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10-10 02: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复习题

一、单选题

1. 某表厂为了解手表产品质量情况而进行的调查,属于(D)。 A.普查 B典型调查 C 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2. 某灯炮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采用(D)。 A.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全面调查 D.抽样调查 3. 考虑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A) A.产业分类 B.职工人数 C.劳动生产率 D.所有制

4. 某地区抽取3个大型钢铁企业对钢铁行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C)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 5. 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

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6. 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D)

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B.组数多少不同

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D..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 7. 假定其他变量不改变,研究一个变量和另一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是(A)。 A.偏相关 B.正相关 C.完全相关 D.复相关

8. 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8元,12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

表性是(A)

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一样的 D.无法判断 9. (C)是标志的承担者。

A.变量 B.总体 C.总体单位 D.指标 10. 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

A.年龄 B.学历 C.民族 D.性别

11. 某商品价格上涨了5%,销售额增加了10%,则销售量增加了(C)。 A.15% B.5.2 % C.4.8 % D.2 %

12. 某变量数列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是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是480,则该组的组中值应为(D)。 A.490 B.500 C.510 D.520 13. 以下不是统计量特点的是(D)。

A.不确定 B.已知 C.未知 D.不唯一

第1页共16页

14. 不属于专门调查的有(A)。

A. 统计年报 B.抽样调查 C.普查 D.典型调查 15. 抽样推断的特点有(B)。

A.事先人为确定好样本 B.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C.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D.事先无法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16. 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B)

A.变量和次数 B.时间和指标数值 C.时间和次数 D.主词和宾词 17. 现象总体中最普遍出现的标志值是(A)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频数 18. 平均指标不包括(A)。

A.标准差 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19. 派氏指数公式的特点是同度量因素固定在(D)

A. 基期 B.初期 C.末期 D.报告期 20. 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B)

A.经常性抽样调查 B.必要的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 D.周期性普查 21.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B)。 A.总体性 B.数量性 C.具体性 D.社会性 22. 社会经济统计现象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B)。 A.差异性 B.同质性 C.大量性 D.社会性 23. 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B)。 A.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普查和抽样调查

24. 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调查方式属于(C)。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25. 在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D)。 A.100% B.120% C.400% D.1200%

26. 当自变量x的值增加,因变量y的值也随之减少,两变量之间存在着(B)。 A.曲线相关 B.正相关 C.负相关 D.无相关

27. 下列这组数列15,17,17,18,22,24,50,62的中位数是(C)。 A.17 B.18 C.20 D.22

第2页共16页

28. 现象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越(C)。 A.接近+1 B.接近-1C.接近0 D.接近∞

29. 甲、乙两生产小组人均月工资分别为420元和537元,其方差均为80元,则两小组人均工资

的代表性(A)。

A.甲大于乙 B.甲等于乙 C.甲小于乙 D.难以判断

30. 某商场职工有50人,把它们的销售额加起来除以50,这是对50个(D)求平均。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变量值 31. 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这是(D)。

A.比例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32.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末组的组中值

为(C)。

A.260 B.215 C.230 D.185

33. 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所配合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使(B)。

?)?0 ?)2为最小C.?(Y?Y)为最小D.?(Y?YA.?(Yi?Y)?0 B.?(Yi?Yii34. 以下不是参数特点的是(D)。

A.确定 B.已知 C.唯一 D.不唯一 35. 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B)。

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间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D.组间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36. 今有N辆汽车在同一距离的公路上行驶的速度资料,m表示路程,x表示速度,确定汽车平均

每小时行驶速度的平均数公式是(C)。 A.

?x B.?xfN?f C.

N1?x D.

?m m?x37. 一个统计总体(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38. 若两数列平均水平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离散程度时,应采用(D)。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39. 如果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致相等,则适宜配合(A)。 A.直线模型 B.抛物线模型 C.曲线模型 D.指数曲线模型

第3页共16页

40.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C)。 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

41. 平均指标中不属于数值平均数的是(A)。

A .众数 B.几何平均数 C.算术平均数 D .调和平均数 42. 质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D)。

A.基期质量指标B.报告期质量指标C.基期数量指标D.报告期数量指标

43. 某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加(B)。 A.10% B.7.1% C.8.4% D.11% 44. 如果物价上升10%,则现在的1元钱(D)。

A.只是原来的0.09元B.与原来的1元钱等价C.无法与过去进行比较D.只是原来的0.91元

?= 270 - 0.5x,这45. 每一吨铸件的成本y(元)与工人劳动生产率x(吨/人)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一个单位,成本就(C)。

A.提高270元 B.提高269. 5元 C.降低0.5元 D.提高0.5元

46. 连续型变量不间断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已知相邻组上限为1900,那么末组

组中值为(A)。

A. 2050 B.2100 C.1950 D.2150 47. 典型调查一般属于(D)

A.经常全面调查 B.一时性全面调查 C.经常性非全面调查 D.一时性非全面调查 48. 标准差系数抽象了(C)。

A.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B.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C.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 D.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49. 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A)。

A.单相关 B.复相关 C.多元相关 D.不相关 50. 处于变量数列中点位置的标志值是(A)

A.中位数 B.众数 C.平均数 D.频数 51.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B)。 A.连续变量与非连续变量 B.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 C.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数 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52. 随着物价的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两者之间(C)。

A.不相关 B.存在正相关 C.存在负相关 D.存在完全相关

第4页共16页

53. 下列各项中属于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是(B)

A.销售量指数 B.产品产量指数 C.劳动生产率指数 D.货物运输量指数 54. 标志说明了总体单位的特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A.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品质标志不可用数值表示 C.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D.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之分

55. 了解某企业期末的原材料库存量,调查人员亲自盘点库存,这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A) A.直接观察法 B.大量观察法 C.采访法 D.报告法 56. 加权算术平均数(C)。

A.只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B.只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C.同时受以上两因素的影响D.无法判断

57.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C)。

A.连续变量与非连续变量 B.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C.标志总量与单位总量 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58. 下列各项中属于质量标志的是(C)

A.人口 B.销量 C.文化程度 D.年龄 59. 次增长量接近于一个常数,则该现象应拟合(B)。

A.直线 B.二次抛物线 C.指数曲线 D.双曲线 60. 抽样推断的目的在于(B)。

A.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C.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D.对样本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 二、简答题

1. 简述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答: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多种多样的,且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总体与总体单体具有相对性总体和总体单位是整体和个别的关系总体就是调查的对象,是一个大类总体单位就是调查对象的组成。

2. 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作用是什么?

答:统计分组是指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研究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所要研究的总体按一定的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但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统计分组的作用有:(一)发现规律和特点;(二)区分现象质的差别点;(三)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四)分析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3. 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答:标志变异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差异大小的综合指标。其作用主

第5页共16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rz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