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精神

更新时间:2024-06-09 05: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

____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精神解读

重庆工商大学 黄志亮

2011、9、30

同志们:

7月20日至21日,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究?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问题,听取和讨论了市委书记薄熙来代表市委常委会所作的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就《决定(讨论稿)》所作的说明,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的决议》。整个会议开得圆满成功!

为了把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精神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根据市委安排,在奇帆市长为市级宣传文化系统作专题报告的基础上,组织宣讲团到区县和部门宣讲全委会精神,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宣讲报告会。下面,我从这次全委会的重大意义、预期目标、总体思路、主要举措、贯彻落实等5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关于这次全委会的重大意义

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是重庆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的宣言书,是市委向全市人民发出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动员令,是吹响缩小三个差距朝着共同富裕宏伟目标努力奋斗的进军号。无论是领导讲话,还是作出的《决定》,

1

都在战略层面有高度、在制度层面有深度、在政策层面有力度。可以说,这次全委会既具有举旗定向的政治意义,又具有继往开来的理论意义,更具有攻坚克难的实践意义。具体地讲,表现在4个方面。

第一,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孔夫子?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孙中山主张?天下为公?;从王小波、李顺起义第一次提出?均贫富?口号,到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以期达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境界,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有?共同富裕?的追求,但都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将这一愿望变成现实。马克思曾说:?新社会制度中,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列宁曾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根据科学原则进行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使所有劳动者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毛泽东曾强调:?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他还强调:?即使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先富裕起来了,还有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六亿多人仍处于贫困之中,也不会有稳定。中国搞

2

资本主义行不通,只有搞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发展。?邓小平说:中国?发展起来以后,‘共同富裕’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重庆经济》,2011.4.12)

薄熙来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越性。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就提出,“新社会制度中,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毛主席在建国之初明确指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大家有事做,有饭吃,大家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涵,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薄熙来说,江泽民同志讲“三个代表”,其实每个“代表”都和共同富裕紧紧相连。“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共同富裕,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基础也是共同富裕,因为共同富裕和两极分化是不同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对立的文化现象。私人占有、两极分化是奴隶主、封建地主和资本家的落后的文化,而共同富裕是人民大众的、充满朝气和正义的文化,所以是先进的文化。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言自明,当然是共同富裕。西方从英国1640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走向近现代已有370多年历史,他们引以为豪的理念是“自由、民主、平等、博

3

爱”,但就是不提“共同富裕”这个涉及人类最大多数人、最大利益的根本问题。只有共产党人以彻底唯物主义的勇气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把“共同富裕”写在了自己的旗臶上,正像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宣言的:要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之路!我们坚信,迟早有一天,全人类都要走上这条共同富裕之路

只有在共同富裕的“沃土”上,才能生长出和谐社会的“参天大树”

薄熙来说,“共同富裕”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都在强调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个“发展”同样扣紧了“共同富裕”,因为科学的发展,全面的发展,自然包括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各个地区共同的发展。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生活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健康发展和全体国民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薄熙来说,共同富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说到底,和谐不是“管”出来的,而是“培育”出来的。就像种树,必须挖大坑、施好肥,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共富。如果一个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不但没有和谐,还会问题多多。“公道行,人心平,天下宁”,共同富裕是培育和谐社会的“沃土”,在此基础上,才能生长出和谐社会的“参天大树”。

4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是社会主义坚持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重庆努力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价值取向就是要在又好又快推进发展的同时,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和谐共生、全面发展,实现?共建共享共富?,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第二,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抱负和价值追求。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谋利益?,到列宁强调?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要为人民群众服务、代表他们的利益?;从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根本标准?,到江泽民同志?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着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臵?,昭示着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的历史,就是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历史。共产党人始终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最大责任。

重庆努力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勇于破解世界级难题,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为最广大人民谋福利、谋幸福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

第三,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邓小平同志曾严

5

肃指出:“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了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是工农大众。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终夺取政权,依靠的就是身无半文的工农大众,不知有多少工人、农民为了革命的胜利不屈不挠、流血牺牲。陈毅元帅曾深情地讲,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为什么当年老百姓拼了身家性命跟着共产党干?共产党当时没有给老百姓发多少钱、多少工资,更谈不上?奖金?。但老百姓就是相信共产党掌权后,自己能够当家作主,能够不再受穷。我们通过62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33年的改革开放,社会财富有了极大的丰富,老百姓的生活有了根本改善。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所致,城乡、区域、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

全国三大差距状况分别如下:

1.贫富差距:1978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317。(房宁:《重庆日报》2011.8.9),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8。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排全球第二;

2.城乡差距: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23:1,国际最高在2倍左右;

3.区域差距:区域收入差距,城镇板块扩大为2.34倍(上海:新疆),农村板块扩大至4.2:1(上海:贵州)。(《重庆经济》2011.4.11)。

我国主要年份东中西部人均GDP之比如下: 年份 东部 中部 西部 1978年 1 : 0.67 : 0.56

6

1995年 1 : 0.54 : 0.43 2005年 1 : 0.48 : 0.42 2009年 1 : 0.52 : 0.48

其中,2009年上海与贵州的人均GDP之比为:7.66:1。 据《2010年私人财富报告》,2010年中国可投资资产上千万的人群达50万人,共持有可投资产15万亿元。个人资产超亿元的企业主中,27%已移民海外,47%正考虑移民。(《亚太博宇》2011.8.23)

当前,群众纷纷要求在扶贫济困、改善民生的基础上促进共同富裕,阻止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的趋势。

重庆提出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有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公平正义,培育和谐社会的沃土,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回答了广大群众的关切与呼唤,顺应了老百姓的愿望与期待。薄熙来说,三个差距,特别是贫富差距拉大,会导致人心涣散,侵蚀党的执政基础。我党的执政基础是工农大众。90年来,广大群众之所以愿意跟党走,就是因为我们党一直为人民大众谋利益。而为民“谋利益”是实的,不是虚的,首先就要在分配问题上倾向于人民大众,实实在在为人民大众着想,要注重劳动的价值。如果任由差距拉大、甚至两极分化,人们自然会怀疑党的政策,随之人心涣散。存在决定意识,分配决定生存条件。这些年一些国家的群体性事件、以至动乱,背后的原因不少是贫富差距过大,值得我们反思。

7

第四,展示了重庆人民完成中央“交办”的改革创新精神。直辖以来,中央给重庆交办?四件大事?、明确?314?总体部署,都有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提出百万移民、农村扶贫、振兴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建设?四件大事?,件件关系到我市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关系到缩小三个差距。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发展作出?314?总体部署,其中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讲的是缩小区域差距问题;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讲的是要缩小城乡差距问题;?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讲的是要缩小贫富差距问题。熙来书记说,共同富裕是一个很大、很难的题目。现在,把经济规模做大的榜样很多,但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可见,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就是一个大改革、大发展、大探索的过程。

重庆三大差距状况: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1997年是3.1:1,2000年是3.3:1,2006年是4:1,2010年是3.3:1。(《重庆经济》2011.4.25)

2.区域差距。2010年?一圈?实现GDP6120.4亿元,占全市77.5%,两翼1773.84亿元,占22.5%。一圈与两翼的人均GDP之比,2005年是2.44:1,2010年是2.2:1。2010年,黔江人均GDP比全市平均水平低726元。

3.贫富差距。2010年,重庆的基尼系数是0.438。

8

薄书记说,重庆的三个差距已经不小了,需高度重视。贫富差距方面,按国际标准,基尼系数的合理范围是0.3-0.4,重庆为0.43。重庆还有城乡低保人口170多万,是北京的9倍、天津的8倍、上海的16倍。按国际标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合理范围是2:1,而重庆从1997年的3.1:1已扩大到目前的3.3:1。咱农村贫困人口140万,还有200多万60岁以上空巢老人,130多万留守儿童。在区域上,“两翼”还有14个国贫县,1600多个贫困村。在股票、存款、住房等方面,重庆主城20%的家庭拥有2套以上住房,还有人拥有3套、4套的豪宅,而近30%的家庭无自有住房。

重庆有14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有47万农民居住在高寒偏远山区。(《重庆经济》.2011.4.1) 有2000个贫困村。渝东南6区县(酉、秀、黔、彭、石柱、武隆)均为国家扶贫县,贫困人口39.7万人。与?一圈?相比,2009年人均GDP相差2943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差2176元,城镇化率相差38.2%。(《重庆经济》2011.4.42)

党的十七大以来,市委召开的几次全委会都和?共同富裕?的大题目密切相连。三次全委会研究推进?五个重庆?建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四次全委会研究振兴农村特别是?两翼?经济;五次全委会研究加强宣传文化工作,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六次全委会研究加强党的建设,开展?三进三同?,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七次全委会研究?民生10条?;八次全委会把?缩小差距、促进共富?写进?十二五?

9

规划。可以说,每次全委会都在为?促进共同富裕?作铺垫。在一系列举措初见成效之后,在全国尚无任何一个省市提出这一课题的情况下,这次全委会把?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主题,作出《决定》,充分展示了市委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先行先试的勇气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著名经济学家杨鲁军说:《决定》?是我看到的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创造的最具有理论水平的最好的经典文件,这是重庆的一个大事件,也是中国的一个大事件。?重庆路子的核心是:让人民安居乐业,共同富裕;本质是:让共产党在中国长期执政,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重庆日报》,2011.8.18.A6)。

二、关于预期目标

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市经济总量与居民收入同步倍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左右,?圈翼?发展差距缩小到2∶1左右,基尼系数缩小到0.35左右,基本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上述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顺应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是落实?314?总体部署的具体体现。

(一)目标设置具有时代性。按照钱纳里对工业化划分标准,人均GDP超过3200美元,就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中级阶段人均GDP3200-6400美元),2010年,我国的人均GDP达到4382美元,重庆人均GDP为4000美元,正处于工业化中级前期阶段。根据世界各国发展显示,这一阶段,是城乡发展矛盾最突出的阶段,也是城乡发展差距显著拉大的阶段。同时,在此阶段,

10

理论,奠定了整个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理论基石。

《决定》提出的12条举措,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与分配辩证关系原理。一方面,既充分发挥生产的决定作用,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生产发展、做大?蛋糕?的重大举措。例如,实现充分就业创业,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培育壮大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化工医药、材料轻纺等支柱产业,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综合实力等。另一方面,又注重分配的巨大反作用,在分好?蛋糕?、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创新了一系列制度设计。例如,实施动态扶贫、整村脱贫,实施两大“关爱行动?,确保国有资本收益的30%用于民生,建设公租房,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实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双联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如熙来书记所讲: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不仅可以兼得,而且越是把?蛋糕?分得好,就越能把?蛋糕?做得大、做得快。重庆这几年抓民生、促共富,不仅实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也增势强劲。这说明,抓分好?蛋糕?、促进共同富裕,并不耽误发展,还能够促进做大?蛋糕?。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相辅相成,共富与发展良性互动。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越多,生产积极性就越高,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也越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也就越好。

上海复旦大学周东华说:?把公平与效率分开,把‘做蛋糕’和‘分蛋糕’分为两段做,根本就是浪漫主义的一种理想化表达,其实是不可能的,最后导致的就是两极分化。?。(《重庆日报》2011.8.16)

16

(二)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邓小平多次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平均主义提出来的。平均主义严重挫伤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他又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其实,反对平均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讲的是效率问题;防止两极分化、促进共同富裕,讲的是公平问题。就收入分配而言,讲公平绝不是平均分配社会财富,而是在保障所有人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的基础上,使人们的收入与其能力素质、付出的努力以及合法占有的资源相符。公平出效率,没有公平就会伤害人们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但如果片面追求收入的绝对平均,实际上就是平均主义,反而是一种不公平,因为人们的付出不能得到合理回报,其结果只能是共同贫穷。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关键要调整创新收入分配机制。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比例关系,切实纠正劳动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过低的问题,防止平均主义。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财富在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分配关系,避免两极分化。政府应当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提高对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使财政收入转化为人民的福利。基于这些原理,市委《决定》将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由目前的43%提高到50%以上,合理确定在国民收入中政府、企业、居民收入的分配比例,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理念,大幅提高劳动

17

者报酬的占比,确保职工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企业效益、管理层薪酬同步提高,坚持民生支出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50%以上、对区县支出占比在75%以上、市级以上公共服务预算增量的70%以上投向农村?三条硬杠子?,推进以公租房为主的保障房建设,等等,都是迈向效率与公平?兼得?、平均主义与两极分化?双防?的务实创新举措。

(三)既要促进共同富裕,又要坚持改革开放。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对共同富裕问题作了系统阐述。他说:?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绝不是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走回头路,而恰恰相反,必须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正如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指出的那样,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这些问题当然包括三个差距在内,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因此,共同富裕与改革开放是并行不悖的关系,改

18

革开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共同富裕。

《决定》12条举措目标指向是促进共同富裕,但始终坚持了改革开放的方向,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精神,许多方面在全国是首创。比如,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让500万农民工进城,享受城市市民待遇。建设?公租房?,打破住房?单轨制?,保障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里有相对廉价的房屋租住。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农村?三地?(承包土地、承包林地、宅基地)抵押贷款的制度、地票交易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发挥各类企业工会、职代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稳步提高一线职工工资水平。整合各类专项资金,支持31个远郊区县城功能提档升级,建设区域性、专业性公共服务中心,打造500个产业坚实、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小城镇。还有,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两江新区,重庆已经成为引领中西部扩大开放的旗臶。这一系列改革开放的举措,必将对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既是长久之计,又是当务之急。消灭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既是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也是一个贯穿改革开放始终的基本原则。我们现在提出的是?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是?缩小?、?促进?,不是?消灭?、?实现?。促进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过程,既是动力也是活力。我们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久之计,需要全党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

19

然而,长久之计不等于现在不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大进步,一些地区、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已成为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如果不重视解决这些问题,必将影响社会安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发展也难以为继、不可持续。重庆发展是中国的缩影,一点不能掉以轻心,要敢于在全国率先。正如熙来书记所说:上有中央的明令,下有百姓的渴望;前有领袖的预言,后有两极分化的风险;既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作铺垫,又有不进则退不治则乱的压力;?决不能只是少数人百万、千万地发家暴富,而工农大众却没份。?要求全市上下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正视缩小三个差距的问题,破解促进共同富裕的难题,做到不能等、不能拖。越往后拖,贫富、城乡、区域差距越大,解决成本就越大,工作难度就越大。早抓比晚抓更主动、更有利。因此,我们要着眼长远,狠抓当前,把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五)既要依靠市场调节,又要依靠政府调控。市场?既无心脏,也无头脑,它没有良心,也不会思考,没有什么顾忌?,所以,市场竞争往往具有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特征,导致财富越来越集中的?马太效应?。正如熙来书记所说,单靠市场不可能自动实现共同富裕。欧美搞市场经济二、三百年了,可谓十分成熟了,但到现在也没有自动修复。从几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国看,德国70%最贫穷的人口只拥有财富总额的9%;英国10%最富有的家庭占据私人财富的44%;美国20%的富人占有50%的财富,而千分之一的顶尖收入者掌握了美国10%以上的财富。

20

这能说明市场可以自行修复吗?西方国家崇尚资本主义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出现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是必然的,它们并非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现在出现分配不公,加上灰色、黑色收入差距,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紊乱。市场不是万能的,要同时发挥政府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以调节。

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方面的实践证明,政府不是万能的,无法也不应该承担?无限责任?;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也会有?失灵?的地方。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既要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基础性作用,也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关键性作用。?两只手?必须同时发力。政府的侧重点在于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和基本发展需要,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决定》12条举措,充分运用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两只手。比如发展微型企业,增加个体工商户,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利用“地票”交易制度等,更多的是运用市场手段解决增收问题,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而积极稳妥地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实施贫困村整村脱贫并实行动态扶贫开发机制,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行动,推进公租房建设,将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由目前的43%提高到50%以上等,更多的是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使社会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在推动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保障财富的公平分配,达到促进共同富裕的目的。

(六)既要治标,又要治本。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与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经

21

济体制紧密相连,需要标本兼治。在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治标就是直接调整收入分配,包括提高劳动者工资、控制高收入者不合理收入、降低居民税负和支出、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和转移支付等;所谓治本,就是解决导致三个差距拉大的体制机制和经济结构等深层次问题。

《决定》12条举措,坚持标本兼治,为形成?产业结构升级—就业结构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合理?的良性循环迈出了坚实步伐。不仅在解决居民个人收入分配问题,对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制度性措施。更重要的是,在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等方面,作出了系统的制度性安排,例如,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公共服务支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幅增加市场主体,努力打造低物流、低税费、低要素、低融通、低物业成本的投资环境,大力扶持发展微型企业,形成大中小微企业的重庆产业体系;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激励和扶持创新创业、营造公平的经济社会环境、畅通社会流动渠道,帮助更多的人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从低收入阶层进入中等收入阶层,使更多的人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改变人生、创造价值、成就梦想、造福社会。

(七)既要建设开放高地,又要建设道德高地。邓小平反复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熙来书记在这次全委会上强调:重庆不仅要建设开放高地,还要建设道德高地,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是?以人为本?。这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2

关于如何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问题,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专题研究,3年多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天主要讲一讲建设道德高地的问题。近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市场是看不见的手?,在他的另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论》中,又提出了?道德情操是另一只看不见的手?。有人说,经济领域与道德领域的规则不一样,经济领域是?经济人?角色,把取得更大、更多的利润作为行事规则;而道德领域则要求奉献、利他、互助。其实,经济领域固然有?供求信号?、?等价交换?、?产权明晰?、?利润最大化?等规则,但总是人们的社会活动,社会活动中的道德原则也会每时每刻渗透其中,两者难以?清晰?地?割舍?开来。西方日益兴起的经济伦理学,提出?走出丛林?口号,即走出市场经济充满了像狼一样无情竞争的丛林,就是关注和研究市场经济中的伦理道德方面的学问。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但社会上却出现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风气,造成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有的人自私自利,全然没有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感,有的人奢侈浪费,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当前,对市场经济中慈善价值观的褒扬,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一种追求和发展趋势,相比之下,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比如,目前我国企业捐款范围很小,个人捐助也十分有限。在我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中,绝大多数没有过捐赠记录。尤其是?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还不乏其例。看来,我们在对道德情操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弘扬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致力建设道德高地,让人们在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劳

23

动观,教育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引导富裕人群合理消费,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实施社会关爱行动,举全社会之力扶贫帮困,推动社会公平,弘扬社会正义,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这在《决定》的12条举措中也有相当的体现。例如,要求国有企业服务社会,实施两大?关爱行动?,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促进资源利益互惠共享,等等。《决定》最后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强化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科学地谋划发展,更加务实地改善民生。?就是建设道德高地的要旨。

(八)既要有坚定决心,又要有务实行动。马克思有句名言:?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这次全委会主题宏大、愿景美好,是重庆的又一重大改革、重大突破,事关重庆发展的重大转型。《决定》12条举措落到实处后,百姓将得到更多的实惠,重庆也将大变样。但是,落实起来都不轻松,都是新的挑战。熙来书记在全委会闭幕大会上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如果把这篇文章做好了,我们中国人就是在创造历史,就会对人类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这件事干成了,就真正实现了伟人的理想 ?。他还引用巴尔扎克所说的?挑战,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但对于强者却是迈向胜利的阶梯?,勉励大家迎接挑战、克难制胜,干出一番气壮山河的事业,为人民多做贡献。

最近,市委常委会认真研究了贯彻落实这次全委会任务的具体分工,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要求对每1条举措要在8月底前拿出包括总体目标、阶段目标、重点任务、具体项

24

目、资金筹措、推进措施和考核办法等在内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意见。对涉及体制机制创新的,要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先行先试;对需要建章立制的,由市人大及时研究制定地方性法规。同时,要严格考核,纳入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加强贯彻落实过程的督查。我们可以坚信,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这次全委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一定会落到实处;共同富裕,绝不是遥遥无期的理想,必将在重庆大地结出丰硕的现实成果。

四、关于12条举措

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通过的《决定》12条、4000多字,字字?真金白银?,既系统全面又重点突出,既有宏观勾勒又有具体部署,既有定性描述又有定量要求。熙来书记说:?12条措施,件件沉甸甸、硬邦邦、实打实,累计投入过万亿。?奇帆市长说:?12条措施,条条是干货,看得见、摸得着、可测量、可调控。?这个《决定》有四大特点:

一是大气魄。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世界级命题,在全国全世界都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市委利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契机,首开全国先河,破解这一世界命题,体现了大气魄、大勇气。

二是大手笔。据初步分析,12条举措需要投入超过万亿,其中5000多亿与政府财政性投入有关,5000多亿吸纳社会投入。5年上万亿的支出,不能不说是一次大手笔、大投入。

三是大决心。12条举措简洁明了,确定了具体的指标和数据。要知道,任务越具体,数据越清晰,灵活性就越小,就越没有退缩的余地,这充分证明了市委对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

25

富裕的大信心、大决心。

四是大惠及。12条举措的实施,不但惠及农民,也惠及城市居民;不但惠及民营企业职工,也惠及国有企业职工;不但惠及农村留守儿童,也惠及空巢老人。

如何落实好12条举措?我们认为,要在?增、减、调、扶、建?五个字上狠下功夫、做好文章、见到成效。

第一,要做好“增”字文章。即增加企业和就业岗位、增加农民财产性和工资性收入。主要体现在《决定》的第1、3、4条。

一方面,要增加企业和就业岗位。第一条,新增330万个就业岗位。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致富之道。研究表明,形成贫富差距,不只是工资性收入的差距,更多体现为财产性收入的差距。比如,创业者所聚集的财富往往是中低收入者的数倍。重庆与沿海地区最大的差距,在于市场主体太少。我们3200万人,企业数约20万户、个体户70多万个;而浙江4000多万人,有企业80万户、个体户220万个;上海2000万人,有企业60多万户、个体户120万个。若市场主体没有足够的规模,就不可能有足够的经济体量,社会成员的财富来源就会受到局限。《决定》提出,到2015年各类市场主体达到200万个,其中个体工商户150万个,微型企业15万个,其他大中小型企业35万个。个体工商户达150万个,微企达到15万个,就是要让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鼓励?草根?创业,让民众增加财产性收入。届时全市工业销售值将增加到3万亿,根据人均创造产值100万元的测算方法,并除去技术水平提高、资本对人力替代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工业产业至少可新增150万个

26

就业岗位。同时,按照1:1.2的带动比例测算,随着工业的大发展,金融、物流、商贸、旅游等服务业至少新增180万个就业岗位。连同现在的500万个就业岗位,到2015年全市至少可提供近900万个就业岗位。而那时,重庆城市常住人口以2000万人计,除去老人和少年儿童,完全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另一方面,要增加农民财产性和工资性收入。第三条,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2000个,实现农村?三权?抵押融资1000亿元以上。第四条,建成2500个农民新村,利用地票交易制度等办法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缩小城乡差距,不是人为拉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速,而是想方设法让农民增收步伐更快一些。长期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普遍低于城镇居民收入,而今后,要反过来高出50%的增幅,这是一大挑战。一般而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包括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四部分。其中最具潜力的是财产性收入。例如,黔江区沙坝乡十字村,土地流转4000多亩,引进了4家公司种植猕猴桃等,当地村民不仅可每年收到土地租金,又成了农业工人,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还可参与公司利润分红。(《重庆日报》,2011.8.16)因此,《决定》提出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4条途径: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化改造、农房改造、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地票?交易。

一是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化改造,可使农民按股分红。把股份合作制引入农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激发农村活力的重要源泉。因此,要以现有专业合作社、村民小组或有条件的村为单位,鼓励和引导组建农村股份合作社,将虚化的集体产权量化到户、到人,让农民享有按股分红的权

27

益,这样既可实现农民按股权分享经营收益,也必将推进现代农业的大发展。

二是农房改造,可增加农民的房产财富。农房是农民最主要的财产。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农民新村建设,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农村建设用地,有利于提升农房品质。因此,要合理布局农村聚居点,建成农民新村2500个、巴渝新居25万户,促进农村危旧房改造,促进农民房屋有效增值。要探索农民集中居住区房屋和转户居民退出房屋交易试点,增加农民的财产和财产性收入。

三是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可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全市有3000多万亩耕地、6000多万亩林地、300多万亩宅基地,保守估计价值1万多亿元,即便是抵押10%—20%,农村也可增加投入1000多亿元。

渝东南石柱县农民陈玉梅,去年10月把自己的农房作抵押,向县农商行贷款16万元,发展规模肉兔养殖,仅半年时间就收入了2万多元。(《重庆日报》,2011.6.22.3版)因此,必须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简化贷款申请手续,完善权益评估、风险补偿、资产流转等配套体系,认真落实好政策性担保、财政贴息等扶持政策,进一步盘活农村土地、房屋、林权等?沉睡?的资源,使其变为显性的、恒久的资产。

四是?地票?交易,可直接增加农民的土地财产收入。这是中央赋予我们的试验权,不仅额外增加了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确保农村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而且还提升了农村土地价值,一举多得,应不断坚持和完善下去。特别是要尽快

28

完善?地票?交易及其收益分配办法,确保?地票?净收益的85%直补到农民、15%归集体;要建立健全?地票?供应和用地计划指标奖励挂钩机制,鼓励区县创造和利用更多的?地票?。

符彦石:?通过‘地票’交易、农民新村和巴渝新居建设、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等措施,就可促成农民财富爆发式增长。如,土交所成立以来,累计交易‘地票’6万多亩,成交额逾100亿元,其中净收益的85%补给了农民。?。(《重庆日报》,2011.8.2)

用奇帆市长的话讲,以上四方面如果操作到位,至少可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快3个百分点。

第二,要做好“减”字文章。即减少农村人口、减少住房支出、减轻负担。主要体现在《决定》的第2、8、9、11条。

一要积极稳妥地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减少农村户口。第二条,积极稳妥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等转户进城500万人。减小分母,才能增大商数;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如果人口大幅减少,农村即便是同样的产出,也照样可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市推出的户籍制度改革,是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重要途径。

薄熙来说,当前,重庆积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也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命运。农民工是很能吃苦、贡献很大的产业大军。重庆有农民工800万,在主城工作5年以上的有70多万人。

目前,全市已转户220多万人,年底可超过300万人,此后每年常态转移50万人,到2015年即可转户进城500万人,使农村户籍人口由目前的2000万左右下降到1500万左右。这

29

一条,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方面,对城市而言,新转户进城

的农民每人每年可享受城市基本公共福利10万元左右,500万人就是

5000亿,需要从城市的公共成本中支出;另一方面,对农村而言,同样的收入好比同样大的?蛋糕?,多500万人跟少500万人来分享,肯定少500万人分享的?蛋糕?要大一些、多一些。这也就从另一个层面提高了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经测算,这可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至少多5个百分点。

二要建成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近200万人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大幅减少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支出,这是第八条的内容。老百姓过日子无非就是衣食住行、升学就业、求医看病。上世纪末,我们达到基本小康,初步做到了衣食无忧。当前, ?安居?是人们的基本需求,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住房,?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有的群众感叹:?三十好几难拜堂,只因没钱买住房。?熙来书记讲,当年,共产党打天下靠的是土地革命,从而?唤起工农千百万?;现在坐江山,就要给老百姓盖房子,实现?居者有其屋?。盖好了房子,老百姓心里踏实,社会自然就稳定。纵观现状,先富起来和收入较高的人们已经不缺住房了,但一大批中低收入者尤其是困难群体,住房却依然相当困难。重庆大规模建公租房,而且是花园式的,生活和健身设施一应俱全,就是让这一部分困难群体不仅住房不再困难,而且花较少的租金就可以住较好的房。不少同志看后说,这是?一大善举?。我市推出的以公租房为主的保障房体系,是建立市场供给与政府保障并举的?双轨制?住房供给模式的成功探索。

在城市,实行住房总量的30—40%由政府保障、60—70%

30

由市场配臵的?双轨制?模式。每年建成农民新村500个。(《重庆经济》,2011.4.14-15)2011年,重庆公租房建设21万套,廉租房17万套。加上棚户区改造房,有效保障中低收入群体住房。

三要通过税收调节等措施,切实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各种负担。第十一条,政府投入3000亿元,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减负就是增收,减负也是创富。《决定》在高度关注增加收入、做好?加法?的同时,也在处处留意减少支出、做好?减法?。例如,提出减轻普通劳动者税负、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农民工等转户进城、创业期间的税费返还和规费减免、?爱心午餐?和?蛋奶工程?、全市统筹各类社会保险等等,都是在减负,都是在增加收入。

第三,要做好“调”字文章。即调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财政比例、调节收入分配、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主要体现在《决定》的第7、9、10条。

一是调节收入分配,将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由目前的43%提高到50%以上,这是第九条的内容。

提出在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中都要注意效率与公平相结合,二次分配更要重视公平。这是总结了改革30年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过低,目前全国已由上世纪80年代的60%下降到40%左右,而我市大致为43%。《决定》提出,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将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由目前的43%提高到50%以上。

31

?重庆GDP五年翻番,按不变价每年增长15%左右,加上通胀系数每年实际增长20%左右,现在重庆GDP近8000亿元,五年后绝对值达到18000亿元左右,居民收入占50%的话,意味着将有9000亿元左右直接到百姓手中,比现在直接到百姓手中的3400亿元,翻一番多。?(黄奇帆:赴大足双桥荣昌调研时讲话.日报2011.8.5)

还有,坚持把市级财政一般预算50%以上用于民生、75%用于区县和基层,充分发挥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的保障功能和基本财力奖补资金的激励功能;?三挂钩?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按上年城镇职工月平工资的30%动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从制度上保障了职工工资收入的动态、同步增长,并把工资最低线纳入了常态化调整之中;调整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既有利于提高参保率,还扩大了社保基金的来源,更重要的是能收到?先富带后富?的效果。

二是调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财政比例,确保国有资本收益的30%用于民生,这是第七条的内容。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近年来,重庆坚持?国进民也进?的原则,大力发展国有经济,其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到去年底市属国有资产规模达到1.25万亿元,从2000年的全国排名第19位一跃上升至第4位。国资收益是重庆的?第三财政?,为落实?民生十条?等惠民政策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到去年,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财政比例已经达到了15%,每年向市财政贡献100多亿。今后5年,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将比例逐步提高到30%,每年向市财政至少上缴200多亿用于民生,服务社会,并形成国有集团

32

向财政、社保基金解缴红利和资产转让收益的常态机制,在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是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使全市220万困难群众生活随经济发展而提高,这是第十条的内容。毛泽东同志在建国之初就明确指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大家有事做,有饭吃,大家共同富裕。我们实行这样一种制度,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毛主席讲这个话讲得很深刻,也很有预见性,要求?大家都有份?。因此,把最低生活保障放在促进共同富裕的优先位臵,实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双联动?,建立起城乡低保群众、五保人员和优抚对象的生活保障标准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起物价联动机制,使全市220万困难群众生活随经济发展而提高,就成了我们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一条底线。同时,要建立对困难群众发放食品价格上涨临时生活补贴的常态机制。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物价持续上涨,我市总体上好于全国,上半年物价指数上涨5.1%,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第23位。物价上涨主要是食品尤其是猪肉价格上涨过快,对困难群众的生活影响较大。市委、市政府已决定,从7月起,对200多万城乡困难群众、280万在校住读学生实施食品价格上涨的临时生活补助,财政每月为此支出1亿多元。

第四,要做好“扶”字文章。即扶贫困、扶老小、扶两翼。主要体现在《决定》的第5、6、12条。

一是扶贫困。2年消除绝对贫困,3年实现200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这是第五条的内容。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脱贫计划,

33

加快整村脱贫与连片开发,推进生态移民、扶贫移民、教育移民、就业移民,率先在全国消除绝对贫困。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同时,按照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0%的比例,动态确定农村贫困人口并进行扶贫开发,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重庆直辖已经14年了,18个贫困区县一个也没少,仍戴着?贫困区县?的帽子,主要盯着的是中央每年给的扶贫资金,这与重庆要建成增长极、经济中心,实现全面小康极不相称。今后5年,力争50%以上的贫困区县脱贫摘帽。对摘帽的区县,市里将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持既有帮扶资金规模不减,继续巩固脱贫成果。

二是扶老小。第六条,实施两大?关爱行动?,使130万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200万空巢老人老有所养。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市有200万空巢老人,把这些老人照顾好,是一件德政工程。《决定》提出,要发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建立农村困难空巢老人养老服务补贴机制,区县要根据需求建设标准化养老院,动员各种力量开展一对一的?孝心儿女?帮扶活动。这是对社会养老的一种拓展,必将使?老有所养?更有保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希望,我市一直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先后推出了?蛋奶工程?、?爱心午餐?等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们不能就此满足,要按照《决定》要求,进一步培养照顾好农村留守儿童,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探索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模式,继续推进?爱心午餐?、?蛋奶工程?,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引导社会资源参与留守儿童培养,推行?代理家长?,使130万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4

三是扶两翼。第十二条,把31个远郊区县城打造成区域经济中心。加大对?两翼?支持力度。加大对?两翼?和贫困区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区县财政供养人口人均财力提高到10万元以上。优化?圈翼?区县对口帮扶,市属国有企业集团在融资50亿元帮扶?两翼?区县建设特色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再融资50亿元,加快?两翼?工业化进程。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促进资源利益互惠共享。

第五,要做好“建”字文章。即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小城镇。主要体现在《决定》的第11、12条。

一是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5年投入3000亿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这是第十一条的内容。一个人从生命诞生到终结,要经历教育、就业、医疗、养老这样几个过程。这些年,我市不少方面已经走在了中西部的前列,如率先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村养老保险提前3年实现全覆盖等等。今后重点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均衡配臵公共服务资源,逐步实现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城乡一体化发展。比如教育,要通过保持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4%的比例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决定》要求,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就是要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适时调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确保人均水平高于全国。

二是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小城镇,加快缩小区域差距。第十二条,建31个区域经济中心,500个现代化小城镇。

35

?区县兴,则重庆兴;区县强,则重庆强?。振兴区县经济,重在加快区县城发展,促进形成区县的内生发展机制,引导人口、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充分流动和开发利用。《决定》要求把31个远郊区县城打造成区域经济中心,建设500个现代化小城镇,加快缩小区域差距。以交通互联、产业互动、功能互补为重点,着力构建主城、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县城和特色中心镇联动发展的大都市连绵带。加快实现高速公路?4小时重庆?,国省道连接80%的乡镇,铁路覆盖80%的区县。整合各类专项资金,支持31个远郊区县城功能提档升级,建设区域性、专业性公共服务中心,打造500个产业坚实、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小城镇。通过这些措施,重庆将成为三个层级分明的大都市连绵带,即:主城形成1000万城市人口、1000平方公里的世界级大都市,31个远郊区县城成为总人口1000万的若干中大型城市,500个中心镇和广大农村也集聚1000万人。这三个层次的城市群格局,将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的空间载体。

五、关于贯彻落实

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大政方针已定,现在的关键是在弄懂吃透精神、细化落实责任、用足用活政策三个方面着力,确保真正取得实效。贯彻落实工作,总体要求是:紧密结合黔江实际,努力做到坚决、务实、创新、持续8个字。

黔江区情

黔江:GDP?十一五?增速15.9%、人均22800元。人均受教育9.1年,城镇化率39%,森林覆盖45.5%。近五年是进步最快的五年。

36

2010年成为三个过百亿俱乐部的成员:GDP达100.1亿、全社会投资100.7亿、工业总产值102亿。增幅为20%、40%、64%。

今天的黔江是渝东南唯一的全域重点开发区,武陵山重要经济中心、渝东南重要中心城市,渝东南开放门户。同时,黔江亦是国家扶贫工作区,具有民族区和贫困区叠加的特点,是重庆六大中心城市中实力最弱、困难最多的地区。

黔江三大差距状况:

1.城乡差别大。城镇居民收入:农民收入,2009年是3.34:1,2010年是3.36:1。

2.区域差别明显。人均GDP,2009年涪陵:黔江是1.9:1,2010年渝北:黔江是2.33:1,渝中区:黔江是3:1。

3.贫富差别已出现。2010年黔江人均GDP占全市人均的84%,基尼系数是0.42 。

如何结合黔江区情落实市委决定?

一要坚决。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既是经济工程、民生工程,又是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贯彻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精神,思想和行动要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态度要坚决坚定,执行要迅速有力。

全区人民要坚决推进建设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这是黔江?十二五?期间最大的政治,是重庆缩小三大差距的战略全局要求,是黔江?十二五?期间最大的民生。

目标: 2015年,黔江内部的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4:1,人均GDP由占全市的84%变为达到“一圈”的平均水平,基尼

37

系数降至0.33 。

全区人民要坚决推进,建设?武陵山水、民族风情、生态旅游?特色城市。坚决推进?五年再造一个新黔江?。由现在的18

18

发展到2015年的35万人、35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城镇化率达60%,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建成500亿元工业产业集群,建成100亿核心商圈,建成100亿物流基地。

坚决,就是要弘扬?宁要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

在推进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建设进程中,着力破解当前表现最突出、矛盾最集中、影响最深远的四个难题,即“征地拆迁、资金筹措、建设环境、干部作风”等难题。

二要务实。每一个区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直至每一个领导干部,既要消除?缩小差距促进共富还不是时候?、?走共同富裕之路会影响效率? 、?共同富裕是搞平均主义?、?农民工低工资加优惠政策是比较优势?等错误观点,又要从这次全委会精神中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明确工作的重点和措施,走出一条上符合市委要求、下体现百姓需求的新路。

一个大务实:务实建设20km2的正阳工业园。 在正阳工业园区布局国家级、市级重点项目。要充分利用国家即将出台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市委关于把黔江建设成为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的决定(36号文件),积极争取央企、国企在黔江布局大项目。务实抓项目储备、项目对接、项目推进落地。引进央企、发达地区的国企、民企等在黔江落户。

一个小务实:务实发展微企、中小企业、个体户,发

38

展劳务经济。新增微企8000个,中小企业3000个,个体户1.2万个。

例如:要激励发展个体户、微型企业、恢复一批书报亭、水果摊、烧烤店,有序发展报亭经济、地摊经济、夜市经济。

务实,就是要发扬?宁要实干、不要虚干? 的精神,把项目推进落地做实,把老百姓的就业和民生做实。

三要创新。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市委《决定》的12条举措,是中央精神和重庆实际结合的创新产物。市委为全市各级党组织作出了榜样。落实12条举措,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坚定信心、砥砺勇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是否有利于重庆科学发展、是否有利于缩小三个差距、是否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为准则,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贯彻落实全委会精神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不仅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执行12条举措,更要大胆探索拓展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力争取得更大效益,出更多更好的经验。

创新一,发展现代山地生态农业和多功能农业。黔江山区多,适合发展多功能农业,适合发展日本式的?一村一品?。如猕猴桃树,发展林下经济,帮助3万扶贫移民搬迁和80个村整村脱贫。

创新二,发展民俗生态乡村旅游。黔江区位独特,依托武陵山和阿蓬江发展旅游产业:以小南海、武陵仙山、阿蓬江乡村旅游带为重点,着力建设小南海、阿蓬江百里靓丽乡村旅游带。打造特色旅游村50个,特色农家乐500家。

39

创新,就是要发扬?宁要妙干、不要蛮干? 的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闯出武陵山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路。

四要持续。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是一项长期持久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这个挑战,压力不小。但是,我们现在抓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正当其时,一定要把压力变为动力,把苦事当作幸事,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咬定青山不放松,着力构建长效化推进、科学化考核的制度体系,坚决防止抓而不紧、抓抓停停,切实做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可持续方面,处理好三个关系:

1、在工业化推进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要由2010年的45.4%提高到2015年的55%。还有山体、水源保护,尤其是小南海、阿蓬江地区的湿地保护。

2、在城镇化推进的同时,保护并弘扬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浓郁的个性城市、特色小城镇、特色新农村。建设独具武陵山水园林、土家族和苗族风情的现代城市1个、小城镇10个、新农村100个、特色院落1000个。

3、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抓教育、文化、道德高地建设。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10年的9.1年提高到2015年的12年。保持纯朴民风,拓宽?宁要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

持续,就是要发扬?既为当代干、也为子孙干? 的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闯出一条武陵山区人民可持续致富的新路。

总之,关键在要不畏艰险,坚实起步,要敢于担当,不懈奋斗。(《半月谈》,2011年第15期)

40

坚决,就是要弘扬“宁要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在推进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建设进程中,着力破解当前表现最突出、矛盾最集中、影响最深远的四个难题,即“征地拆迁、资金筹措、建设环境、干部作风”等难题。务实,就是要发扬“宁要实干、不要虚干” 的新黔江精神,把项目推进落地做实,把老百姓的就业和民生做实。创新,就是要发扬“宁要妙干、不要蛮干” 的新黔江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闯出武陵山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路。持续,就是要发扬“既为当代干、也为子孙干” 的新黔江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闯出一条武陵山区人民可持续致富的新路。

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科学地谋划发展,更加务实地改善民生,在又好又快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不断提高黔江人民的幸福指数,最终实现?共建、共享、共富?的美好愿景!

4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ux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