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自来水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目录)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26 23: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2022年中国自来水市场发展现

状及战略咨询报告(目录)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

2017-2022年中国自来水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目录)

【出版日期】2017年

【关 键 字】自来水 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现状 市场运行态势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2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网 址】http://www.icandata.com/view/286237

自来水是指通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相应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生活用水主要通过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来水厂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卫生标准》,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流程的处理,最后通过配水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

中国各城市供应自来水先后时间

排城供水时间 建设方 1963 英皇家工程署 2 大连 3 上海 1883.08.01 1879 清政府 英商 李鸿章 J.W.赫德 旅顺军港 法租界

推动者 S.B.罗宁 覆盖区域 市区 备注 名 市 1 香港 不计入总排名 7km人工河+6km管线,2万人受益 日供水3698立方米 4 天津 1899 英商仁记洋行 - 英法租界 日供水1363立方米,20多户受益 5 长春 1899 中东铁路局 - 宽城子火车站 管线长达2公里 6 新北 1899 台湾总督府 后藤新平 淡水镇 台湾第一个拥有自来水的城市 7 青岛 1899 德国殖民政府 - 海泊河地区 - 8 基隆 1902 台湾总督府 - 城区 - 9 哈尔滨 1903 中东铁路局 - 秦家岗火车站 - 10 广州 1908.10 清官沪商合办 - 增埗河地区 为附近600多户供水

11 台北 1909.04 台湾总督府 - 城区 - 12 武汉 1909.09.04 浙商宋炜臣 张之洞 汉口城区 日供水约23000吨 13 成都 14 北京 1909 - - 城区 1926年第一家水厂停办 1910.03 清政府 慈禧 东直门地区 3000多人受益 15 沈阳 1912 满铁株式会社 - 满铁附属地 - 16 澳门 1926 港澳商人合办 - 望厦村 几年后自来水厂停办 17 重庆 1932.03.01 重庆商埠署 潘文华 市区 -

18 南京 1933.04.11 南京国民政府 - 市区 日供水量约为1500立方米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 2014-2016年中国自来水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政策环境 1.1.1 增值税政策 1.1.2 生活饮用水新标 1.1.3 城市供水管网改造 1.1.4 新一轮水价改革进展 1.1.5 城镇供水设施建设规划 1.2 经济环境 1.2.1 国内生产总值 1.2.2 农业产品产量

1.2.3 固定资产投资 1.2.4 工业经济运行 1.2.5 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1.3 社会环境 1.3.1 人口数量及结构 1.3.2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1.3.3 居民消费价格变动 1.3.4 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 1.3.5 水资源使用效率 1.4 技术环境 1.4.1 自来水处理工艺 1.4.2 提升工业用水效率技术 1.4.3 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1.4.4 海水淡化技术

第二章 2014-2016年中国水务行业发展分析 2.1 中国水资源总量及利用状况 2.1.1 水资源总量 2.1.2 水质评定结果 2.1.3 水资源供应量 2.1.4 水资源使用情况

2.22014-2016年中国水务行业运行特征 2.2.1 市场规模平稳增加 2.2.2 全面迎来市场化改革 2.2.3 投资主体多元化 2.2.4 行业资本市场化 2.2.5 水务管理一体化 2.2.6 盈利水平正常化

2.32014-2016年中国水务市场格局分析 2.3.1 竞争格局分析 2.3.2 行业整合动态 2.3.3 资本运营模式 2.3.4 标杆企业分析

2.4 中国水务行业产业链分析 2.4.1 水务行业产业链 2.4.2 水务行业结构分析 2.4.3 水务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2.4.4 企业参与产业链环节分析 2.5 中国水务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2.5.1 未来市场热点 2.5.2 政策导向分析 2.5.3 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章 2014-2016年中国自来水行业发展分析 3.1 自来水行业概述 3.1.1 自来水的分类 3.1.2 自来水行业特征 3.1.3 自来水行业政府管制分析 3.1.4 自来水行业改革进展与成效 3.22014-2016年中国自来水行业规模分析 3.2.1 全国产量分析 3.2.2 各省市产量分析 3.2.3 需求分析 3.2.4 行业规模分析

3.32014-2016年中国自来水行业竞争分析 3.3.1 行业壁垒分析 3.3.2 竞争结构分析 3.3.3 竞争特点分析

3.4 中国自来水行业存在的问题 3.4.1 自来水供应紧张 3.4.2 水环境污染严重 3.4.3 自来水安全问题严峻 3.4.4 行业改革难点分析

3.4.5 未来发展障碍

3.5 促进自来水行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3.5.1 建立科学的发展思想 3.5.2 保障饮用水安全 3.5.3 保障自来水生产安全 3.5.4 建立服务化经营体系

第四章 中国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财务状况 4.1 中国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经济规模 4.1.12014-2016年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销售规模 4.1.22014-2016年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利润规模 4.1.32014-2016年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资产规模 4.2 中国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4.2.12014-2016年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亏损面 4.2.22014-2016年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销售毛利率 4.2.32014-2016年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4.2.42014-2016年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销售利润率 4.3 中国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4.3.12014-2016年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应收账款周转率 4.3.22014-2016年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流动资产周转率 4.3.32014-2016年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总资产周转率

4.4 中国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4.4.12014-2016年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资产负债率 4.4.22014-2016年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利息保障倍数 4.5 中国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4.5.1 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4.5.2 影响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财务状况的经济因素分析

第五章 2014-2016年城市供水行业分析 5.12014-2016年中国城市供水行业运行状况 5.1.1 城市供水系统介绍 5.1.2 行业发展特征分析 5.1.3 城市自来水价格分析 5.1.4 行业竞争分析 5.1.5 监管架构分析 5.1.6 产业链分析

5.2 城市供水行业运营模式分析 5.2.1 主要经营模式概述 5.2.2BOT模式分析 5.2.3 委托运营模式 5.2.4TOT模式 5.2.5 股权收购模式

5.2.6 中外合资模式 5.2.7 盈利模式分析

5.3 城市供水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5.3.1 财务管理制度分析 5.3.2 企业经营不佳成因 5.3.3 自来水价格矛盾分析 5.3.4 企业效益影响因素 5.3.5 企业发展思路分析 5.3.6 提高企业效益的对策 5.3.7 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5.4 城市供水欠费问题分析及发展策略 5.4.1 城市自来水费拖欠情况分析 5.4.2 水费拖欠问题成因分析 5.4.3 传统催费手段局限性分析 5.4.4 企业采用法律手段有效性分析 5.5 城市供水行业出现的问题与建议 5.5.1 城镇供水面临的主要问题 5.5.2 城市自来水市场混乱 5.5.3 城镇供水保障措施分析 5.5.4 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对策 5.5.5 城市供水改革战略分析

5.6 城市供水行业的前景与趋势 5.6.1 城镇供水规划目标分析 5.6.2 中国城市供水前景乐观 5.6.3 中国城市供水市场展望 5.6.4 城市供水行业发展趋势

第六章 2014-2016年中国农村自来水的发展 6.1 中国农村自来水推广普及状况 6.1.1 我国农村供水取得的成就 6.1.2 农村自来水推广普及情况 6.1.3 农村自来水供应方式分析 6.1.4 农村自来水建设的成功经验 6.2 部分地区农村自来水供应状况 6.2.1 广西自治区 6.2.2 安徽省 6.2.3 湖南省 6.2.4 湖北省 6.2.5 陕西省 6.2.6 河南省 6.2.7 山东省

6.3 农村自来水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3.1 农村饮水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6.3.2 农村自来水建设存在的问题 6.3.3 农村水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6.3.4 农村水价管理的发展对策 6.3.5 促进农村自来水发展的建议 6.4 我国农村自来水业发展前景及目标 6.4.1 全国发展目标 6.4.2 部分地区规划目标 6.4.3 农村净水器市场前景

第七章 2014-2016年中国自来水行业区域发展分析 7.1 北京市

7.1.1 北京市水源供应分析 7.1.22014年实行阶梯式水价 7.1.3 北京市供水压力大 7.1.4 自来水企业成本效益分析 7.1.5 引入第三方自来水检测 7.2 上海市

7.2.1 上海市自来水行业发展历程 7.2.2 上海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7.2.3 上海市拓展水质查询渠道

7.2.4 上海市自来水供应目标 7.3 广东省

7.3.1 完善自来水价格管理体系 7.3.2 广东省水费结算行为意见 7.3.3 广州自来水阶梯收费制度 7.3.4 广州实现水质全公示 7.3.5 广东自来水普及目标

第八章 2014-2016年中国水价状况分析 8.1 水价制度概述 8.1.1 国外水价制度简析 8.1.2 水价的基本构成 8.1.3 水价影响因素分析 8.1.4 水价调节作用分析 8.1.5 水价制定原则及规章 8.1.6 水价管理机构 8.2 水价发展分析

8.2.1 中国水价政策演变历程 8.2.2 惩罚性水价制度分析 8.2.3 水价调整的成因分析 8.2.4 自来水定价模式分析

8.2.5 建立合理科学的水价机制 8.2.6 完善城市水价机制的措施 8.3 水价改革分析 8.3.1 水价改革必要性分析 8.3.2 水价改革的基本原则 8.3.3 水价改革实施手段分析 8.3.4 水价改革的核心内容 8.3.5 水价改革成功的特征分析 8.3.6 水价改革需关注的问题 8.4 阶梯式水价分析 8.4.1 阶梯水价实施现状 8.4.2 阶梯式水价定价目标 8.4.3 阶梯式水价优势分析 8.4.4 阶梯式水价的局限性 8.4.52015年全面实施阶梯水价 8.5 水价管制分析

8.5.1 水价管制必要性及其原则 8.5.2 城市自来水生产经营垄断性分析 8.5.3 我国城市水价管制存在的问题 8.5.4 完善水价管制政策的思路

第九章 2014-2016年中国分质供水发展分析 9.1 城市分质供水发展模式研究 9.1.1 分质供水的分类 9.1.2 国内外分质供水的区别 9.1.3 分质供水的益处分析 9.1.4 分质供水相关标准体系 9.1.5 分质供水运营模式分析 9.1.6 分质供水建设面临的障碍 9.22014-2016年中国管道直饮水的发展 9.2.1 管道直饮水供应模式分析 9.2.2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工艺 9.2.3 现阶段推广管道直饮水存疑 9.2.4 管道直饮水行业面临的问题 9.2.5 管道直饮水行业发展建议 9.3 部分地区管道直饮水发展规划 9.3.1 济南市 9.3.2 湖南省 9.3.3 深圳市 9.3.4 佛山市

9.4 分质供水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9.4.1 分质供水未来发展形势

9.4.2 分质供水技术可行性分析 9.4.3 分质供水经济可行性分析 9.5 部分地区分质供水实例解析 9.5.1 山西省 9.5.2 营口市 9.5.3 上海市 9.5.4 宁波市

第十章 自来水公司改制分析 10.1 中国自来水行业民营化改革研究 10.1.1 国外市场化改革经验借鉴 10.1.2 自来水行业改革历程 10.1.3 自来水公司改制可能性分析 10.1.4 自来水公司民营化优势分析 10.1.5 自来水公司民营化存在的问题 10.1.6 自来水公司民营化改革思路 10.1.7 自来水公司民营化对策建议 10.2 自来水企业改制模式分析 10.2.1 自来水企业改制的主要模式 10.2.2 自来水企业改制股东主体分析 10.2.3 产权多元化改革模式分析

10.2.4 自来水企业改革产权制度分析

10.3 自来水企业招商改制之后的土地资产问题 10.3.1 土地资产的使用方式 10.3.2 使用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10.3.3 土地资产使用问题发展建议

10.4 自来水公司产权制度改革的公众利益问题 10.4.1 公众利益的内涵 10.4.2 公众利益的责任方 10.4.3 传统体制下的公众利益分析 10.4.4 改革中公众利益的处理原则 10.4.5 保障公众利益的建议 10.5 自来水企业改制案例分析 10.5.1 焦作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10.5.2 马鞍山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10.5.3 龙感湖长江自来水公司 10.5.4 徐州市自来水总公司

第十一章 2014-2016年自来水相关行业发展分析 11.1 污水处理

11.1.1 污水处理行业现状 11.1.2 污水处理市场规模

11.1.3 污水处理竞争格局 11.1.4 污水处理技术及工艺 11.1.5 污水处理发展前景 11.2 中水回用

11.2.1 中水回用基本概述 11.2.2 中水回用发展历程 11.2.3 中水回用可行性分析 11.2.4 中水回用发展模式 11.2.5 中水回用面临的挑战 11.2.6 中水回用发展策略分析 11.3 节水行业

11.3.1 工业节水标准体系 11.3.2 工业节水发展目标 11.3.3 高效节水农业制约因素 11.3.4 节水灌溉发展前景及趋势 11.4 海水淡化

11.4.1 海水淡化发展规模 11.4.2 海水淡化区域布局 11.4.3 海水淡化消费结构 11.4.4 海水淡化技术应用 11.4.5 海水淡化成本与能源

11.5 终端净水器 11.5.1 行业产销分析 11.5.2 市场竞争格局 11.5.3 行业发展困境 11.5.4 行业发展建议 附录: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 附录三:《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 附录四:《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附录四:《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附录五:《城市供水企业资质标准规范》 附录六:《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 附录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部分图表目录:

图表:2011-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11-2015年全国粮食产量情况 图表: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

图表:2015-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2015-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速 图表:2015-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图表:2015年年末人口及其构成 图表:2011-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图表:2011-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图表:2015-2016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 图表:2015-2016年猪、牛、养肉价格变动 图表:2015-2016年鲜菜、鲜果价格变动

图表:2015-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累计同比) 图表:2015-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 图表:2015-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名义增速(累计同比) 图表:2015-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名义增速(累计同比) 图表:2015-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月度同比) 图表:2015-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情况(月度同比) 图表:2015-2016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跌情况(月度同比) 图表:自来水处理工艺

图表:自来水处理主要工艺原理及作用 图表: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图表:2016年中国十大流域水质情况 图表:2016年省界断面水质情况 图表:2016年重点湖泊(水库)水质情况

图表:2016年地下水监测点水质情况 图表:2016年我国供水总量 图表:水务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图表:水资源示意图

图表:污水处理行业在环保产业中的位置 图表:水务行业生命周期

图表:水务行业上市公司对应产业链环节 图表:2015年我国自来水产量(分月度) 图表:2016年我国自来水产量及增速 图表:2015年各省份自来水生产量 图表:2015年全国自来水产量(分省份) 图表:2016年全国自来水产量(分省份)

图表:中国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变动 图表:中国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总资产及营收 图表:我国规模以上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三费概况 图表:自来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

图表:污水处理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 图表:行业竞争结构

图表:国内外部分城市自来水服务对比(一) 图表:国内外部分城市自来水服务对比(二) 图表: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及增速

图表:污水处理企业集中度分析

图表:市场前十位污水处理企业污水处理能力及份额 图表:主要污水处理技术比较 图表:城镇污水主要处理技术比较 更多图表见正文......

市场行业报告相关问题解答

1、客户

我司的行业报告主要是客户包括企业、风险投资机构、资金申请评审机构申请资金或融资者、学术讨论等需求。

2、报告内容

我司的行业报告内容充实,报告包括了行业产品定义、行业发展现状(产品产销量、产品生产技术等)、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等。对购买者认识和投资该行业起到初级作用。

3、报告重点倾向

我司的行业报告重点倾向主要包括:行业相关数据、行业企业数据、行业市场相关数据等。报告侧重点略有差异,具体情况看报告结构目录。

4、我们的团队

我们的团队人员组成各高校的知名导师、行业高管的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市场调查人员。

我们的团队人员对客户需求定位精准,能抓住项目精华,以合适的文字图表和图形展示项目投资价值。对行业或具体产品的投资特性、市场规模、供求状况、行业竞争状况(结构与主要竞争企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和论证,寻求规律、发展机会、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大做强的对策等等。

我司研究员在信息、理念、创新思维上具有开拓性给客户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5、报告数据来源

我司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2017年热门报告推荐

行业 房产建材 2017-2022年中国卫浴五金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建筑安装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物流地产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桥梁钢结构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金属家具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膜结构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油气管道工程建设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零能耗建筑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建材连锁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行业 电子电器 2017-2022年中国酒店灯饰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IGBT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云母电容器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行业 石油化工 2017-2022年中国精细化工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醇基燃料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光学薄膜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滚塑市场监测及市场运行态势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硅橡胶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干冰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改性尼龙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糠醇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煤制烯烃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行业 医药保健 2017-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维生素E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2017-2022年中国取暖电器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电饭锅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二极管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电梯空调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商用冰箱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家电用变频电机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行业 商贸旅游 2017-202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面膜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2017-2022年中国健康服务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中国藏药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创可贴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单克隆抗体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颈椎病用药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假肢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避孕套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行业 食品饮料 2017-2022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果汁饮料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小麦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2017-2022年中国草莓酒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肉酱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山苍子油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精制茶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2017-2022年中国律师事务所市场目录 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旅游O2O市场分析目录 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3G业务市场分析目录 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美女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村镇银行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目录 目录

公司介绍

北京艾凯德特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调研报告、行业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最专业的调研报告、行业咨询企业。拥有庞大的服务网点,公司高覆盖、高效率的服务获得多家公司和机构的认可。公司将以最专业的精神为您提供安全、经济、专业的服务。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服装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智研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A. 北京艾凯德特咨询有限公司于2008年注册成立,是国内较早开展竞争情报、市场调研、产业研究及专项研究为主的调查研究机构之一,凭借其专业的研究团队,先进的研究技术在此领域一直处于绝对的优势和领先地位: a)拥有全国百万家企业基础数据库

b)全国各地分支网络和严格的调查控制流程,使我们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向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c) 超过200多个研究项目的成功案例

d) 研究领域覆盖能源、化工、机械、汽车、电子、医疗等诸多行业 e) 我们很荣幸的为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麦肯锡、通用集团、波士顿 咨询、三菱商事、中国农科院、同济大学、三星电子,松下电器、丸红株式会社海尔、美的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提供过咨询服务

B. 艾凯德特调研(行业研究)说明

a) 行业研究部分智研咨询主要采用行业深度访谈和二手资料研究的方法: b) 通过对厂商、渠道、行业专家,用户进行深入访谈,对相关行业主要情况进行了解,并获得相应销售和市场等方面数据。

c) 二手资料收集,对部分公开信息进行比较,参考用户调研数据,最终获得行业规模的数据。

d)艾凯德特具有获得一些非公开信息的渠道: e) 政府数据与信息 f) 相关的经济数据 g) 行业公开信息 h) 企业年报、季报

i)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j) 精深严密的数理统计分析

我们的服务领域

产业 产业环境 市场区隔 全球概况 产销状况 产业特性 吸引力 发展条件 发展轨迹 产业政策 竞争分析 发展策略 产品 产品定义 占有率 应用市场规模 市场结构 营销通路 供需变化 产品关联 生命周期 竞争者 成本结构 技术 技术现况 技术关联 新产品技术动向 替代技术 专利 标准 零组件 技术层次 技术趋势... 企业 基本数据 发展沿革 大事纪 动大投资 经营概况 竞争优势 经营策略 潜在竞争者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行业研究报告范文(节选)

第二章 2013年中国茶油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依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国家统计局对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主要结果为: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88019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9174亿元,增幅为3.4%。修订后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5322亿元,比重为9.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56810亿元,比重为43.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75887亿元,比重为46.9%。

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修订数据与初步核算数据对比表 注: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修订执行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4-2014年中国GDP增长情况

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年度GDP:亿元636463.00588019.00519470.10473104.00401512.80340902.80314045.40265810.30216314.40184937.40200000159878.301000000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年度GDP: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8-2014年中国人均GDP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进入2014年,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从环比看,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

2014年1-4季度GDP初步核算数据 GDP 绝对额(亿元) 636463 比上年同期增长(%) 7.4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农林牧渔业 工业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其他服务业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58332 271392 306739 60151 227991 44725 62216 28750 11199 46954 38167 116311 4.1 7.3 8.1 4.2 7.0 8.9 9.5 7.0 6.2 10.2 2.3 8.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GDP环比和同比增长速度 2013年1季度 2季度 3季度 4季度 2014年1季度 2季度 3季度 4季度 GDP环比增长速度(%) 1.7 1.8 2.3 1.8 1.6 1.9 1.9 1.5 GDP同比增长速度(%) 7.8 7.5 7.9 7.6 7.4 7.5 7.3 7.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2004-2014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势图 年度固定资产:亿元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502005.00446294.10374694.70311485.10251683.80224598.80172828.40137323.90109998.2088773.6010000070477.400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年度固定资产: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200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1%),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1%。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速度(%)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4-2014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势图

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年度固定资产:亿元502005.00446294.10374694.70311485.10251683.80224598.80172828.40137323.90109998.2088773.6010000070477.400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年度固定资产: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983亿元,同比增长33.9%,增速比1-11月份提高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208107亿元,增长13.2%,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281915亿元,增长16.8%,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204515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14681亿元,增长0.7%,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66918亿元,增长13.5%,增速与1-11月份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2916亿元,增长17.1%,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86669亿元,同比增长21.5%,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26.5%,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3.1%,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0.3%,增速提高3.4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6.6%,增速回落8.1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227452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41644亿元,增长17.2%,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25980亿元,增长17.5%,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477023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11986亿元,增长8.7%,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外商投资11090亿元,下降0.3%,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25371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1-11月份提高3.5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476634亿元,增长15.9%,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968785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1-11月份持平;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06478亿元,增长13.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530833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4.1%,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增长8.6%,增速回落2.6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14.4%,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6.3%,降幅缩小1.3个百分点;其他资金下降5.1%,降幅扩大1.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4年1-12月份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速度

2014年1-12月份 指 标 绝对量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亿元)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 502005 161629 同比增长(%) 15.7 13.0

分项目隶属关系 中央项目 地方项目 按构成分 建筑安装工程 设备工器具购置 其他费用 分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分行业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25371 476634 341412 99680 60913 11983 208107 281915 14697 14681 4682 4023 1690 1636 2046 166918 10027 4463 5306 10.8 15.9 18.1 12.2 8.7 33.9 13.2 16.8 31.3 0.7 -9.5 6.1 2.6 2.9 13.9 13.5 18.7 22.0 12.4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制造业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纺织业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14584 5205 5914 15867 4789 5770 8620 12132 11388 10099 3147 10364 7952 22916 17538 4450 42984 7801 24566 46274 6290 38183 6678 10.5 15.1 13.2 15.6 -5.9 4.1 21.4 16.4 14.1 8.3 16.1 12.9 10.7 17.1 19.4 27.2 18.6 16.6 20.3 23.6 26.5 23.1 24.0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其中:铁路运输业 道路运输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其中:水利管理业 公共设施管理业 教育

卫生和社会工作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3983 6192 6652 477023 11986 11090 968785 406478 530833 25411 64092 4042 370016 67272 27.6 18.9 13.6 16.3 8.7 -0.3 11.1 13.6 10.6 14.1 8.6 -6.3 14.4 -5.1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分注册类型 其中:内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分施工和新开工项目 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到位资金 其中:国家预算资金 国内贷款 利用外资 自筹资金 其他资金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2015年至2017年将是宏观经济运行的艰难期和下阶段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期,2015年房地产调整的幅度依然在可控区间之中,中国外部不平衡的调整触底回升,地方投资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部分国有企业、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以及小微企业将面临盈利能力下滑幅度超过其承受能力的冲击,金融改革将与“强监管”一起来推动中国“去杠杆化”,中国整体性通货紧缩的压力加大,“强监管”+“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常态化的微刺激”将在2015年进一步实施。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2015年将是中国大改革与大调整全面推进的关键年,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全面步入“攻坚期”的一年。新常态的4个典型特征将进一步持续,2014年出现的4大新因素还将进一步扩张,宏观经济将面临更大的冲击,各类参数可能出现更多的变异和超预期的变化。增速的持续下滑、结构的持续调整、房地产进一步的周期调整以及改革力度的全面提升,决定了2015年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也是新常态中最艰难的一年。

1.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的引领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按照时间表全面展开经济领域的大改革,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将对传统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模式带来深度冲击。2015年至2017年是宏观经济运行的艰难期和下阶段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期。

2.房地产将在政策常态化之后步入全面调整期,其调整的路径和幅度将成为2015年宏观经济景气的焦点。但由于房地产参数没有全面恶化,房地产政策的调整空间依然较大,2015年房地产调整的幅度依然在可控区间之中。

3.“新平庸(New Mediocre)”与“大停滞(New Secular Stagnation)”的世界经济格局将有轻度改善,从而成为中国经济增速稳定的基础,并使中国外部不平衡的调整触底回升。但相对低迷的出口增速依然将对内部不平衡的调整带来持续压力。

4.地方政府在新《预算法》实施、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地方融资平台调整和剥离、土地市场低迷以及考评体系进一步改革等因素的作用下将面临进一步的财政压力,地方投资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5.部分国有企业、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以及小微企业将面临盈利能力下滑幅度超过其承受能力的冲击,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困境”、“银行呆坏账上升”、“失业问题显化”以及“第三产业景气状况的下滑”将在新常态的新阶段出现。

6.金融改革将与“强监管”一起来推动我国经济“去杠杆化”,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推进,不仅对于宏观经济景气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去杠杆化”得以推进的关键。

7.投资下滑幅度的加大、消费的持续疲软、去杠杆和去产能的进一步实施,以及输入性通货紧缩的压力进一步强化,不仅将导致2015年GDP增速的回落,同时使中国整体性通货紧缩的压力加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vp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