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网格化模式管理

更新时间:2023-05-21 13:3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区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网格化模式管理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构筑简单便捷、行之有效的联系服务体系是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平利县城关镇在社区服务管理上按照“纵横交织、板块布局、到边到底”的工作思路,积极构筑蚕蔟式服务体系,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了直联群众“全覆盖”、为民服务“零距离”、监督管理“全方位”。

找问题,解决服务管理原动力。 人民安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Xx镇辖5个社区居委会,19个居民小组,8644户

2.3万人,驻地机关单位101个,现有社区专职干部31名,主要承担基层组织建设、综治信访维稳、人口计划生育、劳动社保民政、文化精神文明等工作职责。面对量大面广、人员不足的现状,为了进一步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与群众、单位部门座谈讨论、充分调研、广泛沟通的基础上,梳理出了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社区组织与群众交流沟通形式单一,缺乏便捷有效交流平台;二是居民社区服务职能不够完善,行政化倾向严重,服务针对性不够;三是社区居民自治、自管、参与意识不强,共建机制不健全。基于以上分析研判,为进一步搞好社区服务管理工作,镇党委反复讨论酝酿,致力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好路径。

理思路,探究查找工作好路径。居民社区在社会发展和

现代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如何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社区服务功能及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功能作用,是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在科学分析研判的基础上,镇党委按照构筑蚕蔟式服务体系,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工作思路,从建机制、建网络、明职责、抓落实入手,搭建服务平台,完善工作职能,发挥多方合力建立起了上下联动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

想办法,确保服务管理行得通。从上下关系上,积极构建“共驻共建”、“自管自治”服务体系,力求社区与驻地单位资源共享,在社会理解支持社区工作。依托社区党支部建立支部下设党员中心户直接联系党员、社区居委会下设楼院长和治安中心户长直接联系困难群众、流动人口、重点服务对象及居民代表直接联系一般群众的“一户两长一代表”三条线,并明确工作职责,有针对性的开展日常工作,确保了社情动态、群众诉求第一时间通过“一户两长一代表”迅速收集汇总,及时妥善解决处理。

抓管理,做到职责责任落的实。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分类指导,特别是对“一户两长一代表”职责履行情况的督促,实行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感情在一线融洽的工作法,强化绩效考核,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密切了群众联系,推进了工作落实。

看效果,网格化服务管理成效初显 。依托“三条线”联动自治网络,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了基层组织对社会服务管理的全覆盖和无缝隙,既满足了群众多样化需求,又切实解决了一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还为社区自治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有益探索。一年来,直接收集各类社情民意500余条,化解纠纷矛盾86起,提供就业信息400余条,解决群众就业100余人。双创工作切实加强,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改观,综合整治有序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km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