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分析

更新时间:2023-08-14 12:33: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分析

谈社会主义与民主,那么首先就要了解两者的本质,再从两者的共同点上分析其关系,最后才能得出结论,下面是本人对民主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浅薄见解。 民主,是一个极其重大而又敏感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简单来说民主就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大家一起商量办事。但民主总是归一定的阶级所享有,其必定有其对立面,一定有被统治的不能享有民主的阶级,如敌人、不法分子。我们从宏观角度上分析其内涵大概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一是国家政治制度层面上的民主,如: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二是具体组织形式、机构、机制、操作层面上的民主,诸如投票选领导等。三是价值观、思想上的民主,比如对不同事情的不同看法等,这也可以理解为思想、言论上的自由。这三种民主相互联系,交叉相映成一个有序的社会关系网。 那什么是社会主义呢?邓小平同志曾说:“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由此可见,从定义上解释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是无谓的。作为一种揭示社会现象的概念,社会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都会有不同的诠释,但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就是想表达出这样一种社会形式,即人们可以生活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公平的享有参与政治的民主权利,和谐文明的过着快乐的日子,社会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制度,达到消除资本主义的目的。

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有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

其一是说民主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有着特殊的作用。民主作为一种由统治阶级的全体成员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当今社会民主无疑就分为两种,即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维护其剥削和压迫的强有力的工具,作为当今不多的适应性最广的民主形式,资本主义必然有其优势,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享有资本主义民主的主体永远是少数的资本家,他们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统治着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民主政治。广大的西方劳动人民虽然按时缴纳高额的税务、履行各种各样的义务,但却无法享有真正的民主政治生活。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吹捧的所谓的代表民主的三权分立,多党制以及各种议院,实则只是一种为了制造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假象的手段罢了。实际上西方各国的政客大部分都是成功的资本家、投机者,他们或者身怀巨富,或者服务于金融巨鳄,在庞大的利益面前,他们又怎么可能代表广大的劳动群众呢?无产阶级要摆脱剥削、受压迫的地位,维护并为自己争取应有的利益,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也正是这种对民主的渴望才爆发了轰轰烈烈伟大的工人革命,这也表明无产阶级完成了夺取国家政权,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民主最初级的开端,为确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二是说,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列宁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民主是人民的统治,是大多数人的统治”,“不实现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实现”。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而这个集中,总是要在民主的基础上的,才能真正地正确地实现。没有无产阶级的民主和无产阶级的集中,也就没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就要复辟。”

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很大程度上也从人民能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国家企业事务的权利,能享有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多更切实的民主中体现出。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不仅仅要有富裕、文明的物质生活,不仅要有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且要有民主、文明的政治生活,这样才能体现出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邓小平同志还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密切相联、密不可分,民主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没有民主就不会有完备的社会主义。如果不能让人民真正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那么就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主义现代化的任务就要滞后甚至无法完成,须知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永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其三是说,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立以后,如果不坚持、不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就会造成社会主义严重危机,甚至导致社会主义的覆灭。列宁指出:“胜利了的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它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唯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并真正的实践其内涵,才能繁荣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教育文化建设,才能使大量各种优秀人才涌出,才能有效抵制腐败的滋生,纠正不良之风,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才能抵御不法、反动分子的破坏。

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另一方面,即没有社会主义,就不会有社会主义的民主。其一是说,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它代表的是广大的无产阶级群众的利益,它为群众提供精神上的指引,引领他们去寻找切实、可靠的民主。

其二是说,社会主义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让他们有路径去投身民主的建设当中。社会主义民主是真正属于千千万万辛勤劳动的人民群众的事业,那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就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其三是说,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劳动人民集体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即当人民真正在经济上掌握并支配生产资料,那么作为建设的主力军的人民才能真正投身到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当中,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才有可能繁荣昌盛。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说的是民主作为政治上层建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的强大作用;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民主,说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定向和促进作用。在当今风云变化的世界,中国想要发展想要强大,改革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上述两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只实行属于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得改革,坚持着重和强调民主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前提下的民主。

在对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关系的的认识上,有人会拿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做比较,但完全是无法比较的。社会主义代表的无产阶级的立场,而西方资本主义代表的永远是只占少数人的资本家的利益。曾有西方民主学家戏称西方的民主为金钱民主,认为:“金钱是民主的母乳”。虽然不能否认经济基础对民主建设的重要性,但在走向民主的道路上,我们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社会主义是全面的,是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诸方面的统一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应齐头并进,和谐发展。如果仅把某部分说成社会主义的全部本质,大力发展单一目标而忽视其余部分的建设,那么就会偏离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走入极端,对社会和人民产生极大的危害。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中央领导人一直在努力构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虽然现在离目标尚有不短的距离,但我们不能认为社会主义

民主发展是一个长远的过程,而放弃一步一步扎实的努力,不能为今天我们的民主尚待完善而自我否定、自我矮化,我们应当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正确辨认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全面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并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充分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才刚刚开始,新生的事物总是带有各种各样的缺陷,但它光明美好的未来是我们可以预见的,我们应该始终坚信我们为之付出的努力终将在未来得到它的回报,造福无数人。

参考文献:

王伟光-《论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

曹玉海-《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胡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孟基常-《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ktj.html

Top