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8-15 23:37: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单元 生活不能没有他们

(一)单元结构和主题思想

本单元共有三个主题。主题一《我们的生活需要谁》,主题二《阿姨叔叔辛苦了》,主题三《说声“谢谢”》。

本单元的主题思想是:

1.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的体验和对生活中劳动者的观察,认识各行各业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

2. 感受到劳动者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以及人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

3. 树立尊重各行业劳动者的态度,并对他们怀有感激之心。

本单元中各课的主题思想是:

主题一:我们的生活需要谁。一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二是初步感受人们在生活中相互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的关系;三是会运用考察的方法进行社会研究。

主题二:阿姨叔叔辛苦了。一是通过对周围劳动者的观察和访问,体会他们劳动的苦与乐;二是学习调查访问的方法。

主题三:说声“谢谢”。 一是当自己享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后,要表示感谢;二是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

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享受着来自不同行业劳动者的服务,但他们并没有思考到正是由于有无数人的服务,才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他们还意识不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树立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主题一:《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教学这一课可组织四个活动。活动一:“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观察活动,让学生依据自己从起床到睡觉,在一天的各种活动中,需要哪些人提供的服务,这些人是怎样为我们服务的,并记下自己的观察结果。活动二:“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调查展示活动。学生可用各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活动三:“如果没有他们”,请学生设想如果生活中缺少一

个行业的服务,会给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活动四:“社区生活一天”模拟活动。让学生商量在社区里要有哪些商店,大家的生活才会方便,然后分工各自模拟开设商店,并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让学生谈自己在活动中做过的工作,去过的地方,自己的感受,自己还想问的问题等。

主题二:《阿姨叔叔辛苦了》,教学时可组织四个活动。一是指导采访的谈话活动。让学生谈一谈如何要去采访一个人,应当做哪些准备,采访时应当注意什么。谈话后归纳出结论:确定采访对象和采访地点;拟定出采访提纲;选择采访的最佳时间;做好采访记录。二是采访的模拟活动。让学生根据讨论出的结论,进行模拟采访,并进行评议,以肯定学生在采访中的正确行为,提示要注意的行为。三是实地的采访活动。让学生自愿结成小组,选择一种职业进行采访。四个活动是采访汇报活动。可分组交流和展示,也可请被采访者到教室来进行现身说法等。

主题三:《说声“谢谢”》,教学本课时可设计三个活动。第一个是“生活中的谢谢”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在生活中需要说谢谢的时候。第二个是“如果不说谢谢”活动。让学生谈一谈,如果自己为别人做了事,别人不说感谢你是什么心情?当自己得到别人感谢时,自己是什么心情?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不要吝惜自己的谢谢和掌声。第三个是“制作感谢卡”的活动。让学生制作一个感谢卡,谢谢自己在生活中最想要谢的人,并把自己制作的感谢卡寄或送到那人的手中。

(三)单元课时计划

每课2课时,单元评价2课时,共8课时。

第一课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特别是从事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初步感受他们的工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2、初步体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同生存的关系。

3、能在生活周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能讲述自己的调查结果和观察的感受。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特别是从事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初步感受他们的工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同生存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前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一天中为我们服务的行业有哪些,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看小品导入新课(教师选择学生感兴趣且有教育意义的小品段落让学生欣赏),提问:“你在看小品时心情如何,你知道是谁的工作让你如此开心快乐的吗?”旨在让学生从看电视获得快乐而感受到有许多电视工作者在为我们提供服务。从而揭示主题,在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里,有许多人在默默为我们服务,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从而让学生结合自身说一说谁是我们生活所需要的。

二、汇报调查情况,拓展生活经验

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看看在一天中有哪些人为我们服务过,他们的服务给自己的一天带来了怎样的方便。同学们在课前进行观察了解,可以将调查结果展现出来供大家借鉴学习,调查报告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文字的、图画的、或者是表演。

2、小组活动:分组讨论平时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在为我们服务的人,可以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查阅到的文字、图片的资料,小组合作办一张小报,分组派代表向大家做介绍,在同学当中开展讨论,他们的工作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便利。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归类,使学生对

社会的各行各业有一个整体的初步印象,从而初步感受到人们在社会中是相互依赖的,为下面一个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写写生活中所需的人,比比谁写得多

1、借用书P40中图,看看这些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报还有哪些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服务以及他们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

2、小组合作,用一张纸写出为我们提供方便和服务的人们,比一比,看哪个组写得多(一定时间内),在全班展示,是学生对社会中的各行各业有一个基本的感性的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小组探讨:他们(各种劳动者)之间需不需要别人的服务?需要什么服务?说一说生活中没有他们会是个什么样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各行各业的支撑,缺一不可)?

四、了解我们的生活为什么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工作

1、讲故事(选择各行各业中典型性事例),反向思考,假如没有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行业,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2、小组讨论:假如没有了他们中的任何一种行业,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体会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些劳动者?

3、结合前面活动,学生就各行各业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查,看一天的生活中各行各业之间有什么样的相互联系,特别是自己接受过那些服务,自己有为别人做了些什么事?并思考自己是别人需要的人吗?自己在社会中有什么作用?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模拟表演

1、选择小伙伴即兴表演,互换角色谈感受。

2、全班自由组织,模拟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角色的表演,是学生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老师巡回指导及时向同学们通报情况。

3、总结延伸。请学生表演并谈自己表演的体会。使学生从中自己也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增强主人翁精神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

教学反思:

第二课 阿姨叔叔辛苦了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己周围劳动者的观察和访问,体会他们劳动的苦与乐;

2、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的优良品质。

教学准备:

学生调查自己的父母平时的工作情况;调查身边的劳动者,并作出调查报告;寻找身边劳动者的事迹、故事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看他们怎样工作

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平时几点钟上班、几点钟下班,在什么地方、如何去上班(使用什么交通工具),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他们上班后的感受如何?旨在用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人推广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

2、调查采访

调查学生周围的其他劳动者。让学生课前自由的组成小组,并确立调查计划,准备好调查问题,甚至是录像等),再确定调查对象时,最好选择学校内的校医、食堂工人、商店工作人员、或是学校附近的工厂、商店、餐馆、邮局、医院等。教师要提醒学生调查时注意安全。

(注:只有让孩子们融入到社会之中,去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面对面地接触,去亲眼看到他们的劳动的辛苦,去面对面地交流,了解到他们劳动的辛苦,劳动的快乐,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不易,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尊重他们。)

二、寻找身边的劳动者

1、寻找身边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可以画画,可以是文字记录也可以是小故事。分组讨论后,在班级交流。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些人默默无闻为我们作出了贡献,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2、交流谈感想,谈谈自己的理想,自己长大后要做什么工作?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反思:

第三课 说声谢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活动和体验,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初步渗透爱的教育。

3、初步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在同学中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准备:

调查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接受别人的感谢后的心情。了解生活中人们对别人表示感谢和尊重的方式。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体验谢谢

1、渲染课前气氛

师:请一位同学给我们带来美妙的歌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问表演的同学)你表演完后说了声 ,你为什么表演完了要说谢谢呢?(学生回答)

师:(问鼓掌的学生)你们为什么要鼓掌?

2、师:是呀,当别人对你鼓掌对你表示鼓励时,你要说谢谢,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还要说谢谢呢?(出示课题)

(老师适时引导总结板书:服务 帮助——需要谢谢)

3、回忆“感谢”画面。

师:想到这感人的一幕幕,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

师:是呀,一声声感谢温暖了人们的心,它象一座座沟通人与人之心灵的桥梁,使我们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

二、调查采访 感悟谢谢

1、师:今天,你们说谢谢了吗?

2、师:老师想知道你平时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说一说当别人对你说谢谢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学生回答)

师:是呀,当得到别人的谢谢时,你的心中特别高兴,也特别自豪,因为自己所做的事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其实不光是你,老师也是这样。那么工作在不同行业的叔叔阿姨每天都在为我们提供着帮助和服务,他们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课前我们进行了调查,有的一个人进行调查,有的几个人小组合作调查,赶紧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内说说吧!

师:来展示自己结果的小组,首先要介绍自己的调查方法使什么?并用自己的话介绍调查内容和结果,在座的同学,都是评委。

(学生汇报各组的调查结果)

(教师适时地总结板书:尊重 理解——学会谢谢)

★三、情景表演 学会谢谢

1、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小朋友,他也常常在说谢谢,你们看他真的会谢谢吗?(结合教材50页的情境图,讲会说谢谢,但不尊重别人劳动的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分小组自己选择一个小片段表演出来。(小组活动,设计场景表演)

师:哪一组先来,学生表演,老师适时地提问:为什么你会这样做呢?

2、师:看来我们对人表达感谢的方式还有很多种,你们还想到了什么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你内心的感激之情呢?(学生回答)

3、总结: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学会感谢,一个眼神、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动作,无处不闪现着爱的火花,让我们将这份爱不断传递,我相信,只要有你有我有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生活中将处处充满亲切的问候和真诚的感激,让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充满爱的和谐家园中生活、学习!

(出示板书:传递真诚爱意 享受和谐生活)学生齐读一遍。

4、课后延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表示感谢。

板书设计: 3.说声谢谢

服务 帮助——需要谢谢

尊重 理解——学会谢谢

传递真诚爱意 享受和谐生活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ho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