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讲座12

更新时间:2023-11-13 20: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传统文化讲座

主讲人:杨国儒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的魅力来自文化的个性,中华文化以其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世界各种文明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历史责任感。我们要按党的十七大部署,坚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努力把全国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中华文化的旗帜下。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

所谓文化,内涵有广义和狭义这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如企业文化、体育文化、丝绸文化、酒文化、茶文化、食文化等等。狭义而言,文化是指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所谓的文化,是狭义所指的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狭义上主要是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来的程朱理学。

而现今所言之传统文化,主要指的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

1

二、传统文化的脉络 中国文化的发生:

火的运用是文明的标志,也是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先民的原始观念文化的主要表现是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其中原始宗教是主流。 商周时期:

从神本走向人本商人尊神重巫,体现了强烈的神本文化色彩。这种神本文化是人类思维尚处于蒙昧阶段的产物。神本文化就是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维新,建立了一整套宗法制度,周代的礼制是周代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这些制度就从尊神转向了事人。神本文化由此向人本文化过渡。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也有赖于各种因素的契合。此时,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 秦汉时期: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秦始皇统一文化的主要措施:一是书同文车同轨,二是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设官专职教化,三是焚书坑儒。

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政治纲领。(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体现了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成为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封建统

2

治阶级用来控制人们思想、防止人民犯上作乱的思想武器。自此,儒家思想在我国独大了两千多年,三纲五常统治了整个封建社会。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走向多元

魏晋南北朝的战乱和割据打破了帝国的一元化政治和文化,出现了文化生动活泼的发展局面。表现在一是玄学的兴起,二是道教的兴盛与佛教的传播,三是儒、玄、道、佛相与激荡。

魏晋文化的特点是魏晋美学的发达,魏晋美学是魏晋文化的精华。 隋唐时期:隆盛时代

隋唐文化气势恢宏,体现了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唐朝的诗、书、画是其杰出代表。 两宋时期:市井文化的勃兴与内省、精致的趋向

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向色调浓烈的文化类型;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向、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宋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理学的建构,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宋文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明清时期:沉暮与开新

明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阶段,也是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的历程。明清文化的特点:一是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二是早期的启蒙思潮;三是古典文化的大总结;四是西学东渐。

明清时期文字狱盛行;对古代文化的总结:《永乐大典》世界上最早的百科全书,《康熙字典》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四库全书》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丛书。

3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儒家文化是它形成的基础文化,其他各家文化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互相糅合,互相渗透,各取所需、各显所长,逐渐形成了以一为主,多家综合的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的比较完整系统的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并延续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1、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正是中华民族从个体到整体的品质,是中货场民族发展壮大的内在精神。第二、人本精神:即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人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论语》:“厩失火,子曰:伤人乎,不问马。”《孟子》:民贵君轻。第三、天人合一思想:即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应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言行。第四、礼治精神:把礼升华为一种社会理想。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其特点归纳起来表现在以两点: 第一,农耕型文化

“天地者,生之本也。”千百年来,人们把土地视作自己的命根子,土地观念是农耕型文化的核心。因此,在我国古代,每个村都有土地庙,都要敬奉土地神,皇帝每年都要到天坛、地坛祭拜天地,象征 性地躬耕,以求

风调雨顺。农耕型文化把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作为理想目标。

4

孔子弟子子有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各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农业社会靠天吃饭,故在天人关系上,不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一面,而是强调其同一的一面,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小农生产追求的是满足自身的需要,“平均主义”就是小农观念的典型思想。儒家讲“不患寡而患不均”,墨家讲“兼相爱,交相利”,都是小农平均思想的体现。

小农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散,生产过程简单,生产秩序稳定,因而人们常常处于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缺乏进取、协作、竞争意识。

第二,伦理型文化

敬祖孝亲,传宗接代绵延世泽的“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治秩序的核心观念。“三纲五常”实质上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礼治秩序的总纲。

在封建时代,中国有两个最高的价值准则,即忠和孝。忠是政治观念,孝是道德观念,为臣尽忠,百姓尽孝,社会就安定了。

农耕文化、伦理文化从两个方面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价值取向及其特殊品质,其中,天地是农业经济之本,血缘、宗亲是伦理之本。

四、先秦诸子

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我国在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呈现出群星灿烂、盛况空前、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先秦,是我国古代史上光辉的一页。

“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有\百家争鸣\,一是天下大乱,整个社会面临重大转型,诸子百家纷纷开出救治的药方。因为\药方\不同,才要争论,也才有

5

了历时300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这场大辩论,又可以分为\三大战役\。第一场是\儒墨之争\,争论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第二场是\儒道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第三场是\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是我国传统文化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雕龙之流,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论语》、《孟子》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先秦诸子,是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孔子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迪者,是影响中国礼乐文化、政治文

6

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最大最久最深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思想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孔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无与伦比,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1、在政治上以治平为本

修齐治平是孔子思想的精华。如何能做到修齐治平?

其一,在国家治理上实行德治,而不实行暴力政治。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下引该书只注篇名)注重道德教化和礼仪规范,使百姓对非道德的行为有羞耻之心。政令刑罚只能使百姓不敢犯罪,但没有羞耻之心。为政者要以自己道德榜样力量教化百姓,“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这便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这是社会治平的根本。

其二,在经济上主张由小康到大同。《礼记·礼运》篇对“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都做了描绘。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尧舜为“大同”社会,文武为“小康”社会。“大同”是“天下为公”,不独亲其亲、子其子,选贤与能,是一个和谐至善完美的社会;“小康”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子其子,是讲信、义、仁、让,有礼、有次序、治平和睦的社会。这是社会治平的基础。

其三,在伦理道德上注重伦理关系和道德修养。“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7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孔子所忧患的是德、学、义、不善的不修、不讲、不徙、不改。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伦理道德素养,遵守孝悌、忠恕、诚信、恭敬、智勇的道德。孝悌不仅是为人之本,而且不会犯上;忠恕是仁之本;言而有信,诚实无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培育自己道德素质,每个人的行为都符合伦理道德规范,这是社会治平的保证。

其四,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这种打破等级制度贵贱限制的开放式教育,在2500多年前是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种“无类”的受教育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均等,对提高培养人的知识、道德、文化素质有积极作用和影响,是改造社会,移风易俗的动力,是社会治平的支撑。

2、以仁为核

孔子认为,社会治平和睦的根本、基础、保证和支撑都属于外在的现实层面,其内在的灵魂层面,则是仁。

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特性,仁的内涵是指爱人,“仁者爱人”。虽然孔子讲的爱人,本质上仍有差等,但他提出“泛爱众,而亲仁”,仍有极高的价值。

爱人有三方面,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三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人”。孔子所体现的这种爱的人道精神是无私的、博大的、为人的。孔子以仁为核心辐射到各个层面,并贯彻到各个领域,仁作为礼的内在精神,使礼具有爱人的人道主义的意蕴,使礼的各种关系能保持一种理解的、人文关怀的、和谐的张力。

8

3、以和为贵

治平之本、仁爱之核,必须通过“和”来理顺各种关系,处理各种冲突,而达冲突融合而和合。《论语》载:“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和是指多种因素、元素的冲突融合,“以他平他谓之和”,而不是同一种因素、元素的相加。“和”既是万物化生的根据和源泉,亦是万物存在一种状态。由和合而保证治平之本、仁爱之核的贯彻和实现。

孔子把“和同之辩”运用到君子与小人关系上,并将其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一种标示。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把君子小人之间推广为社会、国家、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及社会事物、人的处世行事、文明发展的规律、准则和真谛,体现了经典诠释的“与时偕行”的本质特征。这便是儒家思想二千五百多年来日新而日日新的原因所在,同时也凸显出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所谓“仁者爱人”,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

4、《论语》

谈孔子必谈《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的一本书,书里主要是孔子的语录及孔子与他的学生们的对话录。《论语》在中国被告奉为像西方《圣经》一样的圣书。如果是一个平民百姓,就要用它的思想来规范自己的生活;如果是朝庭命官,则必须深刻学习并努力践行。在中国历史上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意思就是说,只要学到了《论语》中一半

9

的理论,就足以能治理国家了。

实际上,《论语》并不是一本充满说教的书,而是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2008北京奥运会迎宾语就采用了论语语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已抽不欲,不施于人;礼之用,和为贵。

——为政之要。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又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强调德治。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

——强调教育。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子曰:“有教无类”。这是孔子最光辉的思想。

——强调诚信。A、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B、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此,取信于民,乃立国之根本,富国之必然;诚信做人,乃为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s4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