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诫子书》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10-01 00: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诫子书》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诫子书》。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这篇课文正是诸葛亮对儿子的教导。学习本课,在提高学生文言水平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本文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小精悍,虽然只有短短86个字,却字字珠玑,既有慈父的殷殷期待,又有圣贤的谆谆教诲。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识文词、知文句、懂文意、感文情。最后通过写作手法的分析,体会情感,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二)教学目标

部编本教材要求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7-9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目标:

1.借助课下注释,积累文言字词,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 2.综合运用自读、精读、品读、等多种阅读方式,以“读”贯穿课堂始终,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和写作手法。

3.通过研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读书修身,宁静致远。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词,理解课文内容,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二、说学情

本课虽然只有短短的86个字,但对于初一的学生的文言积累来说,翻译字词、疏通文意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课上要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学案,理解重点实词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其次,重视诵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三、说教法、学法。

1、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诵读,才能对文章的美产生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2、自主——合作——探究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理解文本。秉承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的新课标思想。学生是主角,课堂则是学生的舞台,教师是导演,搭台引导学生入戏,不喧宾夺主,充分的让位给学生,只在必要的时候穿针引线,让学生在诵读了解大意之后深入品读,由浅入深地学习。学生有了充分的朗读、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各项教学目标能落到实处,同时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也能逐步学会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设计了“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初读文本,识文知句;译读文本,合作质疑;品读赏析,把握感情;赏析经典,分析写法;拓展提升,布置作业

”几大板块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武侯祠里有一首关于杜甫的写诸葛亮的诗《蜀相》,武侯祠很多学生都去过,对杜甫和诸葛亮页有一定了解,以诗歌导入由此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诸葛亮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要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必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诸葛亮的形象,通过一些有代表性扮演者展示,引导学生理解经过艺术加工的诸葛亮和语文教材中,回归文本中的诸葛亮的区别,影视人物既能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特定的情景,为下面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文本,识文知句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句子节奏以及语气语调的变化。 示例: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朗读感悟 通过齐读、分组读、指名读等多种诵读形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而诵读是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本环节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又为翻译全文、感受文章深刻内涵打下基础。

第三环节——译读文本,合作质疑。

虽然七年级对于文言文学习有一定难度,但课下注释比较详细,可以借助进行翻译,不必由老师包办代替,可以放手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文言知识,并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自行解决。因为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必须引导学生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就意译,无论哪种翻译都应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双重否定句)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本文的简洁精警)

如果自主遇到困难,可以以同桌或前后桌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探讨交流,如果确实解决不了的,可以提出来,由老师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寻求最佳答案,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得到提升。

在全班交流后,找学习水平高的同学通译文章,然后再自译,对于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老师要加以强调,力求学生基本做到字词能当堂消化,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环节——品读赏析,把握感情。

《诫子书》以父亲的身份告诫儿子读书修身,静心养德,既有慈父的殷殷期待,又有圣贤的谆谆教诲。而文言文的朗读又是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分别站在父亲和儿子的角度上读出感情读出味道。

第五环节——赏析经典,分析写法。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为什么)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通过这个问题,深入讨论交流,使学生能够把握整篇文章内容。

2、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怎么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v2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