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研究

更新时间:2023-10-01 11: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内蒙古“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课题组

来源:《北方经济》2015年第05期

“十二五”中后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经济进入了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内蒙古经济发展也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如何顺应国内外发展环境新变化,实现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需要我们在客观评估内蒙古经济增长潜力的基础上,结合“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及趋势,提出符合内蒙古新阶段发展要求、体现新常态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规划目标。

一、内蒙古“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及“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潜力评估 (一)内蒙古“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根据目标完成度方法评价结果,《内蒙古“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其中,进展良好及以上程度的指标23项,占指标总数74.2%。从指标类别看,资源环境类指标完成情况最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类指标完成较好,科技教育类指标完成情况较差。从指标属性看,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较好,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相对较差。 (二)内蒙古“十二五”中前期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点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较为稳定,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逐年下降。2011-2013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4%左右;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66.96%,支撑经济年均增长7.8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60.57%,支撑经济年均增长7.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29.27%,支撑经济年均增长3.44个百分点。

从需求看,投资是拉动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十二五”以来,投资对内蒙古经济增长表现出强劲的拉动作用,总体呈走高趋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趋降。2011-2013年,内蒙古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保持在8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7%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左右。 (三)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1.产业发展趋于均衡,但工业仍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一是随着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农牧业基础地位将进一步巩固,预计“十三五”期间第一产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2v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