板书:二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二 、学文明理 1.师:谦虚的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自满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我国古代文学家欧阳修就是一位谦虚好学的人。下面,咱们就来听听他年轻的时候是怎样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 2.提问: (1)欧阳修、谢希深、尹师鲁三人在写作中各自表现出的特点是什么? (2)钱惟演老师是怎样评价他们的文章的? 3.钱老师的评价说明了什么? 4.小结:每个人都有优点、长处,同时每个人也都有短处和不足。 板书:不断进步 正确认识自己 善于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 改掉自己的不足 5.小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利于自己的进步。只有正确认识自己,善于发现并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掉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进步。 三、深化认识 1.过渡语:像欧阳修这样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事例还有很多,谁能举个例子。 2.学生举例。 3.师补充:在思想品德书上也有这样的事例我们来看一看。 4.学生自己阅读读一读。 5.提问: 故事中的妈妈是怎样取得进步的? 6.小结:我们要向故事中的妈妈学习,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完善自己。 7.提问: (1)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你能经常发现别人的长处吗? (2)自己有什么短处?可以向哪些同学学习? (3)自己有什么长处?哪些人在这方面比自己做的更好?怎样向他们学习? 11.师:有两位同学对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自己看法,我们一起讨论一下,看看谁的想法正确,为什么? 四 总结全课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8、给自己颁奖 照镜子 取长之长,补已之短 导学小计:

课题:9 第 三 单元 我学会了尊重 总 2 课 第 1-2 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不分贫富贵贱、地位高低的,是一律平等的。 2、懂得尊重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中必有的准则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到人与人互相尊重的愉快 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尊重他人的精神,学会尊重人。 : 课前准备:1、小品表演 2、观察班级中相互尊重、彼此不尊重的事例。

第 三 单元 课题10:诚信是我的朋友 总 2 课 第 1-2 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诚信,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理解诚信的含义,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2、理解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懂得并学会怎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3、使学生知道诚信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到发现诚信、感悟诚信、体验诚信,做诚信的主人。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要讲诚信。 2.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诚信,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 3.在教学中、或接纳学生生活的过程中,需要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德品质,能够及时的、正确的进行把握。能够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做及时的更正、定位和适时的引导! 课前准备: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同学们,非常高兴的认识你们,在这里老师能愉悦的分享到我们共同学习的快乐.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话题想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在探讨之前,我们先来共同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诚实确实很重要,除了生命之外,诚信比才学、机敏、金钱、荣誉等等都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关于诚信的话题。共同来学习第一单元第二课《诚信是金》 复案 你对诚信是金又是怎么理解的? 强调金的含义:金,是一种贵重的金属,它被视为美好和富有的象征,而且还有特有的物质价值。在这里它又代表着诚信的重要性,让我们从小讲诚信,时时讲诚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诚信。 二、故事思考: 自古以来诚实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古代《曾子杀猪》的故事就是这样,受到人们的赞赏而传承下来的。想知道曾子为什么杀猪,我请位同学讲讲,书(12页)其它同学看图欣赏。 出示《曾子杀猪》 ※曾子为什么要杀猪?曾子杀猪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 小结: 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竞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而代代传承下来的诚信,不仅仅影响的是曾子,还影响着我们身边的人。 三、德模范颁奖典礼之诚实守信奖 古代人能做到诚信,现代人也能做到诚信。你们做的怎么样?结合你身边的事,能举个例子说说吗?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生举例: 是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完善,诚信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联,这是社会的进步、道德的进步。 四、学习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我们做出选择的事情,而有的选择是在很久以后才知道是对是错。 小结 :是啊,诚信是在小事中体现的,是一点一滴培养的。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和出众的才学,也不会被社会承认,也无法展现才能,更无法获得荣誉,正如孔子所说的,(生:齐读)(出示孔子的话)——人无信不立。 五、深化导行: 进一步让学生感知在生活中,如何对待诚信,从生活中选择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事的人。 做事要讲诚信,在生活当中,有时还会出现很难选择的问题,你们来听一个故事,我来听听你的答案。 板书设计:10、诚信是我的朋友 诚信是金 人无信不立 从小做起 从点滴小事做起 导学小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kd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