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应用现状分析

更新时间:2024-04-09 22: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内外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应用现状分析

1. 概述

电力线载波通信(PLC)是电力系统特有的、基本的通信方式。早在20世纪20年代,电力载波通信就开始应用到10KV配电网络线路通信中,并形成了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对于低压配电网来说,许多新兴的数字技术,例如扩频通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大大提高和改善了低压配电网电力载波通信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使得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具有更加诱人的应用前景。为此,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规定了电力线频带宽度为100~450kHZ;欧洲电气标准委员会的EN50065-1规定电力载波频带为3~148.5kHZ。这些标准的建立为电力载波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利用低压电力线来传输用户用电数据,实现及时有效收集和统计,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一个最佳方案。低压电力线是最为广泛的一种通讯媒介网络,采用合适的技术充分用好这一现成的媒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是显而易见的。

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欧洲公司进行涉及电力线数据传输的试验,虽然最初实验效果好坏参半,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互联网业务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电力线通信的显著增长。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马纳萨斯市首次开始大范围部署PLC的服务,提供抄表、上网等业务,速率达到了10Mbps,费用为30美元/每月,在该地区已覆盖3.5万城市居民用户。目前,摩托罗拉公司正在进行Powerline MU计划,该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系统,摩托罗拉的系统只使用居民住宅方面的低压电力线传输,以减少天线效应。摩托罗拉公司邀请美国无线电中继联盟参加与这些测试,甚至摩托罗拉在其总部安装了系统,初步结果非常乐观的展示了抗干扰特性。该PLC技术仅用于最后电网分支向室内的一段进行数据传输,而信号通过无线电获取传到配电网节点,这就限制了从最后这一段到室内的信号对周围地区的干扰,实现了居民用户的电能数据采集。在埃及,综合项目工程办公室(EOIP)部署了广泛的PLC技术应用在亚历山德里亚、法耶德和坦塔。立足于本土开发的系统,该公司提供了为

电力事业的自动集抄系统,目前该公司拥有大约7万用户。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在该阶段,国内部分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商进行了大量的集中抄表系统组网方式、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工作。这一阶段集中抄表系统远程通信方式以PSTN拨号为主,该方式基本满足当时的要求。本地通信方式主要是485总线、电力线载波等,在载波通信调制方式上,尝试了FSK、PSK等各种调制方式。在通信频带上,尝试了窄带通信和扩频通信。这几种方式都存在各种不足,485总线过多的分支造成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很不方便,通讯可靠性较低,易遭受破坏等。电力线载波通信质量较差,抄表成功率较低,能连贯传输数据的系统很少。在此阶段,电能表以机械电能表为主,采样方式主要采用脉冲采样和机械采样,存在一定误差,系统所采集的电能数据准确度较低,系统应用效果不够理想。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到2001年,市场和技术创新相互推动了电子式电能表的快速发展,电子式电能表的质量和功能都得到了很大提高,采样方式多改为磁敏传感,并提供RS485数据接口。电子式电能表的出现为集中抄表系统抄表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此阶段采集器向上传送的信道以电力线载波和无线微功率方式为主,电力线载波传输抗干扰问题仍是本阶段的技术难点,无线微功率受传输距离、建筑物阻挡、无线干扰等原因影响,抄表成功率也较低。

自2003年开始,电力线载波抄表的应用进入到快速增长的阶段。相对于其他通信方式,方便快捷、免除人工与信道使用及维护成本是电力线载波的最大优势,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值得期待的。随着电力线载波通信物理层调制/解调与纠错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半导体集成规模的不断扩大,采用复杂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超大规模电力线载波通信集成电路所能达到的抗干扰能力与其前几代产品相比,有了极大提高。通过信道频带自适应技术,维持相邻通信节点间的可靠传输在技术上已经可以达到。

从2005年开始,国内几家大的电表供应商开始了以网络神经元芯片为核心技术的第三代载波通信产品的研发。第三代芯片从物理层、网络层、链路层等各个方面的技术上都有

了较为突破性的提高,用于电力线通信的窄带载波通信芯片以少数的2~4家国内厂家为主,目前应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任意相邻节点的物理层通信保障能力与具有帧中继控制的网络传输协议。部分企业开始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与信道编码技术,对通信频带做自适应选择的窄带调制/解调方式,芯片内部嵌入式微处理器来进行网络传输与信息安全控制等方式提高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的质量,应用效果有待现场的考验。

2. 国内现有载波通讯技术路线分类

现有的低压载波通信芯片的技术可以从调制方式、传输速率、带宽等几个方面来分类。

从使用的带宽角度来说,电力线载波通信分为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和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所谓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是利用电力线传输高速数据和话音信号的一种通信技术,是目前研究“四网(宽带数据网、电话线、有线电视和低压配网)融合”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用于为居民用户提供宽带上网和话音业务,它多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等。所谓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就是指带宽限定在3-500kHZ,通信速率小于1Mbit/s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它多采用普通的FSK技术、PSK技术、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和线性调频Chirp技术等。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电力线载波通信分为传统的频带传输技术和目前流行的扩频通信(SSC)技术:所谓频带传输就是用载波调制的方法将携带信息的数字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较高的载波频率上。其基本的调制方式分为幅值键控(ASK)、频率键控(FSK)和相位键控(PSK)以及相关派生的调制技术。传统的载波通信原理的最大弱点就是去噪能力有限;所谓扩频展谱通信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其信号所占有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所必需的最小带宽,频带的展宽是通过编码及调制的方法来实现的,并与所传信息数据无关;在接收端则用相同的扩频码进行相关解调来解扩及恢复所传信息数据。

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常用的扩频技术主要有:直接序列扩频、线性调频Chirp和正交

频分复用OFDM等。此外,跳频FH、跳时TH以及上述各种方式的组合扩频技术也较为常用。

3. 国内目前低压载波通信芯片现状 3.1. 国内外主流芯片厂家及相关参数

在PLC发展的这么多年里, 曾经使用过很多技术,如FSK、PSK、扩频等,也有许多半导体公司推出电力载波芯片,较早有美国的Intellon和国家半导体公司都曾推出专用芯片,但在经过国内环境的试运行后很多都已经销声匿迹了。目前国内主流的芯片方案大致有八种,分别为窄带通信的法国ST7538和美国ECHELON(埃施朗)的PL3120/3150;扩频通信的北京福星晓程、青岛东软、深圳瑞斯康。各个厂家的相关产品及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主要芯片生产厂家 瑞士STMicroe-lectronics 美国Echelon(埃施朗) 北京福星晓程 青岛东软公司 深圳瑞斯康 成立时间 规模 1989 1995 2000年 约占市场30% 1993年 约占市场60% 2003年 主要芯片型号 ST7538 FSK ST7540 FSK 紧凑型 PLT-22 PL3120 PL3150 PL3170 PL2102 PL3105 PL3201 PL3106 ES16T /ES16U PLCi36C/PLCi36M ES16W/ES16UH PLCi36-III/ ES16-III Rise 3401 Rise 3501 调制类型 窄带FSK 窄带双载波频率 DPSK,15 位直序列扩频通信 FSK 63 位 直序扩频 BPSK调相 中心频率 8 个可编程的载波频:60、66、72、76、82、86kHz、 110kHz、132 kHz CENELEC A Band:86kHz(第一频率)、75kHz(第二频率) CENELEC C Band:132kHz(第一频率)、115kHz(第二频率) 120kHz 270kHz 132kHz 波特率 4 个可编程的波特率 600、1200、2400(缺省)、4800bps 5.4kbps(C-Band)、3.6kbps(A-Band) 500bps/250bps 可选 330bps 5.5kbps 芯片技术 纯物理层芯片,没有MAC和网络层 完成物理层、MAC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功能,支持EIA709.1协议, 纯物理层芯片,没有MAC和网络层 完成物理层和链路层;应用层由电表厂家自己开发 完成物理层、MAC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3.2. 各载波芯片产品的现状分析 3.2.1. 法国ST7536/8

法国ST公司的ST7538是一个半双工、同步FSK调制解调器芯片。它专为低压电力线传输而设计,有8个通信频道,内部集成了MS功率有1W的信号功放,其接收灵敏度很高,在高灵敏度下为500uV。

ST7538的频点是根据欧洲的电力线载波标准来选择的。欧洲的电力线载波标准把电力线载波的频段控制在3~184.6kHz之内。而ST7538的频点处于60~132.5kHz的8个频点上,其中有6个频点是在60~86.5kHz之间,这是属于欧洲所讲的A频带,也就是电力供应商所占用的频段;而95~125kHz的频段是属于消费类无通信协议的应用;125~140kHz是属于需要通信协议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应用。在美国,3~535kHz的频段都属于一般应用,也就是可以用做通用用途。

ST7538作为很有代表性的窄带通讯芯片在家居自动化、智能家电、远程抄表等领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是一个纯物理层芯片,即没有MAC和网络层,又没有采取针对电力线通信的抗干扰措施,同时又受欧洲载波标准的严格限制,在我国电网表现不近如人意,目前基本上已退出低压载波抄表的舞台。 优点:

(1) 一款较为经典的FSK 调制的电力线载波收发器,对基于电力线信道的自动抄表(AMR)的兴起作出重大贡献,特别是在上世纪90 年代中期;

(2) 载波中心频率可编程,有8 个频率可供选择,频率范围满足欧洲、北美、中国等标准。但是,频率的确定需要硬件电路的配合,也就是说,对于同一类产品只能选择一个确定的频率。即只能单一频率工作;

(3) 通信波特率可编程,有4 种速率可供选择。但是,同样对于同一类产品只能选择一种速率;

(4) 芯片价格适中。 缺点:

(1) STMicroelectronics 是一个芯片级供应商,不提供自动抄表系统解决方案,导致通信设计与应用系统设计脱节,系统开发周期长;

(2) 该芯片与外部的数据交换是一个无通信协议的位传输模式,需要后续(额外)的处理器(MCU)进行大量的通信协议的处理,包括中继路由算法的实现,增加了用户对应用

系统地开发难度,这是最致命的缺陷(但这也是它最灵活的一面);

(3) 对于电力行业的电能计量装置来说,该芯片功能单一,除了按位流模式收发信号外,没有对电能计量仪表任何其它的增值支持。

3.2.2. 美国埃施朗PL3120/3150

美国埃施朗(Echelon)公司是LonWorks?平台的创立者。该平台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标准,用于连接如家用电器、温控器、空调、电表和照明系统等日常设备并把它们连接到因特网上。该协议标准可以支持多种通信介质,这其中包括电力线。应该讲其电力线载波技术最初主要用于楼宇自动化、工业控制、监控系统等场合,在中国它将其拓展到居民集抄上。目前国内用的不多,主要是浙江正泰采用它的方案,其芯片价格较高。

3120是一款BPSK调制解调的芯片,其内部集成有3个处理器,分别完成MAC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功能,支持EIA709.1协议,。该协议目前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标准,其符合标准OSI七层协议, 有完整的桥接, 路由转发机制,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自动化楼宇领域。该芯片还有一个特点是双载波频率(Dual carrier frequency),当首选载频被噪声阻塞的时候,独特的双载波频率功能自动地选择第二载波频率传送。 优点:

(1) 采用窄带双载频自动切换通信技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克服噪声干扰和校正信号相位畸变现象,并通过前向纠错对突发位错误进行纠正;

(2) PL3120/PL3150 实现了芯片级电力线收发器结构,完成了从模块级到芯片级的转化;

(3) PL3120/3170 芯片内部本身支持LonWorks 网络协议;而对于大于4KB 代码的应用,是PL3150 是通过外部程序存储器ROM 来支持LonWorks 网络协议和应用程序。支持LonWorks 网络协议标准是Echelon 电力线收发器的最大特色,虽然该标准是由Echelon 本身发起和创立,并受到美国ANSI 的保护。 缺点:

(1) 虽然窄带双载频通信是Echelon 的特点,但是,窄带双载频通信模式的确定是基于对当时当地的家用电器设备(调光灯、开关电源、无绳电话、小型电机等)产生的噪声研究,随着新型家用电器的出现(特别是一些节能设备,如变频空调、变频冰箱等),必然会对选定的2 个载波频率造成影响;另一方面,2 个载波频率差较小(A 波段频差为11kHz,C 波段频差为17kHz),容易受到限带噪声的影响。

(2) 虽然LonWorks 控制网络协议是第一个实现了OSI 的七层网络协议,对于高速的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通信介质是适合的,但是对于低速数据传输的电力线信道来说,协议过于复杂、数据吞吐量大、效率低下,因此Echelon通过窄带技术进行弥补;

(3) 内部4K 字节的程序空间和12 个I/O 端口不能满足电能计量仪表需求,因此需要外部处理器和其它部件配合。通常,PL3120/PL3150 只能作为电力线收发器来使用。

(4) 芯片价格昂贵。

3.2.3. 北京福星晓程

晓程是一家半导体设计厂,同清华的老师合作于2000年前后推出载波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rgrated Circuits即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其集成度比东软的要高,在国内的份额同东软差不多。

PL3105 采用的是PSK调制直序扩频方式,载波频率为120K,码元速率500bps,伪码为15的M序列。由于采用了0.35μm CMOS 数/模混合制造工艺,扩频通信部件内的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以及复杂的8/16 位微处理器使得它的规模接近 50 万门。它内部集成了2 路16 位的A/D,LED/LCD 显示控制模块,3 个定时器,2 个多功能串口。正是由于上述这种大规模的系统集成,使得应用 PL3105 设计的新系统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多功能,高可靠性等传统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

由于其采用数字解调、解扩,抗干扰性能好于东软,在实际使用中物理层的通信距离较好。但其载波芯片实质是一个带载波MODEM的单片机,只有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需要各厂家自己开发,加大了开发难度和开发周期;同时由于各厂家的链路层协议不尽相同,出现了同是采用晓程芯片也未必能互联互通的尴尬局面。另外,其推出的中继算法不太实用也限制了其的发展。 优点:

(1) 芯片集成度较高。将电力线收发器、MCU、用于电能计量和控制的模块集成在一个SoC (system on chip的缩写,称为系统级芯片)芯片之中,这是其最大的优点,虽然电能计量部分尚需电力公司计量部门的认可,但是,其芯片的功能构成基本上能满足电能计量仪表的数据处理、控制、显示、计时等要求;

(2) 该公司不仅是芯片提供商,而且也能够提供电力线载波自动抄表系统中产品级的基本解决方案和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3) 芯片价格适中。

缺点:

(1) 对于一个通信系统来说,仅有物理链路层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建立一个完整和规范的通信体系,包括通信的体系结构、系统性能指标、网络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应用层等)、系统的工程化等诸多方面,才能实现一个稳定的、可靠的、高效的、性能优良的开放式的通信系统;

(2) 由于载波通信部分与其外部的数据交换是一个无通信协议的位传输模式(PL3201 仅是字节交换模式),这样加重了应用系统MCU的数据交换的负担,另外,MCU 仍需要进行大量的通信协议的处理和中继路由算法的实现,更加剧了MCU 处理难度和处理效率,必然会造成对应用系统的实时响应和通信系统响应的冲突问题。

3.2.4. 青岛东软

青岛东软采用的技术是软件直序扩频体制,其主要特点是: ? FSK调制方式,信号频率为270K, ? 直序列扩频通信技术

? 软件相关器和匹配滤波器,63位码序列 ? BFSK调制,半双工通信模式 ? 码速率高达20.8k波特

? 自适应数字信号处理和模糊处理技术 ? 高效率前向纠错

? 高效率的帧中继转发机制,支持3级中继深度

该公司是国内较早对低压载波进行投入的厂家,目前市场分额较大。

东软的载波芯片包含了物理层和链路层,电表厂家只要开发应用层即可,因此其芯片兼容性较好,能够做到东软芯片之间的互联互通,另外只需开发应用层也使得电表厂家的开发难度降低;同时东软的中继算法符合工程实际,在实际使用中效果较好。 优点:

(1) 在其载波通信芯片基础上构建起的载波计量仪表、智能集中器、主站抄表管理系统三层自动抄表系统,在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实用性等方面表现较好;

(2) 由于其载波通信与电能数据处理的紧密结合和芯片的系列化,对保证计量数据的一致性和数据交换的可靠性有利,也便于载波计量仪表的大规模生产、调校和管理;

(3) 在中继路由算法研究方面独树一帜,通过高效的、自适应的、全自动的配电网络

中继路由算法,自动感知配电网络拓扑结构,并能动态地适应配电网络的变化,综合保证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芯片价格适中。 缺点:

(1) 对智能化电能计量仪表的“一片式”解决方案支持不足。智能电能计量仪表应具有三个主要的特征,即分时计量、预付费控制和自动读表;分时计量的目标是削峰填谷,优化电网,其实现需要高精确度的时钟RTC 和MCU 的支持;预付费控制是解决收费的问题,需要MCU 进行计量和控制;自动读表功能是一种远程数据交换技术,用于计费、收费和营销管理。同时,具有LCD显示、防窃电等辅助功能。因此,一个电力线载波智能电能计量仪表芯片,应包括载波通信单元、高速MCU 单元或CPU 单元(功能开发)、实时时钟RTC、LCD 驱动、电能计量单元(防窃电)、大量的I/O 控制端口、加密模块(保证安全)、低功耗特性等方面。

(2) 信号输出功率相对较低。虽然输出低功率信号对电网污染小是一个优点,但是,由于载波信号的高衰减特性,应当在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尽量提高一些信号发送功率来保证通信能力的一定提高。

3.2.5. 深圳瑞斯康

针对中国复杂的电力网环境,瑞斯康突破了传统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单向的、点对点通信模式,引入了网络和系统的概念,增加了自动路由协议层,使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每个联网设备成为一个具备路由功能的通信节点,从而确保了各联网设备间实时、准确和高效的通信效果,使电子设备和各类电器的大规模分布式监视和控制成为可能。

瑞斯康公司的电力载波技术是基于当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LONWORKS 标准协议,具有完善的通信协议及强大的自动组网,路由等功能,为远程自动抄表当前的需求以及将来应用的扩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瑞斯康公司的芯片采用132kHz频点,主要是参照了相关国际标准EN50065-1-2001和EIA 709.2-A-2000。瑞斯康公司的芯片的物理层即按照以上两个国际标准设计,采用BPSK(二相相移键控)调制方式、载波主频132kHz,波特率5.5kbps,3dB带宽为6kHz,为窄带调制。

主要特点:

? 符合EIA-709.2、EN50065-1等国际标准

? 载波信号调制方式:BPSK

? 可编程载波频率,可编程通信速率最高可达11KBits/s ? 脉冲干扰抑制以及信号质量监测

? IDC模块:调度和管理芯片与外界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传输 ? 独立式工作模式:形成UART透明传输模式 ? 嵌入式工作模式:与外接MCU完成更多通信功能 ? 可读内部多中断源编码 优点:

(1)动态组网、智能路由方式使组网效率大大提高,抄收时间更加稳定,做到了整个系统可靠实时通讯;

(2)通讯速率为5.5K,基本上是目前产品的9倍以上,受到干扰的概率大大减少。 (3)采用对等网络:对等网络采用Lonworks协议,所有网络节点地位平等,每个网络节点都相当一个集中器,可以主动将开盖、故障信息等主动上传至集中器。

(4)内嵌便于用户应用开发的高速CPU,能满足用户的自主开发需求。 缺点:

(1)公司的新产品应用现场较少,实用性有待验证; (2)新产品采用的第三代技术尚未成熟,需进一步改进。

3.3. 载波电表生产厂家对各厂家芯片的应用情况

根据各厂家应用情况, 认为从目前来看, 无论是FSK, BPSK还是扩频, 单纯从调制技术在理论上的优劣差异都很小, 性能的区别只在于发送和接收的处理机制的区别上, 也就是说没有不好的调制理论, 只有不好的算法实现设计,因此进一步提高物理层的通信能力即使采用新的调制技术也很难实现;提高发送功率和灵敏度也行不通。这样也就只有利用网络通信技术的原理,采用中继和路由的方法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目前自动路由技术的最大难度在于系统的网络拓扑分析。因为这里不仅需要设计一个可靠的网络拓扑分析算法;更困难的是这个分析算法必须适应完全随机、自由动态变化的电网拓扑结构;因为新户报装、定期校验、坏表更换、元器件老化、甚至电网负载波动、气候变化、用户人为破坏,都有可能改变或破坏已经计算好的电网拓扑结构。

从网络层通信的理念分析,低压载波通信的中继通信与网络的路由概念,具有相似的地方。它们具有相同的转发与路径的概念。但它们在通信稳定性与路径的动态性方面,又有截

然不同的内涵!相比之下,由于信道影响的复杂性与拓扑结构的多样性、时变性,低压载波集抄系统的中继通信,就复杂多了!认为下一步载波研究重点将放在自动路由算法的设计。

在载波芯片的选择上与国内几大主流厂商都有合作,但目前应用最多的主要是青岛东软和福星晓程。

3.4. 各类芯片应用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电力载波通信物理层调制/解调与纠错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半导体集成规模的不断扩大,采用复杂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超大规模电力载波通信集成电路所能达到的抗干扰能力与其前几代产品相比,有了极大提高。通过信道频带自适应技术,维持相邻通信节点间的可靠传输已经完全可以达到。有了上述基础,通过载波通信集成电路内嵌的网络传输/控制协议,实现以配电变压器为单位的网络内无障碍数据传输(抄表)已经进入到实用化阶段。

由于低压电网连接着众多的用电设备,每种用电设备都对电网有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谐波、脉冲等),特别是一些开关电源设备、非线性用电设备和大功率变频设备等。另外,由配电变压器铁心的饱和,磁化曲线的非线性引起的谐波干扰相对稳定。用电设备的接入和断开是随机性的,通常,其峰谷特性有时限特点。电力线路上的噪声干扰源包括脉冲噪声和等幅振荡波干扰。脉冲噪声具有瞬间、高能和覆盖频率范围广的特点,因而对于载波信号 传输的影响相当大,不仅会造成信号误码率高,使得接受装置无法正确接受;另外,它还有可能使接收设备内部产生自干扰,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

近年来,低压电力线载波扩频通信在载波抄表领域大量应用,具有抗干扰性较强的特点,但其应用没有结合电力线的固有的对通信有利的特性。目前,芯片应用技术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1、 各个载波芯片厂家采用的技术体制存在较大差异,芯片种类繁多。 2、 点对点通信传输距离有限,中继算法没有充分利用电网的树型结构。

3.5. 芯片技术发展动向和趋势

目前,国内应用载波抄表方案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任意相邻节点的物理层通信保障能力与具有帧中继控制的网络传输协议,而如不采用高度集成的SoC解决方案是难以实现的。因此,真正能够在国内电力线载波通信应用解决方案中脱颖而出的,将是那些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与信道编码技术、并能够对通信频带做自适应选择的窄带调制/解调方式;其次,芯片内部具有嵌入式微处理器来进行网络传输与信息安全控制也是专用电力载波通信芯片必须具备的特征。

低压居民集中抄表系统及过这几年的发展,目前在规约、系统架构以及系统功能上基本稳定,每个省局的要求也相差不大,即使有不同点,也无非是工作量的问题。现在困扰其进一步发展的还是通信成功率的问题,目前还无法做到实时通信成功率100%的地步,只能做到24小时抄到率100%。要想提高成功率其实就是两个方向: 一是提高点对点的传输能力, 二是提高组网的能力。提高点对点能力能够扩大两个设备间的传输距离, 提高组网能力能使信息通过不同设备间的转发传递, 从而无所不至。

从目前来看, 无论是FSK, BPSK还是扩频, 单纯从调制技术在理论上的优劣差异较小, 性能的区别只在于发送和接收的处理机制的区别上,只有利用网络通信技术的原理,采用中继和路由的方法提高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t6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