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讲座

更新时间:2024-02-19 16:21: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稿2

传统文化教育讲座稿(一)

------学会做人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和提炼,如从精神层面看主要有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追求完善的道德修养等;从学术著作及其相关文化制度和物质层面看,主要有哲学、法律、经学、宗教、文学、戏曲、音乐、绘画、舞蹈、书法、篆刻、文字、音韵、训诂、教育、科举、科学技术、天文历法、经济、军事、礼俗、服饰、田制、盐制、工商、货币、交通等;从历史时代看主要有远古文化、夏商西周文化、春秋战国文化、秦汉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化、隋唐文化、五代两宋文化、辽西夏金元文化、明清文化;从地域看主要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关中文化、晋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从民族看主要有汉族文化、满族文化、蒙古族文化、回族文化、藏族文化、维吾尔族文化、壮族文化、苗族文化等。面对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最需要继承的是哪些呢?回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从中国传统文化抽象整合出来的价值体系的精华,是提升主体精神境界的不竭动力。在现阶段具体操作时,应把继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传统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因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具有中国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两种基本素质。这两种

基本素质是一个人不断成长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因此,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应该首先继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优良传统。

学会做人既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与保证,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态有哲学、伦理学、文学等,其流派主要有儒、道、佛三家。这些文化形态与流派,尤其是儒、佛所论及的内容,总体可以归纳为关于人的问题,偏重于怎样做人。中国传统文化既尊人为万物之灵,又重视如何做人,管子首先提出“人本”主张。《管子·霸言》说:“夫霸王之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管子的人本精神重在尊重人,注重人的外在形式。孔子也有自己的人本主张,其人本精神重在做人,注重人的内在道德修养。这和周济部长说的“要把学生培养成才,首先要教育学生会做人”和《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指出的“学校要教学生学知识,学科学,更要花大功夫教学生做人,做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是非常一致的。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学会做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到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具体表现为爱国、自尊、尊敬、知礼、遵规、反省、改过,诚信、持节、厚仁、贵和、求新等。

(1)学做一个爱国的人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热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热爱祖国的河山,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

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等。第一,要与天下百姓共忧乐,以国家民族大事为重,做到“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第二,要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三,要时时关心国家大事,处处想到人民利益,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第四,一旦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关头,要挺身而出,奉献个人的力量乃至生命,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五,面临着患难不忘记自己的国家,做到“临患不忘国”和“尽忠报国”。

(2)学做一个既自尊又尊敬人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一个人要自尊、知耻,这是做人的底线之

一。人要自尊自爱,要在品格和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第一,人一定要自爱,而后才能被他人所爱;人一定要自尊,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即“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第二,知耻,就是“有羞耻之心”,用羞耻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即“行已有耻”。第三,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即“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第四,一个人对他人要持平等和尊敬的态度,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五,与人相处,要有宽容的态度,这正如古人所讲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第六,要不分亲疏,对每一位老人和儿童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学做一个知礼、遵规的人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知礼和遵规。第一,要知道讲究“礼”是有修养、有道德的表现,“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第二,要做到懂“礼”,产生恭敬之心,并有所尊敬,有所礼让,即“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第三,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应知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4)学做一个反省、改过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大力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就是一个人要不断地反省和改正过失或错误。第一,一个人无论是求学,还是修身,都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以保持优点,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第二,人不可能没有过错,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改正,做到“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第三,要倾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做到“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5)学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只有诚实,才能善待亲人、朋友,进而维护更高层次的社会关系。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第一,一个人要讲信用,做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一诺千斤”,“言必信,行必果”。第二,天地自然是真实的,做人也要像天地自然一样真实,不弄虚

作假,自欺欺人,如古人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第三,一个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讲究诚信,否则,就不要以此谋生,即古人所说的“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第四,守时是诚信的重要表现,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要做到“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6)学做一个持节的人

持节就是保持气节,具体指志气和节操,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品质,第一,一个人要品质高洁,操守坚定,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第二,一个人要重视名声气节,如古人说“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第三,一个人应当有自己的人格,恪守做人的准则,做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第四,一个人应当始终保持节操,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学做一个勇于创新、奋发向上的人

求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求新就是要与时俱进。没有求新,社会就不能发展,人类就不会进步。第一,一个人要有进取和创新的精神,就像天体运行那样强劲不息,永不休止,这正如古人所说的“终日乾乾,在时皆行”。第二,变化和创新是永恒的大道理,要做到“德贵日新”。第三,一个人做学问要不断有所进步,做到“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第四,善学是指能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规律,

篇二:传统文化公益讲座致辞

尊敬的各位老师、朋友们:大家好!在这炎炎夏日,酷暑天气,**市第二届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在淮河岸边美丽的珠城隆重开幕了,我代表主办单位,欢迎大家的到来,感谢大家的参与。同时,非常感谢**市女企业家协会、**市老约翰蛋糕世界,给予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及志愿者们无私的爱心奉献!本次讲座我们有幸邀请到6位老师为大家作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义务演讲。他们中都是通过学习、宣传、践行传统文化,使自己、家庭和事业受益匪浅,他们虽然岗位不同,职业不同,但他们都矢志不渝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老师们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多场巡回义务演讲。听讲人员都很受教育、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相信这次专题报告会也会让大家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一次精神文明的大餐,是一次道德教育的盛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和崇高的道德价值,凝结着中华儿女改造世界的光辉成就,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是引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她对于凝聚民心力量,振奋民族精神,传承中华美德,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和家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尊重、保护、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人文优势明显,文化发展基础良好。在这片土地上拥有7000年前人类古代文明的双墩文化;4000多年前淮河流域的大禹文化;1000多年前追求艺术的民间文化花鼓灯艺术,更是被誉为“东方芭蕾”。特别是近100年来,铁路、公路、水运的便捷,构筑了**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的基础,也形成了**广交朋友、重情好义、敢为人先、包容兼蓄的文化气质,这些文化遗产都让美丽的珠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无以伦比的耀眼光芒。也成就了**的“禹风厚德、孕沙成珠、务实开放、创业争先”的城市精神。中国共产党**市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出台了《关于弘扬先进思想文化,推动**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弘扬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创新、进取、责任、担当、务实、诚信、合作、共赢”先进思想文化。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弘扬社会主旋律,引领广大妇女和广大家庭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者、宣传者、推动者,在加速**崛起、推进**重返全省第一方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同志们、朋友们,高扬先进文化旗帜,秉承中华精神、传承文化薪火,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为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让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做出不懈的努力。最后,预祝本次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圆满成功。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ga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