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更新时间:2024-03-29 19: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陈寅恪

海甯王静安先生自沈後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仁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於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後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於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於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翻译: 海宁县王国维先生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两年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同事都对他怀念不已。他的弟子受到王国维先生的教诲熏陶有些年头了,尤其想要做点什么以永远纪

念先生。大家一致赞成:适宜在美石上刻文,用以展示给后世的人看。所以,大家推荐陈寅恪撰写碑铭文章,寅恪推辞了几次也不能罢休,所以恭谨地承继先生的遗志,将这个志向告知天下人和后世人。词如下:君子读书、治学,都是为了让心智和志向摆脱俗世(陋见)的枷锁,也只有这样,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传播。思想如果不能自由还不如死了算了。古往今来的仁人、圣贤一同为之死身(守护)的精微义理,又岂是那些庸俗、僻陋之人敢于仰望的。王国维先生用他的死来展现自己独立、自由的意志,他的死并不是人们议论的是为了一人的恩怨,或者一个姓氏的天下的兴亡呜呼!在讲堂旁边树立这块石头,是为了寄托对先生的哀思,表示我们永不忘怀,也为了记述这位哲人难能可贵的气节,彰显茫茫无边的天地大道。我们不能够知道后世怎么评价先生的著述,也许在某些时候并不受到人们的重视,也许有有些时候人们发现他的学说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但是,(我们知道:)唯有他这种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能够经历千万年,与天地一样久远,与日月星辰一起永远闪耀着光芒。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fl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