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额下有效发挥小组长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3-12-09 16: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大班额下有效发挥小组长的领导作用

臧颖

大班额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这几年的实践中,可谓是经历了风雨,才又见彩虹。曾经由于一些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单纯的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致使其被歪曲。然而,真理往往是经得住考验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大班额的教学现状,合作学习实在是可行的。尤其凸显出的小组长的作用发挥,更是大大促进了教学。

一、赋予小组长领导权,保障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成功除了教师的合理运用外,小组长更起着很大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师通过种种方式确定由那些学习成绩好,主动性强,语文素养高,善于跟人交流,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来担任小组长。小组长担负着联络教师和召集、督促、检查小组成员的任务,同时,还起着小组内协调、疏通的作用。当小组成员的观点发生冲突时,小组长要组织讨论、分析,使成员之间相互理解、接纳和支持,最后达成共识。 比如在学习交流时,小组长会很快的安排组员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操作、计算等,又会进行合理的分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把这些小组长权利进行合理分工,其他组员要尊重组长安排,讨论时尽可能控制说话的音量。如果有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很好地听从小组长指挥,或影响其他人学习的话,小组长可以让他站起来。通过这种教学实践,小组长的威信便逐渐树立起来了,就能够在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好地发挥组织作用。我在教学语文实践活动《长城》这一内容时,安排了这样一个合作学习环节:让每组同学都去收集关于长城的历史资料与其他知识,小组长组织严密、指挥得当,小组成员发言积极、讨论热烈,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二、赋予小组长批阅权,丰富了教学评价

现代评价理论认为,评价内容形式应是开放式,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评价的目的是注重知识掌握的过程;评价的手段是以学生自检为主;评价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评价要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逐渐主动参与学习,同时把评价看成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最直接的手段就是给组长批阅作业的权利。 在课堂练习时,由小组长批阅作业并做评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批阅家庭作业等等。当然,组员最多不超过四人。这样既不会成为组长负担,又会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评价。把这样的评价机会给组长,一个人去评价七十人就会变成二十人去评价全班,可以有不同看法和结论。由于角度不同,这些不同看法和结论又是那么贴近学生们的生活,迎合他们的生理需求,何乐而不为!

在我们班上,经常有小组长汇报“我向大家推荐某某同学的作业,因为他的作业有某某优点。”或是“我提议全班同学向我们组某某同学学习”,“我们组某某同学出现什么问题,我已经让他改正了”等等。即便是批评或指正,在小组成员看来也是能够接受的,而不会伤了自尊。小组长会关注老师可能看不到的进步,还会发现老师可能忽略的不足。

三、赋予小组长监督权,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小组长除了自身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协助老师落实小组学习的任务,充分调动组员的主动积极性。同时还要监督组员有效的进行学习活动。特别有些组员学习主动性欠缺,自制能力弱等,这些都需要小组长小心“照顾”,用委婉的语气、鼓励的话语、赞赏的目光来“诃护”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积

极性,监督他们专心倾听、积极思考、认真作业,使合作学习走向成功。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由每一位同学轮流担任小组长,分别给他们发挥特长和锻炼的机会。比如表达能力不强的同学可以监督作业;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同学可以监督卫生,或者是监督课堂纪律等。在具体的工作中,让他们建立起与集体的真实联系,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是有用处的,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

四、赋予小组长自主权,促进个性发展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劳动,是任何人也无法包办和代替的。教师给予学生自主权,主要是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和课外辅导上。但是,教学时在全班范围内开放,势必会使部分学生产生惰性,不能去努力参加一些学习活动,甚至学习结果还会千篇一律。那么,你把这样的权利交给小组长,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就拿课外作业来讲,每一单元学习结束,我都会给小组长一次自主布置作业的机会。每当这个时候,小组长就会发挥各自聪明才智,甚至参考家长意见,因人而异布置作业。如果遇到综合实践活动,只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赋予小组长自主权,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每一小组都会根据本组特点,力求别具一格。不论什么样的教学都要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还学生以学习自主权,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给予小组长科学的评价,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 竞争与评价是合作愉快的有效方法。良性的竞争、科学的评价是锦上添花的好方法,可以充分激发组长、组员的主观能动性,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的合作都应充分地利用。科学的评价推动良性的竞争。评价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期待。善于捕捉学生心理变化的教师对学生内心的需求心领神会。不管是组长还是组员代表,合作学习完成是评价激励的大好时机。老师的评价既要面向全组又要照顾到组长,使评价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小组特别是组长的成就感。根据合作过程和交流汇报的表现以及合作学习的效果,每周评选一个“最佳

小组”,每月评选一位“最佳小组长”,适当发给小奖品,从而进一步激发小组长的干劲。同时,小组长每月必须进行一次自我评价,可以谈谈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成功方面,给其他小组长以借鉴,也可以谈谈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使其他小组长吸取教训。通过这种办法,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监督了小组成员的学习,使他们能很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另一方面小组长通过相互评价,取长补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领率作用。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赢得荣誉,小组长们个个开动脑筋,大显身手,不断发掘潜力,开拓创新,从而在班集体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

六、赋予小组长当“老师”的权利,帮助学困生的成长 小组长的角色是丰富的。他们既是老师的小帮手,又是学生的小老师。学生和老师交流,有时放不开,不敢讲话。更何况学困生本来就有自卑感,怕见教师,更别说讨教了。而面对小组长就不同了,他们问的轻松,组长讲起来也很乐意。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效果往往会更好。

合作学习的内涵是深刻的。小组长更是至关重要的。经过锻炼,我们发现小组长的组织才能、表达能力、辨析能力、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俨然就是一个个出色的“小老师”。在他们的带领下,学生们越来越善于合作、乐于合作。他们的成功来自于主动地探究,也来自于愉快地合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mc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