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危犯教育转化事迹材料

更新时间:2024-06-07 05: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顽危犯教育转化事迹材料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多样、复杂的变化,同样罪犯的构成和改造情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涉枪、涉爆、涉黑、涉毒等暴力犯罪和高智商犯罪增多,罪犯顽危抗改、不服管教增多,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但监狱广大民警认真贯彻“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始终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信念,坚持用耐心、爱心、恒心在教育挽救一个个失落的灵魂,不达目的不罢休。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干警,我多次负责教育转化顽危犯的攻坚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教育转化顽危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这里我将对教育转化顽危犯的一些观点和经验向领导和同志们进行汇报,请予批评。

罪犯张某某,初中文化,因抢劫罪被判刑11年。刚下队,该犯就与他犯关系不融洽,一言不合就动手,不服管教,和干警唱反调。在劳动改造中,一贯偷懒耍滑、软磨硬泡,组长安排任务时对组长指指点点,说话含沙射影,组长向干警正常汇报工作,该犯就对别的犯人说组长打小报告,陷害他,弄得干警看见就烦,组长不敢管,其他罪犯不敢惹。干警与他谈话是一谈好几天,一天不谈就出事。为此,该犯多次受到监区的批评和处分,但该犯依然如故,不知悔改。面对这样一名破罐子破摔的顽危分子,我感到如果不处理好张某的抗改抗劳问题,将会对分监区的教育改

造工作带来极恶劣的影响。

一、 搜集犯情材料,探究抗改缘由。

我认真研究,了解该犯的犯罪情况、家庭情况、社会关系、个性心理特征、抗改历史和改造表现等档案资料,认真做好对张某的个案分析,寻找张某的抗改原由,并寻找适当的交谈突破口。通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在该犯刚与其家人接见后的一天晚上,我找其进行了2个小时的促膝长谈,初步弄清了形成目前这种改造现状的原因:家庭条件差,改造信心不足;人际关系紧张,犯人不理睬,家人不理睬;心理不健全,心态失衡,行为偏执等等,这为展开工作走出了第一步。

二、 制定方案,采取有效措施。

分析了解到张某的改造现状、心理态势后,我从对张犯加大从严管理的力度入手,在劳动、生活、学习、休息及日常活动中,都对其提出了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同时认真落实对其的包夹控制措施,并定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潜伏的不良思想苗头,不厌其烦地对其进行大量的个别教育谈话。为了促使张犯思想转变,坚持每周固定与张犯谈话一次,利用调查接触、算账对比、批评劝诫、启迪引导、表扬鼓励、角色换位等方法加大教育力度和深度,从而消除了该犯与干警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打破了张犯长期以来反抗的心理定势,有了想改造的心理趋向。

三、 利用亲情的力量感化罪犯。

顽危犯的教育需要多种教育形式,强化亲情感召氛围,可以

有效地教育转化罪犯,达到教育改造的工作目的。由于张犯常年无人接见,该犯自己也感觉对不起家人,感到十分灰心,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主动与该犯的父亲取得联系,希望该犯父亲能做做该犯的工作,起初该犯的父亲感到自己在邻居、朋友中很丢人,说什么也不肯来接见,直接对我说就当没有这个儿子。但我相信血浓于水的道理,一次次做张犯父亲和母亲的工作,终于,该犯的父亲和母亲来到监狱接见张犯,在接见室里,该犯泣不成声。接见后,我抓住机会再次与张犯沟通,希望他明白父母的苦心,好好的表现,争取早日减刑回家。该犯当即向我表示自己以前错了,以后一定好好改造。从此以后,该犯思想行为发生了巨大改变,反社会心理和抗改心理得到了彻底转变,改造进入积极进取的上升阶段。

四、抓反复、反复抓,促稳定。

所有的监狱干警都知道,罪犯改造工作就是抓反复、反复抓。同样,顽危犯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单向不变的,顽危犯往往因为养成一些固有的思路和习惯,而给干警的转化工作带来重重困难。罪犯张某通过将近一年的教育转化,基本进入正常改造,并解除了危险犯。但不久该犯在饭场因餐琐事又与同犯打架。虽说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其改造中的反复性暴露无疑。为了彻底转变张犯,我确定了“抓反复、反复抓”的改造对策,向张犯讲清存在的问题和做事不计后果的危害性,不厌其烦地做工作,直到该犯心悦诚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确了后果的严重性。

在张犯改造取得点滴进步时,我及时给予肯定;在张犯改造出现反复时,我和张犯认真分析原因,积极引导巩固该犯的进取心。通过持之以恒的做工作,使该犯认识到一个人失足遭受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被同一块石头反复绊倒,从而使其改造进入相对稳定状态。

顽危犯之所以顽固危险,是因为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心理方面的原因。顽危犯作为监狱监管改造工作中的重点对象,如何引入心理咨询手段来加以转化思想和消除危险因素,加速顽危犯的转化进程和提高转化质量,对于维护监管安全、推进心理矫治工作、稳定狱内改造秩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干警要适时对顽危犯进行心理咨询和测评,准确评价顽危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成因,并制定针对性的转化措施。

如罪犯郭某某, 34岁,汉族,初中文化,汝州市庙下乡人,2007年12月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刑9年,刑期自2007年5月29日至2016年5月28日.现余刑6年5个月。郭犯性格内向,了解其犯罪经过,该犯于2007年5月29日在家看电视时,因为感到心烦就手持菜刀到院中将与其弟同居的生活的女青年砍死。

一、 评价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心理问题成因

从郭犯犯罪过程可以看出该犯手段残忍、心性狭隘、偏激,漠视生命。该犯平日里表现为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与他犯多接触,有时夜间不睡觉,有时经常凌晨三四点起床在监舍大厅转悠,行为极为可疑。其他罪犯都在背后说郭犯有精神病。后该犯

被监区排查认定为具有行凶危险性质的危险犯。综合该犯的种种表现,我认为该犯抗改形式较为“温和”,不掩饰抗改思想,态度顽固,不轻易介入,以沉默来表示对抗,属于内向化的类型,显得孤僻而安宁,同时该犯晚上不睡觉显示该犯焦虑水平较高,改造难度很大。

二、 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初步稳定罪犯心理

我根据该犯的具体情况,与该犯犯家属进行了联系沟通,告诉他们郭犯在服刑中的造状况和一贯表现,向他们介绍郭犯的思想动态和情绪症状,同时敦促家属多开导郭犯,对郭犯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安慰。针对郭犯内向、孤僻的特点,我安排责任心强、有能力的罪犯与该犯组成互监组,暗中对其进行包夹监控,平时多对其进行帮助,帮助其开阔眼界,引导其多参加健康向上的集体活动,如打牌、下象棋、打乒乓球等娱乐活动,也为该犯创造一个展示个人能力的机会,使该犯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三、采取心理咨询等心理矫治手段解决其心理问题 针对郭犯的心理问题,我请监狱心理咨询室的干警对郭犯进行心理咨询,同时按照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对该犯进行心理矫治,改善该犯的认知结构,提高了认知水平,鼓励该犯正确对待现实,接受现实,容纳积极的自我,摒弃消极的自我。有时该犯感到焦虑不安时,我就和他共同商讨消除焦虑的办法,经过几个阶段的心理疏导和矫治,该犯渐渐有了较为正确的自我认知,首先明显的表现就是能和同犯较正常的相处。别的罪犯都说,郭某

正常了,不再犯神经了。抓住机会,我加强对郭某的正面引导,鼓励该犯多多进行学习,使该犯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生命充满同情和爱,使该犯真正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

终于,郭犯的改造状态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2010年下半年,郭某获得减刑1年,现在已经再没有人说郭犯是个神经病了,而我也达到了对郭犯的教育转化的目的。

通过对张某、郭某的教育转化,我自己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学到了很多,深刻体会到自己专业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的不足,促使我不断地学习,并将之应用的教育转化罪犯的实践中去。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顽危犯的转化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不是通过一件事或在几天之内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对症下药,才能起到促进转化的效果。我们相信,在监狱的正确指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顽危犯的转化工作一定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1年12月2日

正常了,不再犯神经了。抓住机会,我加强对郭某的正面引导,鼓励该犯多多进行学习,使该犯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生命充满同情和爱,使该犯真正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

终于,郭犯的改造状态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2010年下半年,郭某获得减刑1年,现在已经再没有人说郭犯是个神经病了,而我也达到了对郭犯的教育转化的目的。

通过对张某、郭某的教育转化,我自己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学到了很多,深刻体会到自己专业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的不足,促使我不断地学习,并将之应用的教育转化罪犯的实践中去。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顽危犯的转化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不是通过一件事或在几天之内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对症下药,才能起到促进转化的效果。我们相信,在监狱的正确指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顽危犯的转化工作一定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1年12月2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v2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