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语言

更新时间:2023-09-25 09: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利语言的表述类型

权利要求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Patent Claim) 1.直截了当地提出发明所要求保护的客体

2.只能出现一个句号,其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叫做特征(也就是全部技术特征限定原则) 关键是如何确定所涉及到的“特征”

专利权利要求条款的句子一般都较长、表述结构复杂、术语多、理解困难。通常情况下,一项权利要求条款为一句,不论其内容多少、结构形式多么复杂,都应组织为完整的一句。这种句子虽然符合中文的语法和句法,但阅读起来很不习惯。因此,句子中适当地插入顿号,或逗号,或分号进行适当的切分,以句号结束整个句子,可提高可读性、避免引发歧义或误解。尤其是易于专利审查员阅读,有助于顺利通过专利申请。

根据所申请专利的不同类型,专利权利要求的语言表述类型,即表述句式,与专利权利要求的类型相关,以下分别讨论:

过程顺序类(Process sequence style):

主要用于描述方法或工艺类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至于确定一种方法是否具有可专利性在此不讨论)。

1. 一种为车辆转向系统生成有制动扭矩作用的信号的方法,其包括:接收车辆速度输入值;接收方向盘速度输入值;接收方向盘扭矩输入值;以及由所述的各输入值而生成一个有作用的制动扭矩输出值,其中所述的有作用的制动扭矩输出值与所述的方向盘速度输入值是非线性关系,以及其中所述的生成有作用的制动扭矩输出值还包括:用所述的方向盘转速输入值生成可计量的方向盘速度值和一方向盘速度的应变比例因子;用所述的已计量的方向盘速度值乘以所述的车辆速度制动值得出一个即时制动扭矩信号;由所述的方向盘输入值生成方向盘应变比例因子;及用所述的方向盘应变比例因子乘以所述的即时制动扭矩信号得出所述的有作用的制动扭矩输

出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方向盘转速应变比例因子小于第一个方向盘转速值并且不变乘数大于第二个方向盘转速值。

3. 一种生成车辆转向系统的有作用的制动扭矩信号的方法,其中包括:接收车辆速度输入值;接收方向盘转速输入值;接收方向盘扭矩输入值;由所述的每项输入值生成一个有作用的制动扭矩输入值,其中所述的生成有作用的制动扭矩输出值还包括:基于第一个车辆速度值,由所述的方向盘转速值至少生成第一个制动扭矩值;基于第二个车辆速度值生成至少第二个制动扭矩值;基于所述的车辆速度输入值,叠加所述的第一个和所述的第二个制动扭矩值以产生即时制动信号;由所述的方向盘扭矩输入量生成方向盘应变比例因子;以及用所述的方向盘应变比例因子乘以所述的即时制动扭矩信号因而得出所述的有作用的制动扭矩输出量。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其中:所述的第一个制动扭矩值由第一个曲线决定的,所述的第一个曲线由非线性的、制动扭矩与方向盘转速的比值曲线组成,方向盘转速是为所述的第一个车辆速度而设定的;所述的第二个制动扭矩值是由第二个曲线决定的,所述的第二个曲线由非线性的、制动扭矩与方向盘转速的比值曲线组成,方向盘转速是为所述的第二个车辆速度而设定的。

组成元素枚举型(Element enumeration style) :主要用于描述产品发明 例如:

1、汽车后视镜联动控制装置,包括微控制单元U1、切换器电器RE1、RE2、下倾角度设置开关SW1、联动选择开关S3、左右侧选择开关S1、上下角度调整开关S2、三极管Q1、Q2、双马达M1、M2,其特征在于:

下倾角度设置开关SW1和联动选择开关S3与微控制单元U1的输入连接,

微控制单元U1输出控制信号至双直流马达驱动器U2,双直流马达驱动器U2通过受三极管Q1、Q2控制的切换继电器RE1、RE2连接双马达M1、M2,微控制单元U1输出控制信号与三极管Q1、Q2的基极连接控制其导通与关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微控制单元U1采用AT89S51,双直流马达驱动器U2采用TA8083, 下倾角设置开关SW1与微控制单元U1的P04、P05、P06、P07连接, 联动开关S3与微控制开关U1的P02、P03连接, ......

两分法(Jepson type-like):这种类型的描述有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表述已知内容或者是后一部分的前提条件;后一部分是所申请专利的创新内容,也是要表述的主要内容。其特点就是把现有的已知部分和创新部分分开,欧美使用的非常广泛;在国内可以借鉴这种类型的表述方法。

以上三种权利要求的表述形式彼此并不是孤立的,可以交叉使用。例如,在Jepson表述句式中,前一部分可以采用过程序列式或组成元素枚举式来表述。

提高专利权利要求描述语言的可读性

描述一项专利的语言其特点是:句子较长、结构复杂、专业术语多且难以理解,既是一

种技术文档,又是一种法律文书,撰写难度大且意义重大。尤其是权利要求部分(Claims),是整个专利的法律依据,也是专利审查的主要内容,更是日后可能出现的专利诉讼(patent litigation)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这里,笔者就以权利要求部分为例,根据个人撰写与翻译专利文档的经验,谈一些提高中文专利语言可读性的体会,供同行交流,欢迎批评! 撰写专利权利要求书的基本原则

撰写专利权利要求书,首先要认真阅读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的技术交底资料,理解专利所阐述的内容,然后先撰写专利说明书,再从专利说明书提炼出专利权利要求书(翻译专利文档的顺序也是这样,先翻译专利说明书,然后再翻译权利要求书,这也符合专利生成原理:先有说明书,才有权利要求书;也是专利说明书从“中心限定”演变为“周边限定”的结果)。

与常用的西方语言甚至日语相比,汉语是一种描述比较模糊的语言,是“人治”语言,而不是“法治”语言。描写“小桥流水人家”时,可谓遐想万千、意境悠远;可撰写的法律文书,容不得读者

多想,就露出其先天性的缺陷,在必要的地方要有一些弥补的方法,防止引发歧义或误读。作为专利文档的作者或译者,一定要牢记,自己写出的句子自己明白,不等于阅读者一眼就明白。对于专利审查员来说,日常要查阅和审核的专利资料非常多,如果一个句子第一次不能完全明白,再阅读一遍是可能,恐怕不会三编、四遍的纠缠在一个句子上,所以专利申请资料不仅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来写,而且还有力争做到清晰、简洁。 是否能顺利获得专利授权,专利文档的遣词非常重要。

撰写专利权利要求书的注意事项

专利的一般用途就是根据专利权利要求保护专利权人的产品、方法或工艺。在专利说明书中描述的发明如果在权利要求中没有描述是得不到保护的。在专利权利要求中没有描述的发明被认为是有意放弃权利而向公共发布的。因此, 专利申请人应该在权利要求中指定专利说明书中所涵盖的内容。专利申请人要使权利要求范围尽可能宽,使权利要求覆盖发明所有的相关特性及其所有合理的变更。但申请人也要注意权利要求所确定的内容不要超出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内容,因为一旦出现侵权诉讼或无效申请,首先要对专利权利要求进行解释.撰写专利权利要求适当的方法: 不但要撰写主张权利范围广范的权利要求, 而且也要撰写可以想象到的实施例的具体的权利要求。

在等同原则这一前提之下,专利的保护范围可以延伸至专利权利的字面描述之外。但专利审查员或法院都不认可这样的专利权利范围的延伸。专利文档既是技术文档,更是法律文档,因此必然承载了专利权人的利益,对其撰写方法、意图、遣词、谋篇、造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使专利受到保护,关键是确保所撰写的专利权利要求,不仅能得到专利审查人员的认可,顺利获得专利授权,而且能经得起权利侵权和无效请求的考验。

撰写专利权利要求的注意事项:

1. 专利权利要求要有支撑,即权利要求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可以追溯到专利说明书,一定使用

相同的术语。

2. 检查所使用的术语是否有技术方面确定的含义,其含义是否适用于该专利的使用环境。 3. 不要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对其进行修改(不仅对于权利要求书而言,其他文件也不宜修改) 4. 权利要求审查的范围是权利要求的文字描述内容,而不是其对等物; 5. 通过阅读和研究一些专利诉讼案件,了解法院是如何解释专利权利要求的。

6. 使用的术语如有一个以上的含义,且无需其他因素给予支持,在技术方面惯用的含义比普通含义更相关。

7. 相关的技术词典是确定术语适当含义的首要依据。

8. 搜集并讨论现有技术参考资料时,检查该技术以同样的方式在专利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并描述专利技术使用的术语与描述实施例所使用的术语一致。 9. 如有可能,尽量描述多个实施例。

10. 不要形成审查历史的例外,撰写人不要妄想通过这种例外形成的解释比习惯的解释更广的。

撰写专利权利要求书的基本原则:

?

要具体指出专利保护的客体(Subject Matter);

? 正确测度权利要求条款的法律保护范围,以既能通过专利审查、又能使专利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最大化为目标(“the claims specify the boundaries of the legal monopoly created by the patent”)

? 阐述思路清晰,采用常用的句式

?? 遣词恰当(尤其是对保护客体的命名,要注意其具体的个体、所属的类(species)和属(genus)的选词),这在追求专利权利要求范围最大化也是很关键的。 ? 书写格式规范、层次清晰

? 一般来讲,每项权利要求条款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来表述

? 撰写完成后,要逐条进行必要性检验,即假设删除一权利要求条款后,是否影响权利要求

的完整性,如果没有影响,坚决删除(另外,审查费用与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多少也有关系)

权利要求常用句式(sentence pattern) 撰写专利权利要求(Claim)常用的格式 ? 一种A,由B和C组成,其特征在于 ? 一种A,包括/包括有B和C, 其中: ? 一种A,其具有一带B的C, ? 一种A,包括一用于V+N的B, ? 根据权利要求X所述的A,其特征在于,

? 根据权利要求X的A,其特征在于所述B为一+ADJ+的+C, ?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A,其特征在于, 撰写含有计算机程序的专利权利要求的一种格式: ? 一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一种利用??的计算机系统??的控制的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方法还采用下列步骤??。 撰写实体专利权利要求的一种格式:

一种??的系统(或装置,或设备,或实体所属的类名称或属名称),包括有:??;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或装置,或设备),还包括: ??。

注:中文专利权利要求书中没有与英文专利要求书中的\或\等相对应的部分,中英互译时要注意。

专利名称的命名

(这里指发明和实用新型)

专利名称是专利文件重要的信息来源,要赋予更多合理的信息。专利名称是阅读专利的读者了解专利的主要内容。命名时,根据所述专利的创新内容,既要考虑到专利权利要求,又要考虑专利周边限制范围(从周边限定而不是从中心限定来表述)命名一项专利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 名称应该有实际语义

2. 名称应该清晰、简明、尽可能具体的指定发明专利内容的客体

3. 专利类型一般分为产品、过程、工具或设备、使用方法,因此专利名称应该体现相应的类型. 4. 能包括能表述该专利新颖性的构成元素更好

5. 名称中不要出现专用名称、商标名称以及省略语,因这些词语用于明确表述所述的专利内容 6. 在确定最后的专利名称之前,要检索相关内容,不要与发布的专利名称近似,如果是在现有技术的改 进,应该在名称中加以区别。

7.汉语专利名称一般不要超过40个汉字;英文专利名称一般不要超过25个单词 实例1: 可接受的名称:

Metal cold-forming process and lubricant composition therefor 金属冷加工工艺及其润滑物

不被接受的名称: Metal forming 金属加工 实例2: 可接受的名称:

车辆制动系统的增压装置

Pressure intensifier unit for vehicle braking system

不被接受的名称

摩托车、货车等制动系统的增压装置

Pressure intensifier unit for the braking system of motor cars, lorries, etc. 实例3 可接受的名称

Needle bed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s

不被接受的名称 Knitting 实例4 可接受的名称 同轴电缆连接设备

Connecting devices for co-axial cables

不被接受的名称 电缆连接器 Cable connectors 实例5

可接受的名称 实例5 可接受的名称 人工造雪方法与设备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rtificial snow

不被接受的名称 人工雪的发明

The invention of “Arcticficial snow”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uk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