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数学模拟试卷8

更新时间:2024-05-19 04: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中考数学模拟试卷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对成题目上. 1.在﹣2,﹣1,0,2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2 B.﹣1 C.0

D.2

2.餐桌边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酌,实属来之不易,舌尖上的浪费让人触目惊心.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5×1010千克

B.50×109千克

C.5×109千克

D.0.5×1011千克

3.下列立体图形中,俯视图是正方形的是( )

A. B. C. D.

4.下面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5.一元二次方程x2﹣4x+5=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6.关于x的函数y=k(x+1)和y=(k≠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7.如图,在矩形AOBC中,点A的坐标是(﹣2,1),点C的纵坐标是4,则B、C两点的坐标分别是( )

A.(,3)、(﹣,4) C.(,)、(﹣,4)

第1页(共26页)

B.(,3)、(﹣,4) D.(,)、(﹣,4)

8.如图,在Rt△ABC中,AB=CB,BO⊥AC于点O,把△ABC折叠,使AB落在AC上,点B与AC上的点E重合,展开后,折痕AD交BO于点F,连接DE、EF.下列结论:①tan∠ADB=2;②图中有4对全等三角形;③若将△DEF沿EF折叠,则点D不一定落在AC上;④BD=BF;⑤S四边形DFOE=S△AOF,上述结论中错误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对应题中横线上 9.分解因式:xy2﹣9x= . 10.分式方程

的解是 .

11.如图,AB∥CD,∠α= .

12.将一个半径为6cm,母线长为15cm的圆锥形纸筒沿一条母线剪开并展平,所得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 度.

13.一次函数y=ax+b和一次函数y=bx+a图象正确的是 ( )

A. B. C. D.

第2页(共26页)

14.如图,⊙I为△ABC的内切圆,AB=9,BC=8,AC=10,点D、E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DE为⊙I的切线,则△ADE的周长为 .

15. 如图,已知△ABC,AB=AC=1,∠A=36°,∠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则AD的长是 ,cosA的值是 .(结果保留根号)

16.如图,在⊙O中,AB是直径,点D是⊙O上一点,点C是

的中点,弦CE⊥AB于点F,过点D

的切线交EC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AD,分别交CF、BC于点P、Q,连接AC.给出下列结论: ①∠BAD=∠ABC;②GP=GD;③点P是△ACQ的外心;④AP?AD=CQ?CB. 其中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计算:

第3页(共26页)

(2)化简:

1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E、F在AC上,G、H在BD上,且AF=CE,BH=DG.求证:GF∥HE.

19.我市某校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开设的体育选修课有:A:篮球,B:足球,C:排球,D:羽毛球,E:乒乓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修一门,学校李老师对某班全班同学的选课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制成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

(1)请你求出该班的总人数,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第4页(共26页)

(2)该班班委4人中,1人选修篮球,2人选修足球,1人选修排球,李老师要从这4人中人任选2人了解他们对体育选课的看法,请你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选出的2人恰好1人选修篮球,1人选修足球的概率.

20.某汽车销售公司经销某品牌A款汽车,随着汽车的普及,其价格也在不断下降.今年5月份A款汽车的售价比去年同期每辆降价1万元,如果卖出相同数量的A款汽车,去年销售额为100万元,今年销售额只有90万元.

(1)今年5月份A款汽车每辆售价多少万元?

(2)为了增加收入,汽车销售公司决定再经销同品牌的B款汽车,已知A款汽车每辆进价为7.5万元,B款汽车每辆进价为6万元,公司预计用不多于105万元且不少于99万元的资金购进这两款汽车共15辆,有几种进货方案?

(3)如果B款汽车每辆售价为8万元,为打开B款汽车的销路,公司决定每售出一辆B款汽车,返还顾客现金a万元,要使(2)中所有的方案获利相同,a值应是多少?此时,哪种方案对公司更有利?

第5页(共26页)

21.小刚参观上海世博会,由于仅有一天的时间,他上午从A﹣中国馆、B﹣日本馆、C﹣美国馆中任意选择一处参观,下午从D﹣韩国馆、E﹣英国馆、F﹣德国馆中任意选择一处参观.

(1)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分析并写出小刚所有可能的参观方式(用字母表示即可); (2)求小刚上午和下午恰好都参观亚洲国家展馆的概率.

22.右图中曲线是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的一支.

(1)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支位于哪个象限?常数n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若一次函数求n的值.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AOB的面积为2,

第6页(共26页)

23.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FH是⊙O的切线,切点为F,FH∥BC,连接AF交BC于E,∠ABC的平分线BD交AF于D,连接BF. (1)证明:AF平分∠BAC; (2)证明:BF=FD;

(3)若EF=4,DE=3,求AD的长.

第7页(共26页)

24.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过原点O,与x轴相交于点B(﹣4,0),顶点为D,直线y=﹣x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m,8),直线AD交x轴于点E,交y轴于点F. (1)求m的值及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tan∠AEB的值;

(3)点P是射线OA上的动点(点P与点A、O不重合),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二次函数的图象于点M,问:是否存在点P,使以P、A、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F相似?如果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8页(共26页)

2015中考数学模拟试卷8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对成题目上. 1.在﹣2,﹣1,0,2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2 B.﹣1 C.0

D.2

【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

【分析】根据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可得答案. 【解答】解:﹣2<﹣1<0<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是解题关键.

2.餐桌边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酌,实属来之不易,舌尖上的浪费让人触目惊心.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5×1010千克

B.50×109千克

C.5×109千克

D.0.5×1011千克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500亿有11位,所以可以确定n=11﹣1=10.

【解答】解:500亿=50 000 000 000=5×1010.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准确确定a与n值是关键. 3.下列立体图形中,俯视图是正方形的是( )

A. B. C. D.

【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 【解答】解;A、正方体的俯视图是正方形,故A正确;

B、圆柱的俯视图是圆,故B错误; C、三棱锥的俯视图是三角形,故C错误; D、圆锥的俯视图是圆,故D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

第9页(共26页)

4.下面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选项错误; 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B选项错误; C、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选项正确;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及轴对称的知识,解题时掌握好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5.一元二次方程x2﹣4x+5=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考点】根的判别式.

【分析】把a=1,b=﹣4,c=5代入△=b2﹣4ac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解答】解:∵a=1,b=﹣4,c=5,∴△=b2﹣4ac=(﹣4)2﹣4×1×5=﹣4<0, 所以原方程没有实数根.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a,b,c为常数)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 6.关于x的函数y=k(x+1)和y=(k≠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 【专题】数形结合.

第10页(共26页)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可得经过的象限,一次函数的比例系数和常数项可得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

【解答】解: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一三象限;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故A、C错误;

当k<0时,反比例函数经过第二、四象限;一次函数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1)反比例函数y=:当k>0,图象过第一、三象限;当k<0,图象过第二、四象限;

(2)一次函数y=kx+b:当k>0,图象必过第一、三象限,当k<0,图象必过第二、四象限.当b>0,图象与y轴交于正半轴,当b=0,图象经过原点,当b<0,图象与y轴交于负半轴.

7.如图,在矩形AOBC中,点A的坐标是(﹣2,1),点C的纵坐标是4,则B、C两点的坐标分别是( )

A.(,3)、(﹣,4) )、(﹣,4)

B.(,3)、(﹣,4) C.(,)、(﹣,4) D.(,

【考点】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压轴题.

【分析】首先过点A作AD⊥x轴于点D,过点B作BE⊥x轴于点E,过点C作CF∥y轴,过点A作AF∥x轴,交点为F,易得△CAF≌△BOE,△AOD∽△OBE,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得答案. 【解答】解:过点A作AD⊥x轴于点D,过点B作BE⊥x轴于点E,过点C作CF∥y轴,过点A作AF∥x轴,交点为F,延长CA交x轴于点H,

∵四边形AOBC是矩形,∴AC∥OB,AC=OB,∴∠CAF=∠BOE=∠CHO, 在△ACF和△OBE中,

∴△CAF≌△BOE(AAS),∴BE=CF=4﹣1=3,

第11页(共26页)

∵∠AOD+∠BOE=∠BOE+∠OBE=90°,∴∠AOD=∠OBE,∵∠ADO=∠OEB=90°∴△AOD∽△OBE, ∴

,即

,∴OE=,即点B(,3),

∴AF=OE=,∴点C的横坐标为:﹣(2﹣)=﹣,∴点C(﹣,4).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8.如图,在Rt△ABC中,AB=CB,BO⊥AC于点O,把△ABC折叠,使AB落在AC上,点B与AC上的点E重合,展开后,折痕AD交BO于点F,连接DE、EF.下列结论:①tan∠ADB=2;②图中有4对全等三角形;③若将△DEF沿EF折叠,则点D不一定落在AC上;④BD=BF;⑤S四边形DFOE=S△AOF,上述结论中错误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折叠的知识,锐角正切值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面积的计算判断所给选项是否正确即可.

【解答】解:①由折叠可得BD=DE,而DC>DE,∴DC>BD,∴tan∠ADB≠2,故①错误; ②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ABF≌△AEF,△ABD≌△AED,△FBD≌△FED,(由折叠可知) ∵OB⊥AC,∴∠AOB=∠COB=90°, 在Rt△AOB和Rt△COB中,

,∴Rt△AOB≌Rt△COB(HL),则全等三角形共有4对,故②正确;

③∵AB=CB,BO⊥AC,把△ABC折叠,∴∠ABO=∠CBO=45°,∠FBD=∠DEF,

第12页(共26页)

∴∠AEF=∠DEF=45°,∴将△DEF沿EF折叠,可得点D一定在AC上,故③错误; ④∵OB⊥AC,且AB=CB,∴BO为∠ABC的平分线,即∠ABO=∠OBC=45°, 由折叠可知,AD是∠BAC的平分线,即∠BAF=22.5°,

又∵∠BFD为三角形ABF的外角,∴∠BFD=∠ABO+∠BAF=67.5°,

易得∠BDF=180°﹣45°﹣67.5°=67.5°,∴∠BFD=∠BDF,∴BD=BF,故④正确; ⑤连接CF,∵△AOF和△COF等底同高,∴S△AOF=S△COF,

∵∠AEF=∠ACD=45°,∴EF∥CD,∴S△EFD=S△EFC,∴S四边形DFOE=S△COF,∴S四边形DFOE=S△AOF, 故⑤正确;故错误的有2个.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由折叠得到的相关问题;注意由对称也可得到一对三角形全等;用到的知识点为: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2部分;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对应题中横线上 9.分解因式:xy2﹣9x= x(y+3)(y﹣3) .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应先提取公因式x,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 【解答】解:xy2﹣9x=x(y2﹣9)=x(y﹣3)(y+3). 故答案为:x(y﹣3)(y+3).

【点评】本题考查对多项式的分解能力,一般先考虑提公因式,再考虑利用公式分解因式,要注意分解因式要彻底,直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10.分式方程

【考点】解分式方程.

【分析】先确定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为(x+2)(x﹣1),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

【解答】解:去分母,得3(x﹣1)=5(x+2).整理得2x=﹣13,解方程得x=经检验x=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的解是x=

.故答案为:

. .

的解是 .

第13页(共26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分式方程要注意:(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 11.如图,AB∥CD,∠α= 85° .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过点E作AB的平行线EF,则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α的度数. 【解答】解:过点E作AB的平行线EF,则AB∥CD∥EF,

∴∠ABE+∠FEB=180°,∠FEC=∠ECD=25°,∴∠α=∠FEB+∠FEC=85°.故答案为:85°.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12.将一个半径为6cm,母线长为15cm的圆锥形纸筒沿一条母线剪开并展平,所得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 144 度. 【考点】圆锥的计算.

【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得出圆锥侧面积,再利用扇形面积求出圆心角的度数. 【解答】解:∵将一个半径为6cm,母线长为15cm的圆锥形纸筒沿一条母线剪开并展平, ∴圆锥侧面积公式为:S=πrl=π×6×15=90πcm2,∴扇形面积为90π=解得:n=144,∴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144度.故答案为:14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应用以及与展开图扇形面积关系,求出圆锥侧面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3.一次函数y=ax+b和一次函数y=bx+a图象正确的是 ( )

A. B. C. D.

第14页(共26页)

【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

【分析】本题可先确定一次函数y=ax+b的字母系数的正负,再判断函数y=bx+a的字母系数的正负,从而得到答案.

【解答】解;设a>0,b<0,则函数y=ax+b的图象是上升的,交y轴的负半轴,函数y=bx+a图象是下降的,与y轴交于正半轴,

设a<0,b>0,则函数y=ax+b的图象是下降的,交y轴的正半轴,函数y=bx+a图象是上升的,与y轴交于负半轴,

设a>0,b>0,则函数y=ax+b的图象是上升的,交y轴的正半轴,函数y=bx+a图象是上升的,与y轴交于正半轴,

设a<0,b<0,则函数y=ax+b的图象是下降的,交y轴的负半轴,函数y=bx+a图象是下降的,与y轴交于负半轴,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直线的性质,用假设法来搞定这种数形结合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14.如图,⊙I为△ABC的内切圆,AB=9,BC=8,AC=10,点D、E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DE为⊙I的切线,则△ADE的周长为 11 .

【考点】切线长定理.

【分析】根据切线长定理,可将△ADE的周长转化为AB+AC﹣BC的长,由此得解. 【解答】解:如右图;

设DE、BD、BC、CE与⊙I的切点分别为F、G、H、M,由切线长定理知: BH=BG、CH=CM、EM=EF、FD=DG、AM=AG; 则AG+AM=AB+AC﹣BC=11;

所以△ADE的周长=AD+DE+AE=AD+DG+EM+AE=AG+AM=11.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切线长定理,切线长定理图提供了很多等线段,分析图形时关键是要仔细探索,找出图形的各对相等切线长.

第15页(共26页)

共有12种等可能的情况,恰好1人选修篮球,1人选修足球的有4种,则概率是: =.

【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20.某汽车销售公司经销某品牌A款汽车,随着汽车的普及,其价格也在不断下降.今年5月份A款汽车的售价比去年同期每辆降价1万元,如果卖出相同数量的A款汽车,去年销售额为100万元,今年销售额只有90万元.

(1)今年5月份A款汽车每辆售价多少万元?

(2)为了增加收入,汽车销售公司决定再经销同品牌的B款汽车,已知A款汽车每辆进价为7.5万元,B款汽车每辆进价为6万元,公司预计用不多于105万元且不少于99万元的资金购进这两款汽车共15辆,有几种进货方案?

(3)如果B款汽车每辆售价为8万元,为打开B款汽车的销路,公司决定每售出一辆B款汽车,返还顾客现金a万元,要使(2)中所有的方案获利相同,a值应是多少?此时,哪种方案对公司更有利?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压轴题.

【分析】(1)求单价,总价明显,应根据数量来列等量关系.等量关系为:今年的销售数量=去年的销售数量.

(2)关系式为:99≤A款汽车总价+B款汽车总价≤105.

(3)方案获利相同,说明与所设的未知数无关,让未知数x的系数为0即可;多进B款汽车对公司更有利,因为A款汽车每辆进价为7.5万元,B款汽车每辆进价为6万元,所以要多进B款. 【解答】解:(1)设今年5月份A款汽车每辆售价m万元.则:

解得:m=9.经检验,m=9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答:今年5月份A款汽车每辆售价9万元; (2)设购进A款汽车x辆.则: 99≤7.5x+6(15﹣x)≤105.解得:6≤x≤10. ∵x的正整数解为6,7,8,9,10,∴共有5种进货方案; (3)设总获利为W万元,购进A款汽车x辆,则:

W=(9﹣7.5)x+(8﹣6﹣a)(15﹣x)=(a﹣0.5)x+30﹣15a.

当a=0.5时,(2)中所有方案获利相同.此时,购买A款汽车6辆,B款汽车9辆时对公司更有利. 【点评】本题考查分式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综合应用,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及不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1.小刚参观上海世博会,由于仅有一天的时间,他上午从A﹣中国馆、B﹣日本馆、C﹣美国馆中任意选择一处参观,下午从D﹣韩国馆、E﹣英国馆、F﹣德国馆中任意选择一处参观.

第21页(共26页)

(1)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分析并写出小刚所有可能的参观方式(用字母表示即可); (2)求小刚上午和下午恰好都参观亚洲国家展馆的概率.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分析】(1)用树状图即可得到小刚所有可能的参观方式;

(2)看恰好参加中国馆,日本馆,韩国馆的情况占总情况的多少即可. 【解答】解:(1)树状图或列表:

D E F 下午 上午 A B C (A,D) (A,E) (A,F) (B,D) (B,E) (B,F) (C,D) (C,E) (C,F) (2)共有9种情况,上午和下午恰好都参观亚洲国家展馆的情况有2种,所以概率是.

【点评】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注意本题是不放回实验. 22.右图中曲线是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的一支.

(1)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支位于哪个象限?常数n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若一次函数求n的值.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AOB的面积为2,

【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分析】(1)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求得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布在第二、第四象限,所以n+7<0即可求解;

第22页(共26页)

(2)图象上的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坐标轴、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S=|k|,可利用△AOB的面积求出n值.

【解答】解:(1)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支位于第四象限. 由n+7<0,解得n<﹣7,即常数n的取值范围是n<﹣7; (2)在

中令y=0,得x=2,即OB=2.

过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如图.∵S△AOB=2,即OB?AC=2, ∴×2×AC=2,解得AC=2,即A点的纵坐标为2. 把y=2代入

中,得x=﹣1,即A(﹣1,2).所以

,解得n=﹣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图象上的点与原点所连的

线段、坐标轴、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S的关系即S=|k|.

23.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FH是⊙O的切线,切点为F,FH∥BC,连接AF交BC于E,∠ABC的平分线BD交AF于D,连接BF. (1)证明:AF平分∠BAC; (2)证明:BF=FD;

(3)若EF=4,DE=3,求AD的长.

【考点】切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综合题;压轴题.

【分析】(1)连接OF,通过切线的性质证OF⊥FH,进而由FH∥BC,得OF⊥BC,即可由垂径定理得到F是弧BC的中点,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BAF=∠CAF,由此得证;

(2)求BF=FD,可证两边的对角相等;易知∠DBF=∠DBC+∠FBC,∠BDF=∠BAD+∠ABD;观察上述∠ABD、∠CBD是被角平分线平分∠ABC所得的两个等角,两个式子,而∠CBF和∠DAB所对的是等弧,由此可证得∠DBF=∠BDF,即可得证;

(3)由EF、DE的长可得出DF的长,进而可由(2)的结论得到BF的长;然后证△FBE∽△FAB,根据相似三角形得到的成比例线段,可求出AF的长,即可由AD=AF﹣DF求出AD的长. 【解答】(1)证明:连接OF ∵FH是⊙O的切线∴OF⊥FH ∵FH∥BC,∴OF垂直平分BC∴

,∴∠1=∠2,∴AF平分∠BAC

第23页(共26页)

(2)证明:由(1)及题设条件可知∠1=∠2,∠4=∠3,∠5=∠2 ∴∠1+∠4=∠2+∠3∴∠1+∠4=∠5+∠3

∵∠1+∠4=∠BDF,∠5+∠3=∠FBD,∴∠BDF=∠FBD,∴BF=FD (3)解:在△BFE和△AFB中

∵∠5=∠2=∠1,∠AFB=∠AFB,∴△BFE∽△AFB∴∴

,EF=4,BF=FD=EF+DE=4+3=7,∴

,∴BF2=FE?FA

=

∴AD=AF﹣DF=AF﹣(DE+EF)=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24.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过原点O,与x轴相交于点B(﹣4,0),顶点为D,直线y=﹣x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m,8),直线AD交x轴于点E,交y轴于点F. (1)求m的值及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tan∠AEB的值;

(3)点P是射线OA上的动点(点P与点A、O不重合),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二次函数的图象于点M,问:是否存在点P,使以P、A、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F相似?如果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先由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过原点O,得出c=0,则y=ax2+bx.再求出A点坐标,然后将点A、点B的坐标代入y=ax2+bx,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先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一般式化为顶点式,求出顶点D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D的解析式,进而求出E点坐标,然后作AG⊥x轴于G,在直角△AGE中利用正切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tan∠AEB的值;

(3)设点P的坐标为(x,﹣x),则点M的坐标为(x, x2+x).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8<x2)<0时,如果△APM∽△AOF,显然点M与点D重合,易求点P的坐标为(﹣2,;如果△APM∽△FOA,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得到

=

,即

第24页(共26页)

=,解方程即可;②当x<﹣

8时,由于∠APM=∠FOA=135°,∠MAP>∠OAF,所以只能△APM∽△FOA,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1)∵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过原点O,∴c=0,∴y=ax2+bx. ∵直线y=﹣x过点A(m,8),∴8=﹣m,m=﹣8,∴A(﹣8,8). ∵二次函数y=ax2+bx(a≠0)的图象过点A(﹣8,8),B(﹣4,0), ∴

,解得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x;

(2)∵y=x2+x=(x+2)2﹣1,∴顶点D的坐标为(﹣2,﹣1). 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mx+n, ∵A(﹣8,8),D(﹣2,﹣1), ∴

,解得

,∴直线AD的解析式为y=﹣x﹣4,

∴y=0时,﹣ x﹣4=0,解得x=﹣,∴E点坐标为(﹣,0).

作AG⊥x轴于G,则AG=8,EG=﹣﹣(﹣8)=,∴tan∠AEB===;

(3)设点P的坐标为(x,﹣x),则点M的坐标为(x, x2+x). 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8<x<0时,

如果△APM∽△AOF,那么点M与点D重合,此时x=﹣2,则点P的坐标为(﹣2,2); 如果△APM∽△FOA,那么

=

,即

=

整理得x2+24x+128=0,解得x1=﹣16,x2=﹣8,均不合题意舍去; ②当x<﹣8时,

∵∠APM=∠FOA=135°,∠MAP>∠OAF,∴只能△APM∽△FOA, ∴

=

,即

=

整理得x2+24x+128=0,

解得x1=﹣16,x2=﹣8(不合题意舍去), ∴点P的坐标为(﹣16,16);

第25页(共26页)

综上所述,所求点P的坐标为(﹣2,2)或(﹣16,16).

【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在求有关动点问题时要注意分析题意分情况讨论结果.

第26页(共26页)

综上所述,所求点P的坐标为(﹣2,2)或(﹣16,16).

【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在求有关动点问题时要注意分析题意分情况讨论结果.

第26页(共26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nm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