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进行情感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19 03: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进行情感教育

作者:刘浏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年第12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它既是意识活动的动力,又是在社会活动中个人与他人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

在影响学生学习的诸多因素中,情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学生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思维的展开和思维活动的强度。如果学生对教师充满了敬佩信赖,有着美好的情感,那么他就会专心去听课,这种良好的情感状态对于知识技能的有效掌握及智力发展,将起积极作用。 1.培养师生情感,激发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口头和形体的语言、情绪态度、表情等传递着他的情感信息,学生则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关心程度和对教师的尊敬态度来反馈情感信息。没有情感基础的教学活动是缺乏朝气、缺乏活力的。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鼓舞师生双方的情绪,焕发教师“教”的激情和学生“学”的热情,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的关键是教师要“捧出一颗心来”去爱学生、感染学生,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产生良好的双向信息反馈。教师要以对学生的“爱”,去动学生的“情”。 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并很好地去了解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具有个人特点和性格结构的人,努力做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使学生成为发现者和研究者,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潜力。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积极参与到学生中,与他们建立平等友好的朋友关系,相互信任、坦诚相待。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感受,分担失败的忧伤,共享胜利的喜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在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中,才能体验到教师良好的教学态度,品味出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进而激发出学生尊师的情感。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情感交融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信任教师才能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在这种良好的情感作用场中,如果教师能施教得法,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甚至会由不感兴趣转为喜欢、热爱,发生情感转移,从而激发出学习生物学的热情。 2.利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他们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当学生对某种学科知识发生兴趣时,他就会长时间地、积极地、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觉得是种沉重的负担。因此,兴趣是影响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nf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