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原理03任务

更新时间:2024-05-23 11: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现代教育原理03任务

一、多项选择题(共 14 道试题,共28 分。)

1. 规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要求或共同标准的是( B D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育目标E. 教学目标 2. 规定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性质、总方向、总目标的是( A )。 A. 教育方针B. 教育目的C. 培养目标D. 教育目标E. 教学目标 3. 人本主义者所持的教育目的观是( A B C D )。 A. 个人本位论B. 社会本位论C. 文化本位论D. 生活本位论

4. 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 CDE )等。

A. 卢梭 B. 杜威 C. 孔德 D. 那托尔普 E. 涂尔干

5.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 A B C D )。

A. 学会认知B. 学会做事C. 学会共同生活D. 学会生存E. 学会反思 6. 1993年,美国政府在( D )中,确定了美国国家的八大教育目标。 A. 《国家处在危险之中》B. 《普及科学2061计划》

C.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D.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7.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从小学至高中设置了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其主要内 容包括( ABCDE )。

A. 信息技术教育 B. 研究性学习 C. 社区服务 D. 社会实践 E. 劳动与技术教育 8. 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 ABC )。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科书 D. 作业 E. 考核

9. 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ABCD )。

A培养目标 B. 学习年限C. 时间分配D. 课程设置E. 教学内容 10. 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 ABCDE )。

A. 前言 B. 课程目标 C. 内容标准 D. 实施建议 E. 术语解释 11. 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 ABC )。

A.教学B. 综合实践活动C. 咨询与指导D. 家庭教育E. 社区教育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内容包括( ABCD )。

A. 研究性学习B.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C. 信息技术教育D. 劳动与技术教育E. 社团活动 13. 咨询与指导的主要内容有( ABCE )。

A. 学习指导B. 职业生涯指导C. 心理咨询与指导D. 社会交往指导E. 休闲指导

14. 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如下多种智力的组合( ABDE )。 A. 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B. 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C. 解决问题的能力D. 人际交往智力E. 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二、简答题

1、现代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现代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开放性;(2)群众性;(3)多样性;(4)补偿性;(5)融合性; 2、简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答:(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三、论述题

1. 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个人全面发展的涵义

(1)量的方面——智力和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 (2)质的方面——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3)度的方向——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 2. 试述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育途径的重要作用

答:第一,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第三,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形成学生的服务意识。

四、案例分析题

1、一位语文老师走进二年级一班的教室,准备给同学们上新教材《小山羊》这一课。他刚走上讲台,只听教室的窗外传来消防车的警笛声,同学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警笛声吸引,呼啦离开各自的座位,趴在临街的窗户上,好奇地观看消防车,边看还不停地边议论。这位老师没有把小学生制止住,让他们回到各自座位上,认真学《小山羊》这一课。而是把“消防车”作为一种绝好的课程资源来加以利用,因势利导,让小同学们围绕着“消防车”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听说读写训练课。

请分析,该教师的做法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答:老师的做法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研究性学习这个新的课改方针。

1,课程标准只是对学生某一学习阶段的行为描述,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的,渴望而不可及的。

2.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科书”。

3.研究性学习是针对“接受性学习”而言的。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比起来,研究性学习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的研究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来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本案例就是运用“消防车”这一实际场景,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4.教师通过“消防车”这一实际场景,因地制宜的,灵活生动的一改原来准备的教学计划,而是生动的。活泼的,在很难出现的实地场景中,运用学生的兴趣、好奇来激发学生的获取知识、回忆知识的教学模式,符合新教改的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w5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