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4-03-27 11: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试题

(100分)

一、 单选题(选择一个正确的或贴切的答案,每题1分,共30分) 1.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按有关要求于多少小时内报告。

A. 2小时 B. 8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2. 发现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多少小时内报告。

A. 2小时 B. 8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3. 协助对本辖区病人、疑似病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调查,收集和提供病人、密切接触者、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相关信息。

A. 是现场调查 B. 是流行病学调查 C. 是回顾性调查 D. 随访调查

4. 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责任报告单位是:

A.各级各类医疗机构B.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 各级各类采供血机构 D.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

5.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属于:

A. 其它传染病 B. 重大传染病 C. 乙传染病 D. 丙类传染病

6. 传染病报告卡片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是:

A. 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 B. 传染病疫情报告率 C.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 D. 传染病感染率

7. 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是:

A. 普通公共卫生事件B.区域性公共卫生事件 C.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D.医疗单位公共卫生事件

8. 事件的继发性损害或危害,如事件引发公众恐惧、焦虑情绪,对社会、政治经济产生的影响。指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的:

A. 心理危害 B.直接危害 C.间接危害 D.公共危害

9.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级别是:

A. Ⅰ级 B. Ⅱ级 C. Ⅲ级 D. Ⅳ级

10. 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人,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经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时属于:

A. 一般公共卫生事件 B. 较大公共卫生事件 C.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D. 特别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11. 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属于:

A.Ⅰ级公共卫生事件 B. Ⅱ级公共卫生事件 C.Ⅲ级公共卫生事件 D.Ⅳ级公共卫生事件

12.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属于:

A. 一般公共卫生事件 B. 较大公共卫生事件 C.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D. 特别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13.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属于:

A.Ⅰ级公共卫生事件 B. Ⅱ级公共卫生事件 C.Ⅲ级公共卫生事件 D.Ⅳ级公共卫生事件

14. 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属于:

A. 一般公共卫生事件 B. 较大公共卫生事件 C.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D. 特别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15. 发生传染病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属于:

A.Ⅰ级公共卫生事件 B. Ⅱ级公共卫生事件 C.Ⅲ级公共卫生事件 D.Ⅳ级公共卫生事件

16. 腺鼠疫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属于:

A.Ⅰ级公共卫生事件 B. Ⅱ级公共卫生事件 C.Ⅲ级公共卫生事件 D.Ⅳ级公共卫生事件

17.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分为几级?

A. 1 B. 2 C. 3 D. 4

18. 一次事件伤亡50人以上、9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于:

A. 一般事件 B. 较大事件 C. 重大事件 D. 特别重大事件

19. 一次事件伤亡100人以上,且危重人员多,或者核事故和突发放射性事件、化学品泄露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请求国家在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上给予支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于:

A. 一般事件 B. 较大事件 C. 重大事件 D. 特别重大事件

20. 跨省(区、市)的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几级事件? A.Ⅰ级公共卫生事件 B. Ⅱ级公共卫生事件 C.Ⅲ级公共卫生事件 D.Ⅳ级公共卫生事件

21. 一次事件伤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属于:

A.Ⅰ级公共卫生事件 B. Ⅱ级公共卫生事件 C.Ⅲ级公共卫生事件 D.Ⅳ级公共卫生事件

22. 在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相继出现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病人,且病例数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是:

A. 重大传染病 B.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 新发传染性疾病 D. 非传染病

23. 在化学品的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置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化学品从其包装容器、运送管道、生产和使用环节中泄露,造成空气、水源和土壤等周围环境的污染,严重危害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是:

A. 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事件B.区域性公共卫生事件 C.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D.医疗单位公共卫生事件

24. 以下那些事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内的事件: A. 猪肉涨价 B. 交通事故 C. 食物中毒 D. 区域停电

25. 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有关单位和个人发现突发事件,应当在多少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 2小时 B. 8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26. 散发传染病疫情处理时限是:接到疫情报告做好书面记录,抵达疫点或疫区现场不超过多少小时。

A. 2小时 B. 8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27. 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属于:

A. 正常的免疫接种反应 B.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C.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D. 预防接种一般反应

28. 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属于:

A. 正常事故 B. 一般事故 C. 重大事故 D. 特大事故

29. 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属于:

A. 特大急性职业中毒事件(I级)的应急响应 B.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件(Ⅱ级)的应急响应 C. 较大急性职业中毒事件(Ⅲ级)的应急响应 D.一般急性职业中毒事件(IV级)的应急响应

30. 发生食物中毒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除立即停止一切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封存导致食物中毒或可疑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时抢救中毒患者。除保护好现场外,应立即向什么部门报告,最迟不超过12小时

A.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B. 当地的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C.市级卫生行

政部门报告 D.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 多选题(有一个以上正确问题,全选对得分,每题1分,共25分)

1. 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基本原则是:( )

A. 遵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B. 结合实际情况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 C. 坚持控制优先、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 D. 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 E. 有效控制事件、减少危害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2. 突发传染病疫情现场控制措施是:( )

A. 积极组织救治病人,隔离传染源;

B. 跟踪密切接触者,根据需要分别进行隔离、留验、医学观察和健康随访;

C. 根据疫情规模和危害程度,确定疫点、划分疫区; D. 采取消、杀、灭等卫生处理方法,切断传播途径;

E. 根据疾病特点,采取预防接种或预防服药,宣传教育等方法保护易感人群

3. 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

A. 常见原因:食品腐败变质或受致病菌污染;食品加工储存不当;生熟交叉污染

B. 潜伏期:一般较长,数小时至3-5天 C. 季节性明显(夏秋多见) D. 病情较轻,病程短,病死率低 E. 发病状态:以个体为主

F.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腹泻,或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4. 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A. 一般秋冬季多发 B. 多见于妇女儿童

C. 水源一次性污染后,可出现爆发流行,绝大多数病例发病日期集中在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

D. 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绝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

E. 一旦污染源被消毒治理后,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5.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A. 经呼吸道传播 B. 血液传播 C. 母婴传播 D. 性传播

E. 皮肤粘膜破损传播

6. 关于艾滋病的传染源正确的是:

A.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非洲猩猩 B. 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 C. HIV感染者 D. 艾滋病病人

E. 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7. 关于麻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B. 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经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C. 在前驱期尤其是出现口腔黏膜斑时传染性最强,恢复期不带病毒 D. 人群普遍易感

E. 病后90%以上有持久的免疫力

F. 成人多因儿童时换过麻疹或接种麻疹疫苗获免疫力 G. 6个月内婴儿可受母体抗体的保护

8. 艾滋病职业暴露一般意外事故处理

A. 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应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70%乙醇或其它消毒剂消毒伤口

B. 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如70%乙醇或其它皮肤消毒剂

C. 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污染部位 D. 小范围污染物泼溅,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和清洗

E. 发生空气污染时,可采用低温蒸汽甲醛气体对空气进行消毒

9. 关于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描述正确的是:

A. 主要的传染源是病人。症状明显的患者传染性较强,发病第2周最具传染力

B. 通过空气飞沫、接触病人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C. 人群普遍易感

D. 主要引起人支气管病变

E. 重症病例常有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分

10. 人禽流感病流行病学史的主要包括:

A. 发病前1周曾到过疫点 B. 有病死禽类接触史

C. 与被感染的禽或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史 D. 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E. 实验室从事有关禽流感病毒研究

11. 流行性乙型脑炎确诊病例描述正确的是:

A. 发病前1周曾到过疫点

B. 1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者,血或脑脊液中抗乙脑病毒IgM抗体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4z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